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膜中动脉损伤,是硬脑膜外血肿最常见的出血源,但外伤性脑膜中动脉瘤与动静脉瘘则很少见。我院近年来,收治2例脑膜中动静脉瘘及1例动脉瘤,报告如下。例1 女,31岁。因跌伤(右颞部着地),当时昏迷数分钟,清醒后2小时再次昏迷,于1986年6月1日入院。检查,右顶颞部头皮挫伤,昏迷,右瞳>左瞳,光反应消失。颅骨X线照片右颞骨线形骨折。右侧颈动脉造影,发现脑膜中动脉后枝动静脉瘘,脑膜静脉增粗纡曲,引流向乙状窦。急诊  相似文献   

2.
例:患者,男,38岁。因右股骨干骨折术后,右下肢肿胀6天,于是1998年4月1日急诊入院。该患者7天前骑摩托车与大卡车相撞,伤时昏迷约半小时,自行清醒后发现头部有一创口,伴有明显出血,腰部及右下肢肿痛,不能站立及行走,立即由家人抬到当地私人诊所救治,经拍X线诊断为“右股骨干骨折”,“右髌骨骨折”,并于次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中因失血过多而输血1000ml。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分 )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 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促醒治疗 ,对照组 40例 ,采用常规治疗。二组于伤后 6个月按GO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 ,同时比较二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 (57.1 4 % )与对照组 (32 .50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观察组治疗后 1个月清醒 33例 ,而对照组 2 0例 ,二组清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二组清醒时间比较 ,观察组为 (1 2 .46± 6 .2 9)d ,对照组为 (1 5 .95± 7.5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时不仅能加速清醒 ,还能促进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1岁。因车祸致右侧肢体及头部外伤,当时有短暂的昏迷史,醒后感伤处疼痛,右侧肢体不敢活动而来诊。查体血压70/50mmHg,神志清,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肢体湿冷,脉搏细速。右前臂至腕部、大腿至足部、锁骨区肿胀畸形明显。头颅CT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示右股骨干多段骨折并股骨颈骨折,右尺桡骨干骨折并桡骨远端骨折及右拇指腕掌关节脱位,右锁骨骨折,右第1跖骨骨折并第2-4近节趾骨骨折,诊断为右侧肢体严重多发骨折、脑震荡、创伤性休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唤醒刺激对急性酒精中毒并中重度昏迷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医院接收的急性酒精中毒并中重度昏迷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均纳入40例患者。所有患者都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用唤醒刺激。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清醒的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清醒时间为(94.3±25.8)min,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清醒时间为(234.9±58.4)min,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几率为2.50%,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几率为22.5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酒精中毒并中重度昏迷的患者中,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唤醒刺激,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清醒时间,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音乐疗法在促进神经外科昏迷病人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130例重型颅厨损伤的昏迷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清醒病人25例(38.5%),改善31例(47.7%),无效9例(13.8%);对照组清醒病人49例(75.2%)。改善12例(18.5%),无效4例(6.3%)。经过统计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治疗,对照组10d后清醒6例(24%),20d后清醒7例(28%),30d后清醒12例(48%);治疗组10d后清醒19例(38.8%).20d后清醒17例(34.7%),30d后清醒13例(26.5%)。结论:通过早期合理的药物治疗与音乐治疗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将音乐疗法贯穿于昏迷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促进昏迷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音乐疗法在促进神经外科昏迷病人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13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昏迷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清醒病人25例(38.5%),改善31例(47.7%),无效9例(13.8%);对照组清醒病人49例(75.2%),改善12例(18.5%),无效4例(6.3%)。经过统计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治疗,对照组10d后清醒6例(24%),20d后清醒7例(28%),30d后清醒12例(48%);治疗组10d后清醒19例(38.8%),20d后清醒17例(34.7%),30d后清醒13例(26.5%)。结论:通过早期合理的药物治疗与音乐治疗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将音乐疗法贯穿于昏迷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促进昏迷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徐永华  林朝群  冯元 《四川医学》2004,25(1):122-123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脑外伤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 1998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收治的急性硬膜外血肿 6 8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4 7例 ,女 2 1例 ,年龄 2~6 5岁 ,平均 32岁。意识状态 :伤后昏迷并逐渐加重者8例 ,有典型昏迷 清醒 再昏迷三联征 39例 ,其余 2 1例清醒。 6 8例病人均进行手术治疗。预后 :病人痊愈5 7例 ,不同程度肢体瘫痪 8例 ,死亡 3例。1 2 临床特点 :本组患者伤后大部分有明显的“中间清醒期” ,部分病人神志改变较轻无昏迷 ,部分病人持续昏迷 ;多为头部一侧着力致伤 ,颞部…  相似文献   

9.
患女,42岁,车祸致伤岳昏迷30分来院。查体:血压14/10Kpa.脉搏96次/分,呼吸19次/分,呈中度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存在。右颓顶部裂伤,颓顶骨粉碎凹陷骨折,脑组织外溢。CT扫描示右颞顶骨凹陷骨折局部脑挫伤,余未见异常。急渗去除碎骨片:骨窗7×8cm^2.清除挫伤脑组织,未缝硬膜减压。术后三天清醒,术后一周高压氧疗,第10天突然昏迷,左侧瞳孔散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对其进行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方法,并将总结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60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经8min~2h的治疗后,意识逐渐清醒,经2d~3d的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有6例患者经血糖纠正治疗后仍处于昏迷状态,应用浓度为20%的甘露醇250mL+氢化可的松100mg为其进行静脉滴注后逐渐恢复清醒,经3d~4d的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余5例患者因就诊较晚、昏迷时间过长,经血糖纠正治疗后出现记忆力减退及反应迟钝等现象,其中1例患者在其血糖值回复正常6h后,神智仍不清醒,经急诊CT检查发现其存在多发性腔梗,在为其进行降低颅内压、改善脑代谢等治疗后,神智逐渐转清。结论:对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上矢状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杜绝医源性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上矢状窦损伤患者的受伤机制、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3例是局部凹陷骨折压迫所致的闭塞性损伤,有2例直接刀砍伤、5例为骨折刺伤撕裂所致的开放性出血,1例为择期坐位手术损伤后气栓、血栓闭塞性损伤。6例行延长切口,骨窗开颅;5例瓣状开颅,3例骨瓣一期回置,2例行去骨瓣减压。上矢状窦损伤均一期修复,7例撕裂出血者预后良好;3例凹陷骨折压迫所致的闭塞性损伤,其中1例恢复良好,2例术前脑疝患者术后1例3周清醒轻瘫、1例昏迷5个月后苏醒、偏瘫;1例气栓、血栓闭塞性损伤者持续昏迷高热1周后死亡。结论强调上矢状窦解剖生理特性,结合病史体征及CT等影像学检查及早明确诊断,迅速正确的手术,完善的麻醉监测,合理控制血压及体位防止大出血、气栓血栓形成危及生命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于万江  于宁  王颖 《中国医刊》2002,37(9):54-54
颧上颌骨骨折临床常见 ,大约占面部骨折的 30 %左右 ,严重面部中 1 / 3复杂骨折并发症较多 ,并发视机能障碍为目前活跃的课题之一 ,笔者曾遇一例。颧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并发复视经手术治疗恢复良好 ,特此介绍。1 病例报告患者王×× ,男 ,2 6岁 ,于 1 999年 9月 6日急诊入院 ,住院号 1 30 2。主诉 :从二楼摔下 ,昏迷 1小时。现病史 :该患者于 9月 6日下午在施工中不慎从高处摔下 ,当时昏迷 ,经当地抢救苏醒速转本院 ,门诊诊断为右颧上颌骨粉碎性骨折收入院。体格检查 :T37 3°C ,BP1 30 / 80mmHg ,呼吸、脉搏正常 ,发育、营养良好 ,…  相似文献   

13.
昏迷病人在脑外科最常见。我院脑外科从1975年到1978年共收住昏迷病人75例,均系入院或手术后昏迷不醒24小时以上者,其中气管切开者9例。治疗结果,死亡3例,神志恢复清醒者68例,昏迷三个月以上家属自动要求出院后情况不明者4例。两例并发肺炎、泌尿系感染和褥疮者1例神志恢复清醒,1例死亡。底下,谈谈我们在这75例脑外科昏迷病人的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温治疗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神志恢复清醒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治疗中的促醒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8年4月入住我科8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低温及常温治疗者各40例,统计不同治疗方案作用下清醒患者的例数及其相应的促醒时间.结果 40例接受低温治疗患者中有25例神志恢复清醒,发病至恢复清醒时间为14-36天,平均23.08天;接受常温治疗的40例患者中有22例恢复清醒,发病至恢复清醒时间为15-50天,平均31.18天.两种治疗方案下清醒人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 2=0.464,P=0.650>0.05),但清醒时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2.728,P=0.009<0.05).结论 低温治疗可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神志恢复清醒的时间,似乎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具有促醒作用,但可能受限于样本量的大小,本实验未能得出低温治疗有助于逆转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昏迷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9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昏迷期的急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患者的血糖变化与昏迷的关系,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患者9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检测血糖及CO2CP的变化。结果 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前后血糖平均值有显著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意识恢复清醒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显著。结论 低血糖是引起本组病例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重要原因之一,静脉注射50%高渗葡萄糖液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纳洛酮两者合并应用,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病例可以起到相辅相成、标本兼治的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创伤骨折的一种早期严重并发症,本院自1986年以来用高压氧结合大剂量类固醇治疗2例脂肪栓塞综合征,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例1:男性,26岁,1986年8月5日以右大腿外伤术后昏迷7小时入院。患者五天前因骑摩托车撞伤后送往当地医院,诊断为右股骨下段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24小时后患者突然昏迷,转  相似文献   

17.
颌面部外伤引起单眼失明的报道比较少见。我科自1979年以来,曾收治2例病人,1例是右颌面部外伤致左眼失明,另一例是鼻部外伤致右眼失明,报告如下。病例介绍: 例1 患者谷××,男,36岁。工人,住院号27481。于1979年12月8日16时被自制士枪引爆后,枪托后座力击伤右颌面部及右肩部,当即昏迷,数分钟后清醒,急诊来院。检查: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右面部由耳屏到颧突至下颌角呈三角形软组织全层撕裂伤,颧突、喙状突小片状骨折,右肩部皮肤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醇中毒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医院进行乙醇中毒急诊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将其作为本次临床实验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100例乙醇中毒急诊患者就诊资料,观察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100例乙醇中毒急诊患者在入院抢救后有16例在治疗1h内从昏迷状态中清醒,有49例在治疗2h内从昏迷状态中清醒,有20例在治疗4h内从昏迷状态中清醒,其余15例在治疗12h后意识逐渐清醒。根据资料统计,乙醇中毒急诊患者在急诊抢救中平均意识清醒恢复时间为(3.4±1.9)h,且患者经急诊抢救中均能够完全康复出院。100例乙醇中毒急诊患者急诊治疗显效87例(87%),治疗有效13例(13%),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乙醇中毒急诊患者入院后在应用一般的临床急救措施后需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并进行一定的保暖处理,补以洗胃、止呕、催吐、促醒、补液、利尿等治疗措施能利于提高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朱玉高 《基层医学论坛》2003,7(11):1074-1075
我科自2000年7月~2001年9月收治2例严重头、胸外伤患者,疗效满意,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24岁,高空坠落致头、胸、左上肢多处外伤伴昏迷,口、鼻流血20分钟入院.查体:中等昏迷,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双鼻腔、口腔、右耳道流血不止,右锁骨骨折征( ),右胸壁触及多根肋骨骨折,右肺可闻及干湿罗音,腹(-),右腕部肿胀,骨折征( ).X线片:①右胸第1、3、4、6肋骨骨折并少量血气胸;②右颞顶骨、颅底骨骨折;③右锁骨骨折;④右桡骨远端骨折.CT:右颞叶散在性血肿.急诊行气管切开,止血、脱水、抗炎、手法复位治疗27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在呼唤式护理干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4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给予呼唤式护理干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χ~2=5.201),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3.832),GC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实施呼唤式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者意识功能的恢复,缩短昏迷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