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2010年长江流域暴雨洪水,有利于更全面认识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可为今后更好开展长江流域防汛水情保障工程。从主汛期长江流域暴雨及气候特征、干支流主要洪水过程及洪水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分析。2010年长江主汛期洪水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且局部地区洪水量级大,通过与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几次大的历史洪水分析对比,初步认为,2010年长江流域主汛期出现的洪水为长江上中游区域性较大洪水。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与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长江流域多条支流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长江上游干流出现了1987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三峡水库、汉江安康水库发生了建库以来的最大入库洪水。2010年洪水与1998年洪水具有相似之处:长江支流多处出现超历史洪水;中下游干流水位高于多年同期,前期中下游洪水过程较为接近,出现上、下游洪水遭遇的情况。但也存在明显差异:2010年洪水不及1998年洪水遭遇恶劣;2010年洪水上游控制站洪峰高于1998年,但洪量不及1998年,中下游控制站洪峰水位、超警站点数量、超警历时、洪量均不及1998年;2010年洪水为长江上中游区域性较大洪水,1998年洪水为全流域性大洪水。对于2010年洪水,若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不拦蓄,长江中下游干流将出现仅次于1998年的严峻防洪形势。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和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主持召开的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意见,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形成的“拉尼娜”事件(La~nina)、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偏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入冬以来明显减弱、1998年秋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少雨高温且持续第13个暖冬等诸多因素分析、预计今年汛期我国旱涝灾害可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长江防汛调度取得了很好效果,发挥了防洪工程的巨大效益。三峡、丹江口工程的防洪经济效益分别达到266亿元和39亿元。2010年汛期,长江流域又发生了上中游型较大洪水,多条支流发生特大洪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严重,  相似文献   

5.
对2014年汛期黄河流域雨水情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汛期黄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7—8月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中下游部分地区发生较严重旱情;9月出现华西秋雨天气,流域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多,上游兰州以上和中游渭河、伊洛河等区域相继发生秋汛洪水;10月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偏少。主要气象成因: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影响黄河流域的冷空气势力偏弱、偏北,使得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9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的低压槽底部不断有冷空气东移南下进入黄河流域,形成了9月黄河流域降水异常偏多的形势;10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对黄河中下游降水不利;汛期在我国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和登陆的次数均较常年偏少且路径偏南、偏东,对黄河流域降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2016年长江洪水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 《人民长江》2017,48(4):54-57
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等海洋、大气环流、气候因子共同影响,2016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雨异常偏多、暴雨过程频发,发生区域性大洪水,部分支流发生特大洪水。详细分析了2016年长江洪水的暴雨成因、暴雨特征以及洪水特点,深入剖析了长江中下游水位持续偏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关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变化的5点启示,以期为灾后重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期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与海河水利委员会在银川联合主特召开的黄、海河流域汛期水文气象长期预报会商会上获悉,今年前期大气、海洋、高原积雪、气象要素、地温、地震、天文等物理因子和冬春以来气候出现不少异常特征,这些异常特征主要表现在:1997年春季发生的本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至少还要持续到1998年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从1998年1月以来异常偏强(历史最强);去冬今春,青藏高原积雪偏多,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雪灾;1997年11月至1998年4月,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异个偏多,不少地区出现了同期的历史极大值;1997~1998冬季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入春以来气温变化剧烈.3~4月南方出现了雷打雪的奇特现象;4月北方出现沙尘暴,其强度和范围也超出了历史记录;1998年太阳活动处在上升期……会议认为,1998年前期海洋、大气环流、降水、气温和天文背景都出现了极端异常现象,这些异常事件和现象将不可避免地会给黄、海河流域汛期带来重大影响作  相似文献   

8.
《水利发展研究》2013,13(5):9-9
——科学调度三峡水库实现多赢。2012年汛期,长江流域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长江干流大部分江段及主要支流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水,长江上中游先后出现5次洪峰,  相似文献   

9.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20年长江流域出现了历时长、范围广的强降雨过程,7月3日至8月17日,长江流域共发生5次编号洪水,长江中下游河道洪水过程及特性变化直接关系到长江流域的防洪安全.基于此,根据最新实测资料分析了2020年汛期长江中下游河道洪水过程及特性,并初步研究了三峡水库削峰对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影响,取得了一些新的...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我国暴雨洪水概况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我国气候异常,经向环流盛行,冷空气活动频繁,副高偏强,稳定少动;盛夏副高异常偏南;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活动异常偏弱。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多,属于暴雨洪水较为严重的一年。汛期,雨情呈南北多、中间少;暴雨日数多、强度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长江、松花江、珠江、黄河、淮河、海河北系及浙、闽等流域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其中长江流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型大洪水,嫩江流域、松花江干流发生了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西江和福建闽江发生了超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同时,全国部分中小河流的局部暴雨洪水也相当严重。然而,造成1998年汛情严峻的原因除了气候异常外,人类活动影响,使湖泊调蓄洪水及河道行洪能力降低,防洪体系不完善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防洪保障和水利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1.
Full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TGD) reduces flood risk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However, Dongting Lak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s still at high risk for potentially severe flooding in the future. The effects of the TGD on flood process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hydrodynamic model. The 1998 and 2010 flood ev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TGD, respectively, were analyz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e TGD changes flood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timing and magnitude of flood peaks in Dongting Lake. The TG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lood level in Dongting Lake,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flood water from the upper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is is not the case, however, for floods mainly induced by flood water from four main rivers in the catchment. In view of this,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for flood management in Dongting Lake is required.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such as warning systems and combined operation of the TGD and other reservoirs in the catchment, as well as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measures,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Meanwhile, a sustainable philosophy for flood control, including natural flood management and lake restoration, is recommended to reduce the flood risk.  相似文献   

12.
按照《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和《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的安排,金沙江中游已建及在建的6座梯级水库每年7月份共预留防洪库容17.78亿m3,配合三峡水库进行长江中下游防洪。基于金沙江攀枝花站和长江中游螺山、城陵矶、宜昌站的洪量和洪水过程并考虑泄水传播时间及区间来水过程,详细分析了金沙江中游洪水与长江中下游洪水的遭遇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金沙江中游梯级水库防洪调度方式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充分发挥水库群的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13.
蔡其华 《人民长江》2012,43(17):1-4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长江与洞庭湖的关系出现了新变化,深入研究江湖变化特性,有利于维护健康长江和洞庭湖防洪、供水与生态安全。辩证论述了洞庭湖在长江流域防洪、水资源利用、中游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三峡工程对于保障洞庭湖防洪安全的支撑作用。提出了加紧研究科学调整江湖关系的措施,加强研究三峡及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的方案,强化改善湖区水环境和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理念。对于促进洞庭湖区的和谐发展与维护湖区生态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垠  王玲 《人民长江》2011,42(6):18-20
2010年7月中旬,岷江流域发生了自2003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通过对本次岷江流域洪水成因及洪水组合等因素的分析,认为岷江流域的强降雨过程是导致该次大洪水的直接原因,该次大洪水对长江上游年最大洪水影响较大,起了造峰作用。此外,还对此次洪水的预报实践进行了总结,认为要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除加强对流域的暴雨洪水特征的分析研究、增强对其成因及特性认识外,还应加强与流域内各大中型水电站调度的沟通与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与黄河历史洪水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洪灾发生的规律,减少洪灾损失,根据历史记录,分析了长江与黄河洪水和干旱出现的原因,根据长江流域近1 000年来的气候干湿变化规律,探讨洪水和干旱周期;对1840年以来长江与黄河洪灾等级和频率进行对比;对洪水和洪灾发生的特点及减灾措施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两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的机率较小,而同时干旱的机率较大;长江流域洪水频率大于干旱频率,且中下游发生洪灾的机率大于上游;长江流域水灾频率比黄河大。  相似文献   

16.
要威  张黎明 《人民长江》2017,48(24):6-10
黄盖湖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是湖南省、湖北省的界湖,多年来由于缺乏系统治理,致使洪涝灾害严重。根据黄盖湖流域的现状及其洪水特性开展了分析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认为,黄盖湖流域洪水过程时间短,通过加强单退垸建设,在关键时刻启用单退垸,可以有效降低洪峰水位。根据研究结果,制定了比选方案,通过方案比选,确定采用依靠堤防、铁山咀泵站、单退垸建设等一些工程措施以及由防洪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防洪规划方案。该方案可为保障流域的防洪安全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7.
陈敏  史光前 《中国水利》2006,(19):47-49
中澳合作长江防洪及管理项目系澳大利亚援助项目,是利用澳大利亚政府赠款和国内配套资金,在长江上中游示范性地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洪水管理系统。通过近5年中澳双方专家的合作,成功开发出长江上中游综合洪水管理系统,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和预见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长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长江防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河床地貌演变与水资源保护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水利工程对河床地貌演变及其对洪水变化的影响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 ,洞庭湖区洪水位下降 ,但河道淤塞加快 ;鄱阳湖水位年变幅小 ,泥沙淤积增多 ;太湖流域的排洪和排污依然困难。  相似文献   

19.
荆江三口是长江干流分流至洞庭湖以减轻荆江河段防洪压力的重要洪道。2017年长江1号洪水期间,荆江三口出现历史罕见的江湖逆流现象。为探明三口逆流现象成因并揭示其在江湖防洪中的作用,基于大量原始数据,对比分析了近60 a来尤其是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主要洪水期间的分流情况,并通过分析2017年三口逆流期间主要口门控制站的来水情况、水位演进过程、洪道沿程比降及同期三峡水库调蓄操作,明确了发生三口逆流的充要条件。研究成果能够为科学调度长江中上游水库群、有效缓解洞庭湖区的防洪压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