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生存期缩短所致。目前尚没有特效疗法。笔者对70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分别给予免疫球蛋白冲击、激素冲击及口服激素3种方法治疗,并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杜淑媛 《工企医刊》2003,16(4):42-43
我院从1995年开始选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22例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同时选用强的松治疗的16例急性ITP患儿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8年起,在原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于改善出血倾向、促进血小板上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丁红芳 《工企医刊》2003,16(1):14-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我科从1998年~2001年共收治ITP患儿61例,采用激素常规治疗、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1例患儿中,男35例,女26例,<1岁者7例,占11.5%,~3岁者16例,占26.2%,~8岁者28例,占45.9%,~12岁者10例,占16.4%。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多见,达37例,占60.7%。有前驱感染史42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史35例,腹泻史4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07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发现,多数IT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和前驱感染史,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循环血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计数低下、贫血,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显示成熟障碍。结合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ITP做出早期诊断是ITP治疗的关键,对避免因大出血造成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惠玲 《智慧健康》2022,(13):181-183
目的探究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治疗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河源市妇幼保健院于2016年3月-2020年12月纳入的5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26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另外26例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评估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过干预各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常规组69.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干预后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红蛋白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及家长认知程度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合理应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显著效果,患儿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张小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43-1044,1047
[目的]观察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8例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2组均给予全反式维甲酸、泼尼松片治疗:全反式维甲酸,10mg/次,3次/d,口服;泼尼松片,1mg/(d.kg体质量),3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给予人血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400mg/(kg.d),连用5d。2组均以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51.72%,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痊愈率34.48%,总有效率79.31%。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gG、PAIgM、PAIgA等观察指标治疗后2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4+CD25+T及CD4+CD25highT阳性率、血小板计数2组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效止血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ITP疗效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及不同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66例ITP患者随机分成:A组(20例),IVIG0.4g.kg-1.d-1×5d;B组(21例),IVIG0.2g.kg-1·d-1×5d;C组(25例),地塞米松10mg/d×5d,5d后均继以强的松1mg.kg-1.d-1治疗。结果有效率三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小板计数上升时间与峰值A,B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小板计数上升时间与峰值C与A及C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VIG总剂量1g/kg是治疗ITP的有效剂量;IVIG与皮质激素比较,有效率接近,但IVIG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更迅速。  相似文献   

9.
10.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围产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1月~2005年1月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处理经验。结果妊娠合并ITP患者63例,发生率为0.23%,其中妊娠高血压疾病12例,产后出血4例,早产4例,妊娠期糖尿病2例,糖耐量异常3例,前置胎盘1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阴道分娩21例,剖宫产32例,其中需孕期治疗54例,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31例,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13例,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悬液治疗10例,新生儿血小板减低3例,发生率为5.56%,均未发现新生儿颅内出血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结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是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理想方法,应加强对妊娠合并ITP的孕期监护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皮质激素疗效判定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初始骨髓巨核细胞总数与疗效关系。方法:分析35例治疗前后的d3、d5、d10的Plt、MPV和PDW变化,以及初始骨髓巨核细胞总数。结果:治疗后d3的Plt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d5、d10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MPV、PDW在治疗后d3、d5、d10与治疗前比较,以及d5与d1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初始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增多患者疗效优于骨髓巨核细胞总数正常和减少患者(P〈0.05)。结论:MPV和PDW有助于诊断和早期疗效判定;初始骨髓巨核细胞数可作为慢性ITP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临床多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 ,严重时危及生命 ,且复发率较高 ,通常选用激素治疗。但某些重症病例由于出现严重的粘膜出血 ,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的危险 ,或有使用激素禁忌证 ,或激素疗效不佳急需提高血小板。目前国内外已有人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紧急治疗重症病例。我们使用IVIG治疗 3 6例难治性重症ITP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及方法1 1 病例选择 ITP患者 3 6例 ,均为本院住院病例 ,均经临床、血常规、骨髓象、血小板抗体检查 ,按 1986年杭州全国小儿血液…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免疫异常构成了其发病机制的核心。近年针对其产生的机制的研究认为,异常T淋巴细胞克隆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失衡可能是ITP患者自身抗体产生的原因,并且发现部分患者B细胞具有克隆性异常。本文讨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与淋巴细胞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近期疗效。方法  31例重症ITP患者分为两组 (17例、14例 ) ,分别用丙种球蛋白 4 0 0mg/ (kg·d)、5 0~ 6 0mg/ (kg·d)静滴 5d ,同时开始口服强的松 1mg/ (kg·d)。观察临床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相近 ,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开始上升 ,升至≥ 5 0× 10 9/L ,达峰值的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峰值、出血症状控制时间均相近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丙种球蛋白可迅速提高ITP患者血小板水平 ,短期内控制出血症状 ,中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与大剂量相近。  相似文献   

15.
李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118-1119,1125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80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40例和观察组(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组)40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6、TNF-α及IL-18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IL-6、TNF-α及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疗效显著,可调节患者的免疫状态,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干扰素(IFN)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效果。将67例rITP按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不同分为两组。结果激素依赖组病人30例,使用IFN后显效率66.7%,基本治愈率50.0%;激素耐药组病人37例,使用IFN后显效率10.8%,基本治愈率4.8%。两组比较,显效率和基本治愈率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0.12,9.31,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提高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疗效。方法对62例I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效48例,良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成人ITP大多与免疫异常有关,选择糖皮质激素为主加丙种球蛋白治疗,二者具有相加作用,疗效满意,无复发,无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8.
陈红 《山东卫生》2005,(12):56-5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以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等为特点。近年研究表明ITP的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密切关系,因此本病被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ITP)系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文献报道不少。但对重型ITP的预后却少见报道。本文就 1995~ 2 0 0 1年我院住院的 4 0例血小板计数小于 2 0×10 9/L的重症ITP治疗及预后作一探讨。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诊断及疗效标准参照 1984年洛阳会议文件。男 2 1例 ,女 19例。年龄≤ 14岁 2 0例 ,15~ 5 4岁 17例 ,≥5 5岁 3例。急性ITP 2 7例 ,复发性ITP 13例。临床上所有患者均有皮肤瘀斑及牙龈渗血。伴有内脏出血 14例 ,其中上消化道出血 7例 ,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血尿 7例 ,肺出血 1例。伴有内脏出血的 14…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