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运动员剧烈运动后血清中几种成分的测试,从而探索运动对内分泌腺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剧烈运动后,血清中的T_2、T_4、T_3%、TSH及氨基酸(丙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均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剧烈运动对几种血清酶活性和T 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大学生剧烈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和剧烈运动及中等强度运动时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变化的观察,发现:剧烈运动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3h后恢复。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百分率剧烈运动后2h显著下降,12h后基本恢复。中等强度运动后则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剧烈运动可导致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损伤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由此说明健身运动的最大心率不宜超过180~195次/min。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了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浙江省集训队158名运动员的血清睾酮进行了测定分析。资料表明:我省运动员的血清睾酮基础值男子为691.25±27.83ng/dl,女子为41.82±3.56ng/dl。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与年龄、运动项目、竞技能力及运动疲劳等因素有较密切关系。同时对64名运动员的T_3、T_4、F及E_2也进行放免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4.
女子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体液免疫能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观察国家女子手球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期血清体液免疫——IgA、IgM水平的变化,探讨比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负荷训练期后,血清IgA、IgM水平显著下降,表明剧烈运动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使运动员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后血清、骨骼肌HSP60含量变化、相关关系及其对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6名成人(15男11女)进行60 min的功率脚踏车运动,运动负荷为70%的最大摄氧量(VO2max)。于运动开始30 min,结束后即刻、1、2、8、244、8 h采集血样、股外侧肌活检,检测HSP60、肌酸激酶骨骼肌同工酶(CK-MM)含量。结果血清HSP60和骨骼肌内HSP60含量变化是一致的,血清CK的变化相比HSP60的变化是上升的晚,下降的早。结论剧烈运动后HSP60在血清及骨骼肌内含量增加,血清HSP60可能是由骨骼肌细胞分泌。  相似文献   

6.
大强度训练与合成雄性激素类固醇对兔肌腱粘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强度训练的兔肌注AAS,3周后通过对跟腱、屈趾肌腱的应力松弛、蠕变及滞后特性的测试,发现AAS对肌腱的粘弹性产生明显的影响,表现为蠕变、应力松弛减小,滞后环和滞后加大。由于这些变化,可能会增加肌腱在剧烈运动中受伤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强度的运动训练及剧烈运动对血液载氧各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二种不同的运动强度对受试者进行为期六周的身体训练,并在训练的不同阶段进行4×400m间歇性剧烈运动,测定剧烈运动前后血液载氧能力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在增加血容量的同时,降低了Hb浓度及Her,但机体VO_2max仍然明显提高。剧烈运动后Hb及Hct均明显升高,PV减少,显示运动对血液系统产生浓缩作用。由于酸性代谢产物的积累及机械损伤作用,血液中老化红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_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_3)两种。含量上T_4多于T_3,而在生理活性上T_3大于T_4约3—5倍。人体中甲状腺素含I量最高。甲状腺激素合成需经过聚碘、氧化、碘化二个过程;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大学男生1500米、女生800米跑前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白蛋白(ALb)、尿免疫球蛋白G(尿IgG)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剧烈运动能使ALT有轻度或中度升高,是不可忽视的肝外因素;运动后尿中三项指标均有明显增加,说明运动性蛋白尿的产生主要为肾小球及肾小管混合型.无需药物治疗尿蛋白可逐渐消除,说明该负荷量出现蛋白尿属于生理性.  相似文献   

10.
剧烈运动后的异常反应宋澎剧烈运动停止后.机体真的进入恢复期了吗?由中国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陈英杰副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提出了和传统观念截然相反的见解。很多时候,剧烈运动之后的机体组织、器官并未进入传统上所认定的恢复期,而是损伤期或“损害式”恢复期。人...  相似文献   

11.
孙强  郜叶红 《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22-22,28
对女子散打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后IgG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IgG显著下降,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增加机体感染的敏感性。从而为科学训练及赛后如何服用补充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动、免疫和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时间剧烈运动可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运动员上呼吸道感染。本文简单叙述了剧烈运动及过度训练运动员免疫系统抑制的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每次上完体育课后,常常看见有些学生跑到凉水管旁大喝一通。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是很大的。首先,剧烈运动后大量饮凉水对胃和肠道的危害是很大的。剧烈运动后内脏器官都处于高温状态下,饮用凉水对胃和肠道的刺激很大,可以引起胃、肠道的痉挛。使胃和肠道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这样胃肠道对于水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降低。长此以往的话,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可能会受到影  相似文献   

14.
赛场噪声对定量负荷时机体激素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8名体育学院男性学生在无、有赛场嗓声作用下进行定量负荷踏车运动后甲状腺素(T_3和 T_4)、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睾酮、睾酮/皮质醇、血糖、血乳酸和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的测定,探讨赛场噪声对定量负荷运动时机体激素调节和物质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赛场噪声不仅加剧运动时激素的分泌,而且引起内分泌激素调节失调,糖酵解加剧,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  相似文献   

15.
运动源性自由基对肝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及中药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剧烈运动后,机体内增多的自由基必然对脏器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综述了运动源性自由基对肝脏主要是肝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及中药对其防治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为今后这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锻炼需要科学的指导,就拿最简单的跑来说,其中就有锻炼时间的知识、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的知识、锻炼营养的知识、锻炼服装的知识、道路选择的知识等。所以说,没有科学的指导,不但收不到锻炼的实效,反而有害于自身的健康。为此,谨将常见的健身误区分析如下:1.晨间剧烈运动晨起时人体各脏器功能尚处于较低水平,难以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需要有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以利于生理功能活跃起来。所以起床后应稍息片刻,然后再进行晨练,且不宜进行剧烈运动。2.课间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心跳必然明显加速,往往健身运动由一般每分钟70次左右增…  相似文献   

17.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维生素E可减轻部分人锻炼后的肌肉疼痛,消除剧烈运动对人体的副性损害。  相似文献   

18.
<正> 一、饭后或空腹时不宜游泳。饭后游泳,大量血液流到四肢肌肉,肠胃道血液供应随之减少,影响食物消化。二、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游泳。剧烈运动后体温上升,如立即下水游泳,易引起感冒或抽筋。三、切忌有水就游和随便下水。初学者和不了解水情者,绝不可随便跳进水中就游,否则容易出事。  相似文献   

19.
研究对象:我国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窦兆波,山东田径队现役队员,27岁,从事专业训练8年,曾获第九、十两届全运会1500m冠军,2000~2003年四届全国田径锦标赛1500m冠军,2002年亚运会1500m亚军。他在2004年训练中,左小腿骨骼肌拉伤,窝下方肿胀疼痛,按骨骼肌拉伤间断治疗,肿胀消除后疼痛缓解,但在剧烈运动后疼痛明显,在小腿腓肠肌内侧头出现可复性包块,大约3×2cm,导致长时间不能正常训练。后经医院诊断为左侧腓肠肌内侧头肌疝,行肌疝修补术。本病发生与肌间隔压力增加有关,小腿骨骼肌在剧烈运动或过度活动后,肌组织缺氧,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  相似文献   

20.
<正> 课间休息参加剧烈运动,体力消耗较多,而不少学生早餐的热量往往不足,如过多消耗热量(特别是上午),容易出现低血糖,发生疲劳、头晕、眼花等,影响下节课的学习效果。课间休息时间剧烈运动后,立即坐下来上课,突然由运动转为静止,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容易失去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