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深入实施,其实施领域已由项目环评向区域环评和规划环评转变,评价内容也由广泛实施的预测评价向后评价和跟踪评价转变。然而,对于区域规划环评的评价层次、评价程序和评价内容,目前还没有明晰的认识;同时,对于促进规划环评有效实施的跟踪评价,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几乎没有。文中就此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跟踪评价提出了明确规定.对跟踪评价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作程序进行了分析,包括判别规划是否需跟踪评价、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识别、回顾性评价、有效性分析、预测评价和战略调整7个步骤.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指标体系,采用指标体系法有效简化了跟踪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并以<上海市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跟踪评价为例,进行了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案例研究.通过回顾性评价和预测评价,识别出了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环境制约因素,并根据规划总目标、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进一步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且对规划目标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3.
在甘孜州旅游总体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中的影响识别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物多样性评价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战略环境评价的基本内涵.针对当前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重点选择替代方案不完善和评价结果不能有效执行这2个突出问题.并进行了产生原因的深层分析.随后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理论及现实需要,提出替代方案优化论证和评价结果有效执行的基本思路,以期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既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参与宏观决策的有效途径.在对江苏、云南、重庆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面临的形势,重点研究了浙江省在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浙江省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和跟踪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悦红 《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2):160-162
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提出了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因此,重点论述开展这两项工作对于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重大意义,并且简单介绍了如何开展这两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实施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适用范围和目标两方面对跟踪评价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实现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目标为原则,制定了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工作程序;以实现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与规划实施前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有机衔接为原则,确定了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8.
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是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新阶段。中国至今尚无明确的、系统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和规范,其评价理论仍在探索之中。分析了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和现状。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强调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探讨了该层次评价的介入时间、评价原则、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内容,提出从生态合理性、绿色化程度等方面考虑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实践经验分析总结并借鉴国内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分析和归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着眼于环境问题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强调主动性和前瞻性,解决了线网规模、线位优化、敷设方式、敏感目标避让及保护等规划层次上应处理和能处理的环境问题.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必须正确把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与城市轨道交通单条线路建设项目环评的区别与联系,抓准评价指导思想与评价目的,结合各城市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特点合理选取评价指标和重点评价内容,着重从规划层面提出规划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用地控制建议等,以弥补后续建设项目环评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线网规模、线位优化、敷设方式、敏感目标避让及保护等方面体现规划环评的价值,实现规划编制的及早参与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最新进展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条款,探讨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分类、适用对象、意义和内容,提出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管理和实施程序.结合多年的实践,分析了目前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在理论、方法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案例实践表明,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有助于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利益相关方分析法的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法,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遵循随机性原则和利益相关性原则,确定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规划环评)的公众范围,着重分析规划环评中相关方利益诉求.以某电石化工产业基地规划环评为例,通过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共同点、关心点和矛盾点,并围绕各利益中心结合法律、法规设置了不同类型的问卷调查表,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提出规划调整建议,解决了规划环评中利益相关方面临的问题.研究表明,利益相关方分析能够反映规划的环境不合理性,有助于规划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隶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是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其评价的方法和内容尚处于研究探索中,并未形成规范的方法系统.以某城市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影响界定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设置以环境影响识别和层次划分为具体内容的环境影响界定的观点.实例研究表明,在规划环境影响界定中,将规划的决策因子与识别出的主要环境议题联系起来,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环境影响行为分析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质就是建立其环境影响的具体评价内容.提出了水产养殖规划显著环境影响识别的必要性和方法,引入了关键控制点的概念和识别方法,提出了建立关键指标体系的方法.同时,根据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提出了规划层次的评价指标和水环境状态反应层次指标的两级指标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5年多以来,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开展有效推进了中国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该领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回顾国内外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就中国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在层次性、定性与定量评价的把握以及如何有效融入决策过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建议尽早开展利益相关方分析、推广"综合情景+定量模型"的技术方法、引入制度分析方法并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等,为完善中国的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完善中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虽然中国已经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纳入法律要求,并开始尝试更高层次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但由于没有实施细则,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不完善.主要存在规则筛选程序不清晰、评价深度缺乏规范要求、审查主体的权威性不足、公众参与质量不高及评价对象的层次较低等问题.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依据 ,对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17.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首先讨论了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涵义和作用,以及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对象、形式、时机,然后根据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现状,提出了提高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规划环评和区域开发环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静  戴明忠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2):37-38,52
对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当前区域开发环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比较研究,从评价对象、范围、评价指标等方面,提出目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规划环评应实施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军  郝大举 《污染防治技术》2006,19(1):26-27,66
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作出了概述性的介绍,并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得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包括自然环境指标、生态环境指标、资源利用指标、能源利用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5大体系。列举了当前适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