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某高压缩比HCNG发动机回火机理,进行了发动机回火工况台架试验。结合试验数据,利用AVLFire软件建立HCNG发动机三维仿真模型,对回火工况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压缩比越高,发动机越容易回火;其他条件不变,较小的点火提前角容易引起回火;由于气门重叠期较大,压缩比提高,导致高温废气回流到进气道,这是造成回火的原因之一;排气冲程末端的无效点火,使得进气门附近的温度进一步提高,加大了回火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轮式装载机在多路况下行驶过程中经常发生失稳问题,利用稳定度计算和动力学模型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轮式装载机在多路况下的行驶稳定性进行分析,建立相应动力学模型,计算出轮式装载机在纵横斜坡上多种工况的稳定度和失稳角.借助于ADAMS建立倾翻试验台架模型,对多路况下轮式装载机的行驶稳定性进行仿真试验,得到对应的失稳角.通过对计算和试验得到的失稳角进行误差分析,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纵横坡道上6种工况下的失稳角误差率分别为5.13%、4.76%、2.71%、5.56%、13.04%、10.53%,均在合理范围之内,其中纵向坡道上空载上坡、满载下坡和横向坡道上满载工况为倾翻事故多发危险工况.  相似文献   

3.
运用容积法建立了某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数学模型,对其气缸内热力过程、涡轮增压器系统、进排气系统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工作参数,如缸内排温、最高爆发压力、平均指示压力和扫气压力等,其仿真数据与台架试验数据较吻合。  相似文献   

4.
选取三轴货车为研究对象,基于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ve Dyna环境建立运输车辆行驶动力学仿真平台,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通过设置角阶跃典型行驶道路工况,分析车辆行驶动力学参数和道路参数等因素对运输车辆发生侧翻的影响机理。仿真结果表明,车速、方向盘转角等动力学参数对运输车辆的侧倾稳定性影响较大,道路参数对运输车辆的侧倾稳定性影响较小。建立的运输车辆行驶动力学仿真平台,能够很好的模拟真实车辆的实际工况,为进一步研究运输车辆的防侧翻控制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道路模拟试验是在试验室内再现汽车的主要部件甚至整车在道路上行驶的运行工况,从而研究车辆对道路不平度激励的响应,达到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以及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是加速新车型开发、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文中将神经网络与常规的PID控制相结合,设计出一套神经网络自适应系统.并对C级路面不平度进行仿真再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比常规PID控制器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更好的动态性能,在道路模拟仿真试验中可以达到非常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ADAMS/Car的客车平顺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ADAMS/Car建立大客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并用正弦曲线模拟实测路面,对大客车以不同车速行驶在波形路面上的平顺性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基本吻合,说明所建客车模型准确、有效,可以用来做客车平顺性仿真分析,为预测车辆整车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电控柴油机喷油规律仿真研究,在台架实验台上对发动机所选工况点的工况进行数据优化,台架标定证明模型能真实反映发动机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dSPACE/CarSim的SBW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检验所开发SBW系统控制器的主动转向控制算法和路感模拟控制算法的可靠性,基于dSPACE实时仿真系统和CarSim整车模型,设计了线控转向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给出了试验台架设计方案和关键器件的选型,并利用CATIA设计了台架的结构图。重点分析了实时仿真过程和系统控制方案。此试验台可以实现"人—车—路"闭环仿真,为SBW系统的开发和控制器的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用AVL公司的ISAC软件对其进行室内台架整车道路模拟试验,将所测得的实际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阻力及参数变成模拟的信号,用软件来控制电力测功机对发动机施加与实际工况近似的力,得到整车的动力性能试验结果。该结果证明其整车动力性能达到要求,动力系统设计方案是实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恶劣天气路面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Car,建立了车辆的动力学模型、道路模型以及车-路耦合模型,通过改变路面摩擦因数,分别模拟了晴天、雨天、雪天和结冰条件下的路面状况,进行了单移线和阶跃转向2种常见行驶工况的仿真试验,得到了车辆的侧向位移、航向角以及轮胎的侧向反力的响应输出,分析了研究恶劣天气路面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