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谢家德 《大家健康》2014,(1):166-166
目的:观察难治性高血压采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接待的57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8例患者,治疗方案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具体为坎地沙坦片+硝苯地平控释片+氢氯噻嗪片),研究组29例患者,治疗方案为对照组方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两组患者皆给予了基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压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血压改善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28/29),对照组则为82.14%(23/28),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血压,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计镔芮 《大家健康》2016,(11):116-116
目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螺内酯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该院收治的104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平均52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螺内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展开螺内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螺内酯辅助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24h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诊治的20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研究组给予螺内酯联合常规降压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24h血压变异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9%(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指标水平以及血压变异性程度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dSBP(白天收缩压)、dDBP(白天舒张压)等血压水平以及血压变异性程度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螺内酯辅助治疗RH可有效提高疗效,降低患者血压变异性程度,改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4.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华敏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47-147
目的分析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螺内酯,给药剂量为(20-40)mg/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使用螺内酯与卡维地洛。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各项心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P〈0.05);观察组的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且治疗后的血压、心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同时抑制左室重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活素联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5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9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新活素联合螺内酯及培哚普利治疗。统计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活素、螺内酯及培哚普利三者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成 《中国医疗前沿》2012,(14):15+27-15,27
目的探讨ACEI类药物联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肾性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诊治的肾性难治性高血压患者57例,对照组27例,在肾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10mg/d和硝苯地平缓稀片2.5mg/d,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螺内酯40mg/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降压效应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经12周疗程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临床总有效率达93.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ACEI等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螺内酯,可显著改善肾性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把45例门诊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接受改善生活方式和包括利尿剂在内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螺内酯(醛固酮拮抗剂)20mg,每天一次,测量治疗前、治疗3周后所有患者血压及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结果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3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钾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定期检测血钾的情况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可取得满意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螺内酯联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螺内酯,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增加螺内酯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控制血压,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螺内酯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对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方法 1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洋地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片25mg,疗程均为4用,两组在其他基础治疗上完全相同。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刖是82.8%和6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螺内酯在高血压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1例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基础治疗(依那普利、倍他乐克等),治疗组3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40rag/日,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和6分钟试验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螺内酯对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彦虎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787-3788
目的:探讨在难治性高血压临床治疗中螺内酯联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6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采用氨氯地平、福辛普利、氢氯噻嗪进行血压控制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进行治疗。综合评价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有效率为8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螺内酯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提高血压控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体化人文护理联合螺内酯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难治性高血压患者75例,在接受原三联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失败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口服并再辅以个体化人文护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月记录血压,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共有72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后3月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第3月达标率为73.6%(53例)。结论个体化人文护理联合螺内酯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验证合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对4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原治疗药物剂量与服用方法不变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40mg/d,1次/d,po.3个月后评定降压效果.结果: 合用螺内酯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SBP及DBP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合用螺内酯后显效28(70%)例,有效8(20%)例,无效4(10%)例,总有效率为90%.仅1例36岁男性患者出现轻度乳房胀痛,但不影响生活,可继续治疗.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病例.结论: 合并使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应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依那普利和螺内酯),严密检测各相关指标。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比较,治疗组(加用依那普利和螺内酯组)超声心动图检查、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及最终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CHF的基础上加服ACEI和醛固酮抑制剂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贾正平 《四川医学》2013,34(5):702-704
目的评价螺内酯联合其它降压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4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在接受包括双氢克尿噻在内的3种及其以上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mg口服,1次/d。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监测动态血压。结果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适量的螺内酯,可明显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6.
背景难治性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更易引起靶器官损害。近年研究发现,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三联常用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添加小剂量螺内酯能有效控制血压。但这些研究规模普遍较小,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目的系统评价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筛选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5-03。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研究。9项研究未报告随机化分组方法,1项研究按纳入顺序编号奇偶分配(错误的随机化方法),7项研究未描述是否采用盲法,4项研究为开放标签,3项研究描述了分配隐藏,1项研究结果数据不完整、未报告对照组治疗后的安全性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疗效方面:与安慰剂和空白对照相比,螺内酯降低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日间血压及夜间血压的效果好(P<0.05);与其他降压药物总体相比,螺内酯降低诊室收缩压、24 h动态血压、日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及家庭自测收缩压的效果好(P<0.05);与肾脏去交感神经术相比,螺内酯降低日间血压及夜间收缩压的效果好(P<0.05)。安全性方面:与安慰剂相比,应用螺内酯患者的血钾及血肌酐水平高(P<0.05);与其他降压药物总体相比,应用螺内酯患者的血钾水平升高(P<0.05);与肾脏去交感神经术相比,应用螺内酯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升高(P<0.05)。结论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是相对有效及安全的,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张波 《吉林医学》2012,(1):105-106
目的:评价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RH)的疗效。方法:85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在接受包括双氢克尿噻在内的3种以上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1次/d,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量动态血压。结果:85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3个月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RH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可明显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3例,年龄43~82岁,对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40mg/d(螺内酯组),对照组(n=44)常规治疗。在6个月干预期内检测两组24h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治疗6个月时螺内酯组与对照组相比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明显降低。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小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后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杨晶敏  杨文  刘洁云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1):3845-3849
目的 通过比较螺内酯与特拉唑嗪、比索洛尔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从而探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最优治疗方案。方法 2015-01-01至2017-06-30选取确诊难治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均在原有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以下药物:比索洛尔5 mg,1次/d;盐酸特拉唑嗪片2 mg,1次/d;螺内酯20 mg,1次/d。3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2周,期间不更换其他药物,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钾、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等指标;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3组降压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1,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螺内酯组与特拉唑嗪组、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特拉唑嗪组与比索洛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3组降压治疗效果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螺内酯组与特拉唑嗪组、比索洛尔组相比,血压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拉唑嗪组与比索洛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内酯组治疗12周后UAC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在难治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及保护肾功能方面优于特拉唑嗪、比索洛尔,可作为难治性高血压第4线最优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及螺内酯对顽固型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顽固型高血压患者并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8.33%,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及螺内酯对顽固性高血压疗效显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