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延续性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组给予延续性护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的生理功能状况评分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状况、物质生活状况、躯体功能状况和社会功能状况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6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使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QOL),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计算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DS和SAS、QOL评分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QOL均有提高,干预组患者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干预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61%低于干预组的9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精神状态,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H)患者病前经历的生活事件特点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对68例首次发作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评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变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及生活总刺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与性别,年龄,职业相关。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与社会心理因素,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应加强对男性、高龄化,脑力劳动者人群HIH发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作用.方法 本文回顾性总结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在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压、意识状态、瞳孔和眼球的变化,术后加强脑室引流管的监护,以及规范精细各种护理操作.结果 经过精心治疗和有效护理下,108例患者中治愈出院31例,病情好转进入康复期出院52例,病情严重或因其他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2例,死亡13例.结论 脑出血护理对于病人预防并发症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均具有高血压史,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全球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患者发病前常无预感,突然间会有剧烈头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给予保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治疗后进行Brunnstrom评价,并对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功能恢复比对照组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97.45±8.45)分,护理满意率为91.11%;对照组护理质量(85.96±6.47)分,护理满意率为80.00%。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且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突发重症,是老年人常见的急危症,是当今社会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其治疗已不再局限于内科保守治疗,越来越多的倾向于手术治疗[1]。通过对我院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基础护理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现将我院68例脑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高血压脑出血后的患者残疾率较高。研究表明,少量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给予内科治疗,出血量较大的主要是外科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术后预后起着重要作用。为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的影响。本文选择在我院实施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的呼吸道护理,控制或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2例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的呼吸道护理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4例因脑疝死亡,3例发生肺部感染占6%,45例(86.5%)最终拔除气管套管。结论对气管切开病人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适时正确地深部吸痰,按需进行气道湿化,指导病人有效深呼吸及咳嗽排痰,减少不必要气道刺激等措施后并发症降低,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责任动脉或血肿壁周围穿支动脉超微结构特点,探索高血压脑出血的微观机制。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收治的12例CT证实并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经皮质造瘘收集小动脉标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特点。结果12例标本中出血责任动脉4例,穿支动脉8例。电子显微镜下内皮细胞改变包括内皮细胞坏死、崩解、脱落;伴有内弹力膜变性、厚薄不均、断续不完整;以及中膜平滑肌细胞坏死、胞浆内肌丝凝聚成高电子致密物质。未见微动脉瘤结构。结论高血压患者脑小动脉壁的主要承力层的变化病理基础包括:内弹力层断裂、平滑肌层变性,弹性下降、钢性或脆性增加;在血流突变的情况下血管壁可发生钢性断裂或撕裂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以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死、病残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11年手术治疗的3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出现术后再出血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生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结果本组术后43例(13.1%)出现术后再出血。术后血压过高、波动幅度过大及术中操作不当、止血不彻底是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术前应用抗凝药物、术后烦躁、呛咳、体温控制不良、手术时机过早也是术后脑出血的常见原因。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及适当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严格控制围手术期血压,适当应用镇静药物,早期气管切开和进行早期体温控制可减少脑出血术后病人再出血几率,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预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HICH)病人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6月以来42例HICH病例,从入院时年龄、临床表现、GCS评分、平均动脉压、CT检查、手术干预时间等多因素来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年龄、GCS、呼吸和瞳孔的改变(脑疝)、合并症、中线移位和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平均动脉压、手术干预的时间与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综合分析多种量化因素,能前瞻性预测HICH病人的预后,指导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发生等情况.方法 选取105例出血量为30~80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科治疗组(n=50)和小孔钻颅术组(n=5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发生的并发症和治疗6个月内死亡率等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小孔钻颅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优于内科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0,P=0.000);小孔钻颅术组疗效优于内科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27.500.P=0.003):小孔钻颅术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5,P=0.003);治疗后6个月内科治疗组和小孔钻颅术组死亡率分别为44.0%和23.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4,P=0.045).结论采用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治疗出血量为30~80 mL的高血压脑出出较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开颅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开颅手术治疗的156例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长春西汀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再出血发生率和脑梗死发生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治疗组术后7d开始给予长春西汀20-30mg静脉滴注,1次/d,使用2-22d,平均(18±2.3)d;对照组除不使用长春西汀外,其它治疗方法同长春西汀治疗组。结果长春西汀治疗组HICH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减少脑梗死发生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脑再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长春西汀能安全有效地改善HICH开颅术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超早期组(≤6h,n=45)和早期组(6~24h,n=45)。比较术后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早期组再出血率、病死率及GO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13.3%、26.7%和68.9%,超早期组分别为8.9%、6.7%和88.9%。在术后再出血率方面,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早期治疗组相比,超早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GOS评分优良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与早期组相比,超早期组治疗后3周和6周的SS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体征及术后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02—2017-02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比2组不同时间点HR、SBP、DBP、MA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脑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入室时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诱导前、插管后、切皮时及自主呼吸恢复时各时间点的HR、SBP、DBP、MAP水平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S100β蛋白水平及NSE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0h、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诱导麻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同时可以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且对患者脑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钙离子拮抗剂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对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治疗组和照组各42例,治疗组术后6h开始泵点尼莫地平,持续14d;对照组除不用尼莫地平外,其他同治疗组。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分并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颅内血肿大小及周围水肿的变化。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血肿及周围水肿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促进水肿和血肿吸收,抑制脑水肿形成,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外周血微小microRNA-155(miR-155)、microRNA-27a-3p(miR-27a-3p)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01月-2020年01月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监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监测的应用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9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功能状态监测数据,根据随访3个月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清醒、昏迷及死亡3组,比较各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时脑状态指数(CSI)的差异性及变化情况. 结果 119例患者入院时的CSI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rp=0.816,P=0.000).各组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CSI值有差别,清醒组CSI值最高,昏迷组最低,统计分析显示各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时CS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功能状态监测可以反映患者的脑功能状态水平,在临床上应用CSI值连续监测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脑功能状态有助于预后评估及指导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