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生率、治疗和预后转归。结果:肾后性、药物性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良好,肾前性ARF预后与其基础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肾实质性病因复杂,预后因病因、病期不同而不同。结论:药源性导致的ARF及小血管炎需引起关注,肾活检有助于ARF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病情况、病因及死亡原因,为临床治疗ARF提供依据.方法:对200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ARF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老年(≥60岁)ARF患者的发病情况、ARF的病因和死亡原因构成.结果:ARF的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性别构成相对稳定,老年患者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肾前性、肾性、肾后性ARF分别占52.0%、36.0%、12.0%.200例ARF中死亡52例,总病死率为26.0%,其中肾前性因素所致ARF病死率占36.5%,明显高于肾性、肾后性因素所致ARF(P<0.01).结论:ARF患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呈高龄化趋势.引起ARF的病因以肾前性因素为主,肾前性ARF病死率最高.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若明确ARF病因和死亡原因,早期充分血液净化、对症支持治疗可改善ARF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预后及治疗、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ARF最常见病因是肾前性因素,与肾毒性药物使用、感染等因素有关,血液透析可减少病死率.结论:应尽量避免和及时纠正血容量不足各种因素,提高透析率,特别是进行早期预防性透析,能使急性肾衰竭的病死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老年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衰竭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衰竭(A/C)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6例老年A/C患者的病因、治疗和转归及预后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A/C患者中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23例(63.9%),社区获得性ARF者13例(36.1%).导致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为药物(36.1%)、肾前性因素(22.2%)、感染(13.9%);观察终点20例(55.6%)患者肾功能恢复,11例(30.5%)未恢复,死亡5例(13.9%).高肌酐水平、衰竭器官数和少尿持续时间是预示老年A/C患者肾功能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易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医源性因素如药物的作用导致ARF的发生.老年A/C的预后较差,但早期诊断并及时适当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肾功能的部分或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为及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9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因、疗效和预后。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5.2岁,其中>60岁组占24.6%。肾前性急性肾衰9例(9.1%),肾实质性急性肾衰86例(86.8%),肾后梗阻性急性肾衰4例(4.04%)。本组病死率7.1%。结论急性肾衰发病呈高龄化趋势,肾前性急性肾衰常因认识不足而被忽略,小管间质病变是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的主要原因,其中药物因素占首位。急性肾衰早期诊断有助于治疗,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窒息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诊断与防治水平。方法 对42例发生ARF的窒息新生儿进行临床分析,探索其病因、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预后。结果 窒息新生儿中ARF发生率35%,均在出生一周内发病,病死率23.81%,影响预后的因素与窒息、低氧血症、循环障碍、代谢性酸中毒与氮质血症的程度有关。结论 窒息新生儿ARF发生率高且预后不良。防治重点是:减少窒息发生,及时纠正窒息后低氧血症与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老年ARF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0例老年(≥60岁)ARF的诊断、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收治28例成年组ARF进行比较。结果老年ARF占所有ARF51.7%,其住院病死率43.3%。肾前性ARF、败血症、肾毒物质是引起老年人ARF的主要临床类型。感染、心血管合并症、呼衰并发症高于成年组。早期使用血透老年组治疗好转率56.1%,成年组92.8%。结论老年ARF患者原有慢性疾病与临床并发症是其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50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预后及非透析疗法、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老年ARF最常见病因是肾前性因素,与肾毒性药物使用、感染等因素有关,血液透析可减少死亡率。结论: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和及时纠正血容量不足各种因素,提高透析率,特别是进行早期预后性透析,能使老年人急性肾衰竭的病死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措施,以提高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防治过程.结果152例患者经过治疗,151例痊愈出院,治愈率99.34%;1例死亡,病死率0.66%.结论早期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患者的病因、转归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9例,分析患者的病因、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找出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结果急性肾衰常见于低血容量、术后因素、肾毒性物质和败血症、感染等。89例急性肾衰患者中,肾功能完全恢复26例,肾功能不完全恢复31例,死亡32例,病死率35.9%。结论急性肾衰并发症多,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病因多以低血容量、术后因素、肾毒性及败血症等为主,死亡多以败血症、并发呼吸衰竭为主。只有掌握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才能更好地治疗和改善ARF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3月~2006年5月术后发生ARF的3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40.6%)患者因术中或术后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而出现ARF,10例(31.3%)因术后感染或吻合口瘘、感染中毒性休克致ARF,2例(6.3%)因术后早期化疗致ARF,7例(21.9%)原因不明。总病死率为56.3%(18/32)。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恶性肿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术前积极补液维持有效循环容量、术中细致操作、减少并发症、术后尽量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是预防术后ARF、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黎洋  蒋先洪  米永华 《四川医学》2012,33(7):1234-1236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临床病因及治疗、预后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2月我科收治的86例临床诊断ARF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86例ARF患者中,药物性所致32例(37.2%);肾实质疾病所致23例(26.7%);食物、毒物中毒所致13例(15.1%);梗阻性因素6例(6.9%);感染性因素6例;其他原因所致6例(13.9%)。结论目前,药物性因素是引起ARF的首位原因。伴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药物性ARF,且病死率高。此外,老年患者服用ACEI/ARB导致的ARF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早期的病因诊断及对症治疗尤为关键,目前透析治疗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病因、症状、治疗情况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的ARF的住院病例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中肾前性19.5%,肾实质性63.1%,肾后性17.4%;69.6%的患者进行了血液透析;治愈率78.3%(完全恢复71.8%,部分恢复6.5%),未愈率8.7%.死亡率13.0%.结论 肾实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占首位,透析可降低ARF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进行前瞻性研究,总结ARF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内、外、妇、儿等科室的ARF住院病人,分析其病因,鉴别ARF类型(肾前性,肾性,肾后性)以及分析各种类型所占的比例、治疗方法及预后,着重分析小管间质病变,药物性,及急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所致的ARF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125例ARF病人中,肾前性ARF20例,占16%;肾后性ARF7例,占5.6%;肾性ARF98例,占78.4%,其中急性小管间质病变79例,占肾性ARF的80.6%(79/98)。感染、休克是主要原因;药物性ARF28/125例,占ARF的22.4%呈上升趋势;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1/125例,占ARF的8.8%,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25例,占ARF的22.4%,呈上升趋势,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1/125例,占ARF的8.8%,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合并ARF14/125例。占ARF的11.2%。肾活检32例,急性小管间质病变和肾小球、血血管病变约各占50%,ARF总的死亡率23.2%,肾实质性ARF的死亡率29.6%。结论 ARF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治有助于改善ARF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温向琼  孙雪红  余兆兰  陈明 《重庆医学》2007,36(12):1186-1187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 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2003年1月~2006年2月121例急性肾功衰竭血透患者的病因分布、血液透析时机、血液透析次数及剂量与病情转归及住院天数的关系,并比较血透前后肾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 121例ARF经血液透析后肾功恢复正常者95例,好转14例,转为慢性肾衰3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4例患者,平均HD 5次数,血透结束后,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与血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各种原因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以血透为主的综合治疗,其肾功能有可能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活检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和快速进展性肾功能衰竭(RPRF)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992~2005年13年中ARF和RPRF患者,肾活检67例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ARF患者,肾活检21例,以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小管间质病多见;55例RPRF患者,肾活检46例;以肾小球病、小管间质病多见。结论:对病因不明,诊治困难的ARF、RPRF患者进行肾活检,对正确诊断、制定治疗措施有益。  相似文献   

17.
翟婷婷  刘玮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09-220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PNS并发ARF 17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少尿,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其中少尿型11例,非少尿型6例;经治疗后ARF临床治愈14例,好转2例,无效1例;PNS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3%。结论:PNS并发ARF预后较好,早期发现、纠正可逆因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多系统功能衰竭中急性肾功能衰竭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 35例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 (MSOF)中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临床资料 ,以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及有效的防治手段。结果显示 :MSOF中ARF的病死率高达 77.1% ,其预后与患者年龄 ,合并脏器衰竭数 ,ARF发生时相等因素有关。认为积极治疗原发病 ,尽早采用有效的血液净化技术治疗MSOF中ARF ,对改善预后 ,降低死亡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老年(>60岁)急性脑出血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治疗情况及转归.方法 2005年3月~2008年5月对18例脑出血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从脑出血情况,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情况等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死亡5例:脑疝形成死亡3例,多器官衰竭1例,肾功能衰竭1例.血液透析2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前性6例,占33.33 %,原因为大量呕吐,脱水,补液量不足为主;肾性10例,占55.56 %,主要原因为药物如脱水剂甘露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肾后性2例,占11.11%,原因为神经源性尿潴留.结论 只注重治疗脑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容易被忽视,加之老年人存在生理性器官功能减退,肾损害重且恢复慢,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应高度重视并有效防治脑出血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县是野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重疫区,而HFRS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病情危重,治疗困难,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采用早期血液透析治疗HFRS并发ARF14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