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良、恶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库利艾特公司生产的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管径为16F/18F,对105例良、恶性肠梗阻患者在DSA引导下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治愈率、导管引流情况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105例肠梗阻患者均顺利插入预定部位。随访7~180天(平均94天),临床缓解率与治愈率分别为90.5%(95/105)和29.5%(31/105);并发症有导管堵塞24.8%(26/105)、导管脱落2.86%(3/105)、肠穿孔0.9%(1/105)、肠出血0.9%(1/10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76%(5/105),未出现与死亡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在DSA引导下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引流良、恶性肠梗阻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操作易行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2.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肠梗阻的病因和类型很多,发病后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形态与功能的改变,并可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一个重要措施,大多数肠梗阻需要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手术大都是在急诊情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3.
荣加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6):135-136
目的:探讨经鼻插入型肠胃导管置入术治疗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行经鼻插入型肠胃导管置入术治疗的单纯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分别行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的排便时间(2.1±1.0)d、排气时间(24.8±9.6)h及症状完全消失时间(15.7±4.1)d显著低于对照组(4.7±1.5)d、(47.2±16.7)h和(22.0±7.5)d(P〈0.01)。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经鼻插入型肠胃导管置入术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3年3月期间5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为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组和普通鼻胃管组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等腹部症状缓解情况、肠鸣音变化、腹围、胃肠减压量、排气排便恢复时间、X线立卧位腹平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指标。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鼻胃管组相比较,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组患者腹痛、腹胀等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与排便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胃肠减压量显著增加。结论: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能更有效胃肠减压,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鼻胃管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4%,观察组总有效率94.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普通鼻胃管较短,仅对胃内及高位小肠腔内容物起抽吸作用,减压效果有限。肠梗阻减压导管实现了小肠的全程引流减压,直接抽吸梗阻近端肠腔内的积气积液,临床症状缓解迅速,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雷忠 《中外医疗》2014,(28):94-95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鼻型肠梗阻治疗各类肠梗阻的优势。方法回顾性2011年7月—2013年7月该院普外科室收治的16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参照数字对比法将1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鼻胃管减压治疗,观察组直接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治疗,记录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不同类型急性肠梗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腹痛腹胀环节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和影像学指标(腹部平片、CT)缓解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体有效率8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2%(P〈0.01)。观察组对非癌性肠梗阻和大、小肠梗阻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导管减压治疗对非癌性肠梗阻、大肠梗阻的疗效要优于对癌性肠梗阻和小肠梗阻。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可迅速缓解不同类型急性肠梗阻患者梗阻状况,且鼻型肠梗阻导管有助于动态观察肠运动、腹部影像学特征,从而帮助锁定梗阻部位,明确手术指证,对提高手术效果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肠梗阻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月10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其中采用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50例为A组,鼻胃管减压治疗56例患者作为对照为B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种减压方法对肠梗阻的疗效差异。 结果 肠梗阻导管组在临床症状缓解、实验室资料、影像学改变方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45、8.72、7.48、4.61、7.47,P均<0.05)。A组患者需手术治疗比例较B组低,总体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4、23.43,P均<0.05)。 结论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肠梗阻治疗中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鼻胃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诊断、治疗难治性肠梗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难治性肠梗阻患者.结果 10例患者,3例治愈,2例中转手术,3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对难治性肠梗阻能够有效减压、缓解症状,能够帮助确定肠梗阻部位,能够治愈部分因粘连、炎性包块导致的肠梗阻.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探讨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肠梗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中选取78例纳入研讨领域,并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在X线辅助下进行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疗效佳,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14.
术后早期肠梗阻是腹部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之一,腹胀、腹痛,无排便、排气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不但引起肠管本身解剖和功能上的改变,而且可导致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较高(5%~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了13例应用经鼻置人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护理经验,包括导管的护理,导管并发症的观察,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护理,拔管护理及健康宣教在内的整体护理措施,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其中治疗组20例置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对照组17例行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每天减压量,治疗第3天腹围缩小幅度,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腹部X线平片液气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每天减压量、治疗第3天腹围缩小幅度大于对照组,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液气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保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良好,优于传统鼻胃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鼻胃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治疗成功率,肠梗阻征象缓解情况和并发症率。结果全部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8.9%,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缓解时间和液气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置管后日均引流量及24 h胃肠减压量,研究组远大于对照组(P<0.01);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要高于研究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道梗阻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144-147
目的总结21例晚期卵巢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与护理的效果,并采用适宜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不适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1例晚期卵巢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观察其梗阻症状的缓解情况,并提出适宜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平均置管时间(12.95±3.01)d,置管期间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无导管相关并发症和导管意外发生,18例患者显效,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梗阻症状缓解;1例患者无效,患者在置管3周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行妇科晚期减瘤术加肠粘连松解术;2例患者放弃进一步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对于晚期卵巢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经鼻肠梗阻导管有助于缓解梗阻情况,并通过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晚期肺癌、食管癌、胃癌、肠癌、卵巢癌、宫颈癌致肠梗阻13例,均在DSA引导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减压导管过十二指肠屈氏韧带至空肠;所有病例均在鼻胃减压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改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并观察患者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后的引流管的引流量、引流管最后插入的深度,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置管后均未予外科手术干预,术后引流量充分,肠梗阻症状(呕吐、腹痛、腹胀以及腹部体征)均明显缓解。结论:应用DSA引导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恶性肠梗阻疗效确切,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方法简便、易行,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金殷植  王清  张海燕 《医学综述》2012,(21):3617-3619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治疗是临床上的难点,常出现手术疗效欠佳或再次粘连梗阻等问题,因此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存在争议。近年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应用于单纯性肠梗阻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其肠腔减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胃管减压。现就肠梗阻导管的临床适应证、置管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