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端粒长度改变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TRF长度 ,端粒重复扩增分析 (TRAP)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平均TRF为 (5 2± 2 8)kb ,与正常组织比较明显缩短 (P <0 0 0 1) ,从正常乳腺组织到乳腺良性病变、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癌平均TRF呈递减趋势。 5 8例乳腺癌中 4 9例端粒酶阳性 (84 7% ) ,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 ;癌旁组织端粒酶为阴性 ,而 7例乳腺增生症和 6例乳腺纤维腺瘤中分别有 1例端粒酶阳性 ,与乳腺癌比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端粒长度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渐进性缩短 ,并最终触发端粒酶的激活 ;端粒酶活性检测有望成为乳腺癌诊断的可靠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端粒酶的激活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既往检测HCC端粒酶活性均采用端粒重复扩增分析法(TRAP)[16],但该法不能把端粒酶活性与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结合起来观察。1997年Ohyashiki等[7]在TRAP法的基础上利用原位PCR检测了单层培养细胞和游离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但该法存在许多问题,在冷冻切片上未获成功。我们对Ohyashiki[7]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发展了端粒酶原位标记法(ISLT)并成功地在冷冻切片上原位检测了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及慢性肝脏病变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比较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不同慢性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异同,探讨端粒酶活性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TRAP方法检测38例HCC及其癌旁不同慢性病变肝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同时以4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结果38例HCC中32例显示端粒酶活性(868%)。端粒酶活性与HCC的细胞分化、类型、大小及有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无关,但与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水平相关。端粒酶活性阴性组AFP水平明显低于各阳性组(P<001)。正常肝(4例)、先天性胆管闭锁(4例)、肝小叶间纤维增生(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2例)及未见明显病变肝组织(7例)均未见有端粒酶活性。25例肝硬化中4例端粒酶呈弱活性。结论端粒酶活性见于大多数HCC及个别肝硬化组织,其活性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希望成为恶性肿瘤诊断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人端粒酶由RNA亚基、催化亚基和端粒酶调节蛋白组成,端粒酶对端粒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密切相关,近年还发现在许多良性炎性疾病、非肿瘤衍生原代细胞中表达一定程度端粒酶活性,了解端粒酶在炎性疾病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更深入认识端粒酶本质及端粒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本文介绍风湿性疾病、甲状腺疾病及肝病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不同时期的人流胚胎组织和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分析,胚胎组织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其性水平随胚胎发育时期和组织种类而异。不仅多数恶性肿瘤组织有端粒酶活性,而且某些癌前病变组织如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肠腺瘤中也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结果证实端粒酶是一个新的胚胎性的肿瘤标志物。端粒酶活性分析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端粒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医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亚基组成的一种核酸蛋白复合物,它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DNA序列,然后添加至染色体末端,以补偿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末端的缩短,使端粒延长,端粒功能得以恢复.从而使某些增殖旺盛的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端粒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随着人们对端粒认识的深化,特别是1989年Morin首先在人的癌细胞系中发现端粒酶以来,肿瘤细胞永生化的"端粒-端粒酶"学说已为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所证实.端粒酶几乎在所有的恶性肿瘤进程中都有表达,但良性病变和正常组织除生殖细胞和干细胞外均不表达,由于它的广泛表达和可能作为癌症治疗的新靶点,使得端粒酶成为目前全世界的研究热点,并使之成为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标记物之一,本文就端粒酶活性测定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端粒酶基因在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目的 探讨端粒酶基因表达与肿瘤恶性表型及其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评价端粒酶基因表达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端粒酶基因hTR和hTRT在78例人觉癌组织,20例癌前病变,28例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78例癌中hTR阳性率为85%(66/78),hTRT阳性率为82%(64/78);在癌旁组织中hTR、hTRT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78)、5%(4/78);2  相似文献   

8.
端粒酶与肿瘤靶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端粒、端粒酶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近年来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酶激活见于大多数恶性肿瘤中,而在大部分正常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是恶性肿瘤形成的早期关键事件。针对端粒酶基因的调控成为肿瘤治疗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对有关端粒酶肿瘤靶向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人端粒酶由RNA亚基、催化亚基和端粒酶调节蛋白组成 ,端粒酶对端粒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密切相关 ,近年还发现在许多良性炎性疾病、非肿瘤衍生原代细胞中表达一定程度端粒酶活性 ,了解端粒酶在炎性疾病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更深入认识端粒酶本质及端粒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本文介绍风湿性疾病、甲状腺疾病及肝病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方法采用 PCR技术为基础的 TRAP法检测了 39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 结果 39例食管癌组织中 34例端粒酶活性阳性,阳性率为87.2%,癌旁组织中3例阳性,阳性率为7.7%,9例食管良性组织中1例阳性,阳性率为11.1%.食管癌与相应癌旁组织和良性食管组织端粒酶阳性检测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 25例食管癌端粒酶阳性检测率为96.0%,显著高于未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71.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端粒酶激活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对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对食管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乳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与p16基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房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及p16抑癌基因的影响。方法:应用端粒重复放大程序-酶标法(TRAP-ELISA)及TRAP-银染法检测35例有乳癌组织及24例良性肿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并采用多重PCR技术对乳癌组织的p16基因的缺失空谈进行了分析,结果:35例乳癌标本中有28例端粒酶活性表达为阳性(80%),而24例乳房良性肿瘤标本中仅1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4.1%)。此外35例乳癌标本中的15例存在有p16基因的外显子2及外显子1的缺失(42.8%),而该15例中有14例被检测为端粒酶活性阳性(93.3%),但20例未缺失标本的端粒酶阳怀率仅为70%(14/20)。结论:端粒酶活性与乳房肿瘤组织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提示端粒酶参与了肿瘤的形成过程,而端粒酶活性的增高与p16抑癌基因的缺失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端粒酶活性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作为卵巢肿瘤诊断肿瘤标记物的意义。方法取冰冻肿瘤组织,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cation Protocol),结合银染,共测定了27例卵巢癌、5例良性卵巢肿瘤、22例卵巢癌癌旁组织以及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并分析其与组织分级、FIGO分期、病理类型以及有无转移的关系。PCR产物以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以出现特征性的6-bp间隔的特征性阶梯状条带为阳性。出现〉100bp的条带为强阳性,出现〈99bp的条带为中低阳性。结果本实验共对66份标本进行了检测,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仅有2例表达端粒酶活性;5例卵巢良性肿瘤中,1例表达端粒酶弱阳性。27例卵巢恶性肿瘤标本中,有23例表达端粒酶活性(其中强阳性16例);在检测的22例卵巢上皮癌的癌旁组织中,有12例表达端粒酶弱阳性。卵巢恶性肿瘤的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090)和正常卵巢(P=0.0000)。Ⅰ-Ⅱ期患者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1%,Ⅲ-Ⅳ期患者端粒酶活性阳性率90%(P=0.269)。而强阳性率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09)。在肿瘤类型和组织学分级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有较高的表达率;早期和晚期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晚期卵巢肿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程度较高;端粒酶活性有可能作为早期诊断卵巢肿瘤的标记物之一,并可以作为卵巢肿瘤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是一种胚胎性肿瘤标志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不同时期的人流胚胎组织和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分析。胚胎组织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其活性水平随胚胎发育时期和组织种类而异。不仅多数恶性肿瘤组织有端粒酶活性,而且某些癌前病变组织如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肠腺癌中也可检测到瑞粒酶活性。结果证实端粒酶是一个新的胚胎性的肿瘤标志物,端粒酶活性分析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活性抑制与肿瘤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蛋白,包括人端粒酶RNA、端粒酶相关蛋白和端粒酶催化蛋白亚单位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可向染色体末端添加端粒DNA序列.端粒酶在85%~95%的恶性肿瘤组织中有阳性表达,而正常体细胞则一般阴性,是进行肿瘤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点.目前以抑制端粒酶活性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研究较多,其主要策略有:①阻断人端粒酶RNA的模板作用;②抑制端粒酶催化蛋白亚单位;③核苷类似物竞争性抑制反转录过程;④细胞分化诱导剂抑制端粒酶活性;⑤对细胞内调节机制进行调控;⑥其它抑制剂对端粒酶活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端粒酶活性抑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端粒、端粒酶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近年来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资料证实,端粒酶激活见于大多数恶性肿瘤中,是恶性肿瘤形成的早期关键事件,而在大部分正常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因此,端粒酶抑制剂被认为是一类潜在的高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抑制剂的开发研究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估计以及基因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本阐明了有关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应用前景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PCR技术为基础的TRAP法检测了39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39例食管癌组织中34例端粒酶活性阳性,阳性率为87.2%,癌旁组织中3例阳性,阳性率为7.7%,9例食管良性组织中1例阳性,阳性率为11.1%.食管癌与相应癌旁组织和良性食管组织端粒酶阳性检测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25例食管癌端粒酶阳性检测率为96.0%,显著高于未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71.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端粒酶激活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对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对食管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细针穿刺标本中端粒酶检测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Jin S  Zhang W  Teng M  Zhang Z  Liu Y  Li M  Qu P  Wang S  Jin Y  Wang H  Pan Q  Liu S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9,28(5):334-336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细针穿刺细胞标本中的端粒酶,探讨其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技术检测99例乳腺细针穿刺标本(83例乳腺癌、12例乳腺良性病变和4例乳腺炎)中的端粒酶。  相似文献   

18.
端粒、端粒酶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近年来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酶激活见于大多数恶性肿瘤中,而在大部分正常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是恶性肿瘤形成的早期关键事件。针对端粒酶基因的调控成为肿瘤治疗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对有关端粒酶肿瘤靶向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动态观察在乳癌发生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明确端粒酶在乳癌发生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 7,12 二甲基苯丙蒽 (DMBA)诱导雌性Wistar大鼠乳癌 ,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RT PCR 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结果 在乳癌发生过程中端粒酶活性逐渐增强 ,乳腺增生组端粒酶活性高于正常乳腺组 (P <0 0 1) ,乳癌组端粒酶活性高于乳腺增生组 (P <0 0 1)。单发乳癌组与多发乳癌组间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乳腺增生组织中凋亡细胞多于乳癌组织中凋亡细胞 (P <0 0 1)。 结论 在乳癌发生过程中 ,乳腺凋亡细胞逐渐减少 ,端粒酶活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端粒及端粒酶表达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观察端粒(TRF)及端粒酶在胃癌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NA琼脂糖凝胶杂交技术及端粒重复扩增PCR方法检测17例早期胃癌、89例进展期胃癌组织及邻近正常组织中的平均TRF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结果早期、进展期胃癌的TRF长度及端粒酶活性表达均显著短于或高于邻近胃组织(P<0.05~0.01),且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主要表现在TRF缩短或延长的胃癌组织中,而TRF缩短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相一致。结论端粒及端粒酶的异常状态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及端粒缩短可以作为胃癌的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