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肺通气评分在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 d内治疗好转的3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入科时及7 d后的肺通气总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中心静脉压(CVP)。研究肺通气总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EVLWI、氧合指数、CVP的相关性。结果 经入科后治疗好转的ARDS患者与入科时比较,入科7 d后APACHEⅡ评分、肺通气总评分、EVLWI均下降,氧合指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肺通气总评分与APACHEⅡ评分、EVLWI、CVP呈正相关(r=0.95、0.95、0.64,P均<0.01),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94,P<0.01)。结论 肺部超声肺通气评分能有效评估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可作为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监测手段中除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以外的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中文版认知障碍简要测试量表(brief assessment of impaired cognition,BASIC)在脑卒中患者认知测评中的表现,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纳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97例卒中中心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作为脑卒中组,另选择40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体检个体作为对照组,由经培训的康复医师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MMSE和BASIC测评,比较分析两者的测评结果。 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组MMSE和BASIC得分明显下降,说明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显著受损。②脑卒中组MMSE和BASIC总分呈明显正相关(r=0.662,P=0.000)。③直线相关提示年龄与MMSE(r=-0.324,P=0.001)和BASIC(r=-0.401,P=0.000)均呈负相关。教育年限则与MMSE(r=0.349,P=0.000)和BASIC(r=0.378,P=0.000)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提示MMSE结果不受年龄影响。④MMSE和BASIC无显著天花板和地板效应。⑤Kappa分析显示两量表在评估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时一致性一般(Kappa=0.286,P=0.005)。⑥受试者工作曲线提示,MMSE和BASIC曲线下面积无明显差异,MMSE和BASIC的最佳截值分别为27.5和20.5。 结论: BASIC量表衰减效应低、操作耗时短,可作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快速筛查工具,但应用于老年高文化程度患者时需酌情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QALB),探讨神经梅毒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确诊的93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38例)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55例),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脑脊液生物化学资料。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研究神经梅毒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认知功能障碍组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神经梅毒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免疫球蛋白G(IgG)、IgG指数、IgG 24 h鞘内合成率、寡克隆带阳性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QALB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16.42±9.24)×10-3 vs(3.60±1.11)×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07,P<0.01)。QALB偏高(> 7×10-3)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QALB正常(≤ 7×10-3)的患者,分别为92.11%(35/38)和67.27%(3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7,P=0.002)。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示QALB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410,P=0.024)。结论 血脑屏障损伤的神经梅毒患者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血脑屏障通透性越高认知功能障程度越严重,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助于临床评估神经梅毒患者的智力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11C-匹兹堡化合物B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N-methyl-11C]-2-(4-methylaminophenyl)-6-hydroxybenzothiazol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1C-PIB-PET/CT)与神经心理量表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系。 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门诊及住院患者2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神经心理测试量表评分和11C-PIB-PET/CT成像,使用pMOD软件对患者11C-PIB-PET/CT成像进行处理,得到患者各脑区11C-PIB的标准摄取值比(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ratio,SUVR),组间对比得到显著差异的脑区,对所有患者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SUVR与神经心理测试量表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AD组SUVR均值高于MCI组SUVR均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2组患者SUVR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的脑区为:左侧额下回(P=0.009)、左侧额上回(P=0.008)、左侧海马旁回及周围回(P=0.005)、右侧海马旁回及周围回(P=0.002)、左侧梭形回(P=0.002)、右侧梭形回(P=0.003)、左侧中央后回(P=0.003)、右侧楔叶(P=0.008)、左侧壳核(P=0.007)、右侧壳核(P=0.003)、右侧苍白球(P=0.006)、右侧扣带回前部(P=0.004)。③进一步将所有患者差异显著的脑区SUVR值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评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中,左侧额上回(r=-0.454,P=0.029)、左侧海马旁回及周围回(r=-0.439,P=0.036)、左侧梭形回(r=-0.421,P=0.045)、左侧中央后回(r=-0.482,P=0.020)SUVR值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左侧额上回(r=-0.430,P=0.040)、左侧海马旁回及周围回(r=-0.418,P=0.047)、左侧梭形回(r=-0.454,P=0.030)、左侧中央后回(r=-0.477,P=0.021)、左侧壳核(r=-0.422,P=0.045)、右侧壳核(r=-0.419,P=0.047)SUVR值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 结论: ①AD组患者脑内11C-PIB的SUVR值显著高于MCI组患者。②AD组与MCI组患者多个脑区SUVR值具有显著差异。③额上回(左)、海马旁回及周围回(左)、梭形回(左)、中央后回(左)、壳核(左、右)部位Aβ蛋白沉积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研究结果可为AD的早期识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老年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以评价其脑保护效应。方法 择期行CABG术老年患者40例,患者年龄65~75岁,体重指数22.4~27.5kg/m2,性别不限,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0):对照组(N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D组诱导后右美托咪定以0.2μg/kg剂量输注负荷量后再以0.4μg/(kg·h)速率持续输注至术毕,N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切皮前即刻(T0)、术毕即刻(T1)、术后24h (T2)、72h (T3)时采颈内静脉血4ml,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采用MMSE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3天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与T0时比较,N组和D组T1~3时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均升高(P<0.01)。与N组比较,D组T1~3时S-100β蛋白及NSE血清浓度明显降低(P<0.01)。与术前第1天值相比,N组术后第3天MMSE评分值降低(P<0.01);与N组相比,D组术后第3天评分值升高(P<0.05),术后第3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N组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负荷量,随后以0.4μg/(kg·h)输注至术毕可降低体外循环下CABG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具有脑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下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侧卧位与俯卧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RDS患者120例,根据病因及通气方法分为4组,其中肺内源性ARDS侧卧位治疗患者作为A组(29例)、肺外源性ARDS患者侧卧位治疗患者作为B组(30例)、肺内源性ARDS俯卧位治疗患者作为C组(31例)、肺外源性ARDS俯卧位治疗患者作为D组(30例)。对比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及近期预后。结果 4组患者体位变化前、体位变化1 h、体位变化3 h的PaO2、PaO2/FiO2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PaO2、PaO2/FiO2有差异(F =8.365和9.001,均P =0.000);②4组患者PaO2、PaO2/FiO2有差异(F =9.025和8.747,均P =0.000);③4组患者PaO2、PaO2/FiO2变化趋势有差异(F =8.779和7.988,均P =0.000)。4组患者体位变化前、体位变化1 h、体位变化3 h的气道峰压、呼吸浅快指数、HR、MAP、CVP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气道峰压、呼吸浅快指数、HR、MAP、CVP无差异(F =2.143、1.372、1.854、1.879和1.266,P =0.092、0.252、0.086、0.134和0.287);②4组患者气道峰压、呼吸浅快指数、HR、MAP、CVP无差异(F =1.869、1.752、1.003、0.803和0.708,P =0.084、0.157、0.459、0.494和0.548);③4组患者气道峰压、呼吸浅快指数、HR、MAP、CVP变化趋势无差异(F =2.246、1.657、1.963、2.010和2.225,P =0.079、0.177、0.080、0.114和0.086)。4组患者体位变化前、体位变化1 h、体位变化3 h的LVEF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LVEF有差异(F =6.011,P =0.000);②4组患者LVEF无差异(F =1.957,P =0.081);③4组患者LVEF变化趋势有差异(F =6.032,P =0.000)。4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4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下肺外源性ARDS患者体位变化通气治疗血气指标改善优于肺内源性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ARDS对肺通气改善优于侧卧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OSAHS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性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78例男性OSAHS患者及30例男性健康对照人群, 分别行多导睡眠图仪(PSG)监测,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4)、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微觉醒指数(MAI),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s), 同时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 (IIEF-5)量表评估所有受试者性功能。结果 OSAHS患者BMI、颈围、腹围升高(P<0.01),PSG各参数指标亦增高(P<0.01);而血清性激素FSH、LH、E2、P等水平均降低(P<0.01)。轻中度和重度OSAHS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2.26%和55.32%,均较健康对照组人群明显增高(F=5.58,P<0.01)。性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与年龄、AH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7,r=0.367),与FSH水平呈负相关(r=-0.412)。结论 OSAHS患者存在明显性功能障碍,其发生可能与性激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三年制博士和八年制博士的盲审结果,探讨八年制教育的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资料分析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20年送审的47名八年制博士和88名三年制博士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比较学位论文各项评价意见,Spearman检验分析总体评价与答辩意见、分项评价意见的相关性。结果 两类博士在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论文规范性及总体评价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选题与综述(χ2=5.70,P=0.017)、创新性及论文价值(χ2=9.10,P=0.003)方面八年制博士弱于三年制博士。论文规范性与两类博士如期参与答辩的相关性最强(八年制rs=0.53,P<0.001;三年制rs=0.45,P<0.001)。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与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的总体评价密切相关(rs=0.74,P<0.001)。结论 八年制博士在学术素养和学术态度方面和三年制博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建议明确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和细化符合八年制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加强科研兴趣和学术信念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军人焦虑敏感性(anxiety sensitivity,AS)、心理弹性(resilience,RS)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某部260名现役军人,采用AS指数量表Ⅲ(ASI-3)、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间关系。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92.3%。军人AS和心理健康水平在服役年限、是否独生子女、职别、文化程度、入伍前户籍等人口学变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AS军人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低AS军人(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军人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ASI-3总分(r=0.487,P<0.001)和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躯体关注=0.435,r社会关注=0.455,r认知关注=0.445;P<0.001),与CD-RISC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坚韧=-0.315,r力量=-0.321,r乐观=-0.227;P<0.001)。结构方程模型和Sobel检验结果显示,AS能通过RS间接影响军人心理健康:χ2/df=20.222/12=1.685 2,P=0.063,拟合优度指数(GFI)=0.977,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946,规范拟合指数(NFI)=0.977,相对拟合指数(RFI)=0.960,增值拟合指数(IFI)=0.991,Tucker-Lewis系数(TLI)=0.983,比较拟合指数(CFI)=0.990,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54。结论 RS在军人AS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应重点关注高AS军人心理健康问题,提高RS,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不同给药方式对胸科手术麻醉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麻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A组术中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采用单次静推的方法,B组术中采用持续泵入的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停药至出手术室时间、停药后4个成串刺激比率(train-of-four ratio,TOFr)从25%恢复至75%的时间、TOFr从25%恢复至90%的时间、TOFr=75%和TOFr=90%时的拔管率;单肺通气前后不同时间的肺顺应性、气道压;手术过程的总用药量。结果 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TOFr从25%恢复至75%的时间、从25%恢复至90%的时间、术中总用药量、拔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停药至拔管时间(43±15.2)min、停药至离室时间(60±14.3)min,均低于A组的(55±17.5)min和(75±27.6)min;B组患者单肺通气后0.5 h和1 h肺部的顺应性为(23.1±1.9)mL/cmH2O、(22.9±2.2)mL/cmH2O,均高于A组的(20.8±2.6)mL/cmH2O和(21.1±2.0)mL/cmH2O;B组单肺通气后0.5 h和1 h的气道峰压(24.2±1.6)cmH2O、(24.1±1.2)cmH2O,均低于A组的(26.2±1.7)cmH2O和(25.7±1.8)cm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科手术中持续泵入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可以较好地改善单肺通气后肺部顺应性及气道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身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对脑血管二氧化碳反应性(CVR-CO2)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择期行胸科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单肺机械通气。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建立人工气胸后10 min(T2)、关胸前5 min(T3)、手术结束时(T4)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测量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速度(VMCA),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相关公式计算CVR-CO2。并在术前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记录两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Narcotrend值无差异(P>0.05),但在不同时间和变化趋势方面有差异(P<0.05)。试验组与...  相似文献   

12.
谢莉  柴小青 《安徽医学》2016,37(9):1099-1101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在非心脏手术过程中,血压变化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安徽省立医院接受非心脏手术的74例老年患者,按照术中血压变化情况分为低血压组、血压波动组和正常血压组,分析3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血压情况等。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POCD评定。结果 3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波动组患者术后第1天MMSE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且显著低于正常血压组和低血压组术后第1天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MMSE评分结果基本恢复术前水平。结论 术中血压波动与POCD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而术中低血压与POCD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65岁以上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Ⅰ组)静注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快速诱导插管,用瑞芬太尼[0.05~0.20μg/(kg·min)]和丙泊酚[3~6mg/(kg·h)]持续输注维持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Ⅱ组)选择L3~4椎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推注0.5%布比卡因1.0~1.8ml,必要时硬膜外追加1.6%利多卡因,辅用咪唑1~2mg或芬太尼50~100μg。两组麻醉前及术后1、4、8、24h应用MMSE测试方法评定其认知功能。结果:38例出现术后精神功能障碍,两组总发生率为63.3%。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hMMSE值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各时间点MM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磷酸肌酸钠、右美托咪定复合磷酸肌酸钠对老年人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食道癌根治术老年病人60例,随机双盲均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磷酸肌酸钠组(CP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磷酸肌酸钠组(DCP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空白对照组(C组)。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ECG)、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并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后开始麻醉,各组麻醉诱导方法及维持用药相同。于麻醉前和术后3 h、1 d、2 d时分别记录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各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CP组在术后3 h、1 d、2 d时的MMSE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DCP组MMSE评分在术后3 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2 d时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CP组、DCP组MMSE评分在术后各时段均明显高于C组(P<0.05~P<0.01),D组、CP组、C组术后各时段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P组术后各时段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而和D组、C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和右美托咪定均可有效提高老年病人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两药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进行老年患者骨科手术选择麻醉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2例接受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52例,采用椎管内麻醉。记录并比较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药用量、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依照精神状态简易量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各节点的认知功能;比较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术后清醒时语言陈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小时内2组MMSE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8小时,对照组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16小时时,观察组MMSE恢复至与术前水平,对照组MMSE在术后24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低血氧症、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结论:椎管内麻醉能以较少的麻醉药物剂量达到缩短术后清醒时间的效果,且对老年患者术后精神、认知功能影响较低,并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异氟醚和异丙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异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将ASAⅠ~Ⅱ麻醉下行腹部外科手的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异氟烷组(I组n=35)和异丙酚组两组(P组n=35)。两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咪达唑伦0.03mg/kg,芬太尼2μg/kg,依托咪酯0.2mg/kg,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插管,分别以1.5~2MAC的异氟醚和3~6mg/kg.h异丙酚维持麻醉,使用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2、24、48h认知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术后12、24、48h均较术前降低(P〈0.05),在术后12h、24h异丙酚组MMSE评分较异氟醚高(P〈0.05),异丙酚组认知功能的发生率在术后24h较异氟醚低(P〈0.05),术后12、48h无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比异氟醚全身麻醉能提高老年患者术后早期MMES值,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α2A受体激动剂对老年脑肿瘤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α2A受体激动剂改善老年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7年12月老年脑肿瘤手术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80例。右美托咪定组术前泵入α2A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easy intelligence status checklist,MMSE)评分测定患者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uppression adsorption,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染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 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8.75%)低于对照组(38.75%,χ2=7.811,P=0.005)。手术前,2组患者MMSE评分、血清IL-6、TNF-α水平、血清MDA浓度和SOD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右美托咪定组MMSE评分[(26.71±2.04)分]、SOD活性[(88.42±8.74)U/mL]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IL-6[(42.13±3.38)pg/mL]、TNF-α水平[(16.27±1.95)pg/mL]和MDA浓度[(5.14±1.27)nmol/mL]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α2A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改善老年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术前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分>2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和氯胺酮组(n=30).全麻诱导后,氯胺酮组肌肉注射氯胺酮1.0 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然后插管.术后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3 d,维持良好镇痛效果.于术前1 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并记录作为基线数据;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24,48,72 h抽取外周静脉血样3 ml,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24,48,72 h采用MMSE评分评价认知功能,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间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及手术时间、麻醉时间、MMSE基础评分和麻醉药物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术后血浆IL-1β、IL-6和TNF-α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诱导前1 d相比,氯胺酮组血浆IL-1β、IL-6和TNF-α轻微升高(P>0.05),对照组则升高明显(P<0.05).对照组术后24,48,72 h POCD发生率分别为33.3%,23.3%,10.0%;氯胺酮组分别为20.0%,13.0%,6.6%;对照组在第1,2天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氯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POCD发生率,推测可能与氯胺酮的抗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氟马西尼改善丙泊酚麻醉后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改善丙泊酚麻醉下行胆管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136例行丙泊酚麻醉胆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对照组65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推注氟马西尼,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度唤醒时问、拔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术后1h、6h、12h的MMSE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仅术后1h与术前有明显差异(P〈0.05),且其术后1h、6h、12h的MMSE评分较对照组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马西尼可明显降低丙泊酚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且可缩短认知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对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按术后镇痛方法和药物的不同分为4组:S0、S1、S2、S3组;S0、S1组分别实施连续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S2、S3组实施连续TPVB自控镇痛(其中S2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S3组单独应用罗哌卡因)。比较S0,S1,S2,S3组患者术后疼痛阈值;S2,S3组阻滞起效与维持时间,观察纪录S2,S3组拔管后0 min (T0)、10 min (T1)、20 min (T2)、30 min (T3)、40 min (T4)、50 min (T5)、60 min (T6)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4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各组患者术前1天疼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和48 h,S1、S2、S3组与S0组患者相比疼痛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较S0、S1组明显减少;同时S2组的阻滞起效时间比S3组的短,且维持时间长(P<0.05)。在T1-T6时S2组的HR、MAP较T0时降低(P<0.05),与S3组同时刻相比,2项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S2组除有5例(10.0%)发生心动过缓外,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较其他3组低。结论 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行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进行TPVB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