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基于舰艇的机动过程及反辐射导弹导引头对舰载雷达的捕捉原理,研究了反辐射导弹对机动舰艇的捕捉概率计算问题。首先确定了反辐射导弹对舰艇的射击坐标系,分析了反辐射导弹对舰艇的搜索过程,建立了导弹和舰艇的空间位置模型。根据反辐射导弹导引头对雷达信号能量、空域、频域和时域上的截获条件,给出了基于窗口函数的捕捉概率计算方法。仿真结果显示舰艇机动会对反辐射导弹捕捉概率产生不利影响,但通过提高目标指示精度、增大反辐射导弹导引头探测距离、提升导弹飞行速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削落舰艇机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舰艇平台行动规划与火力机动规划结果冲突,导致回退重算、兵力火力行动规划效率低的问题,提出舰艇平台机动航线与导弹攻击航路一体化设计方法。根据双方平台运动参数及导弹末端攻击角或攻击方向,基于平台最短时间机动战术,进行舰艇与目标的虚拟遭遇点预测及导弹飞行航路动态规划。迭代计算舰艇平台的机动航向、机动时间及航程等机动参数,并推荐计算本平台的导弹发射点。分别给出了导弹直航方式和航路规划方式下舰艇平台最短时间接敌机动的实现步骤。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舰艇平台抵达推荐的发射点后,即可立即按规划的导弹飞行航路发射导弹,充分使用导弹的射程,在尽可能远的距离发射,达到“先敌发射、先敌命中”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导弹套筒式级间分离方案,建立了风扰动下导弹六自由度运动模型,分离过程中两级相互作用模型和气动力计算模型,分别对常值风和随机风扰动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常值纵风使分离时间推迟,增加了过程时间和完全分离距离;常值横风使分离提前,且减小了过程时间和完全分离距离.随机横风会引起真实攻角和真实侧滑角的较大振荡,不利于导弹操纵飞行.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水面舰艇应对反舰导弹的典型机动规避策略,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法计算了水面舰艇进行典型规避策略时反舰导弹的捕捉概率,并以此建立了反舰导弹目标捕捉策略问题的赢得矩阵,计算得到了反舰导弹在应对目标机动时,目标捕捉的最优混合策略。  相似文献   

5.
舰艇机动性能直接影响到反舰导弹命中精度.通过建立比例导引法制导导弹侧向落点偏差量分析模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研究了当舰艇采用不同机动方式规避导弹攻击时,对反舰导弹命中精度产生的影响效应,在反舰导弹使用中应考虑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6.
武涛  夏群力  金雪雁 《弹道学报》2011,23(1):31-34,39
为提高空地制导布撒武器子弹药命中精度,在不加装任何测风设备的基础上,在制导闭环条件下利用弹上惯导系统输出信息进行水平面内的侧向风速度估计.根据工程经验,建立了六自由度数学模型以及误差模型,对常值风及随高度变化风场条件下的风速估计算法进行验证,风速估计精度达到4.26m/s(3σ).仿真结果表明,侧向弹道机动为影响侧风估...  相似文献   

7.
为避开舰艇密集火力的拦截。增强突防能力。反舰导弹必须在其弹道末端具备一定的机动性能。文中研究了一种可实现导弹末端蛇行机动的方法,采用加速度控制方案代替传统的姿态控制方案.根据蛇类运动原理采用能量最优控制方法计算得到了加速度控制指令.利用该控制指令对某型超音速反舰导弹进行了弹道仿真计算,实现了导弹纵向和侧向的两种蛇行机动弹道,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贾跃  宋保维  梁庆卫 《兵工学报》2008,29(5):637-640
基于非线性规划理论,建立了使用助飞声诱饵对抗声自导鱼雷的舰艇规避机动模型及声诱饵的最优发射参数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舰艇的生存概率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最后得出了使用助飞声诱饵的几点结论,可解决水面舰船使用助飞声诱饵对抗声自导鱼雷的问题,对推动装备的作战使用和提高舰艇生存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两种舰艇机动模型及目标等效几何参数计算模型,给出了坐标转换在仿真中的流程图.基于某型导弹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命中概率及命中平面内两方向上的命中均方差.  相似文献   

10.
深弹拦截与机动规避综合防御声自导鱼雷是舰艇水下防御作战的一种新样式。对舰艇生存概率与战场态势展开关联分析,可为训练分析、战法研讨乃至作战决策提供精细化的参考。在该作战仿真及策略优化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深弹拦截+背转规避”与“舰艇机动+深弹拦截”两种作战策略。比较不同战场态势下的舰艇生存概率,粗略划分两种作战策略的适用区域,并分析了两种策略的综合防御效果;以梯度分析、弹性分析方法分别给出临界区域的数值计算示例,给出不同战场态势下的作战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战场态势下,舰艇应采取对应的较优作战策略,特别应加强对远距离、正横方向来袭鱼雷的预警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菲律宾海军     
海军力量菲律宾海军现役总兵力30700人,其中海军陆战队8700人;各型舰艇120余艘,其中主要作战舰艇66艘,辅助舰艇50余艘,各型飞机14架。主战舰艇以小型战斗舰艇为主,强调快速反应和机动作战能力。菲律宾海  相似文献   

12.
正走,就是水面作战舰艇进行机动的行为。作为水面舰艇作战行动的重要支撑和方式,良好的机动能力不仅有助于舰艇躲避或摆脱敌方攻击,阻碍敌方武器的使用或降低其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抢占和保持有利阵位,充分发挥己方武器的威力。对于现代水面战舰来说,"跑得快、走得稳、待得久"是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潜射尾流自导鱼雷的防御是水面舰艇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该文主要探讨了水面舰艇纯机动规避对抗来袭鱼雷的方法,首先概括了尾流自导鱼雷的制导原理和弹道特性,其次从单舰防御角度出发,分析了停车、转向、旋回、加速等多种方法的对抗原理与运用要求,最后从编队防御角度出发,提出并论述了填充护航舰艇、近距平行尾流、交叉尾流航行3种纯机动方法对抗原理及运用要求。研究结果对提高水面舰艇防御尾流自导鱼雷的效能、增强其战场生存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机动目标跟踪研究领域,"当前"统计模型自适应跟踪算法(ATS)在仅有位置观测信息的机动目标跟踪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针对ATS算法中目标最大机动加速度为预设的常值,存在不能很好的适应各种机动情况的问题,对目标最大机动加速度进行实时自适应调整优化设计,使目标最大机动加速度以指数形式实时逼近加速度估值均值。改进后的滤波算法保持了原算法机动加速度的分布特性,提高了目标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5.
以攻防态势和工程设计需求为背景,从研究目标水面舰艇的反导防御能力入手,研究反舰导弹末端蛇形机动的作战使用方法.首先对水面舰艇的反导防御体系进行建模,研究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攻防对抗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反舰导弹的蛇形机动突防方法,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以拦截弹平均脱靶量最小为评价指标选择最优的末端蛇形机动突防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反舰导弹在与水面舰艇攻防对抗过程中获得较好的突防效果,文中首先对水面舰艇的反导防御体系进行建模,研究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攻防对抗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反舰导弹的摆式机动突防方法,最后以拦截弹平均脱靶量最小为评价指标选择最优的末端摆式机动突防策略。实例证明,采用该策略能使反舰导弹摆式机动取得最佳突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夏奎  郑援  胡先锋 《鱼雷技术》2010,18(3):236-240
目前在使用噪声干扰器进行仿真时,声纳波束旁瓣对干扰器干扰效果会产生影响,而且在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机动中一般使用平均加速度旋回模型或者先旋回后加速模型,准确度不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仿真过程中增加了声纳旁瓣对噪声干扰器的影响,改进了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机动模型,增加了潜艇变速过程中的电量消耗模型,并把潜艇的对抗时间和电量作为衡量指标,搭建了潜用干扰器对抗舰艇主动声探测仿真的框架,设计了仿真流程,仿真结果与已有试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与水面舰艇攻防对抗过程中获得较好的突防效果,对反舰导弹最优末端变轨机动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水面舰艇的反导防御体系进行建模,研究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攻防对抗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反舰导弹的机动突防方法,最后以拦截弹平均脱靶量最小为评价指标选择最优的末端变轨机动突防策略。实例证明,采用该策略能使反舰导弹取得最佳突防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水面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鱼雷时如何进行规避机动是舰艇防御鱼雷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水面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鱼雷过程,建立了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时规避声自导鱼雷数学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了在不同的鱼雷报警区域内舰艇规避鱼雷时的规避转向角。仿真结果表明,舰艇在悬浮式深弹阵的掩护下,不规避或小角度规避即可获得理想的规避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20.
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以来,在新加入俄罗斯海军服役的为数不多的几艘水面作战舰艇中,有一种外形怪异的小型导弹舰挺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1239号工程“布拉风”级气垫导弹舰。它突破传统的设计理念,把气垫舰船的高速度和高机动性能与导弹护卫舰的攻击能力完善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