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证实细胞微管聚会抑制剂秋水仙碱、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等均可明显抑制脂多糖刺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合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微管解聚抑制剂重水与Taxol亦可使TNF-α产生轻度减少,提示微管的聚合与解聚对TNF-α的正常产生都非常重要,其中聚合功能对TNF-α合成的调节尤其重要。此外,微丝聚合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亦可轻度抑制TNF-α的产生,说明微丝亦参与对TNF-α合成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本文证实细胞微管聚合抑制剂秋水仙碱、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等均可明显抑制脂多糖刺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合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微管解聚抑制剂重水与Taxol亦可使TNF-α产生轻度减少,提示微管的聚合与解聚对TNF-α的正常产生都非常重要,其中聚合功能对TNF-α合成的调节尤其重要。此外,微丝聚合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亦可轻度抑制TNF-α的产生,说明微丝亦参与对TNF-α合成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阪崎杆菌侵袭人脑血管内皮细胞后,细胞骨架中微丝和微管的变化。方法用荧光染色技术观察阪崎杆菌侵袭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后,细胞骨架中的微丝和微管的变化,观察微丝和微管的抑制剂对阪崎杆菌侵袭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阪崎杆菌侵袭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后,细胞骨架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微丝和微管部分断裂,模糊,散在分布,微丝抑制剂(细胞松弛素D)和微管抑制剂(秋水仙素)可以抑制阪崎杆菌侵袭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结论阪崎杆菌侵袭人脑血管内皮细胞破坏细胞骨架结构,微丝和微管抑制剂抑制阪崎杆菌侵袭。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管吮吸技术测定了大鼠肝细胞的黏弹性,并进一步研究了秋水仙素(Col)和细胞松弛素D(CD)以及两者混合作用后对于细胞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CD、Col以及CD、Col混合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的黏弹性系数仅明显下降.微管系统对于弹性系数K1的影响可能要大于微丝对K1影响.而微丝于弹性系数K2的影响可能要大于微管对K1的影响.另外微管和微丝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对正常肝细胞和癌细胞中黏弹性的差异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素受体亚家族3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3,TRPV3)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其主要在人体皮肤角质细胞表达,在介导钙离子传递、影响表皮角质细胞增殖分化、参与炎症反应以及调节温度觉、痒觉和痛觉等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TRPV3与遗传角化性皮肤病、皮肤瘙痒、皮肤炎症和疼痛的相关研究进展,为揭示TRPV3基因在皮肤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用PAS反应显示粘液蛋白的方法对细胞内微管微丝变化时人胃腺癌MGc 80-3细胞粘液分泌活动进行了研究。秋水仙酰胺、低温(2~4℃)及细胞松弛素B(CB)处理后,细胞内微管微丝解聚,粘液分泌活动受到抑制,当细胞从低温回置37℃温育,微管重新组装后,粘液分泌又得到恢复。Taxol短时间处理对MGc 80-3细胞粘液分泌有促进作用、但长时间处理后,由于细胞内微管的高度浓集化,从而破坏了细胞内微管网络结构(CMTC),使粘液分泌活动停止,说明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的粘液分泌活动依赖于细胞内CMTC和微丝的存在。毛果芸香碱能直接刺激培养的MGc 80-3细胞的粘液分泌,提示人胃腺癌MGc 80-3细胞膜也可能存在类胆碱能受体。硫杂脯氨酸对人胃腺癌MGc 80-3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但对其粘液分泌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可通过加速粘液的排放而实现。毛果芸香碱和硫杂脯氨酸对MGc 80-3细胞粘液分泌的刺激作用也依赖于细胞内微管微丝的存在,一旦微管微丝解聚,其刺激粘液分泌的作用便消失。db-cAMP对MGc 80-3细胞的粘液分泌也有促进作用。CB单独处理或CB与秋水仙酰胺同时处理,都能抑制MGc 80-3细胞的粘液分泌,但CB单独处理后,分泌颗粒多聚集于细胞边缘,而CB与秋水仙酰胺同时处理后,分泌颗粒则散在分布于胞质中,提示在MGc 80-3细胞内微丝对粘液的排放,而微管对分泌颗粒的输送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CD62L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L-选择素在细胞表面表达的方法,分别观察新鲜PBMC和刺激后培养3~21 d的γδT细胞表面L-选择素的表达,并研究培养6~7 d的MtbAT预先用LY294002(PI3K途径抑制剂)、SB203580(p38途径抑制剂)、PD98059(MEK抑制剂)分别处理20 min,然后用Mtb-Ag再刺激3 h时γδT细胞表面L-选择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新鲜PBMC中γδT细胞L-选择素的表达率为(43.9%±6.7%),αβT细胞L-选择素的表达率为(76.6%±7.9%),有显著差异(P<0.05)。用Mtb-Ag激活后培养第6天时L-选择素在γδT细胞的表达达到高峰(90.7%);以后L-选择素表达逐渐下降,15~21 dγδT细胞L-选择素的表达在低水平(16.2%~10.6%)维持;Mtb-Ag再刺激MtbAT诱导γδT细胞L-选择素表达下调为69.5%,预先加入LY294002或PD98059,则L-选择素表达率分别为83.1%和78.7%;而加入SB203580未见明显影响。提示γδT细胞活化时L-选择素表达调控与PI3K、Ras/Erk途径有关,但与p38MAPK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8.
细胞表面受体与配体交联后,可在细胞膜内重新分布,配体复合物运动导致细胞膜上受体形成簇状、斑状和帽状结构,但细胞骨架成分如何影响膜受体重新分布却不十分清楚。本实验研究细胞骨架的何种成分参与膜受体的再分布。我们观察了人胃癌细胞骨架微丝、微管解聚前后膜伴刀豆球蛋白A(Con A)受体复合物分布的状态。实验步骤为: (一)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骨架的变化: 1.细胞松弛素B(CB)1.5 μg/ml孵育细胞5小时。 2.CB孵育5小时后,撤掉含CB培养液,用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1小时。以上两组细胞分别用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Rh-phalloidin)显示细胞骨架微丝,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3.秋水仙素0.1μg/ml孵育细胞5小时;4.秋水仙素孵育细胞5小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株的侵袭过程、定位及其对细胞器的损伤与影响.方法建立Vv1.1758株侵入DC2.4细胞模型,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细菌定位、细胞形态及细胞器的变化过程;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微丝、微管重排情况.结果 Vv1.1758株以双位点胞饮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乙酰紫草素注射液的体外抗人胃癌细胞SGC-7901肿瘤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乙酰紫草素注射液作用于SGC-7901细胞,分别用MTT法、细胞生长曲线研究其对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MTT显示乙酰紫草素注射液浓度在0.1-3.2mg·L-1时,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为22-90%,IC50值为0.428±0.07mg.L-1。生长曲线提示乙酰紫草素注射液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明显时效和量效关系。结论:乙酰紫草素注射液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