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与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给予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日常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与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可有效降低其肌张力,改善肢体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10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差异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54例),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恢复程度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患者(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0.5±6.7)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亦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手指点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19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95例,采用规范康复训练;观察组95例,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手指点穴疗法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前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内旋肌、屈肘肌、腕屈肌部位的痉挛量表(MA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给予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手指点穴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有利于促使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痉挛症状改善,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确诊为初次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中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健康教育、肢体护理、指导运动疗法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四个方面的护理干预。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肢体改善总有效率为8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由(50.20±19.85)分升高至(68.19±20.92)分,对照组由(50.43±21.57)分升高至(58.99±22.43)分,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90.2%,高于对照组的63.4%,观察组FMA评分(53.1±4.7)分,高于对照组的(32.0±5.3)分(P0.05)。结论脑出血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康复训练联合对中风偏瘫患者疾病症状转归的影响。方法用"双盲法"将2016年9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50例/组。对照组:康复训练;观察组: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比较疗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三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64.56±3.38分)、日常生活能力(75.63±3.30分)都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疾病症状,逐渐恢复身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针药联合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中风同时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加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刺加中药联合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MAS、FMA、MBI评分的变化,分析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AS、FM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针药联合治疗缺血性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8.
王庆 《中外医学研究》2023,(10):123-127
目的:探讨Bobath康复训练联合中药封包加醒神开窍针刺法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1月于英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予以Bobath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封包加醒神开窍针刺法。比较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痉挛指数评分(CSI)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reg平衡量表得分、CS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reg平衡量表得分较治疗前均升高,CSI评分、ADL评分、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obath康复训练联合中药封包加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能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有效缓解痉挛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应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SF-MA(29.34±4.06)分、BI(61.24±5.22)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88.96±5.68)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确切,利于提高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提升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按入组先后顺序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于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照组给于强制性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评价法(FMA-A)和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评价其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FMA-A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MBI评分平均为(60.74±6.23)分,高于对照组(55.65±6.50)分(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康复治疗后FMA评分和WMF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与强制性运动疗法相比可以更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针灸推拿配合牵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23.9±3.2)分、生理功能(24.1±3.5)分、社会功能(24.0±3.9)分,高于对照组的(18.5±3.8)分、(19.1±3.6)分、(18.9±3.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7.8±1.4)天,短于对照组的(27.1±1.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老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牵引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安全性较高,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快速康复护理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实际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技术,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技术。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为(22.3±12.8)h,低于对照组(29.8±13.6)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肛门排便时间(44.8±13.6)h,低于对照组(58.8±15.6)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3.12±1.42)d,低于对照组的(4.65±1.32)d住院时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对比,观察组(50例)的护理满意度调查得分(98.1±12.2)分,对照组(50例)的的护理满意度调查得分(83.7±1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更佳、并发症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超早期康复护理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常规护理干预组(简称对照组),每组34例。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进行神经运动功能评定,采用BI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并进行疗效评定,患者出院后,采用健康测量量表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每3个月1次,进行PF、RP、RE的评定。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现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烫疗法及其护理配合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烫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烫疗与中医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配合能够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86例。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9±2.3)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0.3±2.4)d,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阶段予以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推拿手法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行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行推拿手法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其疼痛消失时间为(9.82±0.97)d、脊柱活动改善时间为(14.62±1.48)d、生活能力恢复正常时间为(16.21±1.58)d,依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其肌力水平为(78.81±7.82)分、ADL日常能力评分为(79.03±7.88)分,依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推拿手法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可以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以及对病情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一年入住我院中风后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8例,A组使用药物、物理因子的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针灸配合运动疗法,对比两组康复结果。结果 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针灸疗法的同时搭配使用运动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护理后3个月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分别为(85.2±8.9)分、(66.8±5.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9.7%、(63.8±7.4)分、(52.4±4.0)分(P0.05)。结论早期护理可提升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促进语言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综合性康复疗法治疗神经内科偏瘫56例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6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单纯常规疗法,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疗法,为期3周。评价指标为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和临床神经功能缺陷量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和临床神经功能缺陷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一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三周后观察组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和临床神经功能缺陷量表得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综合康复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恢复功能,恢复日常基本生活能力,帮助患者早日恢复,疗效更为显著,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106例,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后,出院时的上肢简式功能量表评分为(29.42±5.51)分,下肢为(22.97±6.5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36±7.42)分与(14.42±7.77)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