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例38岁女性尿毒症患者行肾移植术后第5天予他克莫司1 mg口服、1次/12 h,服药第15天患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为9.8 μg/L。第17天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部CT示胰腺体积增大,边缘不规则,胰周及腹腔可见明显渗出。实验室检查示血淀粉酶430 U/L,脂肪酶231 U/L。考虑为急性胰腺炎,可能与他克莫司...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4例肾脏疾病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 法 总结、分析2014年5月—2018年4月本院4例肾脏疾病伴PRES患儿临床症状和治疗过程。结果 4例均诊断为 肾病综合征,伴头痛的3例患儿均于48 h内出现其他临床表现,4例患儿均存在抽搐,其中1例存在急性肾损伤,2例 应用他克莫司治疗患儿发病时均伴肝功能损害,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不同程度升高,2例中1例CYP3A5基因检测表现 为杂合突变(AG型),予减停他克莫司。4例经积极治疗,临床症状很快好转,随访PRES均未再复发。结论 头痛为 PRES的首发症状,肾病综合征合并抽搐时,应注意与PRES相鉴别,高血压致高灌注及他克莫司致内皮损伤可为病 因,应用他克莫司治疗的患儿颅MRI影像学可见细胞毒性水肿表现,应尽早行CYP3A5基因检测,密切监测肝功能及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3.
陈慧颖  邓芳  梅康康  詹迪迪  彭寅  蔡和平 《河北医药》2022,(8):1191-1193,1197
目的 通过研究儿童肾小球疾病治疗药物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及用药情况,评价他克莫司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服用他克莫司治疗肾小球疾病的患儿,记录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临床病理生理指标,观察不良反应,评估临床疗效等.结果 89例患儿监测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201次,达标率为48....  相似文献   

4.
目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初探。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检查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和胰腺B超。结果全组血、尿淀粉酶增高,血脂肪酶异常23例,占82.1%,胰腺B超检查异常24例,占85.7%。28例患儿均为腮腺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给予保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如出现腹痛、呕吐和发热,应尽早行血尿淀粉酶和胰腺B超检查,以早期诊断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并不少见。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培门冬酶相关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3例应用CCCG-2015方案化疗后发生培门冬酶相关性胰腺炎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患儿确诊培门冬酶相关性胰腺炎后使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患儿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及血液淀粉酶、血液脂肪酶、影像学恢复正常时间。结果:13例患儿均出现腹痛症状,在使用生长抑素后腹痛症状均缓解,其中1例患儿为坏死性胰腺炎,出现严重休克伴发腹腔继发感染,予以抗感染及补液,转至外科行手术引流后痊愈。治疗后,患儿的生化指标如血液淀粉酶及脂肪酶水平显著降低。结论:生长抑素在培门冬酶相关性胰腺炎中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腹痛以及生化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杨宁  甘平 《云南医药》2001,22(5):388-389
临床资料 乌司他丁治疗组为 1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对照组 12例为病情严重程度大致相近的未用乌司他丁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并符合下列条件者纳入该研究 :(1)急性腹痛 ,上腹压痛或伴腹肌紧张 ;(2 )血淀粉酶明显高于正常值并伴血脂肪酶高于正常 ;(3)排外其他急腹症 ;(4 ) 2 4小时内无重症胰腺炎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表现〔1〕。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禁食 ,持续胃肠减压 ,维持水盐、电解质、酸碱平衡。静滴甲氰咪呱、 65 4 - 2、抗生素、止痛 ,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 :给予乌司他丁 10万U溶于 5 %G·S静滴 (2小时内滴完 ) 2 /…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认识,减少误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和总体预后。结果所有患儿均有腹部表现,包括明显腹痛20例,呕吐18例,腹胀12例,13例柏油样粪便。虽然所有患儿都有典型的皮肤紫癜,但8例患儿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所有患儿血液中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尿淀粉酶水平增高。并且腹部超声检查发现14例胰腺肿胀。胃镜检查阳性率100%。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腹痛症状。所有患儿均预后良好。出院后6~12个月未出现任何腹部并发症。结论在过敏性紫癜儿童中急性胰腺炎发病率低,与过敏性紫癜的腹部表现在临床上无特异性。因此,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有严重的腹痛时,应评估血清淀粉酶水平确诊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过敏性紫癜伴急性胰腺炎,并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脏疾病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应用他克莫司并保持随访的26例肾脏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尿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亚群、肾功能、白细胞、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26例患儿经过他克莫司治疗3个月后,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1%。对曾用环磷酰胺、环孢素A、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无效的患儿,改用他克莫司后仍有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尿蛋白、血胆固醇水平均下降(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T辅助细胞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总T细胞、T辅助细胞及总B细胞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肾功能、血糖、白细胞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短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探讨。方法对31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血,尿淀粉酶增高,血脂肪酶异常30例,占96.77%,胰腺CT异常23例,占74.2%。31例患者均为轻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给予综合保守治疗,患者大多临床治愈。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并不少见,如出现腹痛,呕吐,发热,应尽早监测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及胰腺CT检查以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1例3岁患儿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口服他克莫司治疗,用药近16个月后出现阵发性剧烈腹痛,腹部超声示胰腺弥漫性肿大,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停用他克莫司,予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等治疗,10 d后腹痛好转,复查腹部超声胰腺大小正常。  相似文献   

11.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欣泰  孙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6):807-808,810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和同期4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HLAP组中血淀粉酶正常者2例,尿淀粉酶正常者5例,其余患者血尿淀粉酶均不同程度升高;血脂明显高于ABP组(P<0.05);其并发症及复发率均高于ABP组(P<0.05).结论 对于高度怀疑胰腺炎者,在入院后开始治疗前应常规查血脂、血尿淀粉酶、腹部CT或彩超,结合临床症状可帮助诊断.除常规治疗外,尽快将血脂降至安全水平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我们进行了一次回顾性研究来确定几个生化指标在鉴别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胰腺炎中的用处.方法:把140个患者分成A组(酒精性胰腺炎)和NA组(非酒精性胰腺炎).NA组又进一步分为B组(胆源性胰腺炎)和NANB组(非酒精、非胆源性胰腺炎).测定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脂肪酶/淀粉酶、AST、ALT、ALP、胆红素、r-GT、和平均红细胞容积.结果:酒精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ALT、AST、ALP和尿淀粉酶显著降低(P<0.01).酒精性胰腺炎患者的平均红细胞容积、L/A显著增高.脂肪酸、胆红素、r-GT在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胰腺炎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生化指标和其它临床特点一起可以帮助我们早期鉴别酒精性和非酒精性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3.
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是新型口服降糖药物,该类药物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耐受性与安全性较好,急性胰腺炎是其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DPP-4抑制剂致急性胰腺炎潜伏期为14~515d,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和弹性蛋白酶水平显著升高。病理学检查可见胰腺和胰周组织水肿和坏死。DPP-4抑制剂致急性胰腺炎的机制主要涉及变态反应和药物或代谢产物对胰腺的直接毒性。有胰腺炎病史者应慎用DPP-4抑制剂。密切注意患者用药情况并监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和弹性蛋白酶水平,是预防DPP-4抑制剂致急性胰腺炎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的若干问题。方法 对 1993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期间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 4 10例作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临床特点 ;并对不同的诊断方法进行评价。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提出意见。结果 腹痛为急性胰腺炎的必有症状 ,呕吐后腹痛不缓解可与急性胃炎相区别。症状、血清酶学及影像检查三者结合可对急性胰腺炎作出正确诊断。腹部 CT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每个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须给予严密监测 ,以防止其病情发展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凡腹痛严重伴有 1个以上的脏器功能障碍表现者 ,即应考虑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及时治疗。结论 急性胰腺炎为常见病 ,近年来有增多趋势。重症胰腺炎预后凶险 ,须提高警惕早期诊断 ,并予以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胰汤防治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ERC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均给予常规治疗;中药组加用清胰汤。观察两组患者ERCP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例数,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变化,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中药组患者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或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血清淀粉酶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血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缩明显短(P<0.05)。结论清胰汤能减少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加快血淀粉酶恢复和临床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16.
唐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435-435,437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利于评估病情、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及CT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6例胰腺炎患者中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为74.4%,与CT诊断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且对腹腔积液诊断的灵敏度高于CT。结论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上有实用的临床价值,无痛无创、快捷简便,且能评估病情的程度,便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1例65岁男性患者因患重症肌无力口服溴吡斯的明片(30mg、3次/d)、硫唑嘌呤片(75mg、2次/d)和醋酸泼尼松片(15mg、1次/d)治疗。2个月后患者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症状。实验室检查示血脂肪酶(LPS)909U/L、尿淀粉酶(AMS)3838U/L,腹部超声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胰腺炎表现。未停用上述药物,按急性胰腺炎常规方案治疗,无明显好转。发病第11天开始给予奥曲肽注射液皮下注射、注射用泮托拉唑静脉滴注、甲硝唑口服及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支持治疗。次日实验室检查示血LPS 3332U/L、血AMS 139U/L,考虑患者的急性胰腺炎可能与硫唑嘌呤片有关,停用该药,其他治疗未变。患者症状很快缓解,4 d后复查,血LPS 546U/L,血AMS 49U/L。  相似文献   

18.
替加环素(tigecycline)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生素,为甘氨酰环素类(glycyclines)抗生素的首个药物,其化学结构与四环素相似.替加环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具有抗菌活性,用于治疗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复杂腹腔内感染.通常,替加环素偶致急性胰腺炎,但近年资料表明,替加环素致急性胰腺炎有所增加.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以及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升高.替加环素致胰腺炎的机制尚不明确,但由于替加环素的结构与四环素结构相似,推测替加环素是通过四环素致胰腺炎的同样机制引起急性胰腺炎.替加环素若引起胰腺炎,应立即停药,保持患者禁食状态,静脉给予足量液体,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替加环素使用期间,临床医师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胰腺炎的症状和体征,监测患者的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