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蛋白(a)异常与脑卒中关系及其遗传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Lp( a)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及其遗传特性。方法 :采用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56例脑梗死、1 7例脑出血病人血清 Lp( a) ,并与 38名无心、脑血管病史者对比 ,且比较其子女的 Lp( a)。结果 :所测脑梗死、脑出血组 Lp( a)值分别为 31 7.76± 1 36.1 1和 4 0 5.0± 1 72 .9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 0 0 .86± 1 51 .57( P<0 .0 0 1 ) ;Lp( a)≥ 30 0 mg/L的例数也明显超过对照组 ,分别为 31、9和 1 2例。脑梗死患者之子女 Lp( a)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女。结论 :脑卒中患者血清 Lp( a)显著高于非心、脑血管病者 ;脑梗死者子女血清 Lp( a)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女 ,有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出血灶周缺氧诱导因子-1 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HIF-1a)和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31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a及血清EPO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17例比较.结果 31例脑出血灶周HIF-1a表达率为41.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a随出血量增加表达随之升高,大、中量组与对照组及大量组与小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EPO随出血量增加表达随之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大、中量组与小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a随手术时间推迟表达升高,而EPO表达和病程无相关性.HIF-1a和 EPO呈负相关(r=-0.432,P<0.05).结论 脑出血后HIF-1a、EPO的表达有明显改变,在灶周低氧所致血管新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临床诊断为隐源性脑梗死的29例年龄在45岁以下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青年隐源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性别组成,首发症状,影像学所见,治疗后转归及并发症,并进行为期3 a随访.结果 青年隐源性脑卒中多以单个病灶为主,累及基底节和皮层多见; 1 a复发1例(3.4%),2 a复发3例(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术式选择以及疗效。方法舌咽神经痛患者74例,分别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乙状窦后入路进行舌咽神经切断术(即R术或MVD联合R术)治疗。均随访5a,并系统统计分析住院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74例舌咽神经痛患者中,行MVD术14例,R术38例,R术联合MVD术22例。术后完全缓解69例,部分缓解5例。2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随访5a,手术后69例疼痛完全缓解者,术后1a复发1例,5例部分缓解者3例术后1a内疼痛消失,2例通过药物可控制症状。结论 MVD、MVD联合舌咽神经切断术与舌咽神经切断术都属于安全有效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但手术方式的选择则依手术时有无压迫责任血管及其压迫的方式而定。  相似文献   

5.
我科2003-03—2010-05收治16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用颅骨钻孔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或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67例,男104例,女63例;年龄38~85岁,平均59岁。无高血压史和从未检查过的病人32例,有高血压史135例,病史最长31a,最短3a,平均11a。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音乐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疗效。方法对入住我院的60例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为期1a的音乐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2组AD患者音乐干预前和干预1a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经过音乐治疗1a后,2组患者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康复训练能够改善AD患者记忆功能、认知功能、行为功能、语言功能和情绪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进行微栓子监测及干预治疗在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超声诊断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以上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仅给予危险因素干预治疗,研究组在危险因素干预治疗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或氯吡格雷片75mg,1次/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a进行微栓子监测,随访期1a。观察2组随访时微栓子阳性率及1a内累计微栓子阳性率和脑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治疗前研究组13例(30.95%)、对照组17例(40.48%)监测到微栓子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研究组7例(16.67%)、对照组18例(42.86%)监测到微栓子信号,1a时研究组4例(9.52%)、对照组13例(30.92%)监测到微栓子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a内研究组累计13例(30.95%)、对照组累计24例(57.14%)监测到微栓子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期内,2组共发生同侧脑缺血事件10例,其中研究组3例(TIA 1例,脑梗死2例),对照组7例(TIA 3例,脑梗死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斑块脱落的危险,微栓子信号的出现提示脑缺血事件的风险增高,积极干预治疗可以降低其微栓子信号的发生率,并有降低1a内脑缺血事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与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汉族人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病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223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作研究,以162例正常人作对照。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内切酶酶切技术测定所研究对象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 发现精神分裂症与5-HT2a受体基因的基因型A1/A1关联。结论 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有关,基因型A1/A1是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9.
重组活化Ⅶ因子在肝移植术后急性颅内出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颅内出血病人超早期应用重组活化Ⅶ因子(rFⅦa)的疗效,及其术中应用对开颅术后颅内再出血的预防.方法回顾我院从2003年10月到2005年9月的肝移植病例,颅内出血超早期给予rFⅦa50~60μg/kg,并在开颅术中给予rFⅦa50~60μg/kg.结果503例肝移植中10例颅内出血,其中3例超早期应用rFⅦa结合手术治疗,2例治愈,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超早期应用rFⅦa结合保守治疗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3例开颅术中应用rFⅦa,均未出现术后再出血,治愈.结论rFⅦa可作为肝移植术后急性颅内出血早期止血治疗的选择之一.建议采用超早期和开颅术中应用rFⅦa结合神经外科手术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63年Berg发现脂蛋白(a)[Lp(a)]以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血浆中高浓度Lp(a)与脑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有关。本文分析103例脑卒中患者血浆Lp(a)和其他血脂、与同年龄健康组对照。 资料和方法 1.病例及对照组选择: 观察组:脑卒中患者103例(男60,女43),均为1995年1月~1996年10月的本院住院患者,诊断根据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经CT或MRI证实。其中脑出血33例(男23,女10);脑梗塞70例  相似文献   

11.
本人自2009-05~2011-06,对101例术前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采用病侧耳后小切口行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取得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61例,女50例,男女之比1.2∶1。年龄28~79岁,以45岁以上者多见,共79例,病程最短者3周,最长者30a,平均病程5a,以2~10a最多,为40例。右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优势和不同Cognard分型DAVF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DAVF病人的临床资料。Cognard分型:Ⅱa型1例,Ⅱa+Ⅱb型5例,Ⅳ型6例,Ⅴ型1例。1例海绵窦DAVF行丝线填塞术,余病例均行动脉端或静脉端DAVF瘘口切断。2例加行乙状窦结扎及颅内外静脉搭桥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恢复良好12例。GOS评分:5分11例,4分1例,1分1例。随访12例,时间7个月~7年。11例复查DSA或MRA,DAVF残留2例,消失9例。结论术前明确DAVF瘘口的部位,采用合理的开颅方法和合适的手术入路,针对不同类型的DAVF采用不同的显微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治愈DAVF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再手术治疗对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9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再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解除颅内高压、切除复发胶质瘤与周围坏死的脑组织,术后与第1次手术病理分级一致者12例,病理分级升级者27例。对39例患者进行1~3a的随访观察,1a存活率79.5%(31/39),2a存活率30.8%(12/39),3a存活率10.3%(4/39)。结论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再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但应注意再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脑前动脉A1段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与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指向的关系,以提高开颅夹闭术的预见性和指导血管内栓塞术中微导管塑形。方法回顾性分析264例前交通动脉瘤及随机选取的同期296例其他脑血管疾病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资料。A1段形态上可分为弧形(Ⅰa型:上弧形,Ⅰb型:下弧形),"S"形(Ⅱa型:反横"S"形,Ⅱb型:横"S"形),"近线"形(Ⅲ型)及不显影。动脉瘤依瘤体指向分为:前下型、前上型、后上型、后下型及复杂型。结果①双侧A1段形态:前交通动脉瘤组,Ⅰa型158侧,Ⅰb型11侧,Ⅱa型35侧,Ⅱb型87侧,Ⅲ型171侧,缺如66侧。其他脑血管病组,Ⅰa型195侧,Ⅰb型20侧,Ⅱa型47侧,Ⅱb型74侧,Ⅲ型217侧,缺如39侧。前交通动脉瘤组A1段不显影较其他脑血管病组多(掊2=11.482,P=0.001)。②前交通动脉瘤指向:前上型121例,前下型105例,复杂型16例,后下型12例,后上型10例。③优势显影侧A1段形态与动脉瘤指向的关系:A1段形态与动脉瘤指向之间关系密切(掊2=221.859,P<0.01;C=0.619,P<0.01)。当A1段为Ⅰa型或Ⅱa型,动脉瘤指向一般向下;A1段为Ⅰb型或Ⅱb型,动脉瘤指向一般朝上;当A1段为Ⅲ型时,动脉瘤指向可向上、向下及复杂形态。结论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与前交通动脉瘤形成有关。A1段形态以"近线"形、上弧形和横"S"形多见。前交通动脉瘤指向以前上型与前下型多见。认识A1段形态与前交通动脉瘤指向的关系对动脉瘤手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0例,全部为我国农村地区癫癎防治项目病人,男117例,女93例;年龄在6~71岁,平均39岁;病程17d~62a,平均23a。根据国际抗癫癎联盟的分类法,发作类型:局灶性发作无意识障碍12例,局灶性发作有意识障碍44例,局灶性发作扩展至双侧惊厥发作89例,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63例,失神性发作1例,全面强直性发作1例。  相似文献   

16.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总结我院近2a风池穴封闭治疗门诊头痛病人280例,男88例,女192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6岁,平均48岁。病程最长18a,最短3d,平均8个月。一侧风池穴封闭168例,双侧风池穴同时封闭112例。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2008年采用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5~76岁,平均55.5岁;既往均有高血压史1~30a,平均15a;手术前意识状态:神志清5例,嗜睡13例,昏睡5例,昏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携带GHS-R1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转基因做准备。方法采用PCR法扩增GHS-R1a基因片段,随后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形成重组质粒pAdTrack-CMV-GHS-R1a。线性化的pAdTrack-CMV-GHS-R1a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感受态大肠杆菌BJ5183内同源重组。将线性化重组质粒pAdGHS-R1a转染进HEK293细胞,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及GHS-R1a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AdGHS-R1a经Pac I酶切后得到一个大于30kb的大片段和一个4.5 kb的小片段,证明重组腺病毒质粒pAdGHS-R1a构建成功。Ad-GHS-R1a转染293细胞后24h能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和Westernblot均证实GHS-R1a基因能在293细胞中有效表达。结论携带GHS-R1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GHS-R1a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脑室旁脑白质疏松患者新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伴腔隙性梗死的脑室旁脑白质疏松患者40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阿司匹林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次/d,持续1a。对照组不服用任何抗血小板药或抗凝药。记录1a内患者发生急性脑血管疾病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记录入组时及1a后受试者的认知功能(MoCA评分)、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及脑微出血。结果阿司匹林组1a后脑微出血的数量明显大于对照组,阿司匹林组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1a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质疏松程度评、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对伴脑室旁白质疏松的腔隙性梗死患者缺血性卒中的一级或二级预防可使新发脑梗死疾病显著减少,且不加快白质疏松进程及增加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 2 0 0 0 1~ 2 0 0 1 10共开展颈动脉加压静滴复方脑栓注射液 10 0例 ,经观察效果较好 ,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诊断标准按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通过的诊断标准。1 1 纳入标准  (1)年龄 <70岁 ,身体一般状况较好 ;(2 )脑梗死发病在一年内 ;(3)CT确定有脑梗死 ,并排除有脑出血 ;(4)病人家属签字同意者。根据以上标准随机选病人 10 0例 ,男 70例 ,女 30例 ,最大 70岁 ,最小 45岁 ;病程最短 15d ,最长 1a。其中 15d~ 0 5a 5 0例 ,0 5~ 1a 5 0例。1 2 给药方法、剂量及不良反应 观察组病人均用复方脑栓注射液 10 0ml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