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饮食种类繁多,"粥"就是其中一类,它对我们的身体十分有益. 当我们肠胃不适或疼痛时,当我们患感冒时,当患者作化疗引起消化道恶心、呕吐时……一碗热粥,能让我们感到舒服.  相似文献   

2.
夏季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火热主夏",热字当头,很容易想到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就连夏日里的风都是又稠又黏,令人不适、心烦郁闷,常常出现食欲不振,体力不佳,心率加快,头晕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哈欠连连常打盹儿,脾胃功能减弱,便溏腹泻,血压不稳等临床表现.夏季多雨潮湿,微生物滋生,成为致敏原,还可能引起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3.
王艳 《癌症康复》2001,(5):27-27
苦瓜含有苦瓜甙、苦味素,是蔬菜中唯一以"苦"而具特色的瓜果菜.苦瓜虽苦,但是它味苦性凉,爽口不腻,人吃了以后会感到凉爽舒适.每逢夏天,人们因炎热不思饮食之际,若以苦瓜做菜佐食,可以取得开胃爽口祛暑清心的效果;如以苦瓜泡制成凉茶饮用,也能使人清暑逸神,烦渴顿消,是夏季清凉防暑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性胸水的近期疗效.方法:8例肺癌性胸水患者在胸腔镜活时接受胸腔灌注温热蒸馏水1次,时间60分钟,热灌注结束后胸腔内均匀散入顺铂60mg,术后1周始行"GP"或"NP"方案化疗4-6周期.结果:8例患者胸水控制总有效率达100%,灌注后胸闷、胸痛症状明显改善,但有大汗、潮热、体温升高、心率增快等不适,经对症处理后消失,Karnofsky 评分提高10分以上,随访2月至1年,无1 例胸水复发.结论:胸腔镜下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性胸水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操作简便、近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品味生活栏目随着<癌症康复>杂志公开发行10多年改版更新的机会,随之诞生. 本栏目将为您开启一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相处及科学平衡营养饮食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谐的重要性和饮食营养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也为您如何让四季变化与饮食、饮食与自身体质之间的合理匹配等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今年的主题是四季饮食话题,上一期我们主要讲述了夏季如何搭配饮食的知识,本期我们将和大家分享秋季饮食的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6.
<癌症康复>杂志已公开发行10多年,随着杂志今年改版更新,品味生活栏目也随之诞生. 本栏目将为您开启一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相处,特别是科学平衡营养饮食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谐的重要性和饮食营养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也为您在四季变化与饮食、饮食与自身体质之间的合理匹配等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上一期我们主要讲述了春季饮食搭配的知识,本期我们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夏季饮食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HSP70的肿瘤免疫作用及其基因表达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休克蛋白70能够与肿瘤特异性抗原多肽结合,形成热休克蛋白70-多肽复合物,它本身没有抗原性,其抗原性由它结合的多肽所决定,而它是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肿瘤免疫作用过程.将这一特性加以应用,可能为肿瘤的治疗和消灭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我们创制的榄香烯(elemene,E)复合瘤苗主动免疫抗瘤效应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的可能关系,本文通过光镜、电镜和流式细胞术(FCM)以热休克为比照,研究了抗癌中药有效组分榄香烯对小鼠H22腹水型肝癌(H-2~-)和L615白血病(H-2~k)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生存率、形态结构、坏死、凋亡、细胞周期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着重观察比较了:1.榄香烯或/和热休克H22和L615瘤苗的主动免疫保护效应.2.榄香烯复合瘤苗诸因素(榄香烯、MMC、戊二醛)与热休克对两种肿瘤细胞膜HSP70和HSP90表达的影响.3.分离纯化榄香烯、MMC诱导的H22肿瘤细胞的HSP70-肽复合物体内验证其主动免疫预防效应.  相似文献   

9.
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消融等热消融治疗也渐见有报道.尽管局部消融治疗展现了良好的局部控制,但总体区域及远处转移率仍较高,因此,结合有效的全身治疗是探索的方向.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和热消融参与"癌症-免疫周期",可以促进肿瘤抗原释放、提...  相似文献   

10.
梅华丽 《抗癌之窗》2012,(10):50-50
中医学认为,中药和食物均具有寒、热、温、凉之性,称"四气";辛、甘、酸、苦、咸之味,称"五味"。而疾病则有虚、实、寒、热之辨,阴、阳、表、里之别,因此,中药治疗疾病时应采取"寒则温之、热则凉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施治原则,同时还要注意饮食与辨证用药的统一性和针对性,尽可能做到"辨证施治"、"辨证用膳"。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法对晚期转移患者疗效欠佳。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发展迅速,极具潜力,但整体临床有效率不高。肿瘤通过多种机制改变肿瘤微环境,产生免疫耐药,从而大大降低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热疗不仅可发挥热效应的抗肿瘤优势,还可通过多种途径起到直接和间接免疫增敏作用,将"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从而多方面起到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作用。大量基础实验证明,在小鼠体内进行热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取得较好效果。目前,部分正在开展的热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试验也已取得较好进展。本文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热疗、热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3个层面分析了联用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热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想躲也躲不掉.我已经记不清曾经读过、听过、喊过多少次"人类攻克癌症"这句豪言壮语和急切期盼,可是现实却毫不留情地击碎了我们的"抗癌大政方针".看着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面对着一个个的"瘤块",一步步走向死亡,我不得不静静坐下来思考,检讨我们走过的路和经过的坎.起码我们要客观对待癌症的现实状况,只有明白得透彻,才能清醒得彻底,然后重新选择应该走的抗癌之路,披挂上阵.  相似文献   

13.
化疗作为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胃癌,肠癌)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缩小瘤体,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热疗技术的不断改善,热疗已经成为继手术、化放疗、生物治疗后的又一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通过高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伤肿瘤细胞.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对判断肿瘤患者治疗的效果和评估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有协同抗肿瘤作用,但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的化疗与局部热疗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是相反的.局部热疗与化疗联合应用对细胞免疫的影响引起我们的兴趣.本文对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化疗对细胞免疫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局部热疗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化疗与局部热疗的协同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的晚期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限,治疗较为困难,预后较差.既往多通过单纯化学药物的胸腔灌注治疗胸腔积液,疗效欠佳.随着热疗和生物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胸腔积液的控制率得以提高.我们从 2004 年4月~2007 年6月采用热化疗联合香菇多糖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胸腔积液,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短短的一句"你患了癌症"就能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决不能让癌症把我们打倒,而必须由我们来控制癌症.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半数以上,病死率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宫颈癌采用单纯手术或放疗即可获满意疗效,中晚期则以放疗为主,但单纯常规放射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较差.热放疗之间存在着互补作用,我们采用放疗加微波热疗联合治疗晚期宫颈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癌症康复》2005,(3):10-10
"名医诊台"开办以来,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我刊也不断收到全国各地读者的咨询信件.我们非常理解癌症患者紧张、不安的心情,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家.但有些问题我们需要在此说明:首先,我刊给读者提供的是咨询建议,不是治疗方案或专家鉴定,读者不能利用我刊的建议去打官司.另外有些晚期患者病情危重,当地的医生已无法可施,当我们去找专家询问时得到的回答也是"没有办法了".  相似文献   

18.
热疗是一种理想的辅助治疗手段,对放疗和化疗都有增敏作用.近年来,肿瘤热化疗的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方面进展很快,为进一步开展热疗联合化疗的临床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就热化疗治疗肿瘤机制、辅助化疗的不同的热疗方式及热化疗常用药物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热疗是一种理想的辅助治疗手段,对放疗和化疗都有增敏作用.近年来,肿瘤热化疗的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方面进展很快,为进一步开展热疗联合化疗的临床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就热化疗治疗肿瘤机制、辅助化疗的不同的热疗方式及热化疗常用药物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热疗是一种理想的辅助治疗手段,对放疗和化疗都有增敏作用.近年来,肿瘤热化疗的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方面进展很快,为进一步开展热疗联合化疗的临床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就热化疗治疗肿瘤机制、辅助化疗的不同的热疗方式及热化疗常用药物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