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小儿不典型急性肠套叠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3例不典型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诊断、误诊原因、治疗方法。结果:23例仅具备小儿肠套叠典型4项症状的1项或2项,腹部B超检查有助于肠套叠早期诊断。结论:掌握小儿肠套叠的初期临床表现,及时腹部B超检查可提高肠套叠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病例,降低开腹手术率。  相似文献   

3.
刘永利 《中外医疗》2010,29(31):94-94
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临近的肠腔,引起肠梗阻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儿童,其中典型的是以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腹部包块为常见的主症,而我们此次探讨的是关于小儿不典型急性肠套叠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不典型肠套叠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小儿不典型肠套叠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9例仅具备小儿肠套叠典型4项症状的1项或2项,腹部B超检查有助小儿肠套叠早期诊断.结论:掌握小儿肠套叠的初期临床表现,及时腹部B超检查可提高肠套叠期诊断和减少误诊病例,降低开腹手术率.  相似文献   

5.
李明 《中原医刊》2007,34(18):60-6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回顾1999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进行分析。结果2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中有21例在病后48 h内确诊,经空气灌肠16例及时得到整复,且确诊时间越早,整复成功率越高;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于术后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非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金明  刘波 《河北医学》2002,8(6):530-531
小儿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病 ,占小儿外科急性肠梗阻的首位。我院自 1993年以来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 4 85例 ,其中空气灌肠复位成功 4 43例 ,施行手术 4 2例。就诊治问题做一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 4 85例中 ,男 312例 ,女 173例 ,男 :女 =1.8:1。年龄最小 3个月 ,最大 6岁 ,年龄 <1岁 2 96例 ,占总病例 6 1.3%。本组病例中除病情较重直接手术外 ,均行空气灌肠复位 ,复位成功 4 43例 ,占 91.3% ,并发结肠穿孔 2例。手术共 4 2例 ,年龄 <1岁 33例 ,年龄>1岁 9例。病史 <2 4h14例 ,2 4~ 4 8h18例 ,>4 8h10例。套叠类型 :回回结型 2 8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首诊于儿内科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例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9年首诊于儿内科的急性肠套叠62例误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2例患儿均无肠套叠的典型临床症状,于就诊后3~24 h内转外科确诊为急性肠套叠。结论:正确应用辅助检查是防止小儿急性肠套叠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9.
婴幼儿早期不典型急性肠套叠X线下3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套叠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肿块或伴全身恶化情况,笔者总结了3年来在小儿外科门诊诊治的症状不典型的肠套叠患儿30例,在X射线下,空气灌肠得到确诊和或得到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户佐珍  杨栋 《九江医学》2006,21(3):59-59,6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0例,其中男212例,女108例,年龄3个月~8岁,其中1岁以内256例(80%),1~2岁48例(15%),2~8岁16例(5%)。发病至入院时间4h~4d。发病24h内就诊242例(75·7%),超过24h就诊78例(24·3%),最长为发病4d后就诊。1·2临床表现阵发性哭闹300例(93·4%);便血212例(  相似文献   

11.
潘君梅  王红芳 《黑龙江医学》2011,35(10):770-772
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8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超声图像特征经验.结果 28例肠套叠患儿超声检查中,26例在护理干预下配合良好,腹腔内见肿块,图像具有特异性,超声可明确诊断;2例患儿在检查中哭闹不止,且肠道气体较多,未能仔细检查而漏诊.结论 超声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有重...  相似文献   

12.
李立海 《河北医学》2006,12(1):67-69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时肠缺血坏死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3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35例肠套叠分为无肠缺血坏死组22例和肠缺血坏死组13例,分别比较下列观察指标:持续性腹剧痛;固定性压痛;呕吐;血便;腹部肿块;体温和白细胞计数。结果:经统计方差分析,肠缺血坏死组患儿上述指标的发生率或绝对值明显高于无肠缺血坏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肠套叠应予以高度警惕,要密切观察上述指标,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肠缺血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小儿肠套叠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1096例肠套叠患儿B超、数字化X线机、CT及电子结肠镜影像学特点、诊断价值和治疗的效果。结果:肠套叠B超以"同心圆征"及"套筒征"为典型特征,诊断准确率99.5%。数字化X线机以"半球征"或"宫颈征"为典型特征,诊断准确率100%。二者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CT诊断肠套叠可靠,尤其是小肠套叠更佳,电子结肠镜可以直观套叠头部。以空气为整复介质,整复率93.2%;空气灌肠失败74例均手术治愈。结论:利用B超、数字化X线机诊治肠套叠辅以手术,是儿童诊治肠套叠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梅莉 《黑龙江医学》2012,36(9):683-685
目的 用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常见病肠套叠,分析病因和常见类型,总结整复方法 和经验,提高成功率,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75例小儿肠套叠病例用自动灌肠机进行空气灌肠整复.结果 成功整复66例,成功率88.00%.结论 空气灌肠对于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的好方法,且可避免手术所致的各项并发症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5.
小儿急性肠套叠19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诊治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小儿外科2005年至2009年诊治的19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6例病例中,空气灌肠复位176例,手术治疗20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腹部B超及诊断性空气灌肠是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方法,空气灌肠复位是治疗急性肠套叠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方法总结1996年9月-2006年9月收住院的38例不典型川崎病病例,回顾性分析不典型KD早期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KD 80%以上的患儿有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增快,WBC升高,血红蛋白下降,白蛋白降低,血小板增高。在本组病例最早出现时间为病程的第2天至第5天。结论在临床表现条件不足时,WBC升高,血沉增快,血红蛋白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白蛋白减低,血小板增高,可用于不典型K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6例手术确诊的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资料:年龄5~72岁,平均27.6岁;男40例,女56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腹部疼痛症状30min~11d。结果61例术前诊断为腹痛原因待查,考虑为急性阑尾炎;35例术前考虑为其他急腹症;所有病例术后证实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其中,化脓性阑尾炎59例、坏疽性急性阑尾炎22例、单纯性阑尾炎15例;1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结论充分认识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对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此病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难以确诊又不能除外的急腹症,应尽早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癫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3月_2016年1月收治的癫痫患者310例,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中部分性发作110例(占35.48%﹚,强直-阵挛发作48例(占15.48%﹚,强直发作84例(占27.09%﹚,阵挛68例(21.93%﹚,其中1例持续发作;原发病类型主要有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病毒性脑炎以及外伤和不明原因;通过该院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基本控制,随访观察6个月,总有效率达89.67%。结论癫痫的临床种类很多、且临床表现也各具差异,所以,临床诊断应结合症状、体征、病史以及神经系统和EEG等检查综合诊断。对于初发病例采用单药治疗,控制无效者联合用药;而针对癫痫持续发作者首先考虑静脉给药,待控制后,改用口服用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张慧杰 《河北医学》2008,14(8):971-973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病因,分析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通过12例成人肠套叠临床回顾分析,结合B超,气钡灌肠,CT等检查,找出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结果:4例入院即确诊,3例外院确诊,3例5d内确诊,2例剖腹探查确诊,9例均行手术,痊愈出院,3例转外院治疗。结论:对成人肠套叠认识其主要病因,作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争取一期根治术,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视透视下空气灌肠法对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利用可控制压力的结肠注气机,在电视监视下对75例患儿进行诊断性空气灌肠和复位治疗。气压选择8-14.6kPa。结果:整复成功68例,成功率91%。整复失败7例,其中1例发生肠穿孔。整复失败病例均采取手术治疗。结论:选择适当的空气压力,配合适当的手法按摩,电视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