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期太原市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方法对太原市2836名体检人群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用日立7071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结果男性总体TG中位数1.31mmol/L,CH平均水平(4.8±1.3)mmol/L,HDL-C平均水平(1.2±0.3)mmol/L,LDL-C平均水平(2.9±0.7)mmol/L。女性总体TG中位数1.13mmol/L,CH平均水平(4.7±1.1)mmol/L,HDL-C平均水平(2.2±0.4)mmol/L,LDL-C平均水平(3.0±1.2)mmol/L。TG、CH、LDL-C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1),HDL-C不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原市成人血脂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女两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达标率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于本院住院的6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两组血清载脂蛋白B(ApoB)、血清载脂蛋白A(ApoA)、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血脂改善达标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ApoB[(0.58±0.18)g/L]、TG[(1.93±0.16)mmol/L]、TC[(2.82±0.62)mmol/L]、LDL-C[(1.45±0.32)mmol/L]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5.15%)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0.71±O.16)g/L、(2.08±0.17)mmol/L、(3.27±0.73)mmol/L、(1.65±0.34)mmol/L及39.39%](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改善达标率90.91%,对照组66.67%(P<0.05).结论 对于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20 mg/d阿托伐他汀用量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血脂代谢,提高血脂改善达标率,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一个主要因素,长期降低血脂于合适水平,可预防AS,减轻AS斑块,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发生率。我们采用血脂康对30例高脂血症病人治疗4周,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有AS疾病者,胆固醇(TC)≥4.68mmol/L,甘油三酯(TG)≥1.7mmol/L;无AS疾病、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TC≥5.2mmol/L,TG≥1.7mmol/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老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其它血脂的关系,以及与冠心病和脑血管事件联系强度,测定了老年男性冠心病事件患者64例、脑血管事件患者68例、正常对照114例的血脂6项指标。结果显示,HDL&;lt;0.9mmol/L 者在对照组、冠心病事件组和脑血管事件组分别占27.1%、46.8%和47.1%,HDL 与 LDL、TG 呈反相关系。HDL≤1.1mmol/L 者与&;gt;1.1mmol/L 者相比,冠心病和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5.36倍和2.64倍。结论:老年人低 HDL 与冠心病和脑血管事件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12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4.27±0.42)mmol/L、TG(2.14±0.59)mmol/L、LDL-C(0.93±0.52)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43±0.94)、(2.44±0.71)、(3.27±0.34)mmol/L,HDL-C(1.44±0.54)mmol/L高于对照组的(1.24±0.4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缺血事件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冠心病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指标,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为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603例体检人群血糖、血脂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13年1~8月本院治未病科体检人群1603例,年龄20~86岁.所有样本进行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结果 1603例体检者血清测定中,Glu≥ 6.11 mmol/L者104例,占6.49%;TC≥6.22 mmol/L者169例,占10.54%;TG≥2.26 mmol/L者381例,占23.77%;HDL≤1.40 mmol/L者171例,占10.67%; LDL-C≥4.14 mmol/L者179例,占11.17%;血糖随年龄增加而增高,41岁以后增幅明显,60岁后幅度最高.TC、TG、LDL-C在20~60岁年龄段随年龄增加而增高,HDL-C随增龄而降低,血脂在51~60岁异常率较高.结论 文山市职工体检者的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95年7月-1996年9月,采用脂必妥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进行了双盲法,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①病例选择:54例均为以冠心病住院病人。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高脂血症的病人。并在测检后一周内行低脂素食,同时停用一切降脂药物,再次复查血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如 CH≥6mmol/L 和(或)TG≥1.30mmol/L,为入选对象。入选后按血脂水平,性别及年龄配对。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用药。方法7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硝苯地平缓释片+拜阿司匹灵+阿托伐他汀钙+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实验组行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拜阿司匹灵+阿托伐他汀钙+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室功能指标、血脂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32,P=0.006<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3.10±0.23)cm、心输出量(CO)为(5.46±0.73)L/min、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0.18±4.42)%均优于对照组的(4.46±0.42)cm、(4.35±0.68)L/min、(44.45±3.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7.041、6.676、6.004,P<0.05)。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为(3.21±0.6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14±0.32)mmol/L、载脂蛋白B(ApoB)为(0.62±0.11)g/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62±0.45)mmol/L、甘油三酯(TG)为(1.09±0.31)mmol/L优于对照组(4.12±0.35)mmol/L、(2.98±0.74)mmol/L、(0.81±0.23)g/L、(1.01±0.42)mmol/L、(1.42±0.39)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396、6.251、4.471、5.946、3.974,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拜阿司匹灵+阿托伐他汀钙+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效果更佳,能够迅速起效,缓解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改善心室负荷,疗效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运用在冠心病治疗中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就诊的98例冠心病患者,经由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49例,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与试验组(49例,行阿托伐他汀钙+依折麦布治疗),比较两组的血脂指标、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LDL-C(2.14±0.45)mmol/L、TG(1.93±0.28)mmol/L、TC(4.26±0.78)mmol/L均低于对照组(2.98±0.36)mmol/L、(2.35±0.36)mmol/L、(4.89±1.23)mmol/L(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3.88%,高于对照组(79.59%);试验组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对照组9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7%。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钙与依折麦布药物联合治疗,能改善血脂指标,增强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情况,以期为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诊治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51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压水平不同分为高血压组(186例)和血压正常组(324例)。检测两组患者血脂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异常发生情况、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及动脉硬化指数(AI)水平。结果510例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为72.55%(370/510)。高血压组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为82.26%(153/186),高于血压正常组患者的66.98%(217/3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TC、TG、LDL-C水平分别为(5.99±1.75)、(3.25±3.12)、(3.06±0.93)mmol/L,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的(5.47±1.54)、(2.60±2.65)、(2.88±0.9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non-HDL-C、AI水平分别为(4.67±1.62)mmol/L、(3.77±1.48),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的(4.12±1.37)mmol/L、(3.29±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综合管理,在调控血糖的基础上管理好患者的血压、血脂,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罹患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51例冠心病患者和72例正常对照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全血白细胞(WB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TG、T-CHO、HDL-C、LDL-C、CRP、Fg及WBC的结果分别为(1.84±1.03)mmol/L、(6.47±1.88)mmol/L、(1.07±0.21)mmol/L、(4.94±1.26)mmol/L、(7.42±1.35)mg/L、(5.07±0.84)g/L及(8.59±2.82)×109/L,较正常对照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的发生与炎症反应相关,CRP、Fg及WBC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于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心电图诊断结果的不同分为动态变化组(出现ST-T改变)及无动态变化组(未出现ST-T改变),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冠心病阳性率;对比冠心病阳性患者和冠心病阴性患者的心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结果动态变化组患者的冠心病阳性率64.0%高于无动态变化组的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阳性患者的心率、TG、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分别为(77.00±7.70)次/min、(2.21±1.55)mmol/L、(6.53±2.37)mmol/L、(146.60±11.04)mm Hg(1 mm Hg=0.133 kPa)、(89.64±9.83)mm Hg、(27.64±3.52)kg/m2,均高于冠心病阴性患者的(73.00±8.60)次/min、(1.68±1.01)mmol/L、(5.68±1.44)mmol/L、(133.90±10.25)mm Hg、(82.32±9.09)mm Hg、(25.43±2.93)kg/m2,HDL-C(1.14±0.72)mmol/L低于冠心病阴性患者的(1.68±1.26)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诊断中,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还能通过各项生命体征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仅予以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予以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SBP)为(127.94±3.37)mm Hg,舒张压(DBP)(82.18±3.88) mm Hg,对照组分别为(135.15±6.11)mm Hg、(88.53±3.73)mm Hg,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研究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为(1.88±0.58)mmol/L、三酰甘油(TG)为(5.17±0.5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3.09±0.64)mmol/L,对照组分别为(2.45±0.66)mmol/L、(5.62±0.74)mmol/L、(3.44±0.67)mmol/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6%(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联合使用氨氯地平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够有效降压的同时调节血脂,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9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水平(4.08±0.36)mmol/L、TG水平(1.87±0.32)mmol/L、LDL-C水平(2.06±0.14)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4.69±0.36)、(2.53±0.43)、(2.63±0.42)mmol/L,HDL-C水平(1.32±0.29)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4±0.27)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126、8.351、8.732、3.081,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4.57±5.79)、(68.91±3.64)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57.69±8.33)、(72.69±6.82)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43、3.316,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及血压水平,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心梗和非冠心病患者血脂资料 ,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 :采用询问和晨间静脉血酶学法测定血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甘油三酯 (TG)。结果 :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TC >4 68mmol/L者 2 3例 ,LDL -C >2 6mmol/L者 2 8例 ,入院前了解自己的血脂情况者仅 5例 ,接受降脂药物治疗者为 0例。在 79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TC >5 2 0mmol/L者 7例 ,LDL -C >3 12mmol/L者 9例 ,两组患者的TC和LDL -C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 <0 0 1)。急性心肌梗死的 8例死亡者与5 6例存活者的TC和LDL -C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我国血脂的防治工作进展缓慢 ,极需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70例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根据瑞舒伐他汀钙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试验组的使用剂量为20 mg/次, 1次/d;对照组的使用剂量为10 mg/次, 1次/d。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DL-C、TG、TC、HDL-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DL-C(1.67±0.06)mmol/L、TG(2.01±0.05)mmol/L、TC(4.01±0.15)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的效果与临床安全性。方法9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常规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试验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高于常规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LDL-C(2.02±0.33)mmol/L、HDL-C(1.44±0.37)mmol/L、TG(1.81±0.17)mmol/L、TC(4.14±0.66)mmol/L优于常规组的(2.86±0.24)、(1.30±0.23)、(2.25±0.24)、(4.97±1.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低于常规组的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能够优化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苏密  陈玲 《哈尔滨医药》1998,18(1):20-21
脂肪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主要成因。我们于1994~1996年对9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脂分析,其中血脂正常者28例,异常者66例,异常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中药脂必妥片和烟酸肌醇酯进行降血脂治疗,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两组病例均按照WHO1980年规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执行。观察病员全部用酶学检测法进行血脂分析,正常值:总胆固醇(TC)<5.94mmol/L,甘油三酯(TG)<1.69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1.03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3.88mmol/L。脂必妥治疗组(A)34例,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常见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为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冠心病(CHD)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发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DL-C(1.98±0.52)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5±0.47)mmol/L, TC(5.17±0.34)mmol/L、LDL-C(2.56±0.13)mmol/L以及TG(1.31±0.23)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6±0.62)、(3.02±0.38)、(1.65±0.4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1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与常见心血管药物具有协同作用,不但可以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还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上升100mg/L,男女患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危险性增加分别为33%和18%;另据报道:血浆胆固醇(CH)≥8.06mmol/L者比CH<4.24mmol/L 的CAD 危险性增高7倍;这提示高脂血症(HLP)是CAD 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