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将30头健康的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产前28d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或Ⅰ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或Ⅱ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或Ⅲ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NRC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千物质摄入量(DMI)、泌乳量及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围产期生殖激素的剧烈变化影响奶牛的DMI,泌乳量,糖、脂和蛋白质代谢,并主要通过调整NEFA的去路,适应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干乳期能量摄入水平很可能是通过生殖激素对奶牛的DMI、泌乳和能量平衡进行影响和调节的。  相似文献   

2.
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将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28d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量组奶牛产后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并且体质量消耗明显。由此认为,干奶期能量摄入水平是影响和调节产后干物质摄入量、产乳量和能量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Guo.J  哈斯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51-151
作者研究了围产期奶牛血液代谢产物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特点,并且研究了日粮能量浓度对酮体积聚的影响。2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预产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饲喂过渡期日粮而另一组不饲喂过渡期日粮。对照组在奶牛预产期前28d直到分娩,饲喂非泌乳奶牛日粮(产乳净能(NE(L))1.54Mcal/kg,粗蛋白(CP)10.9%,中性洗涤纤维(NDF)53.1%),产后饲喂泌乳料(NE(L)1.77Mcal/kg,16.8%CP,29.9%NDF)。处理组奶牛在产前17d到产后14d饲喂过渡期日粮(NE(L)1.71Mcal/kg,16.8%CP,35.2%NDF),而后的泌乳3周内饲喂与对照组相同的日粮。尾静脉血样从前21d到产后21d,每周采集3次,用于测定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和甘油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产后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乳成分、体重变化和体况评分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血浆中不同酮体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产前无明显变化,产后上升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但相对于妊娠后期仍保持较高的水平。血液中NEFA和甘油浓度变化在整个试验期类似于酮体浓度变化模式。饲喂过渡期日粮奶牛在妊娠后17d,血液中葡萄糖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大,而在泌乳的前21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在试验奶牛泌乳的前21d,处理组血液中乙酰乙酸的AUC大于对照组。奶牛产后的15~21d处理组血液中NEFA和甘油的AUC大于对照组。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得知,相对于产后直接转为饲喂泌乳日粮,采用奶牛过渡期日粮,无论在产前还是产后,与泌乳早期大量动员体脂以及大量积聚酮体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将健康的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产前28d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营养水平100%组,即Ⅰ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营养水平120%组,即Ⅱ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营养水平80%组,即Ⅲ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营养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血清总胆红素、蛋白及转氨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围产期是机体生理状况处于剧烈变化的时期,奶牛产后的蛋白质代谢活动、转氨酶活性较产前明显增强;但健康奶牛均能通过调整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促进能量与营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适应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奶量和原料奶质量,奶牛的健康和繁殖能力,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日粮干物质进食量和粗饲料质量,特别是优质粗饲料,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可影响奶牛对饲料的摄食量,因为NDF包括所有的纤维成分,在瘤胃中所占空间大且消化缓慢。酸性洗涤纤维(ADF)含有的木质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6.
24头经产荷斯坦奶牛(体重759kg,SD=30kg;体况指数3.2,SD=0.13)采用随机分组设计确定“一淀粉酶对过渡期奶牛瘤胃发酵、主要代谢产物和泌乳性能的影响。奶牛分别饲喂对照日粮和在对照基础上按o.1%DM水平添加了α-淀粉酶的处理日粮(662个真菌淀粉酶单位/g,AMA)。在产前21d和泌乳期头21d饲喂试验日粮,泌乳的第22~70d,所有奶牛都饲喂泌乳期日粮。  相似文献   

7.
将围产期健康乳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第28d开始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i00%组)、标准日粮增加20%的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标准日粮减少20%的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备组乳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第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乳牛血液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前低能饲喂可以增加围产期乳牛血浆葡萄糖浓度,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乳牛血液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浓度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选择6头12月龄的中国荷斯坦公牛,分别喂给6种不同NDF(中性洗涤纤维)水平的日粮,(NDF在日粮中的比例分别为:30.26%、32.49%、34.74%、36.94%、39.16%、41.39%),以研究NDF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表明,NDF水平对日粮ND和ADF(酸性洗涤纤维)的表现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NDF和ADF的表现消率随日粮NDF水平的提高而升高,淀粉的消化率受日粮NDF水平的影响下大(P〉0.05);NDF水平对日粮氮的利用率有明显影响(P〈0.05),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氮的沉积;NDF对日粮能量的表现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能量表现消化率随NDF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和饲料蛋白质用于产奶的转化效率,选择体况、胎次、泌乳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27头,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奶牛不同小肠可消化蛋白(IDCP)供应水平日粮添加过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对乳蛋白率含量和IDCP转化为乳蛋白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DCP按《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4)推荐需要量92%水平供应,组合添加过瘤胃保护赖氨酸(RPlys)32 g/d+过瘤胃保护蛋氨酸(RPmet)8 g/d,日粮干物质中NDF水平控制在37%~41%,可有效提高泌乳前期奶牛乳蛋白含量与IDCP用于泌乳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将健康的30头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28天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NRC标准增加20%的日粮和NRG标准减少20%的日粮,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56天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干物质摄入量、泌乳量及脂肪代谢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围产期是机体生理状况处于剧烈变化的时期,奶牛产后的脂肪代谢活动较产前明显增强,但健康奶牛均能通过调整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促进能量与营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适应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该试验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冀东地区干乳期奶牛基础混合日粮中的铜、铁、锰、锌含量进行测定和盈缺分析,以便为干乳期奶牛日粮配制提供借鉴。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混合日粮中铁、铜、锰和锌含量分别为299.87,14.38,37.70和32.67mg/kg。其中,铁含量为NRC(2001)报道干乳期奶牛铁需要量的16倍,是其他文献报道需要量的3倍;铜含量达到干乳期奶牛需要量;锰、锌的含量达到NRC(2001)报道干乳期奶牛铁需要量,而低于文献推荐需要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泌乳期的奶牛分群饲养好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奶牛的生理机能,不同泌乳期的奶牛最好是分群饲养。奶牛分群饲养,可根据不同泌乳期分别使精饲料和粗饲料保持适当比例,泌乳一期(产后20~120天,日产奶高于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占日粮的41%~44%...  相似文献   

13.
成乳牛阶段包括泌乳期和干奶期,母牛泌乳期又可分为围产期(产前产后各15 d)、泌乳盛期(产后16~100 d)、泌乳中期(产后101~200 d)和泌乳后期(产后201 d至干奶);母牛干奶期为干奶至分娩的一段时间。笔者现将上述各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水平日粮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乳成分、血液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采用3×3拉丁方设计,选取18头胎次、泌乳时间和泌乳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6头奶牛,分别饲喂NFC/NDF比为1.38(A)、1.19(B)、1.08(C)的3种日粮,分3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试验28 d,分别于第14、21、28天记录采食量和产奶量并采集奶样(50mL),第28天采集血样(10 mL)。结果显示:和A组相比,B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泌乳后期适当降低日粮NFC/NDF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NFC/NDF为1.19时可显著增强奶牛血清中抗氧化能力,减少丙二醛的产生,有利于维持奶牛健康生产。  相似文献   

15.
奶牛的一个生产周期包括泌乳期和干乳期,泌乳期又可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和泌乳中后期,干乳期分为干乳前期和干乳后期。在生产周期的每个阶段,奶牛的生理状况不同,在奶牛的饲养实践中要求我们根据奶牛各阶段的生理特点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用三元杂交(长长大)泌乳母猪20头进行了邦成肽能对泌乳母猪的饲养效果研究。试验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为血浆蛋白对比组;试验Ⅲ、Ⅳ、Ⅴ组为肽能组。试验基础日粮,由玉米、豆粕、花生粕、次粉等常规原料组成,日粮消化能、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3.72MJ/kgDM和17.50%,其他营养物质参考NRC(1998)猪的营养需要标准供给。研究结果表明;母猪日粮中添加4%血浆蛋白粉和6%的肽能降低了母猪进食量(P〈0.05);添加4%的肽能母猪泌乳量明显提高(P〈0.05);添加4%的肽能或4%的血浆蛋白粉均可提高乳脂率和全脂固形物含量(P〈0.05),而添加肽能和血浆蛋白粉均不能改善乳蛋白和乳糖水平(P〉0.05);添加4%肽能或血浆蛋白粉有提高仔猪增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2%~4%的肽能或4%的血浆蛋白粉均可保证母猪在泌乳期内体重增加。并且以添加4%的肽能组增重效果最明显;日粮中添加6%的肽能对母猪泌乳量、乳汁中全脂固形物含量、采食量、维持母猪在泌乳期的体重均无益处(P〈0.05)。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选用三元杂交(长长大)泌乳母猪20头进行了邦成肽能对泌乳母猪的饲养效果研究。试验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为血浆蛋白对比组;试验Ⅲ、Ⅳ、Ⅴ组为肽能组。试验基础日粮,由玉米、豆粕、花生粕、次粉等常规原料组成。日粮消化能、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3.72MJ/kg.DM和17.50%,其他营养物质参考NRC(1998)猪的营养需要标准供给。研究结果表明:母猪日粮中添加4%血浆蛋白粉和6%的肽能降低了母猪进食量(P〈0.05);添加4%的肽能母猪泌乳量明显提高(P〈0.05):添加4%的肽能或4%的血浆蛋白粉均可提高乳脂率和全脂固形物含量(P〈0.05),而添加肽能和血浆蛋白粉均不能改善乳蛋白和乳糖水平(P〉0.05);添加4%肽能或血浆蛋白粉有提高仔猪增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2%~4%的肽能或4%的血浆蛋白粉均可保证母猪在泌乳期内体重增加。并且以添加4%的肽能组增重效果最明显:日粮中添加6%的肽能对母猪泌乳量、乳汁中全脂固形物含量、采食量、维持母猪在泌乳期的体重均无益处(P〈0.05)。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NDF)对泌乳驴产乳性能、泌乳期失重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泌乳期母驴饲粮的合理配制和驴乳成分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6头年龄为(6.73±1.16)岁、体重为(250.84±27.21) kg、胎次为(3.25±1.12)胎和泌乳天数为(40±4) d的德州驴分为对照组(CON组)和试验组(TRM组),每组8头,其中CON组饲喂精粗比30∶70(NDF/NFC为1.65)的饲粮,TRM组饲喂精粗比为40∶60(NDF/NFC为1.48)的饲粮,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内,CON组挤奶量、估计产奶量、产乳效率、乳蛋白合成效率、乳蛋白产量、非脂固形物产量以及总固形物产量显著高于TRM组(P0.05);CON组在试验全期干物质(DM)和总能(GE)表观消化率、第4周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以及第8周NDF和钙(Ca)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RM组(P0.05);干物质采食量(DMI)、泌乳驴失重比例、常规乳成分含量在2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等能等蛋白质饲粮条件下,饲粮精粗比由30∶70增加到40∶60,NDF/NFC由1.65降至1.48,不利于泌乳驴产乳性能的发挥和营养物质的消化,适当增加饲粮粗料比可以提高泌乳母驴的营养物质消化和产乳性能,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19.
成乳牛的阶段饲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乳牛是指第一次产犊开始泌乳的母牛。产乳母牛在不同泌乳阶段的产乳量、干物质采食量及体重都有很大变化,并且其生理特点也不同。我国制定的《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下称规范)将乳牛泌乳阶段划分为5个时期,即干乳期、围产期、泌乳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由于乳牛各阶段的生理要求不同,饲养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0.
奶牛日粮中不同水平酵母硒对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试验选取8头体况、奶产量、泌乳天数相近的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为4组分别添加4种不同的预混料:对照组不添加酵母硒而添加亚硒酸钠,Se含量为0.3 mg/kg日粮,处理组添加酵母硒,硒水平分别为0.3、0.45、0.6 mg/kg日粮,试验期全天收集牛粪,对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酵母硒0.45 mg/kg组可以提高奶牛对OM、NDF、ADF、纤维素(CEL)、半纤维素(HC)、钙、磷的表观消化率(P<0.01)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和其他酵母硒处理组相比,0.45 mg/kg组的养分表观消化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