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法莫替丁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2种萘丁美酮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是否有差异.方法:12例男性健康受试者交叉口服2种萘丁美酮片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服药后120h内的血浆中蔡丁美酮活性代谢物6-甲氧基-2-萘乙酸浓度.结果:测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试验片剂Tp=6.41±3.05h,t1/2β=21.77±3.62h,c_(max)=23.73±4.10mg/L,AUC=1.10.67±205.54(mg·h)/L;对照片剂Tp=10.63±5.10h,t1/2β=21.53±4.77h,c_(max)=18.77±5.39mg/L,AUC= 954.10±263.66(mg·h)/L.结论:试验片与对照片相比吸收较快(P=0.012),峰浓度较高(P=0.029),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2.36%,AUC经配对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5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胶囊在18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口服60mg的奥美拉唑试验胶囊和参比胶囊,采用固相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口服奥美拉唑60mg实验药及参比药的主要药代动学参数t12ke分别为1 36±0.42和1.26±0.45h;tmax分别为3.00±0.67和2.83±0.57h,Cmax分别为1 457.9±643.0和1 566.2±674.7μg·L-1,AUC0-10分别为4 740.2±2 661.1和4 963.9±2 826.6μg·h·L-1,试验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73%±9.92%.结论利用NDST处理数据对待测胶囊剂及参比奥美拉唑胶囊剂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八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随机交叉服用100mg双氯灭痛缓释片及肠溶衣片后,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体内药物浓度符合一室开放模型。肠溶衣片及缓释片的T_1/2(Ke)分别为2.15±0.17及ll.60±l.95h;药物浓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8±0.67及5.55±0.57μg·h/ml。缓释片对肠溶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0.95(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厂家生产的两种法莫替丁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并评价这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0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随机单次口服40mg法莫替丁胶囊后 ,采用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法莫替丁的浓度。结果 :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 分别为 (189 9±72 1) μg/L、(170 1±59 6) μg/L ;Tmax 分别为 (2 5±0 8)h、(2 1±0 8)h ;T1/2 分别为 (4 1±0 9)h、(3 8±0 8)h ;AUC0~t 分别为 (1031 7±316 7) μg/(L·h)、(1019 4±290 5) μg/(L·h) ;AUC0→∞分别为 (1123 9±346 0) μg/ (L·h)、(1103 4±312 0) μg/ (L·h) ;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为(101 6±22 6) %。结论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7.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平均年龄20a,分别交叉口服日本产胶囊和国产片剂盐酸洛美沙星300mg。用微生物法测定服药后不同时间点取样的血、尿标本,进行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表明:口服两药后均能迅速吸收,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12±0.28和1.08±0.51h;峰浓度(Cmax)为1.53±0.53和1.49±0.37mg·L-1,消除半衰期(T1/2β)为9.92±2.40和10.41±2.17h;二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2.97±2.89和11.80±2.48mg·L-1·h,国产片剂对日本产胶囊洛美沙星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2.56±16.18%。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多剂量交叉口服复方布洛芬缓释片2片,12h一次,普通片1片,6h一次,共服6d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布洛芬及盐酸伪麻黄碱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缓释片与普通片中布洛芬的AUCss分别为263.31±25.55mg.h.l-1和271.26±29.70mg.h.l-1,tmax分别为7.47±0.82h和2.05±0.49h,Cmax分别为18.42±2.61mg.l-1和25.74±5.09mg.l-1,Cmin分别为11.44±1.45mg.l-1和10.91±1.93mg.l-1。缓释片与普通片中盐酸伪麻黄碱的AUCss分别为3468.14±136.46mg.h.l-1和3466.72±168.20mg.h.l-1,tmax分别为4.41±0.27h和2.27±0.71h,Cmax分别为275.20±26.82mg.l-1和307.89±24.09mg.l-1,Cmin分别为147.89±18.24mg.l-1和126.62±18.22mg.l-1。缓释片对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5.1%±9.06%(布洛芬)和97.44%±8.85%(盐酸伪麻黄碱)。结论缓释片具有缓释效果,在服药次数减少的情况下,血药浓度波动仍小于普通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斯咪唑片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率。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阿斯咪唑+去甲阿斯咪唑含量,按交叉设计法对国产和进口阿斯咪唑片进行健康中国人体的药物代谢学比较研究,并求得相对生物利用率。用3P87软件处理,结果与结论:阿斯咪唑的药代动力学呈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国产片:Vd=5.34±1.85L;αT1/2=0.74±0.37h;βT1/2=286.10±220.11h;CL=0.052±0.031ng/ml;Tmax=1.56±1.32h;Cmax=1.04±0.10ng/ml;AUC=262.69±162.18ng/ml·h^-1。进口片:Vd=8.24±2.56L;αT1/2=1.16±0.98h;βT1/2=260.38±260.37h;CL=0.089±0.079ng/ml;Tmax=1.37±0.82h;Cmax=0.93±0.14ng/ml;AUC=250.66±148.05ng/ml·h^-1。国产片对进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率为127.8%。  相似文献   

11.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PLC测定血清中盐酸曲马多的浓度,研究了12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和多剂量叉口服两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经统计学分析,两制剂各药物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两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硝酸异山梨酯血药浓度 ,考察了国产及进口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多剂量口服达稳态过程和稳态药物动力学特征 ,研究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人体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 ,连续口服硝酸异山梨酯 4 0 mg缓释胶囊三天后 ,体内硝酸异山梨酯血药浓度基本达稳态水平。国产和进口缓释胶囊的稳态药物动力学参数 tmax分别为 4 .33± 0 .4 9和 3.83± 0 .72 h,Cmax分别为 2 4 .78± 8.2 9和 2 4 .4 2± 7.39ng/ ml,AUCss分别为 14 7.5± 18.4和 14 6 .9± 15 .7ng· h· m l- 1 ,波动度 DF分别为 3.5 4± 0 .82和 3.5 2± 0 .81。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0 .5 %± 8.1% ,经三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单侧 t检验判定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拉莫三嗪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国产拉莫三嗪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20名男性健康国产拉莫三嗪或对照药(葛兰素威康公司生产的拉莫三嗪片,lamictal)25 mg,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质量浓度。结果:对照药与试验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_(max)为350.1±68.6和351.9±53.9 μg·L~(-1),t_(max)为3.1±2.2和2.7±1.9h,CL/F为1.50±0.41和1.59±0.46L·h~(-1),t_(1/2)为38.7±12.1和38.0±9.3 h,AUC_(0-144)为16.62±5.05和15.75±4.75 mg·h·L~(-1),AUC_(0-∞)为18.27±6.87和17.15±5.78 mg·h·L~(-1)。试验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5.2±9.2)%。结论:国产拉莫三嗪片与对照药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多索茶碱颗粒和口服液与普通片剂的生物利用度,评价多索茶碱在中国人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用反相HPLC法测定了24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400 mg多索茶碱后的经时血药浓度。结果:多索茶碱颗粒、口服液和普通片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峰浓度C_(max)分别为:2.88±:0.99,3.14±1.03和2.78±1.00mg·L~(-1),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37.08±15.17,34.58±18.99和41.88±21.05 min,半衰期t_(1/2)分别为0.53±0.15、0.53±0.15和0.50±0.1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4)分别为4.35±1.83,4.44±1.80和4.58±0.02 mg·h·L~(-1)。多索茶碱颗粒与口服液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5.76±10.07)%和(98.54± 9.87)%。结论: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多索茶碱颗粒和口服液均与对照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阿莫西林舒巴坦酯片中阿莫西林和舒巴坦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将20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 ,采用自身交叉设计 ,单剂量口服国产的阿莫西林舒巴坦酯片和进口的泰霸猛LBL500 片各2片 (每片含阿莫西林250mg、舒巴坦250mg)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国产制剂与进口制剂阿莫西林Tmax 分别为(1 04±0 26)h、(1 10±0 28)h ,Cmax 分别为 (5 16±1 30)mg/L、(5 25±1 21)mg/L ,AUC0~∞分别为 (13 30±3 12)mg/(h·L)、(13 33±3 53)mg/ (h·L) ;舒巴坦的Tmax 分别为 (0 80±0 10)h、 (0 81±0 11)h ,Cmax 分别为 (5 73±1 44)mg/L、(5 70±1 46)mg/L;AUC0~∞分别为 (13 25±2 41)mg/(h·L )、(13 28±2 26)mg/(h·L)。结论 :国产阿莫西林舒巴坦酯片与进口的泰霸猛LBL500 片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6.
氯氮平胃内漂浮片兔体内药物动力学和体内外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比较氯氮平漂浮片 (自制 )和普通片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相对生物利用度及体内外相关性。用 4只新西兰大白兔自身交叉对照、单剂量灌胃氯氮平漂浮片或普通片各 5 0mg ,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氯氮平浓度 ,3p97程序拟合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结果表明氯氮平漂浮片和普通片符合单室模型特征 ,求得药物动力学参数 :tmax分别为 (3 0 5 7± 0 0 5 9)和 (1 188± 0 191)h ;Cmax分别为 (8 795± 0 494)和 (11 182± 3 45 7) μg/mL ;AUC( 0~t) 分别为 (6 6 0 15± 7 0 2 6 )和 (5 4 881±1 180 ) μg/mL·h ;漂浮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2 0 2 88± 6 2 77) % ;其体内吸收与体外释药有良好的相关性 (r =0 9811)。  相似文献   

17.
对法莫替丁缓释片在16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依据美国药典23版中关于生物等效性指南的有关要求处理数据。结果表明:单剂量给药,本品的达峰时间为813±034h,峰浓度为6952±300ng/m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24±86%;多剂量给药达稳态后,本品的峰浓度为8614±295ng/ml,血药浓度波动度为1406±135%。对AUC进行双单侧检验的结果证明本品与市售普通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8.
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两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单剂量口服100mg两种缓释片的C  相似文献   

19.
周文  李朝武  薛玉英 《中国药房》2000,11(4):173-174
目的 :对国产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分散片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单剂量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分散片和左旋氧氟沙星片剂200mg ,应用HPLC法测定其经时血药浓度。结果 :实验数据经3p97程序处理 ,两制剂口服吸收符合二室模型。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分散片和盐酸左旋氧氟沙星片各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 :Cmax 分别为 (1 14±0 29)mg/L和(1 18±0 31)mg/L ,Tmax 分别为 (1 05±0 87)h和 (1 04±0 83)h ,AUC分别为 (6 92±2 19)mg/(L·h)和 (6 92±2 04)mg/(L·h)。根据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分散片和盐酸左旋氧氟沙星片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计算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分散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0 8±17 69) %。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和 (1α~2α)置信区间分析 ,显示两制剂AUC值在制剂间、周期间和个体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分散片与盐酸左旋氧氟沙星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