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我厂窑外分解窑配料方案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彦洪 《水泥》2000,(3):24-25
我厂1000t/d窑外分解工艺生产线 ,是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第一条日产千吨窑外分解窑生产线 ,全部采用国产设备 ,自1992年6月建成投产以来 ,经过不断地适应、改进和提高 ,已具备正常生产的能力。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该生产线尚未达产。本文就我厂窑外分解窑生产线1994年8月至1996年5月间配料方案的几次调整进行介绍 ,为从事窑外分解窑工作的同事们提供参考。1工艺线状况我厂窑系统主要设备见表1。表1窑系统主要设备目前我厂使用渑池烟煤 ,由于煤的水分大、热值低 ,窑产量在850~900t/d。2配料…  相似文献   

2.
回转窑是水泥生产的关键设备,如何管理维护好回转窑、提高窑的运转率,是各大中型水泥厂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窑外分解窑,人们更为关注。目前,我国已有大小不同的窑外分解窑近百套,其中只有冀东水泥厂回转窑运转率1992年能达到89%的较高水平,其它各厂大都达不到设计的运转率指标,尤其是采用以国产设备为主的新型干法水泥厂运转率均在70%  相似文献   

3.
新疆天山水泥股份公司20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自1997年以来运转率大幅度提高,至1998年窑系统已具备达产的条件,1999年实现了熟料年达产目标,年产熟料63.74万t,窑系统运转率达84.67%。在几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对窑内耐火材料合理选择及应用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为窑系统实现达产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下对我厂窑衬的选择和应用作简单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厂原有两台干法中空窑,熟料标号可达600~625号。1978年开始扩建一条日产700吨熟料的烧煤窑外分解工艺线,1981年6月单机试运,1982年8月全线投产,1983年8月通过了国家级科技攻关验收。验收指标之一是10天平均标号高于525号,当时考核的是6月13~22日(因这10天运转率达96.7%),熟料平均标号539号,虽然达到了要求,但水平很低且不稳定,与中空窑相比几乎差了一个标号。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窑用耐火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被人们俗称为预分解窑“麻烦带”(过渡带)的耐火砖,因其使用周期短难以与其它部位匹配,成为影响窑系统运转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公司20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于1992年9月投产,目前运转率已达85%以上。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对窑内过渡带的耐火砖进行了多次的试用摸索,使过渡带耐火砖的使用周期由原来的150d左右,提高到目前的300d以上,为窑系统实现达产目标创造了条件。现对本公司预分解窑过渡带耐火砖的应用情况作一介绍。1过渡带的工艺…  相似文献   

6.
延边庙岭水泥厂Φ3×48mRSP窑外分解窑(2~#窑)是国家“六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州以来最大的建设项目,是参照新疆水泥厂3~#窑工艺线自行设计的。于1978年10月破土动工,1984年9月点火试生产,1989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2~#窑投产至今已经历13个年头,回首13年的坎坷历程,不仅有失败的痛苦,更有成功的欣慰。 2~#窑设计年产熟料20万t,水泥25万t,窑运转率75%。从1992年至今一直保持优质高产的生产形势,充分发挥了窑外分解技术的优势。现月平均熟料标号可达650~#以上,日产熟料保持在750~850t,历年完成的生产技术指标见表1。  相似文献   

7.
我厂为φ3.2m×52m的五级旋风预热器窑。1996年6月至1999年一直未达产。通过4年对新型干法窑生产的逐步认识,优化窑系统的工艺管理,提高了窑运转率,于2000年达产达标,完成了厂部下达的18万吨熟料生产任务,熟料的强度也逐年回升(表1)。 所谓优化窑系统的工艺管理,主要包括:合适的配料方案;进厂原燃料的质量控制与原料均化;耐火材料的质量与匹配;预热器、冷却机以及回转窑的各种操作参数的优化等。1 选择合适的三率值,是保证窑产、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1.1 对于预分解窑,由于使用了性能优良的三通道…  相似文献   

8.
0引言我厂2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自1988年投产至1995年期间,据统计,1993年窑日均产量最高,为1869t/d,1992年窑运转率最高,为80.7%。1996年3月起,我厂开始强化生产技术管理并实施多项技改,1997年窑运转率达89.3%,熟料年产量达62.7万t,实现年达产。1998年5月起窑系统不但达标,还超产约4%~7%,目前熟料产量可稳定在2169t/d。本文对我厂达产达标的主要措施作一介绍,供参考。1措施表1为我厂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5月~IO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从表1可知,随着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不断的技改完善,系统…  相似文献   

9.
孙志琼 《水泥》1998,(7):26-27
我厂有一条700t/dRSP窑外分解窑生产线。1993年6月建成投产后,由于RSP分解炉存在问题,窑的产量、运转率均不理想。1996年初我厂与天津院合作,对RSP炉实行改造。改造后,窑的产量、运转率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1RSP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R...  相似文献   

10.
0前言我厂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逐渐完善了φ3.95m×56m窑窑村材料的配套方案,窑村使用寿命、窑的运转率及熟料产量逐年提高。1996年以来,窑烧成带的窑村寿命高达一年左右,窑的运转率也超过了85%的设计值。现将我厂φ3.95m×56m窑投产10年多来的窑村材料使用情况及其配套经验作一介绍,供参考。1试产期间窑村材料使用增况(1)进口窑村材料使用情况。投产初期,该窑窑村全套采用澳大利亚耐火材料,窑内村布置情况见表1,各部位内衬寿命见表2。试产初期,由于缺乏生产经验,系统设备及工艺故障频繁,窑皮极不稳定,窑开开停停,平均运…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φ3 m×46.5 m回转窑带RSP型分解炉的预分解窑,旋风预热器原为4级,后改为5级。改造后烧成带耐火砖使用寿命较短,一般寿命仅在1个月左右,造成砖耗增加,熟料成本上升,同时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转率。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调整,使烧成带耐火砖的使用寿命稳定在4个月以上,在此谈谈稳定窑外分解窑烧成带耐火砖使用寿命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氯离子对预分解窑操作影响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前言库尔勒市第一水泥厂扩建工程———3号窑于1996年6月建成,该窑规格为Φ3.5m×72m,是带五级预热器的微增型预分解窑(入窑物料分解率约40%),投产至今尚未达标。自1997年1月至1998年7月,除机电故障、工艺因素和中修等影响外,仅五级筒入口水平管道、下料管、烟室斜坡结皮堵塞就造成200次停窑,累计时间达1688h;往往在点火开窑后,只能正常运转5~7天,一周后即会因上述部位堵塞而停车捅堵,捅开后再烘窑、投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堵塞—捅堵—烘窑—投料的频率会增加,同时生料的投料量、熟料…  相似文献   

13.
我厂2000t/d类RSP型窑外分解窑,自1983年末投产以来,烧成带基本上使用普通镁铬砖。随着该系统主机设备和工艺条件的不断完善,窑的台时产量和运转率均有大幅度的增长,但烧成带耐火材料寿命短这一薄弱环节却严重制约着该窑运转率的进一步提高(如表1)。  相似文献   

14.
高谦 《水泥》2004,(2):28-30
我厂有2条60m干法带余热发电中空窑,在几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在窑内耐火材料合理选择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窑系统提高运转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分析我国现有分解炉的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窑外分解窑达 达产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其间论述了RSP/F分解炉的性能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纯低温余热发电的相继投用,对窑运转率要求越来越高.除机械、电器设备故障影响窑运转率外,窑工艺系统影响窑运转率关键的是窑烧成带耐火砖的使用周期,因每次换砖停窑时间长,一般3~5天,耐火材料价值高,更换一次损失大,防止烧成带耐火材料的急剧损坏,提高窑运转率,成为各水泥企业稳定生产的重要措施.曲阜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两条2 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自2003年投产以来,烧成带耐火砖开始用镁尖晶石砖,2004年改为直接结合镁铬砖,一直使用至今,其使用周期为9~12个月,基本上与同规模其它厂家耐火砖的使用周期相当.  相似文献   

17.
小型RSP/F预分解窑的投产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磊 《水泥》2002,(1):25-27
屯河硫磺沟水泥厂RSP/F型预分解干法生产线1999年8月11日建成投产,经过半年多的生产调试后,该窑于2000年3月21~23日连续72h生产,通过达标验收,达标后生产正常稳定,曾连续投料、正常运行45d无停窑。产质量、运转率逐月递增,台产稳定在15.0~15.5t/h,平均运转率85%以上,入窑生料分解率达到85%,现对烧成系统的设计特点及生产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体会简介如下。1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主要特点1.1生产工艺特点采用Φ2.7m×40m窑配套的五级旋风预热器和RSP/F型分解炉相结合的预分解系统…  相似文献   

18.
0前言我集团有2条2000t/d熟料的φ4m×60m窑外分解窑生产线。其中#1窑是2000年由立波尔窑异地改造而成,2001年达产,台时产量为94t/h;#2窑是1978年我厂自行设计安装,其工艺缺陷较多,经过几次大的改造于1996年达产达标,台时产量为83.33t/h。虽然这两条线设计规模同为2000t/d,但耐火材料消耗(尤其是过渡带内衬)差别很大。本文  相似文献   

19.
王明晓 《水泥》2003,(4):40-42
我公司2台Φ2.5m×40mNH型五级旋风预热器窑于1991年建成投产,运转至今显现了热耗高、生产规模小等问题。1999年10月和2000年10月分别对1号窑和2号窑进行增设分解炉的技术改造,到2001年5月2台窑都达到正常运行。台时产量稳定在19~20t/h、运转率在85%以上、入窑表观分解率达到90%,各项指标都优于原设计目标。1改造方案及目标1.1方案在原五级旋风预热器框架旁增设辅框架安装1台MFC型分解炉;改造原窑头罩,加大其尺寸并从顶部抽取三次风,通过新增三次风管送入分解炉;在原煤粉仓下设分…  相似文献   

20.
我厂Φ4.2m×6.5m 四级旋风预热器窑生产线的主机设备是从罗马尼亚引进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于1993年4月投入试生产。1996年熟料强度出现了持续偏低的局面,最低时只有564MPa,给我厂生产高标号水泥带来了一定难度。通过对近几年来的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认为,影响熟料强度的主要因素有:窑的运转率,熟料的SM、IM、Fe_2O_3和MgO含量以及煤质等。经采取相应的措施,熟料质量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1 强化操作,确保窑连续稳定运转 影响窑连续运转的因素,除了设备本身方面的原因外,稳定操作是重要因素。在煅烧操作方面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控制和稳定尾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