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葡萄球菌肠毒素A体内诱导小鼠T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体内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规律.方法:采用SEA不同的注射方式和注射剂量,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进行体内单次诱导,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的表达和测定胞内、外IL-2水平.结果:四种注射方式均能刺激体内T细胞的增殖,但静脉和腹腔注射对T细胞的影响最显著.根据对T细胞刺激程度和效力维持时间,选择腹腔注射为最佳注射途径.SEA剂量在5-15μg范围内均能促进CD3表达显著上升,最佳剂量为10μg.SEA体内注射后能诱导IL-2的大量合成和释放,促进T细胞的增殖.结论:体内SEA刺激对T细胞具有强大的促增殖作用,并且受SEA注射途径和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探讨β-榄香烯的作用机理,我们观察了此药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吞噬功能、脾细胞对刀豆素A(ConA)的增殖反应及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收获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洗涤后调整至4×105/L的单细胞悬液。经Q57BL/6小鼠(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采用T细胞有丝分裂原刀蛋白A(ConA)在体外刺激正常小鼠脾细胞,并用rIL-2扩增培养,获得了具有MHC非限制性杀瘤活性的杀伤细胞(ConA-LAK),探讨了其杀瘤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先用ConA刺激预培养24小时的小鼠脾细胞,然后加用rlL-2,可诱导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增殖.(2)ConA-LAK介导MHC非限制性杀瘤活性,可杀伤YAC-1(NK敏感),L929(TNF敏感)和MHC-1类抗原阴性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真菌Polyporus sp.M05多糖PSM-a体内对荷瘤小鼠S180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SM-a体外对S180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建立S180小鼠模型,灌胃治疗,每日检测肿瘤体积并计算瘤体比和抑瘤率.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MTT比色法测定小鼠自然杀伤(NK)细胞及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LAK)的杀伤活性.HE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坏死情况.结果 PSM-a在体外能抑制S180细胞生长;在体内能显著降低荷瘤小鼠的瘤重和瘤体比,250μg/ml的PSM-a对肿瘤抑制率高达80%以上;PSM-a能促进NK细胞及LAK细胞的杀伤活性;病理切片显示PSM-a作用后引起肿瘤组织坏死.结论 PSM-a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125Ⅰ-udR标记肿瘤细胞DNA释放试验观察了SPA和SAC直接体内注射对带瘤小鼠腹腔巨噬相胞细胞毒和脾脏NK细胞细胞毒的影响,SPA和SAC对瘤细胞的直接毒效应。结果表明,SPA和SAC均能使带瘤小鼠巨噬细胞、NK细胞细胞毒活性明显增强,二者无直接瘤细胞毒效应。这些提示葡萄球菌A蛋白体内注射的抗肿瘤机制与其增强巨噬细胞和NK细胞细胞毒活性有关,与直接瘤细胞毒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食用真菌在医疗保健领域的研究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该课题探讨全复配食用菌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编号分组,其中预防组预先给予全复配食用菌提取物灌胃2周,每天1次,之后各组均接种C26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接种后第2天给小鼠予以不同制剂灌胃(空白组灌0.9%氯化钠溶液,治疗组、预防阻灌复配食用菌提取物,CTX阳性组腹腔注射CTX)每天1次,观察记录小鼠一般状态,2周后处死小鼠无菌取脾脏、取瘤称重.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复配食用菌提取物预防组对小鼠C26肿瘤有30.4%的抑制率;小鼠脾淋巴细胞在ConA刺激下的增殖能力和NK细胞杀伤功能均显著高于空白组.结论:复配食用菌提取物预防性摄入对再接种C26小鼠有抑瘤和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Lewis肺癌化疗模型小鼠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荷肺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构建C57 BL /6小鼠Lewis肺癌模型, 40只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痰热清组、化疗组、痰热清联合化疗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治疗后摘小鼠眼球取血,取脾脏、外周血和胸腺,并分离腹腔巨噬细胞(Mφ),检测各组小鼠胸腺指数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细胞的凋率和外周血内CD3+、CD3-NK1.1+细胞及CD3+NK1.1+细胞比例,RT-PCR检测胸腺组织 Bcl-2和Fas mRNA表达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和ELISA法检测Mφ的杀伤活性及及其分泌IL-12能力,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小鼠外周血清中IgG及补体C3的含量。结果:痰热清联合化疗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T、B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单独化疗组( P <0.01),同时胸腺细胞的凋亡水平明显低于单独化疗组( P <0.01)。痰热清联合化疗组小鼠外周血CD3+T细胞、CD3-NK11+细胞及CD3+NK1.1+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化疗组 ( P <0.01)。与化疗组相比,痰热清联合化疗组小鼠胸腺组织 Bcl-2 mRNA 水平明显增高,而 Fas mRNA水平明显减低(均 P <0.01)。痰热清组小鼠Mφ杀伤活性及分泌IL-12水平均明显高于化疗组(均 P <0.01) ,同时外周血IgG及补体C3含量明显高于化疗组(均 P <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化疗小鼠的免疫系统有明显保护作用,其对抗肿瘤免疫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多糖类药物对LAK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和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多糖类药物对LAK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和抑瘤作用。方法 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 ,Ⅰ组瘤体周围皮下注射IL 2 ,Ⅱ组注射IL 2和人参多糖 ,Ⅲ组注射人参多糖 ,通过测量瘤重、瘤体积和抑瘤率观察其抑瘤作用 ;同时取小鼠脾细胞培养 ,1组加IL 2 ,2组加IL 2和人参多糖 ,3组加人参多糖 ,用台盼蓝染色 ,观察多糖类药物对LAK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 人参多糖与IL 2联合体内应用抗肿瘤作用显著强于LAK细胞 (P <0 .0 5 ) ;人参多糖与IL 2联合体外培养表明 ,人参多糖能促进LAK细胞的增殖能力 (P <0 .0 5 )。结论 人参多糖与IL 2联合应用在体内抗肿瘤作用显著强于LAK细胞 ,在体外培养能促进LAK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探讨中药北豆根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和免疫学调节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水提取、醇提取及水回流等方法对北豆根进行成分分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2-thiazoly)-2,5-diphenyl-2-tetrazoliumbromide,MTT]显色法分析北豆根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采用中性红法检测了北豆根提取物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皮下接种肿瘤细胞建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采用北豆根提取物灌胃,观察北豆根提取物对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结果北豆根乙醇提取物(RME)比水提取物(RMW)具有更强的抑瘤活性,醇提取物中的PE2成分可能是北豆根的主要抗肿瘤活性部分。经北豆根提取物PE2灌胃后的荷瘤小鼠,与对照组荷瘤小鼠相比其胸腺指数、脾指数明显增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增强;NK细胞活性增加;一般情况较对照组小鼠好;肿瘤生长缓慢而局限;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PE2是北豆根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部分,PE2体内也具有抗肿瘤作用,能通过增强荷瘤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NK细胞和小鼠脾细胞的活性,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T细胞信号传递途径的改变与肿瘤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室曾证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脾内移植后,能选择性移入肝脏并在其中稳定表达外源基因,促进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功能的恢复.本研究以大剂量化疗小鼠为实验模型,探讨了脾内移植C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对化疗小鼠全身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脾内移植GM-CSF-FL组小鼠外周血CD4~ 细胞数及CD4~ /CD8~ 比值明显升高,脾细胞对ConA及LPS的增殖反应以及脾细胞NK活性显著增强,而骨髓细胞的NK活性及对丝裂原的增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不明显,提示,脾内途径的GM-CSF基因疗法对大剂量化疗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显著促恢复作用,但对骨髓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将IL-2或/和IFN-γ基因体内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Φ),其表达的基因产物能提高MΦ的细胞毒活性,并诱导MΦ分泌TNF、IL-1和NO等抗肿瘤免疫介质.激发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产生抗肿瘤效应,特别是IL-2和IFN-γ基因联合转染MΦ,其表达的基因产物既能使MΦ产生更强的细胞毒活性并分泌高水平的TNF、IL-1和NO,又能激活脾CTL细胞,从而激发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产生更强的快同抗肿瘤效应.结果表明,IL-2和IFN-γ基因转染MΦ较单基因转染具有更强的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12.
Nesosteine(CO1177, Neso)系一新合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化合物。本文研究了Neso对巨噬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作用的影响。实验动物用C_3H/HeN小鼠和Fisher大鼠。方法为体内给药体外用同位素释放法测定腹腔肺的巨噬细胞和脾,肺的NK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13.
 用正常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MφSN)培养杂交瘤细胞,瘤细胞,正常细胞,用台盼兰染色法。(3H)-TdR掺入法,ELISA法观察Mφ-SN中能够刺激杂交瘤/瘤细胞生长的活性物质,对该物质的生物活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Mφ-SN中含有刺激杂交瘤/瘤细胞生长的活性物质,该物质不能使ConA激活的T细胞增殖,也不能刺激C3H,/HeJ小鼠胸腺细胞增殖,其生物活性不同于白细胞介素-1(IL-1),IL6。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探讨海带、裙带菜、条斑紫菜、坛紫菜4种常见海藻水溶性提取液(简称海藻水提液)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材料与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分析了海藻水提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了小鼠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作用.结果:4种海藻的水溶性提取液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同海藻的促进作用存在着差别;海藻水提液在体外能激活小鼠单核细胞并产生大量TNF-α,促进其吞噬或杀伤肿瘤细胞.结论:海带、裙带菜、条斑紫菜和坛紫菜的水提液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均可显著刺激小鼠单核细胞产生TNF-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治疗性HPV16Z-Hsp65-E6/E7无佐剂重组蛋白疫苗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毒性杀伤实验研究该疫苗激发的细胞免疫反应及反应强度;观察该疫苗对小鼠TC-1肿瘤细胞移植瘤的体内治疗作用和对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重组蛋白疫苗免疫小鼠后,小鼠脾淋巴细胞与该疫苗体外混合培养增殖明显,并可特异性地在体外杀伤TC-1细胞;体内抑瘤试验显示该疫苗对HPV16病毒转化的TC-1细胞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疫苗能激发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显著抑制HPV16转化的TC-1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6.
β一榄香烯对荷瘤小鼠兔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探讨β-榄香烯的作用机理, 我们观察了此药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吞噬功能、脾细胞对刀豆素A(ConA)的增殖反应及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收获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 洗涤后调整至4×105/L的单细胞悬液。  相似文献   

17.
给接种 B_(16)黑色素瘤的 C57BL/6小鼠行β-胡萝卜素灌胃,每日10mg/kg。20天后,取小鼠脾细胞和B_1~6黑色素瘤细胞混合注入健康 C57BL/6小鼠皮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检测脾细胞增殖活性和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肿瘤大小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肺部瘤转移灶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脾细胞增殖活性和巨噬细胞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β-胡萝卜素可增强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异位hCGβ基因免疫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异位hCGβ基因免疫诱导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抗肿瘤作用 ,为肿瘤的免疫生物治疗寻求新途径。方法 构建含hCGβ编码基因的质粒TR4 2 1 hCGβ ,对BALB/c小鼠实施基因免疫 ,并以空质粒为对照。采用ELISA法和3 H TdR掺入法分别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hCGβ IgG抗体及其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特异抗原体外刺激免疫小鼠脾细胞后 ,用3 H TdR掺入法和3 H TdR释放法分别检测其特异性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 ;皮下接种SP2 /0 hCGβ细胞攻击免疫小鼠 ,以成瘤率及实体瘤重量评估体内抗瘤效果。结果 全部TR4 2 1 hCGβ质粒免疫小鼠均产生高水平的抗hCGβ IgG抗体 ,该抗体可抑制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 ,与对照血清相比 ,差异有显著差性 (P <0 .0 5 ) ;hCGβ蛋白、灭活SP2 /0 hCGβ细胞以及两者混合均能刺激TR4 2 1 hCGβ质粒免疫小鼠脾细胞的体外增殖 (SI值分别为 1.5 3、1.81和 2 .0 5 ) ,与空质粒免疫小鼠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特异抗原刺激的TR4 2 1 hCGβ质粒免疫小鼠脾细胞对SP2 /0 hCGβ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SP2 /0细胞(P <0 .0 1) ;空质粒免疫小鼠接种SP2 /0 hCGβ细胞后成瘤率为 10 0 % ,瘤重达 3.37g ,而TR4 2 1 hCGβ质粒免疫小鼠的成瘤率为 16 .6 6 % ,瘤重为  相似文献   

19.
射频治疗对荷H22肝癌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Zhang JP  Pan HM  Fang Y  Huang LP  Wu JM 《癌症》2006,25(1):34-39
背景与目的:射频治疗(radiofrequencytherapy)不同于手术之处在于治疗后的肿瘤组织仍留于体内,这种差别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射频治疗荷H22肝癌小鼠后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毒作用及Th1/Th2细胞因子漂移状况的变化。方法: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射频治疗组、手术治疗组、荷瘤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4组。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双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淋巴细胞细胞毒作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IL-4及IL-10细胞因子浓度,半定量RT-PCR测定脾细胞IL-2、IFN-γ、IL-4和IL-10mRNA相对含量。结果:射频治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毒作用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手术治疗组及荷瘤对照组(P<0.05)。射频治疗组IL-2和IFN-γ浓度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IL-4和IL-10浓度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手术治疗组IL-2、IFN-γ、IL-4和IL-10浓度及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射频治疗能够促进荷H22肝癌小鼠脾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增强对同源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射频治疗可以促进Th1类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 (NCPP)体内抗肿瘤作用及机理。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NCPP与短棒状杆菌制剂 (CPP) 14d后测定脾指数。小鼠腹腔注射艾氏腹水癌细胞 ,于注射癌细胞前 1d及注射后次日起 ,连续 (间隔 1d)腹腔注射NCPP与CPP 5次 ,计算小鼠存活率。小鼠腹腔注射NCPP和CPP 10d后测定腹腔巨噬细胞 (Mφ)吞噬率、吞噬指数、过氧化氢 (H2 O2 )和一氧化氮 (NO)水平、脾脏自然杀伤 (NK)细胞杀伤率及T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NCPP组和CPP组与对照组相比 :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脾指数均大于 2 .0 ;腹腔Mφ吞噬率、吞噬指数、产生过氧化氢 (H2 O2 )和一氧化氮 (NO)水平均有显著性提高 (P <0 .0 1) ;脾脏NK细胞杀伤率均有明显提高 (P <0 .0 5 ) ;脾脏T细胞增殖指数均无明显差异。上述所有实验中 ,NCPP和CPP 2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NCPP具有与CPP相同的脾激活及抑瘤作用 ,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激活Mφ及NK细胞吞噬、杀伤功能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