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名  徐波  周露  张太亮  兰贵红 《精细化工》2020,37(3):486-493
为了提高传统丙烯酰胺(AM)基可溶性淀粉树脂的吸水性能,引入了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16DMAAC),采用水溶液接枝共聚法和Na OH水解,单因素优化制得AM-co-C16DMAAC高吸水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并对其吸水膨胀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树脂产品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在固体单体含量为20%的50g聚合体系中,可溶性淀粉加量为40%(以可溶性淀粉、AM和C16DMAAC总质量为基准,下同),n(AM)∶n(C16DMAAC)=99.2∶0.8,过硫酸铵(APS,5000 mg/L)4 mL,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0.02g,水解度DH=80%;该条件下制得的树脂产品在去离子水和生理盐水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1964.96和76.77g/g,较未添加C16DMAAC树脂分别提高61.53%和28.35%;氢氧化钠高温水解步骤和引入单体C16DMAAC能显著提高AM基可溶性淀粉复合树脂的吸水性能;AM-co-C16DMAAC树脂的吸水膨胀过程符合Fickian扩散模型,驱动力为树脂内外水渗透压差和Na+浓度差异。  相似文献   

2.
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淀粉为原料,丙烯酰胺为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高吸水剂性树脂。研究了引发剂浓度、交联剂用量、单体与淀粉质量比及氢氧化钠用量对产品吸水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引发剂浓度为5.0×10-3mol/L;交联剂用量占单体质量的0.20%;淀粉与单体质量比为1∶3;氢氧化钠用量占单体质量的30%时,产品的吸水性可达10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迟克彬 《陕西化工》2000,29(2):36-38,35
实验室条件下做了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性能研究,此外,还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共聚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淀粉与丙烯腈接枝聚合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过硫酸钾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0 0 14 ,糊化的玉米淀粉与丙焕酸质量比1∶6的比例发生接枝聚合反应。反应温度5 0℃,反应时间2 5h~3 0h ,丙烯酸的中和度为92 % ,制得高吸水性树脂,并讨论了其吸水性能。在室温、中性酸度环境下,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最高,可达到5 6 0g g。  相似文献   

5.
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贺英  庞春安 《陕西化工》1998,27(2):22-24
研究了以水为介质,丙烯酸-淀粉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讨论了交联剂用量,中和度,丙烯酸浓度,引发剂用量,淀粉用量等对脂的吸水能力,保水能力,吸水速率,凝胶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郑征宇 《浙江化工》1990,21(2):18-22
简介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发展生产概况、吸水机理、基本特性及其应用,并对淀粉和纤维素的接枝共聚物、合成高分子物等各种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氧化—还原引发剂合成聚丙烯腈,将聚丙烯腈与淀粉混合进行皂化接枝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该树脂与聚丙烯腈分子量的大小和氢氧化钠、淀粉用量及种类的关系;测试了水解度、吸水率、吸水速度、保水性,以及加热、冷冻、光照、介质对吸水率的影响。该树脂对无离子水的吸水率为2000g/g,0.9%的NaCl溶液为250g/g。  相似文献   

8.
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包括淀粉接枝丙烯腈、淀粉接枝丙烯酸、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等。它可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到几千倍的水,保水性好。广泛用于医疗卫生、土建工程、农林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龙剑英  宋湛谦 《精细化工》2002,19(9):541-543,547
高吸水性树脂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之一。美国、西欧和日本是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区。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 ,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当前主流产品丙烯酸类相比 ,淀粉来源丰富 ,价格低廉 ,可生物降解 ,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该文从淀粉一元和多元接枝共聚乙烯类单体角度综述了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并指出了今后我国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应该向以变性淀粉为原料、多元接枝共聚和制备复合型树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水为介质,丙烯酸——淀粉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讨论了交联剂用量、中和度、丙烯酸浓度、引发剂用量、淀粉用量等对树脂的吸水能力、保水能力、吸水速率、凝胶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海燕  代加林 《广州化工》2012,40(11):117-119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的吸水树脂,并探讨了单体浓度、单体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吸水树脂吸水量的影响,最大吸水率为799.3 g/g。  相似文献   

12.
由丙烯酸甲酯(MA)和乙酸乙烯酯(VAc)在适量交联剂存在下制得共聚物P(MA—co—VAc)。该共聚物经水解处理,制得一种具有高吸水功能的树脂胛(MA—co—VAc),对它的性能,诸如吸水能力、吸液速度、保水性和稳定性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淀粉系高吸水树脂的国内外研究开发情况。综述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结合市场潜力与生产成本的分析,对淀粉系高吸水树脂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自由基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交联剂浓度、聚合温度、树脂粒径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牛宇岚 《山西化工》2003,23(2):7-9,13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功能性高分子聚合物,它能吸收自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且吸水膨胀后生成的凝胶具有优异的保水性和耐候性。综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发展及应用,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高性能化、材料复合化、智能性凝胶、生物可降解性的研究以及提高高吸水性树脂抗电解质性能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张科 《山东化工》2007,36(1):18-20
高吸水保水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成分、物理结构和吸水性能,使其在农林园艺、医疗卫生、工业工程、日常生活、食品保鲜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分类,论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及吸水机理,阐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应用领域,展望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高吸盐水型树脂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H4)2S2O8和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水溶液法合成了丙烯酸钠-丙烯酰胺-疏水单体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聚合浓度、单体含量及引发剂用量等对共聚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单体聚合浓度为30%,丙烯酰胺、丙烯酸与疏水单体的质量比为6.7∶9∶1,丙烯酸中和度80%,引发剂用量0.25%时,该聚合物吸水率、耐盐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用丙烯酸-高岭土采用静态水溶液法制备复合吸水性树脂(简称复合树脂),考察了高岭土含量、聚合温度、丙烯酸单体的含量、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对复合树脂吸水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聚合温度为70℃,丙烯酸单体的质量分数为35%,丙烯酸中和度为70%,引发剂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2%,交联剂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02%,高岭土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12%;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树脂对蒸馏水的吸水量为920g/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树脂是一种典型的海/岛结构,丙烯酸和高岭土之间存在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