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几种饲草对泌乳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胎次、产犊日期、产奶量和体况基本一致的健康经产奶牛20头,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Ⅳ组、试验Ⅰ、Ⅱ、Ⅲ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30d的饲养试验。试验Ⅰ、Ⅱ、Ⅲ组的饲料配方是在对照Ⅳ组的基础上,分别用WL-323紫花苜蓿、普那菊苣和特高黑麦草替代野青草。结果表明:几种牧草均能显著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性能,其中WL-323紫花苜蓿、普那菊苣显著优于特高黑麦草,特高黑麦草显著优于野青草。Ⅰ~Ⅳ组奶牛的经济效益差异显著,分别为14.79、14.19、12.83、9.54元/(头.d)。  相似文献   

2.
"特高"黑麦草饲喂泌乳牛试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特高”为四倍体一年生黑麦草,1998年从百绿集团引进。通过15d的奶牛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精饲料供给条件下,日饲喂特高黑麦草(50kg/头)的奶牛日产奶2.4kg,比日饲喂青贮玉米(30kg/头) 野杂草(15kg/头)的奶牛高o.4kg,而每公斤牛奶的饲喂成本却降低了0.17元,效益显著。另外,试验中还发现,饲喂黑麦草特高能有效地减少奶牛乳房炎等病症。  相似文献   

3.
对江汉平原地区涝渍地特高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及刈割留茬高度对照试验.土壤测定表明:耕作层有机质含量23.65 g/kg、碱解氮105.23 mg/kg、速效磷6.69 mg/kg、速效钾132.55 mg/kg.以此确定各组施肥比例,试验Ⅰ、Ⅱ、Ⅲ、Ⅳ、Ⅴ组施入总氮分别为75、150、225、300、375kg/hm2;施入P2O5与K2O相同,分别为30、60、90、120、150 kg/hm2.试验Ⅰ、Ⅱ、Ⅲ、Ⅳ、Ⅴ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5.35、59.61、67.87、69.08、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第Ⅳ组的产量最高,达69.08 t/hm2,经方差分析,与试验Ⅰ、Ⅱ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Ⅲ、Ⅴ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留茬试验分为Ⅰ、Ⅱ、Ⅲ、Ⅳ组,留茬高度分别是2、4、6和8 cm,各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4.91、63.30、56.08、54.28 t/hm2;结果表明:第Ⅱ组的总产量最高,经方差分析,与Ⅰ、Ⅲ、Ⅳ组的总产量差异显著(P<0.05),而Ⅰ、Ⅲ、Ⅳ组之间的总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 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第Ⅳ组的产量最高,迭69.08 t/hm2,经方差分析,与试验Ⅰ、Ⅱ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Ⅲ、Ⅴ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留茬试验分为Ⅰ、Ⅱ、Ⅲ、Ⅳ组,留茬高度分别是2、4、6和8 cm,各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4.91、63.30、56.08、54.28 t/hm2;结果表明:第Ⅱ组的总产量最高,经方差分析,与Ⅰ、Ⅲ、Ⅳ组的总产量差异显著(P<0.05),而Ⅰ、Ⅲ、Ⅳ组之间的总产量差异不显著(P>0 05). 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  相似文献   

4.
选择身体健康的二胎荷斯坦奶牛32头,分为四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Ⅲ组分别饲喂传统青饲料(野草、速冻菜厂下脚料等)、金华当地的多花黑麦草、2003--2004年间经牧草引种试验证明在生物学特性、鲜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方面表现较好的品种——冬牧70黑麦草和紫花苜蓿进行了为期20d的饲养试验。结果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平均日产奶量分别为9.89kg、10.23kg、11.56kg、和12.86kg。在其它饲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饲喂紫花苜蓿的试验Ⅲ组奶牛产奶量极显著高于饲喂多花黑麦草的试验Ⅰ组及传统青饲料的对照组(P〈0.01),与饲喂冬牧70黑麦草的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奶牛产奶量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试验Ⅰ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中总固体物质含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草对奶牛饲喂效果好,可显著提高产奶量,改进乳成分。  相似文献   

5.
杞柳条生皮替代苜蓿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杞柳条生皮的饲用价值以及替代苜蓿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探讨适宜的饲喂量,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取24头体重、胎次、泌乳日龄、日产量和外貌基本一致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分别饲喂不同替代苜蓿比例的杞柳条生皮日粮。除对照组外,试验Ⅰ组为2 kg杞柳条生皮替代0.5 kg苜蓿,试验Ⅱ组为4 kg杞柳条生皮替代1.5 kg苜蓿,试验Ⅲ组为8 kg杞柳条生皮替代3.5kg苜蓿。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Ⅰ组泌乳量和乳成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Ⅱ和Ⅲ组泌乳量显著下降(P0.05),乳脂率显著上升(P0.05),其他乳成分无显著变化(P0.05);每生产1 kg 4%标准乳,各试验组分别节约成本0.03、0.11和0.28元,每头奶牛日净收入试验Ⅰ和Ⅱ组分别增加1.13和0.67元,Ⅲ组减少0.50元。综合分析,2 kg杞柳条生皮替代0.5 kg苜蓿干草饲喂奶牛最适宜,但4 kg杞柳条生皮替代1.5 kg苜蓿干草也能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免疫增强剂硒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300只1日龄南海黄雏鸡随机分为5组,Ⅰ-Ⅳ组为加硒试验组,Ⅴ组为不加硒对照组。全部试验鸡均饲喂不缺硒饲料(含硒0.18mg/kg),并以饮水方式进行新城疫首免和2免。Ⅰ、Ⅱ、Ⅲ、Ⅳ组分别于2次免疫前2d起连续3d以亚硒酸钠饮水给硒0.25、0.5、0.75、1.0mg/kg。结果表明,各组平均血清硒含量变化与饮水给硒剂量一致;Ⅰ-Ⅳ组的新城疫HI抗体滴度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Ⅴ组(P<0.05或P<0.01);Ⅲ、Ⅳ组体重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Ⅴ组(P<0.05或P<0.01);各加硒试验组特别是Ⅲ组在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CR1)活性较Ⅴ组高;各组免疫器官指数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三种高产优质饲料作物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通县奶牛繁殖场引进鲁梅克斯K-1、俄罗斯饲料菜和普那菊苣3种饲料作物观测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3种饲料作物均表现出适应性好、优质、高产,具有推广价值,其中,2005年和2006年,俄罗斯饲料菜的鲜草产量分别是81000 kg/hm2和208 000 kg/hm2,均显著高于鲁梅克斯K-1和普那菊苣;鲁梅克斯K-1第2年的种子产量为870 kg/hm2,是普那菊苣的3.87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菜用大豆荚壳混合青贮饲料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体况、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的奶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奶牛按牛场原有日粮和饲喂方式饲喂;试验Ⅰ组用6kg豆荚混合青贮饲料替代1.5kg苜蓿干草,试验Ⅱ组用9kg豆荚混合青贮饲料替代2.5kg苜蓿干草,其他均不作变动。结果表明:混合豆荚青贮饲料代替部分苜蓿干草对奶牛产奶量无显著影响,对乳蛋白、乳脂率、乳糖、非脂固形物和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以产1kg标准乳计,试验Ⅰ组和Ⅱ组可分别节约饲料成本0.08元和0.14元,可见利用混合豆荚青贮饲料替代部分苜蓿干草饲喂奶牛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青绿饲料饲喂泌乳奶牛,并对其产奶量、乳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犊日期、泌乳月、产奶量、营养和生理状况相近的健康泌乳中国荷斯坦牛,以饲喂不同青绿饲料进行为期40d的对比饲养试验。试验结果可知:试验Ⅲ、Ⅳ、Ⅴ组奶牛的头均日产奶量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Ⅳ、Ⅴ组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Ⅳ、Ⅴ组奶牛每头经济效益有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说明:用不同青绿饲料合理搭配饲喂泌乳奶牛,能够提高其产奶量和乳品质,且增加经济效益和养殖户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抽穗期刈割的多年生黑麦草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丙酸缓冲性酸度调节剂、丙酸和甲酸评定不同类型的酸度调节剂对黑麦草青贮过程中干物质(DM)、p H、挥发性脂肪酸(VFA)、乳酸、氨态氮/总氮(NH3-N/TN)和可溶性糖类(WSC),及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对照组:黑麦草+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试验Ⅰ组:黑麦草+4 kg/t丙酸缓冲性酸度调节剂Ⅰ;试验Ⅱ组:黑麦草+4 kg/t丙酸缓冲性酸度调节剂Ⅱ;试验Ⅲ组:黑麦草+4 kg/t丙酸;试验Ⅳ组:黑麦草+4 kg/t甲酸。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DM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p H较对照组降低(P0.05);乙酸和丁酸各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试验Ⅰ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Ⅲ和Ⅳ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和Ⅱ组与Ⅲ和Ⅳ组间差异显著(P0.05);乳酸含量试验Ⅰ和Ⅱ组较对照组(P0.01)、Ⅲ和Ⅳ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和Ⅳ组乳酸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NH3-N/TN各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WSC各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278 h)和Ⅱ组(262 h)有氧稳定性较对照组(96 h)(P0.01)、试验Ⅲ组(156 h)和Ⅳ组(148 h)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和Ⅳ组较对照组有氧稳定性提高(P0.05)。不同酸度调节剂的添加可有效改善黑麦草的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综合而言,丙酸缓冲性酸度调节剂较丙酸或甲酸添加进一步提高了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值得在黑麦草等牧草青贮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