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工蛹虫草与谷胱甘肽(GSH)组方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蛹虫草与GSH低、中、高剂量组(0.200、0.400和1.200 g/kg),灌胃给药,1次/d,连续30 d。实验末期采用50%乙醇一次灌胃,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制作肝组织病理切片,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三酰甘油(TG)含量。结果 0.400和1.200 g/kg剂量组ALT和AST活性、MDA和TG含量以及肝脏脂肪变性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0.200、0.400和1.200 g/kg剂量组SOD活性,1.200 g/kg剂量组GSH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蛹虫草与GSH组方对乙醇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敦煌医方四时常服方对镉染毒大鼠肝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6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镉染毒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氯化镉1.5 mg/kg·bw加敦煌四时常服方1.2 g/ml低剂量干预组、氯化镉1.5 mg/kg·bw加敦煌四时常服方2.4 g/ml中剂量干预组和氯化镉1.5 mg/kg·bw加敦煌四时常服方4.8 g/ml高剂量干预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单纯镉染毒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四时常服方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均腹腔注射0.1%氯化镉,1.5 mg/kg·bw注射,相当于1.5 ml/kg·bw,每周5次,共5周。模型组用蒸馏水、四时常服方组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分别用1.2、2.4和4.8 g/ml四时常服方灌胃,1次/d,连续5周,末次给药后股动脉采血,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分离肝,称重,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镉染毒模型组血清ALT含量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镉染毒组比较,四时常服方各干预组血清ALT含量下降,以高剂量干预组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的SOD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肝脏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镉染毒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肝组织的SOD、M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敦煌医方四时常服方对镉染毒大鼠肝氧化损伤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芹菜素(apigenin,AP)对丙烯腈(acrylonitrile,ACN)致大鼠肝内质网应激(ER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ACN组(50 mg/kg·bw ACN)、低AP干预组(234 mg/kg·bw AP+50 mg/kg·bw ACN)和高AP干预组(468 mg/kg·bw AP+50 mg/kg·bw ACN),灌胃量均为5 ml/kg·bw,1次/d,每周6 d,共13周。末次染毒结束后,次日处死大鼠。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RT-PCR检测ERS相关基因GRP78、CHOP和Caspase-1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RS相关蛋白GRP78、CHOP和Caspase-12表达水平。结果 ACN组大鼠肝SOD活力、GSH-Px活力和GSH含量均低于对照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AP干预组大鼠肝SOD活力、GSH含量均高于ACN组,GSH-Px活力低于AC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N组大鼠肝组织GRP78、CHOP和Caspase-1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低AP干预组大鼠肝组织GRP78、CHOP和Caspase-12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ACN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AP干预组大鼠肝组织GRP78和CHOP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ACN组(P0.05),GRP78、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AC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N可致大鼠肝氧化损伤,激活ERS信号通路,AP可减轻ACN引起的ERS。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香附茶多酚方剂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60只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3个香附茶多酚方剂剂量组,除对照组外D-半乳糖500mg/kg腹腔注射造模,注射量为0.1mL/10g,每日1次,连续造模6周。给药组连续灌胃30d,同时模型组和各给药组继续给予相同剂量D-半乳糖腹腔注射。末次灌胃1h后,取血测定血清抗氧化能力。另取60只小鼠给药方法同前,末次灌胃后,禁食16h,模型组和给药组灌胃给予50%乙醇12mL/kg,6h后取肝脏,测定肝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结果香附茶多酚方剂连续小鼠灌胃30d,各剂量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蛋白质羰基含量显著下降(P<0.01),香附茶多酚方剂高剂量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各剂量组肝组织SOD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MDA含量、蛋白质羰基含量显著下降(P<0.01或P<0.05),香附茶多酚方剂高剂量组GSH含量显著上升(P<0.05)。结论香附茶多酚方剂对动物具有抗氧化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三氧化二砷(As_2O_3)所致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As_2O_3组、叶黄素组和As_2O_3+叶黄素组,每组12只。As_2O_3与叶黄素溶液的灌胃剂量分别为5和40 mg/kg·bw,时间分别为70和35 d。称量小鼠体重、肝重并计算肝脏系数;测定肝组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_2O_3组体重、GSH含量、SOD活力、T-AOC水平、NO含量降低,肝重、肝脏系数、AST与ALT活力、MDA含量升高(P0.05);与As_2O_3组比较,As_2O_3+叶黄素组的体重、GSH含量、SOD活力、T-AOC水平、NO含量均升高,肝重、肝脏系数、AST与ALT活力、MDA含量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叶黄素能够拮抗砷所致小鼠的肝脏毒性和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脏系数,肝组织中丙二醛(MDA)与黄嘌呤氧化酶(XOD)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SH)和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保护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分组,①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灌胃生理盐水1mL/100g·d;②急性肝损伤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mL/100g.d;③葵花护肝片组:灌胃0.5%葵花护肝片1mL/100g·d;④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低剂量组:灌胃5%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1mL/100g·d;⑤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中剂量组:灌胃10%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1mL/100g·d;⑥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高剂量组:灌胃15%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1mL/100g·d。以上6组分别每d灌胃给药(ig)1次连续灌胃15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组小鼠灌胃0.1%CCl花生油溶液10mL/kg禁食不禁水,24h后造模成功,分别进行生化测定及形态学检查实验观察效果。结果: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保护作用明显,对肝脏轻度肿胀有缓解作用;降低肝组织中丙二醛(MDA)与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谷胱甘肽还原酶(GSH)活力提高显著;对肝脏组织结构有明显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CCl4)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显著。结论: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肝脏组织结构有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CCl4)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显著,降低肝组织中丙二醛(MDA)与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提高谷胱甘肽还原酶(GSH)活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琐琐葡萄多糖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VVP低剂量组(125 mg/kg·bw)、VVP中剂量组(250 mg/kg·bw)和VVP高剂量组(500 mg/kg·bw),10只/组;空白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模型组和VVP各剂量组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4)首次0.8 ml/100 g·bw,以后0.5 ml/100 g·bw,溶剂对照组皮下注射等剂量花生油,每周2次;VVP干预组每天按照设定剂量灌胃给予VVP溶液,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bw,试验周期为8周;实验结束时,所有动物隔夜禁食,腹主动脉采血,取肝、肾、脾和胸腺,分别测定脏器系数、生化指标,并对肝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检查。结果琐琐葡萄多糖明显增强肝纤维化大鼠体重,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和脾脏指数,提高胸腺指数;并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透明质酸(H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VVP有效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结论琐琐葡萄多糖可有效抑制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芹菜素(apigenin,AP)对丙烯腈(acrylonitrile,ACN)染毒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 50只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CN组(46 mg/kg·bw ACN)、低AP干预组(46 mg/kg·bw ACN+117 mg/kg·bw AP)、中AP干预组(46 mg/kg·bw ACN+234 mg/kg·bw AP)和高AP干预组(46 mg/kg·bw ACN+351 mg/kg·bw AP),按5 ml/kg·bw灌胃染毒,1次/d,6 d/周,连续4周;检测大鼠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N组大鼠脑湿重及脑脏器系数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升高,GSH-Px活性降低,IL-6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干预后,与ACN组比较,低和高AP干预组大鼠脑湿重升高,低、中和高AP干预组大鼠脑脏器系数上升,中AP干预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升高,低、中和高AP干预组GSH-Px活性及GSH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AP干预组TNF-α含量降低,低、中和高AP干预组IL-6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N染毒可诱导大鼠脑组织发生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117和234 mg/kg·bw AP对ACN引起的大鼠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7):885-888
目的:探讨汉防己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联苯双酯组(阳性对照,150 mg/kg)和汉防己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每组10只,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ig 50%乙醇(0.1 m L/10 g)溶液复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2 h后,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发生水肿、细胞排列紊乱及局部坏死等病变,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MDA水平以及肝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肝组织中SOD、GSH、GSH-Px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汉防己多糖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均减轻;除汉防己多糖低剂量组小鼠肝细胞凋亡率降低不明显外,其余各给药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汉防己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及减少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用最佳组方配比,及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复制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权重配方法设立不同配比组方6组,于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后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为参考指标,确定组方的最佳理论配比。另取56只小鼠进行确证性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PO(2 000 U·kg(-1))组、GSH(12.5 mg·kg(-1))组、GSH(12.5 mg·kg(-1))组、EPO(1 000 U·kg(-1))组、EPO(1 000 U·kg(-1))+GSH(6.25 mg·kg(-1))+GSH(6.25 mg·kg(-1))低剂量组、EPO(2 000 U·kg(-1))低剂量组、EPO(2 000 U·kg(-1))+GSH(12.5 mg·kg(-1))+GSH(12.5 mg·kg(-1))中剂量组、EPO(4 000 U·kg(-1))中剂量组、EPO(4 000 U·kg(-1))+GSH(25 mg·kg(-1))+GSH(25 mg·kg(-1))高剂量组,均于手术前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检测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后各组血清AST、ALT水平和肝组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活性。结果组方实验结果显示EPO对肝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更明显,是主药,GSH是辅药,两者的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高剂量组,均于手术前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检测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后各组血清AST、ALT水平和肝组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活性。结果组方实验结果显示EPO对肝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更明显,是主药,GSH是辅药,两者的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GSH 12.5 mg·kg(-1)+GSH 12.5 mg·kg(-1)。确证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和肝脏MDA水平升高,肝脏SOD、GSH-P_X活性降低(P<0.01)。EPO组、EPO+GSH中剂量组和EPO+GSH高剂量组血清AST、ALT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EPO组高于其他两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EPO+GSH中剂量组、EPO+GSH高剂量组GSH-P_X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EPO和GSH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相加保护作用,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确证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和肝脏MDA水平升高,肝脏SOD、GSH-P_X活性降低(P<0.01)。EPO组、EPO+GSH中剂量组和EPO+GSH高剂量组血清AST、ALT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EPO组高于其他两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EPO+GSH中剂量组、EPO+GSH高剂量组GSH-P_X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EPO和GSH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相加保护作用,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GSH 12.5mg·kg(-1)+GSH 12.5mg·kg(-1),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舒远辉  马润  谢娜  李垚  王豫萍 《天津医药》2021,49(7):694-698
目的 探究大麻二酚(CBD)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42只6~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模型组(9只)、CBD对照组(9只)、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干预组(6只)、CBD干预组(9只),其中CBD对照组、GSH干预组、CBD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射CBD 5 mg/kg、GSH 200 mg/kg、CBD 5 mg/kg,对照组、模型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2 h后模型组、GSH干预组、CBD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射含20% CCl4橄榄油5 mL/kg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24 h后取血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GS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损伤坏死严重,ALT、AST、MDA水平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OD、GSH水平及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GSH干预组、CBD干预组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ALT、AST、MDA水平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SOD、GSH水平及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CBD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抑制COX-2的表达,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模型中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以及软肝冲剂对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PF级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护肝片对照组、软肝冲剂低剂量组和软肝冲剂高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给予100%花生油1 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模型组给予含20% CCl_4的花生油1 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护肝片对照组给予含20% CCl_4的花生油1 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并从第3周起给予护肝片0.1 mg/(kg·d)灌胃至第10周;软肝冲剂低剂量组给予含20% CCl_4的花生油1 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并从第3周起给予软肝冲剂1 g/(kg·d)灌胃至第10周;软肝冲剂高剂量组给药剂量为5 g/(kg·d),造模及给药方法与低剂量组相同。在第10周通过摘除眼球取血,检测小鼠血清中的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Ⅳ-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计算肝脏指数;观察小鼠肝脏的HE染色和MASSON染色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血清中HA、LN、PCⅢ、Ⅳ-C、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SOD显著降低(P<0.05),MDA显著升高(P<0.05),肝脏指数增加(P<0.05),病理切片显示肝细胞坏死并出现脂肪空泡、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细胞浸润,MASSON染色显示肝组织内出现明显脂肪空泡和纤维组织增生;软肝冲剂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血清中HA、LN、PCⅢ、Ⅳ-C、ALT和AST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SOD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降低(P<0.05),病理检查显示肝脏组织中无炎性浸润、脂肪空泡和纤维组织沉积,MASSON染色显示肝组织内出现明显脂肪空泡和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CCl_4腹腔注射可以形成小鼠肝硬化模型,病理改变以脂肪空泡出现和纤维化为主;软肝冲剂可以改善肝脏功能,减轻CCl_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丙烯腈(ACN)亚急性染毒致大鼠肝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 60只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低ACN组(11. 5 mg/kg·bw ACN)、中ACN组(23. 0 mg/kg·bw ACN)、高ACN组(46. 0 mg/kg·bw ACN)、N-乙酰半胱氮酸(NAC)干预组(300. 0 mg/kg·bw NAC+46. 0 mg/kg·bw ACN),每组12只,灌胃染毒,1次/d,6 d/周,共28 d。末次染毒结束24 h后,心脏采血,摘取肝,计算肝脏器系数,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低ACN组、高ACN组、NAC干预组大鼠肝脏系数高于对照组(P0. 05);低ACN组、高ACN组大鼠血清ALT活力,中ACN组、高ACN组大鼠血清AST活力高于对照组(P0. 05);高ACN组大鼠血清ALT活力高于NAC干预组(P0. 05); ACN各剂量染毒组、NAC干预组大鼠肝CAT活力低于对照组(P0. 05),高ACN组、NAC干预组大鼠肝GSH含量低于对照组(P0. 05),中ACN组、高ACN组、NAC干预组大鼠肝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 05);高ACN组大鼠肝MDA含量高于NAC干预组(P0. 05);光学显微镜下,对照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索排列整齐,肝细胞形态正常;低ACN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异常变化;中ACN组肝细胞轻度疏松,结构清晰;高ACN组肝细胞肿胀,胞浆疏松,核空泡变; NAC干预组较高ACN组大鼠肝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ACN亚急性染毒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使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发生改变,产生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甘草酸二铵对镉致肝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DG)对染镉小鼠肝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经口灌胃给予不同剂量(20、40、60mg/kg)DG(10mL/kg)连续5d,末次给药后1h给予氯化镉(7·2mg/kg),24h后处死动物,测定肝匀浆中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结果DG可明显降低肝组织MDA水平,使GSH含量升高,使肝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有一定程度恢复,均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DG可对染镉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砷致小鼠肝脏毒性预防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GSPE)对三氧化二砷(As2O3)所致肝脏毒性的预防保护效果,揭示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5 d空白组、70 d空白组、35 d GSPE组、70 d GSPE组、砷染毒组、GSPE预防组和GSPE干预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以GSPE 400 mg/kg、As2O35 mg/kg为剂量灌胃给药。测定小鼠体重、肝重、肝脏系数、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结果砷染毒组ALT和AST活性、MDA含量显著高于70 d空白组,SOD活性、GSH含量、T-AOC水平显著低于70 d空白组(P0.05);砷染毒组与GSPE干预组、70 d GSPE预防组相比,血清ALT、AST活力增高(P0.05);70 d GSPE预防组ALT及AST活性、MDA含量均低于35 d GSPE干预组(P0.05),SOD活性、GSH含量、T-AOC水平均高于35 d GSPE干预组(P0.05);GSPE干预组和GSPE预防组较砷染毒组,SOD活力、T-AOC水平、GSH含量均升高,MDA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砷染毒前35 d对小鼠进行GSPE预防性干预,可提高肝脏组织抗氧化能力,有效减轻砷致肝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 DADS)对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actosamine/lipopolysaccharide, D-gal/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ICR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DADS对照组,D-gal/LPS模型组和DADS低、中、高剂量干预组(DADS+D-gal/LPS),每组12只。DADS对照组、DADS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ADS(80、20、40和80 mg/kg·bw),给予DADS 1 h后,DADS干预组和D-gal/LPS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D-gal(500 mg/kg·bw)/LPS(10μg/kg·bw),8 h后称量小鼠体重,取血并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力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的水平;取出肝脏,称重并计算肝脏系数;将肝左叶制作石蜡切片,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对肝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ADS对照组无明显异常,各组小鼠的肝脏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gal/LPS模型组小鼠的存活率为92%,血清ALT、AST、Tbil和LDH水平明显升高(P0.05), HE染色显示肝小叶出现大面积的出血性坏死,同时可见嗜酸性小体,表明肝细胞发生凋亡。与D-gal/LPS模型组相比,20、40和80 mg/kg·bw的DADS干预组小鼠存活率均为100%;ALT、AST活力和Tbil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给予80 mg/kg·bw的DADS干预后ALT、AST、Tbil和LDH分别降低了88.5%、84.2%、35.3%和77.2%;HE染色示肝脏出血性坏死区域明显减少,仅20 mg/kg·bw的DADS干预组有局部肝细胞坏死灶,40和80 mg/kg·bw的DADS干预组已无明显肝细胞坏死。结论 DADS对D-gal/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讨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低剂量组(125 mg/kg·bw)、中剂量组(250 mg/kg·bw)、高剂量组(500 mg/kg·bw)和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2 mg/kg·bw),每组10只。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各剂量组每天按设定剂量灌胃给予受试物,其余3组均灌胃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30 d,阳性对照组在造模前1 h灌胃给予2 mg/kg·bw地塞米松。第31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经口气管插管后,采用雾化注射器喷入LPS溶液(3 mg/kg·bw)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染毒3 h后,经腹主动脉采血处死大鼠。检测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含量;计算右肺中叶湿/干重比(W/D),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右肺后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高剂量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右肺中叶W/D比值明显降低(P0.05);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和GSH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中、高剂量组MDA明显降低(P0.05);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中、高剂量组NO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在肺泡灌洗液检测中发现,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IL-1β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不同剂量组IL-6水平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不同剂量组的炎症反应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对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减轻肺水肿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查明右美托咪啶对顺铂诱导的氧化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每组各8只,分别是:对照组、顺铂(CIS)组、CIS+右美托咪定组(5μg/kg·bw)和CIS+右美托咪定组(25μg/kg·bw)。采用7.5 mg/kg·bw的剂量单次皮下注射顺铂方法复制大鼠氧化性肝损伤模型,制作病理学切片并观察;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酸(AST)活性以及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NF-α和IL-6的水平;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肝微观结构;检测大鼠肝丙二醛(MDA)量和活性氧(ROS)水平、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水平。结果 25μg/kg·bw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增强顺铂诱导肝损伤后肝GSH含量,由41.07±3.93(nmol/mg)增至103.52±10.19(nmol/mg)(P0.01),减少MDA和ROS含量的增加,其中MDA由17.34±1.98(nmol/mg)下降至7.24±0.81(nmol/mg)(P0.01),而ROS由642.05%±6.30%下降至201.92%±19.78%(P0.01);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25μg/kg·bw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减轻顺铂诱导的iNOS的表达。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大鼠顺铂诱导的肝氧化损伤,可以作为潜在的保护顺铂肝毒性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护肝片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PF级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护肝片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100%花生油1 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模型组给予含20%CCl4的花生油1 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护肝片组给予含20%CCl4的花生油1 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并从第3周起给予护肝片1 g/(kg·d)灌胃至第10周。第10周,通过摘除眼球取血,检测小鼠血清中的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检测肝脏组织中SOD和MDA的含量;计算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HA、LN、PCⅢ、Ⅳ-C、ALT和AST水平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SOD降低(P<0.05),MDA水平升高(P<0.05),肝脏指数增加(P<0.05),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坏死并出现脂肪空泡、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护肝片组小鼠血清中HA、LN、PCⅢ、Ⅳ-C、ALT和AST的水平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SOD水平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肝脏指数降低(P<0.05),病理检查显示肝脏组织中无炎性细胞浸润、脂肪空泡和纤维组织沉积。结论护肝片可以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SOD含量,实现对纤维化肝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番茄红素(5、10和20 mg/kg)治疗组,每组16只;术后番茄红素各治疗组连续4周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番茄红素治疗,假手术组和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转氨酶(ALT和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T-AOC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且肝脏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5、10和20 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番茄红素(10和20 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LP活性均显著降低,且T-AOC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肝脏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番茄红素(20 mg/kg)治疗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番茄红素各治疗组肝组织病理性改变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番茄红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番茄红素能够有效改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减轻自由基损伤,改善肝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