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加氢联合装置中1.20 Mt/a加氢裂化工程设计及工业应用进行了总结,简要介绍了联合装置的设置原则,加氢裂化工艺及工程设计主要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及装置标定结果。在处理劣质原料条件下,中间馏分油收率仍可达到67.83%,说明采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高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加工含硫原油的减压蜡油,最大量生产中间馏分油装置的工艺及工程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延迟焦化馏出油加氢精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延迟焦化馏出油的特性,开发出焦化蜡油加氢处理与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构成的组合工艺,以拓宽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的原料来源。研究了焦化液体产物作为加氢精制原料的优化方案,焦化全馏分油加氢及焦化柴油与蜡油混合油加氢较纯焦化蜡油加氢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3.
中东含硫原油的性质有别于我国大部分原油,故其加工路线有异于我国常规炼厂的加工流程本文以蜡油馏分的加工为主,进行了8种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认为加氢技术将在含硫原油加工中起重要作用;蜡油经缓和加氢裂化(MHC)改质作为催化裂化(FCC)的原料或直接由加氢裂化加工的方案经济性较好,适合我国的国情。渣油加氢方案的经济性还有潜力,值得大力开发,使之成为与延迟焦化工艺互为补充的重油轻质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与固定床加氢脱硫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渣油固定床加氢脱硫工艺和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的流程设计特点、建设投资、原料性质、反应条件及产品分布和性质。渣油固定床加氢脱硫 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可以将渣油彻底转化 ,有效合理地解决了含硫渣油的出路问题 ,而且国内有成熟的技术和催化剂 ,但柴油质量差 ,汽油达不到环保的要求 ,而且建设投资较大 ,催化剂费用较高。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 在线加氢精制组合工艺 ,可以生产出作为催化重整原料的石脑油、高十六烷值的优质柴油和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的加氢蜡油 ,残渣仅有 5 %左右 ,而且建设投资较小 ,催化剂费用较低 ,但国内尚无此工艺的应用经验。在加工渣油时选用固定床加氢脱硫工艺还是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 ,应根据所用原料的性质和加工的目的而定。  相似文献   

5.
本发明涉及重油加工技术。提出的一种重油加工组合工艺为:减压渣油经丁烷脱沥青工艺处理后得到脱沥青油和脱油硬沥青两个组分;脱沥青油与其它催化裂化原料常压渣油、减压蜡油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后作为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经催化裂化工艺生产高附加值的轻烃和汽柴油,剩余的难以裂化的催化裂化油浆作为油浆拔头即减压分馏工艺的原料,经减压分馏工艺处理后分离为轻油浆和拔头重油浆两个组分;轻油浆与溶剂脱沥青装置所产生的部分脱油硬沥青混合,作为减粘裂化装置的原料,生产7号商品燃料油;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为了解决催化裂化柴油资源过剩问题,通过改造1号加氢裂化装置来处理催化裂化柴油,加上2号加氢裂化装置、蜡油加氢-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渣油加氢-催化裂化组合工艺配炼催化裂化柴油等一系列措施,找出劣质催化裂化柴油转化为汽油组分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标定数据得知,改造后的1号加氢裂化装置使用针对处理催化裂化柴油的催化剂,可以有效将催化裂化柴油转化为汽油组分,汽油转化率高达51.61%,每年可创造效益9 458万元,仅仅靠后3种方法达不到如此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RIPP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技术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在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技术领域的研发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性介绍,包括蜡油加氢预处理RVHT技术和新型蜡油加氢处理催化剂RN-32V、渣油加氢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情况以及最新开展的掺渣油的蜡油加氢预处理研究结果等。此外,还对RIPP创新性提出的渣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双向组合RICP工艺技术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中试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IPP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技术先进可靠,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对原料油适应性好,同时可保持长周期稳定运转,具有高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开展了新型千万吨级炼油厂加工方案的研究,重点对比不同加工方案对全厂装置配置、产品结构和投资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千万吨级炼油厂转型生产化工产品和芳烃路线是可行的;当乙烯规模和对二甲苯规模一定时,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方案的汽煤柴油品收率最高,但汽油收率最高的方案为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催化裂解方案,煤油和柴油收率均最高的方案为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蜡油加氢裂化方案;在烯烃产品方面,渣油加氢技术和催化裂解技术组合方案可实现乙烯收率提高4~5百分点,丙烯收率提高5~6百分点,更好地助力炼油厂的化工转型;在投资效益方面,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蜡油加氢裂化方案的投资最低,效益最高,是一条以较短加工流程实现炼油厂转型升级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一种蜡油加氢处理和催化裂化双向组合工艺方法,蜡油和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催化裂化柴油一起进入加氢处理装置,在氢气和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加氢反应,分离反应产物得到气体、加氢石脑油、加氢柴油和加氢尾油;其中加氢尾油进入催化裂化装置,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裂化反应,经分离后得到干气、液化石油气、  相似文献   

10.
生产清洁燃料的加氢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我国近年来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系列生产清洁汽油和柴油的加氢催化剂及工艺技术,主要包括RN-10加氢精制催化剂,3974高压加氢裂化催化剂,渣油加氢RHT系列催化剂和生产优质中间馏分油的中压加氢裂化技术,提高十六烷值低柴油密度的技术,柴油深度脱硫脱芳烃技术,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和加氢异构技术,加氢-PCC组合工艺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催化裂化柴油(LCO)的加工路线,对LCO进柴油加氢装置精制、进加氢裂化装置掺炼、与蜡油加氢混炼及LTAG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CO进柴油加氢装置精制仅能实现柴油的脱硫精制,进加氢裂化装置掺炼有利于化工料的增产及柴油十六烷值的提升;LTAG工艺增产汽油的效果好于LCO与蜡油加氢混炼工艺,也是经济效益最优的工艺路线,但加氢深度要求较高。因此,优化加氢效果,投用LTAG工艺是武汉分公司催化裂化柴油加工首选的经济性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成品油市场需求的变化促进企业采取措施降低柴汽比,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增产汽油、压减柴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拓展催化柴油出路,通过提高催化柴油加氢精制深度、催化柴油与蜡油混炼、催化柴油与重油混炼、LTAG工艺及RLG工艺等技术路线的比较,优化选择催化柴油加工路线,采用RLG技术可大幅降低柴油产量,提高轻质油收率,RLG装置与催化装置联合的LTAG技术使企业柴汽比进一步降低,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立足柴油组分的分子结构,通过分析各类柴油原料和其加氢产品的组成关系,研究柴油组分加氢精制过程中的芳烃饱和反应规律,以及不同加氢深度对催化裂化柴油(简称LCO)回炼时裂化转化结果的影响,从经济性角度探讨LCO的不同加工路线。结果表明:LCO加氢精制生产国Ⅵ标准柴油的过程中,芳烃加氢饱和反应的耗氢量占反应总耗氢量的50%左右;LCO因其密度大、多环芳烃含量高,作为国Ⅵ车用柴油调合组分时需要深度加氢饱和芳烃,因而耗氢成本巨大,经济性极差;LCO选择性加氢-催化裂化组合(LTAG)工艺,LCO的加氢反应深度降低,耗氢成本大幅降低;可利用加氢转化制汽油、加氢转化制芳烃、加氢裂化混合掺炼、渣油加氢和催化裂化组合回炼等技术,实现富含芳烃的LCO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在柴油消费市场需求不旺的形势下,国内某炼油厂通过优化加氢类装置生产方案,降低全厂柴汽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对煤油加氢装置进行扩能改造,增产喷气燃料0.4 Mt/a;优化柴油加氢装置分馏系统流程,增加侧线抽出,增产汽油调合组分0.3 Mt/a;蜡油加氢装置分馏塔停止柴油侧线抽出,通过增加催化裂化原料增产汽油0.06 Mt/a;加氢裂化装置通过优化生产方案,增产汽油组分0.22 Mt/a。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实现加氢类装置助力全厂柴汽比从1.23降至0.83,提高了炼油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简称燕山分公司)为增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效益,对炼油系统进行了流程协同优化。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裂化柴油,由加氢裂化方案改为加氢改质方案运行,将改质柴油送入三号催化裂化装置(简称三催化装置)的提升管进行回炼;同时,将焦化蜡油改入加氢裂化装置进行加工,而蜡油加氢装置不再加工焦化蜡油以改善催化裂化原料。协同优化后,中压加氢改质装置的柴油产品十六烷值提高7个单位;三催化装置的液化气收率提高1.96百分点,汽油收率增加0.88百分点,总液体收率增加2.28百分点;高压加氢裂化装置喷气燃料产品的密度(20 ℃)降低至806 kg/m3,烟点为23.8 mm,尾油BMCI由11.8降低至10.8;蜡油加氢装置精制蜡油的饱和分质量分数提高4.68百分点,芳香分质量分数降低5.96百分点,氮质量分数降低0.06百分点,使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得以改善。通过将中压加氢改质装置的喷气燃料馏分抽出送催化裂化装置回炼,与回炼改质柴油相比,催化裂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ON)增加1.0个单位,改质柴油十六烷值提高4.8个单位。通过全炼油板块系统性优化,燕山分公司车用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由53.5降低至51.5,解决了质量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简称燕山分公司)为增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效益,对炼油系统进行了流程协同优化。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裂化柴油,由加氢裂化方案改为加氢改质方案运行,将改质柴油送入三号催化裂化装置(简称三催化装置)的提升管进行回炼;同时,将焦化蜡油改入加氢裂化装置进行加工,而蜡油加氢装置不再加工焦化蜡油以改善催化裂化原料。协同优化后,中压加氢改质装置的柴油产品十六烷值提高7个单位;三催化装置的液化气收率提高1.96百分点,汽油收率增加0.88百分点,总液体收率增加2.28百分点;高压加氢裂化装置喷气燃料产品的密度(20 ℃)降低至806 kg/m3,烟点为23.8 mm,尾油BMCI由11.8降低至10.8;蜡油加氢装置精制蜡油的饱和分质量分数提高4.68百分点,芳香分质量分数降低5.96百分点,氮质量分数降低0.06百分点,使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得以改善。通过将中压加氢改质装置的喷气燃料馏分抽出送催化裂化装置回炼,与回炼改质柴油相比,催化裂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ON)增加1.0个单位,改质柴油十六烷值提高4.8个单位。通过全炼油板块系统性优化,燕山分公司车用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由53.5降低至51.5,解决了质量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主要成品油消费仍呈增长趋势,汽油和煤油刚性需求增长较快,而柴油需求增速大幅减少,市场需求的柴/汽比明显下降。环保压力增大,国Ⅴ柴油标准和国Ⅴ汽油标准相继推出,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必须加快。乙烷制乙烯技术的大规模市场化使石脑油蒸汽裂解生产低碳烯烃受到挑战,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丙烯生产技术受到关注。面对市场的变化,为更加高效、清洁地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为满足市场需求多产汽油和喷气燃料,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炼油研发部门近年来主动积极地开发一系列新的关键技术,包括更高效的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RHT)、多产轻质油的催化裂化蜡油选择性加氢与选择性FCC集成技术(IHCC)、第三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Ⅲ)、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技术(RTS)、催化柴油加氢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技术(RLG)、低压喷气燃料加氢RHSS技术、多产化工原料的催化丙烯技术(SHMP)。这些技术或技术组合将对支撑未来炼油工业的发展和应对市场变化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前液体燃料的生产状况,预测2000年后液体燃料的供求矛盾将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①产品质量和档次需要提高;②要调整汽柴油的生产比例,增产中间馏分;③必须进一步提高原油的加工深度,增加轻质油品收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加扩大和合理配置FCC、重整、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的能力;应用新技术、新催化剂,优化操作条件、调整产品结构等。希望通过这些努力,2000年后我国液体燃料市场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际上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总量(除了APIⅢ类以外)过剩,而国内APIⅡ和Ⅲ类基础油资源不足,尤其是重质基础油和光亮油的市场有缺口。国内基础油生产主要是以常规法为主。该工艺对原油的性质依赖性强。一些基础油生产企业为适应原油性质的变劣,新建高压加氢处理装置,结合原有的酮苯脱蜡,生产APIⅡ类基础油,特别是生产国内供应偏紧、需求量较大的重质基础油和光亮油。随着高档轿车的增多,对润滑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上开发出了异构脱蜡技术。高压加氢处理与异构脱蜡组合成了全加氢型流程,用来生产APIⅡ和Ⅲ类基础油。全加氢型流程生产Ⅲ类基础油时,需要选择原油的品种和比较苛刻的加氢处理反应条件。为了稳定地生产APIⅢ,近几年又推出了高转化率的加氢裂化和异构脱蜡组合工艺。通过分析几种基础油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力图寻求利用合适的资源、选择适合的工艺路线来建设或改造基础油生产设施,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