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静态试验法研究了制裘过程产生的两股主要废水——浸皮废水和洗皮废水厌氧处理的可行性。浸皮废水对甲烷菌无抑制作用,并具有良好的厌氧生物降解性,甲烷气产率为1.02 m~3/m~3,COD去除率可达87.6%。洗皮废水的甲烷气产率为0.82m~3/m~3。洗皮废水中的洗涤剂DG7不能被厌氧降解,但会被污泥吸附,当其浓度低于50—100 mg/L,甲烷菌可被驯化,不影响厌氧过程。洗皮废水宜与浸皮废水或其它污水合并进行厌氧处理。  相似文献   

2.
厌氧生物转盘是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的新技术,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条件下,COD容积负荷为5.44—11.6kg/m~3·d,COD去除率为70.6—74.7%,总磷去除率为35—48.5%,废水中有机氮基本上转化为HN_3-N.每去除1kgCOD产生沼气0.41—0.65m~3,约耗电0.5—0.8kw·h.该法构造简单、启动快、运行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3.
味精废水厌氧处理稳态运行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目前较难处理的高浓度味精废水用厌氧法进行了稳态运行的控制研究。在中温条件下,获得了高浓度味精废水高效稳态运行的控制参数。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产气量可达10.5m~3/m~3·d,其中甲烷含量占58%以上。表明高浓度(谷氨酸)味精废水进行厌氧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厌氧反应器具有UASB工艺与两相消化装置的特点,将发酸酵、甲烷发酵、沉淀分离3个工艺过程有效地组合成一体,并利用所产生的沼气及水位变化控制进行无需外加动力与设备的自动回流搅拌,以适应于处理高悬浮物的废水,并避免堵塞、短流与浮渣板结等问题。120L反应器在35℃下处理好氧剩余污泥的试验表明,在HRT3.53—8.57d条件下,其有机物去除率达51.4%—58.6%,在HRT为7.5d时,其有机负荷为2.97kgSS/(m~3·d),COD负荷为3.89kgCOD/(m~3·d),平均有机物去除率为55.3%,所产沼气含甲烷60%以上。  相似文献   

5.
厌氧工艺处理有机废水,一般采用中温28~35℃发酵。本文主要研究在低温条件下,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处理高浓度肠衣加工废水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23±1℃时,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0小时、废水经两步处理后,COD_(Cr)去除率可达90~95%,BOD_5去除率在95%以上,产气率为0.36m~3/kgCOD_(Cr)。  相似文献   

6.
棉浆黑液是高浓度有机废水,有较好的厌氧可生化性。利用上流式多级处理厌氧反应器处理棉浆黑液,容积负荷在14.4—24kg/(m^3·d)之间,平均COD去除率可达到80%,同时可产生沼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人工配制蔗糖废水对设计的高效厌氧反应器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厌氧反应器具有COD去除率高、启动所需时间短、污泥流失量少等优点。试验在2个月时间内达到了进水有机负荷32.6kgCOD/m~3·d,进水COD浓度33g/1,COD去除率98.5%以上,沼气产率为161/1·d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糖蜜酒精废液的二段厌氧法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中温(35℃)二段厌氧污泥床工艺.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效果良好。在产酸罐和产气罐容积比为1:5.产酸罐和产气罐负荷分别为67~71和17~18kgCODcr/m~3·d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7%~80%.产气率为0.53m~3/kgCODcr。沼气中甲烷含量为57.6%。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某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配套渗滤液处理量350m~3/d。厌氧结构为罐体UASB,中温厌氧,设两座直径12m、高15米厌氧罐,单座有效容积1530m~3。厌氧系统调试时接种污泥为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同时考量了加泥量、加泥加原液顺序、循环流量大小,在无调节pH及无添加任何其他辅助营养液条件下,循环7天便产沼气,实现火炬点燃,稳定燃烧。与传统调试20天至30天产沼气相比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0.
厌氧—好氧二步法处理啤酒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学军 《环境科技》1999,12(2):21-24
在中温条件下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生物滤地处理高浓度啤酒废水,结果表明在(35±1)℃时,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8h,废水经两步处理后,CODcr去除率可达95%~95%,BOD5去除率在95%以上,沼气产率为0.35m3CH4/kgCODcr。  相似文献   

11.
制药废水经稳定塘处理用于农灌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以厌氧塘为主体,以预沉池、二级厌氧塘、兼性塘组成的工艺,探讨了制药废水经过稳定塘处理后用于农灌的途径。在停留时间为7—11d时,COD去除率冬季为47%,夏季达到76.6%,夏季厌氧塘削减COD负荷达150g/m~3·d.其出水水质指标基本满足灌溉要求.还对气温、有机负荷、pH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采用生物厌氧消化和好氧净化处理相结合的生物系统工程处理屠宰废水的试验,在常温(25±1℃)条件下,厌氧进水COD2200-2500mg/L,厌氧一级处理采用UASB生物反应器,HRT8h,有机负荷平均6.95kgCOD/m~3·d,其COD去除率70~80%,产气率为1.2~1.3L/L·d,CH_4含量平均60%以上;经厌氧——好氧联合试验处理,其COD总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COD≤200mg/L。  相似文献   

13.
酒精废水综合治理与资源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万平  汪歆平 《环境科技》1994,(3):35-37,26
针对引进酒精废水处理装置存在的缺点,综合国内外厌氧和好氧废水处理技术,成功的完成了日处理250m3的酒精废水综合治理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并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全系统由前处理、厌氧组合消化和多级好氧处理三部分组成。其中,前处理可回收鲜饲料,厌氧消化可回收沼气能源,实现了酒精废水的综合治理与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4.
麦迪霉素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三相流化床对不经稀释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生物处理,可达到7kg COD/m~3·d的容积负荷和90%以上的COD去除效果。串联的生物接触氧化塔进一步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从而获得满意的出水水质,为应用厌氧生物法处理有困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治理工艺探索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常温中试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污泥颗粒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6.7m~3的中试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以双层沉淀池污泥为接种污泥,处理啤酒废水(COD浓度在2400mg/L左右),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在20℃左右的常温条件下成功地实现了污泥倾粒化,反应器容积负荷达10—13kg COD/m~3·d,COD去除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16.
常温(20~25℃)条件下,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维生素B_(12)、淀粉混合废水,当进水COD_(cr)浓度为8200~8900mg/L时,容积负荷可达到9.6kg/m~3d;COD_(cr)去除率为83.2%;产气率为0.436m~3/kgCOD_(cr)(去除)。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为北京通县酿造厂生产废水所设计的厌氧法处理工程。该工程自投产以来每天产沼气100m~3,供该厂职工生活使用。此处理工艺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节约了能源。国家环保局邀请联合国科教文官员到该厂参观,工艺流程及处理效果均在环境监测中心展览过。目前,煤炭系统也有类似工厂和此种废水,为此,本刊刊出此文,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柠檬酸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应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处理柠檬酸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D_(Cr)和BOD_5的处理效果及产气率,以及水温、pH、HRT和有机负荷等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HRT为24h、水温为(35±1)℃、pH为5和有机负荷为14kg(COD_(Cr))/m~3·d的工艺条件下,处理后COD_(Cr)去除率为88%,BOD_5去除率为92%,产气率为0.45m~3/kg(COD_(Cr))。  相似文献   

19.
组合工艺在养猪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猪场养殖废水排放所造成的严重污染问题,采用“固液分离+ UBF厌氧反应器+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对废水中的COD、BOD、氨氮、SS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分别为93.7%、94.4%、95%、77.1%,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该工程运行费用仅为1.509元/m3,处理成本低.同时UBF池中产生的沼气可以收集并利用,猪粪和污泥可制作有机肥,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0.
概述国内现阶段啤酒生产废水厌氧与好氧组合处理工艺的应用,同时对某厂利用EGSB+接触氧化+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啤酒废水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处理后排放废水水质达到景观环境用水标准(GB/T18921-2002),处理啤酒废水费用为0.75元/m3,同时可产生沼气作为能源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