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进行分析,探讨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0例诊断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非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对入选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CV)、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PBCV)、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并分析两组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冠状动脉S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r=0.075)、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r=0.090)、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r=0.628)、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r=0.708)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且血压变异性随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增加而增加。患者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均与SSS值之间呈正相关(回归系数B分别为0.028,0.033,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与非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系数、脉压指数)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36例入选病例行冠脉造影术,术后1周内监测24 h动态血压,记录各血压值。最后计算各血压变异系数及动态脉压指数(PPI)。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冠脉病变组中,24 h脉压指数、白昼脉压指数、夜间脉压指数、24 h收缩压、舒张压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血压变异系数及24 h动态脉压指数随冠脉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变异系数和动态PPI较其他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密切;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和动态PPI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结论:收缩压变异系数和动态PPI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动态血压参数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可疑冠心病病人322例,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冠脉造影,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n=85)、单支病变组(n=91)、双支病变组(n=77)和三支病变组(n=69),比较各组动态血压参数。结果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病人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ASBP)、24 h平均脉压(24 hAPP)、白天平均脉压(dAPP)、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脉压(nAPP)、均高于冠脉正常组(P < 0.05~P < 0.01)。与杓型血压模式比较,非杓型、反杓型、超杓型血压模式的病变支数(双支、三支)均明显高于杓型血压模式(P < 0.01);同一血压模式下病变支数比例分布,杓型血压模式:正常>单支>双支>三支(P < 0.01),反杓型血压模式的病变支数:三支>双支>单支>正常(P < 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24 hASBP、dASBP、24 hAPP、dAPP、夜间平均脉压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动态血压模式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及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8例,入院后完善冠状动脉造影,并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计算血压变异系数,记录动态血压结果及冠脉病变情况,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将病人分为血压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比较血压晨峰组与非晨峰组血压变异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血压变异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血压变异及血压晨峰的关系。结果血压晨峰组冠状动脉病变率、三支病变率及C型病变率高于血压非晨峰组(P<0.05),而单支病变率和A型病变率低于血压非晨峰组(P<0.01);冠心病患者中血压晨峰组Gensini总积分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1);冠心病组24 h平均血压变异、白天平均血压变异及夜间平均血压变异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组血压晨峰现象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变异性及晨峰程度为冠状动脉病变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晨峰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杰 《中外医疗》2009,28(2):43-43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9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结果合并高血压组冠状动脉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P〈0.001);与脉压〈60mmHg的患者相比,脉压≥60mmHg的患者冠状动脉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最高收缩压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与否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特点。方法:对500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血压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血压变异性与血压均值的变化规律一致,即血压均值和血压变异性均是白天增高,夜间下降,收缩压变异大于舒张压变异,但高血压组血压变异性各指标均显著大于血压正常组(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显著大于血压正常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病变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可疑冠心病患者121例,采用Judkin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病变组高血压病程6.3±8.7年、收缩压138±32mmHg、舒张压84±14mmHg及脉压46±16mmHg均明显高于非病变组(P〈0.05)。三支血管病变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和脉压均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和双支血管病变组(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高血压病程(P〈0.05)、年龄(P〈0.05)等因素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程增加、年龄和脉压增大者患冠心病的机会增加.并且收缩压和脉压的升高对冠状动脉的危害性较大。减肥、控制血压、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降低脉压。  相似文献   

8.
魏秀芳 《医学综述》2012,18(15):2438-2441
血压变异性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目前已成为临床高血压研究领域的热点。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血压变异性能更全面、个体化地诊治高血压病,并能较早、有效地预测靶器官的损害,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对高血压的诊治越来越注重血压变异性,恢复血压节律性成为降压疗效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在评估冠心病病情中的意义。方法136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按病变程度分为完全阻塞组31例,部分阻塞组53例,非阻塞组52例。84例阻塞病例再按病变部位、累及病变支数分亚组。通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V的时域指标:R-R总体标准差(SDNN)、24h每5min时段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每5min时段R-R间期标准差的24h平均值(SDNNind)、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数(PNN50)。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之间HRV的差异。结果(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SDNN、SDANNind、SDNNind下降越明显,而rMSSD、PNN50降低不明显;(2)左冠状动脉病变SDNN、SDANNind明显下降,而右冠状动脉病变HRV各指标下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HRV各指标下降越明显,但只有3支病变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下降越明显,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病变多在左冠状动脉、病变范围越广。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脉压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759例冠状动脉造影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登记,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脉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60mmHg为界将所有病例分为高脉压与低脉压2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间一般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以是否合并高血压对患者分为2个亚组,分析亚组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间脉压的差异。【结果】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高脉压与低脉压2组患者一般情况的多个项目存在差异,高脉压组3支病变患者的比例高于低脉压组(17.4%V89.9%,P=-0.003)。高血压亚组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的比例高于正常血压亚组(16.3%vs88.9%,P=0.004);高血压亚组内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之间的脉压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肚5.08,P=0.001),3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的脉压高于1支病变者,正常血压组内不同病变程度患者之间无差异(F=0.70,P-0.56)。【结论】总体分析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在高血压亚组内。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之间的脉压存在差异,3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的脉压显著高于1支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脉压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759例冠状动脉造影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登记,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脉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60mmHg为界将所有病例分为高脉压与低脉压2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间一般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以是否合并高血压对患者分为2个亚组,分析亚组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间脉压的差异。【结果】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高脉压与低脉压2组患者一般情况的多个项目存在差异,高脉压组3支病变患者的比例高于低脉压组(17.4%V89.9%,P=-0.003)。高血压亚组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的比例高于正常血压亚组(16.3%vs88.9%,P=0.004);高血压亚组内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之间的脉压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肚5.08,P=0.001),3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的脉压高于1支病变者,正常血压组内不同病变程度患者之间无差异(F=0.70,P-0.56)。【结论】总体分析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在高血压亚组内。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之间的脉压存在差异,3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的脉压显著高于1支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的脉压(P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有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的冠心病患者中,筛选出年龄>60(63.5±2.6)岁,体重50~70(57.2±3.4)kg,血糖、血脂、载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均在正常的高血压患者47例,分为PP>50mmHg组(A组)31例;PP≤50mmHg组(B组)16例,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两组相比,冠脉狭窄程度有显著差异。结论: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将有助于危险分层和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对18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非勺型组(n=113)与勺型组(n=72).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IMT≤1.0 mm组(n=76)和IMT>1.0 mm组(n=109).分析比较各组间临床及生物化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非勺型组和勺型组临床及生物化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勺型组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各项参数值与勺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非勺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68.1%)显著高于勺型组(40.3%)(P<0.05).IMT>1.0 mm组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较IMT≤1.0 mm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非勺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较勺型高血压病患者大,且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加者其血压变异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各项化验检查,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Gensini积分值表示,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多因素线性回归证实: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0),而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家族史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明确相关.结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66例因胸痛而就诊的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同时观察患者血脂各成分,并对各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各组之间存在差异,尤其多支病变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TC、TG、LDL-C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增加,HDL-C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减少,L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H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脂代谢紊乱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有内在的联系,对于预测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其进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至2006年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病例499例,对各病例的危险因素和冠脉造影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从冠脉狭窄度、病变血管的累及支数等情况来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与其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空腹血糖与冠脉狭窄度相关.高血压、吸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累及冠脉的血管支数相关,且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管累及的支数呈正相关.结论(1)高龄的病人冠脉病变程度较重,常有多支病变;(2)有高血压史的病人易出现多支病变;(3)有糖尿病史的病人多表现为冠脉的弥漫病变;(4)吸烟的病人冠脉病变程度较重,常发生多支病变;(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的病人容易出现多支病变,且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与右冠状动脉病变相关;(6)空腹血糖的增高可以加重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性为观察指标,分析其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对114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成伴LVH组和不伴LVH组两组,分析比较全天(24h)、白天、夜间的血压、血压负荷及其变异性与LVH的相关性。结果(1)EH伴LVH组24h、白天、夜间的收缩压(SBP)、SBP负荷及其变异性均显著高于不伴LVH组(P〈0.01);(2)EH患者LVMI与24h、白天、夜间的SBP、SBP负荷及其变异性呈正相关(P〈0.01),与夜间SBP变异性相关性最强(r=0.45);(3)24hSBP负荷〉25%预测LVH发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8.7%、89.7%、91.7%。结论(1)在LVH的形成过程中,SBP负荷及其变异性增加比舒张压负荷及其变异性更为重要。全天尤以夜间影响最大;(2)24h血压负荷〉25%可能是中国人群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胆红素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红素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AD)患者冠脉高度狭窄者42例、中度狭窄者25例及冠脉造影正常者34例的血清胆红素、血脂水平。结果CA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冠脉造影正常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冠脉造影正常者(P均〈0.05);高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之间其血清胆红素和血脂也有差异,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均〉0.05)。将101例研究对象作为整体进行相关性分析,血清TBil、DBil和IBil与TC、TG和LDL—C均呈负相关,与HDL—C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通过对血脂的影响在C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董建新  鲁跃华 《河北医学》2010,16(2):166-169
目的:了解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特点及血脂异常等羔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是否有差异,探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所有入选患者询问病史、体检并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颈动脉超声及血生化检测。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男性患者比率、平均年龄、T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24hSBP、dSBP、nSBP、24hPP、dPP、nPP水平及非杓型血压检出率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血压、ABPM所示收缩压及脉压增大对CAS病变形成的影响更明显,男性比女性、年长、血脂异常程度愈重,对CAS痛变形成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