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休闲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建设方向,在此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发掘乡村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度假模式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一系列问题进行反思并剖析已建成优秀度假村的项目,得到体验型旅游景观营造的必要性,并得出3个景观营造方法,希望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建立舒适、原真、便捷、生态、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2.
罗吉  王英 《现代园艺》2022,(15):136-139
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下,景区边缘乡村这一独特地理单元,是以核心景区带动边缘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开发地。在乡村旅游视域下,如何构建核心景区与边缘乡村的协同融合发展格局成为景区边缘乡村景观规划的关键。通过文献研究以及田野调查法,梳理景区边缘型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乡村改造模式,同时以案例实证研究法,选取南岳景区边缘的萱州古镇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核心景区的带动下,景区边缘型乡村景观优化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从乡村旅游的视角结合主客体需求,针对用地失衡、同质化竞争和建筑风貌引导等三方面提出对应的景观优化策略,以期为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市居民对乡村田园景观有着较高的向往之情,也因此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而不同类型的群体旅游心态、消费方式有所差异,这就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根据不同人群的喜好对乡村景观进行重新设计,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景观研究以景观内涵和构成要素为研究基础,该研究简述了乡村旅游景观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研究,提出设计控制的宏观、中观、微观的3个尺度,并通过对凌源老虎沟自然风景区设计的案例分析研究,得出乡村旅游景观中保护、传承、创新的3个主轴线,为北方地区古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景观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旅游景观环境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引导下,以秦皇岛地区为例,分别讨论乡村旅游景观的开发利用、全域旅游对乡村旅游景观的要求、优化乡村旅游景观的方法,并且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的产业链建设、自然景观建设和加强综合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太仓市乡村旅游为例,阐述乡村旅游、乡村景观及乡村旅游景观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乡村景观规划原则,从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及植物配置3个方面对乡村景观规划具体构想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王崑  王超  张金丽 《北方园艺》2010,(8):107-109
从分析我国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原则。并以阿城区红新新村为具体案例展开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乡村景观开展旅游促进经济增长增收,对乡村旅游景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卢成军 《花卉》2017,(12):26-28
城市景观的整体形象需要多样化,项目通过对乡村自然景观的改造、升级,提升乡村景观综合水平,对乡村旅游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带动作用,同时极大的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及生活质量,对于稳定和谐、优美的社会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展示未来,白山村将建设成为:广州农业旅游示范经济圈,链接珠三角的城市旅游休闲平台及国际乡村代表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乡村景观旅游开发价值及中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综合研究国内外乡村景观开发实例,进而提出乡村景观旅游开发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全域旅游"的创建使海南乡村景观的规划和改造成为了热门话题。然而在乡村改造过程中对传统景观的保护还不成熟,造成资源的浪费。海南全域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旅游,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全域旅游息息相关,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文章以琼海市城镇化建设为鉴,探讨了全域旅游视角下如何保护与提升乡村景观,同时为海南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种植-观赏模式是以乡村经济空间为主体的旅游景观模式,在乡村景观中较为普遍,本文一北镇梨花节观光果园为例,阐述该模式的优缺点;对周边产业的影响;该模式所适用的范围条件以及发展该模式乡村景观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相关产业也发展起来。景观与旅游的关系十分微妙,好的景观往往会成为驱动力带动旅游;积极地旅游也可以促进景观的不断完善。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仍无法满足学术研究、市场应用的需要。本文以期为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3.
王荟  宋力 《中国园艺文摘》2013,29(2):112-114,94
在新农村建设成效初显的环境下,乡村旅游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成份,而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是做好乡村旅游规划的前提条件。以王家坎水库度假区为例,分析该地乡村景观资源条件,通过挖掘其资源潜力,给出旅游规划整体构思,实现村庄与景区和谐发展。说明有针对性的乡村景观资源分析对乡村旅游开发具有极大的助力,对新农村旅游开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观花植物是乡村景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环节",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是乡村绿化的基本要求,由此,观花植物的品种筛选、配置方式选择、后期养护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植物景观乃至乡村整体景观的建设成功与否。本文选取了3个样本村,对观花植物的种植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并提出了品种、配置方式以及养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快速城市化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发展的特征与标志,然而我国拥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历史,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拥有着广袤的农村,且储存了丰富的农业景观和乡村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生,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也发生了全面的转变。与此同时,乡村景观存在观念意识、规划管理等层面的问题,并随着乡村旅游热度的攀升,逐步凸显,在快速城镇化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本文选取快速城镇化地区的昆山市张浦镇为例,研究乡村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游客对文化旅游型乡村景观的偏好和诉求,以三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廖村为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其进行乡村景观使用后评价(POE)。分析乡村内各景观节点POE评价数据,并对中廖村各评价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乡村旅游中,使用者更看重景观游憩性和美观性,对中廖村景观体验性满意度较高,而对黎族文化相关性满意度较低,黎族文化氛围薄弱,内容呈现方式较为单一。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中廖村提出相应策略:文化旅游型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可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传播文化内涵,并在景观设计中充分提炼文化元素,乡村旅游景观的规划不仅需要注重乡村田园体验,还需要对本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乡村旅游景观发展趋势,从政策导向层面对重庆区域相关发展做了相关分析,对目前重庆乡村旅游景观发展主题类型,即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的观光主题、农庄或农场旅游的体验主题、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的康乐主题和民俗文化主题类型发展进行了分析。对于未来重庆乡村旅游景观"农业+文创+旅游"的走向趋势与新型发展模式做了一定前期探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设美好乡村的开始提出,致力于解决农村问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开发形成旅游型村庄景观,成为现代美好乡村建设的着力点之一。但由于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协调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合理的规划设计策略是研究过程的重点。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讨论美好乡村建设内涵和村庄景观的构成,其次阐述旅游型村庄景观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针对旅游型村庄景观规划设计提出对策,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乡村景观旅游发展为基础,进行了我国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研究,重点突出以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为导向、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中心、以融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的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元体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庭院作为乡村景观的一部分,与乡村旅游活动紧密相关。通过参观调研浙江安吉鲁家村、鄣吴村、余村等多个美丽乡村优秀案例,总结出庭院景观设计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乡村庭院景观空间从传统到现代在功能和空间性质上的逐步转型,探讨旅游导向下乡村庭院景观设计优化策略,有效促进乡村旅游,达到振兴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