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喹(CQ)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2、4、8、16、32μmol/L)CQ对鼻咽癌细胞CNE-2Z的增殖抑制效应;集落克隆实验法检测不同浓度CQ对集落克隆形成的影响;溴化丙啶单染检测CQ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Z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Q(10μmol/L)处理鼻咽癌细胞CNE-2Z不同时间(0、6、16、24 h)内质网应激反应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CQ均对鼻咽癌细胞CNE-2Z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16μmol/L CQ作用于鼻咽癌细胞CNE-2Z 24、48、72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5.94%、75.34%和56.45%。同时,CQ具有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Z的集落克隆形成的作用。并且,CQ呈剂量依赖性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Z的凋亡。另外,CQ诱导鼻咽癌细胞上调GRP-78的表达。结论:CQ能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并通过引起过度的内质网应激反应机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基化抑制剂衣霉素联合顺铂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集落克隆形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集落克隆形成的影响;碘化丙啶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药物作用后24 h caspase-3的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衣霉素和/或顺铂对人鼻咽癌CNE-1、CNE-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3μmol/L衣霉素处理人鼻咽癌细胞的24、36、48 h后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72.13%、51.97%、37.56%和85.61%、56.95%、43.66%,3μmol/L衣霉素与6μmol/L顺铂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2 24、36、48 h的存活率低于单用衣霉素、顺铂组,分别为67.97%、47.76%、34.68%和56.89%、37.05%、29.30%。0.3μmol/L衣霉素可增强0.6μmol/L顺铂抑制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2的集落克隆形成的作用。3μmol/L衣霉素诱导CNE-1、CNE-2细胞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8.89%、8.67%。3μmol/L衣霉素与6μmol/L顺铂联合刺激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2 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37.02%、32.25%,分别高于顺铂本身诱导的凋亡率7.25%、6.36%。促进凋亡蛋白Bax的表达联合用药组高于单独用药组,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联合用药组低于单独用药组。衣霉素上调GRP-78的表达以及增强联合用药组caspase-3的活性。结论衣霉素增强顺铂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衣霉素增强顺铂诱导人鼻咽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引起过度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以及增加caspase-3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补骨脂乙素(IBC)对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IBC对CNE-2Z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E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 CNE-2Z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 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IBC作用后磷酸化核糖体S6激酶2(p-RSK2)、核糖体S6激酶2(RSK2)、c-Jun、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改变.结果 IBC对CNE-2Z细胞生长、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20、40 μmol/L IBC处理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高;IBC可引起CNE-2Z细胞中p-RSK2、c-Jun和Bcl-2表达明显减少,而Bax表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20、40 μmol/L IBC处理组Bcl-2/Bax比值分别下调47.24%和 69. 50%.结论 IBC可明显抑制鼻咽癌CNE-2Z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SK2活性,进而调控 c-Jun和Bcl-2/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在藤黄酸诱导低分化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 33342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氯电流。结果藤黄酸明显抑制CNE-2Z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IC50为3.1μmol/L;8μmol/L藤黄酸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可被氯离子通道阻断剂NPPB和Tamoxifen抑制。藤黄酸诱发CNE-2Z细胞产生一个有明显外向优势的氯电流,可被NPPB明显抑制。结论藤黄酸可能通过激活氯离子通道而诱导CNE-2Z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提示氯通道参与藤黄酸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齐相薇  林荣文  蔡康荣  王槐高 《西部医学》2022,34(12):1743-1746+1752
提取口虾蛄总生物碱并观察其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酸提碱沉法处理口虾蛄,沉淀部分以乙酸乙酯萃取;不同浓度的口虾蛄总生物碱处理CNE-2Z细胞,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Caspase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口虾蛄总生物碱能明显抑制CNE-2Z细胞的增殖,降低克隆形成能力,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随着口虾蛄总生物碱浓度增高而降低,有一定的剂量依赖。结论 口虾蛄总生物碱抗CNE-2Z细胞的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凋亡等发生。  相似文献   

6.
阻断氯通道对鼻咽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阻断氧通道对低分化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氯通道在CNE-2Z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顺铂(CDDP)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顺铂(1.5μg/ml)处理细胞48h后可检测出凋亡峰,氯通道阻断荆NPPB(50μmol/L)阻抑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及细胞增殖抑制。结论氯通道参与了CNE-2Z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白藜芦醇诱导大鼠鼻咽癌细胞CNE-2 Z凋亡过程中半胱天冬酶-6(caspase-6)的活化情况。方法:采用实时PCR检测caspase-6 mRNA表达的改变,比色法测定caspase-6活性的变化。结果:采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μmol/L、30μmol/L、60μmol/L、120μmol/L、240μmol/L)处理小鼠鼻咽癌细胞24h,caspase-6 mRNA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P<0.01);caspase-6活性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升高(P<0.01)。结论:白藜芦醇诱导小鼠鼻咽癌细胞CNE-2Z凋亡过程中存在caspaso-6的活化。  相似文献   

8.
李文全  曹忠胜  钱伟 《重庆医学》2017,(35):4917-4919,4922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鼻咽癌(NPC)CNE-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0、10、20、40、60 μmol/L)姜黄素处理NPC细胞株CNE-2,利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CNE-2细胞增殖活性,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NE-2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利用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姜黄素可明显抑制CNE-2细胞增殖作用,且随姜黄素浓度增加,CNE-2细胞抑制率呈上升趋势(P<0.05),姜黄素作用CNE-2细胞24、48、72 h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54±0.36)、(18.31±0.42)、(8.56±0.37)μmol/L,即姜黄素可明显抑制CNE-2细胞增殖作用,且呈现明显浓度、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0、10、20、40、60 μmol/L姜黄素处理CNE-2细胞,凋亡率随着姜黄素浓度增加而上升;荧光染色结果可见,CNE-2细胞未给予姜黄素处理,细胞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细胞核大小均匀一致,染色质分布均匀的淡蓝色荧光;10 μmol/L姜黄素处理CNE-2细胞24h后,细胞胞体缩小,细胞核染色质凝聚,呈颗粒状亮蓝色荧光;20 μmol/L姜黄素处理CNE-2细胞24 h后,细胞出现胞体缩小,细胞核浓缩、染色质不均匀,出现凋亡小体,甚至出现核碎裂;40和60 μmol/L姜黄素处理CNE-2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小体数量增多,出现大量核碎裂.结论 姜黄素对NPC细胞株CNE-2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促进CNE-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西乐葆对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鼻咽癌CNE-1细胞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及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CNE-1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从而起抗肿瘤作用.方法 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COX-2在鼻咽癌CNE-1细胞中的表达,对鼻咽癌CNE-1细胞以不同的西乐葆浓度0、1.25、2.50和5.00μM设A、B、C、D4个实验组药物干预,再分别行四唑盐(MTT)比色试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及早、晚期凋亡4项指标.结果 COX-2在CNE-1细胞内高表达;MTT法测得A组OD值与C、D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C、D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1.25μM西乐葆对CNE-1细胞增殖无影响,2.50~5.00μM西乐葆明显抑制CNE-1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西乐葆剂量增加而增强,克隆形成及早、晚期凋亡率A组与B、C、D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各P<0.05),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D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西乐葆对CNE-1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有抑制作用,对CNE-1细胞早、晚期凋亡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其作用与西乐葆浓度存在相关性,5.00μM较1.25μM西乐葆对CNE-1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明显增强,而在1.25μM与2.50μM间、2.50μM与5.00μM间比较,其对CNE-1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①CNE-1鼻咽癌细胞为COX-2阳性表达细胞.②西乐葆对CNE-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早、晚期凋亡,从而对CNE-1细胞存在抗肿瘤作用.③西乐葆对CNE-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与西乐葆浓度存在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24对鼻咽癌CNE-2Z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栋才  邱书奇  赵海亮  杨贵  姚春燕 《医学综述》2011,17(12):1880-188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4(IL-24)对鼻咽癌CNE-2Z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取鼻咽癌CNE-2Z细胞株,进行细胞培养;用细胞计数、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抑制试验,以IL-240 pg/L为对照组,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IL-24对鼻咽癌CNE-2Z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计数及MTT比色法检测得出:体外培养的鼻咽癌CNE-2Z细胞株在培养的48 h增殖状况最差,并且随着IL-24浓度的增加,其活细胞数也随着减少,当IL-24为50 pg/L时,其增殖状况最差;当IL-24为100 pg/L时,其增殖状况反而好转。结论 IL-24可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鼻咽癌CNE-2Z细胞株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3-溴丙酮酸(3-BRPA)联合阿霉素(ADM)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3-BRPA 80、160、320mol/L作用于MDA-MB-231乳腺癌细胞18 h后,测定其对细胞内ATP的影响;分别用3-BRPA 10、20、40、80、160mol/L和ADM 0.75、1.5、3、6、12mol/L,以及3-BRPA 80mol/L与ADM 0.75、1.5、3、6、12mol/L合用作用于MDA-MB-231乳腺癌细胞24、48和72 h后,MT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情况;3-BRPA 80mol/L组、ADM0.75mol/L组以及3-BRPA 80mol/L与ADM 0.75mol/L合用组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 24 h后,利用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3-BRPA 16mol/L、ADM 0.2mol/L以及3-BRPA 16mol/L与ADM0.2mol/L合用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5 d后观察对集落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3-BRPA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 ATP的生成有抑制作用;3-BRPA联合ADM后可明显增强ADM的细胞毒性作用;3-BRPA 80mol/L与ADM 0.75mol/L合用组诱导乳腺癌细胞MDA-MB-231 24 h凋亡率为3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BRPA单用组和ADM单用组(P0.01);3-BRPA增强ADM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集落克隆形成的抑制作用。结论:3-BRPA可以增强ADM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增强ADM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Burkitt’s淋巴瘤Raji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5、1.0、5.0、10.0和50.0μmol/L)的MG132处理Raji细胞24h和48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5.0μmol/LMG132处理Raji细胞24h,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浓度为1.0、5.0、10.O、50.0μmol/L的MG132作用于Raji细胞24h和48h后,细胞增殖OD(A490nm)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增殖抑制率(20.60±10.28)%~(60.40±2.75)%,随MG132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抑制率增高,抑制作用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5.0μmoL/L的MG132作用Raji细胞24h后,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25.86%,对照组为0.06%,实验组s期细胞比率(51.70%)较对照组(39.83%)上升,而G0/G1期细胞比率(33.54%)较对照组(46.04%)下降。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显著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和G2/M期阻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热休克处理2h,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B组热处理前lh加入终浓度为50、100、150μmol/L的槲皮素,然后42℃热休克处理2h。4h后分别用X射线0、2、4、6、8、10、15Gy辐照后继续培养。MTr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存活率。取经A、B组(150ll,mol/L)处理条件处理后的MCF-7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标法来测定细胞凋亡。结果:终浓度为50、100、150μmol/L的槲皮素可以抑制MCF-7细胞增殖,对2~10Gy照射剂量起到增敏作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槲皮素可以降低细胞存活率,对X射线增敏作用有-定的浓度依赖关系,浓度越大,对X射线的增敏作用越强。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标法测定结果显示。槲皮素可以诱导MCF-7细胞凋亡增加。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克隆的形成,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肝细胞凋亡中的意义。方法:原位二步灌流法分离并培养BALBC小鼠原代肝细胞,化学合成法制备抗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小分子干扰RNA(caspase-12 siRNA),脂质体包裹转染小鼠原代肝细胞。毒胡萝卜内酯4μmol/L诱导肝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检测抑制效果;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活力,反映细胞凋亡。结果:siRNA对小鼠原代肝细胞caspase-12 mRNA在浓度200nmol/L时抑制率为86.22%;对凋亡细胞procaspase-12抑制率为50.04%,与单纯诱导凋亡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比色试验检测发现,与单纯诱导凋亡细胞相比,转染siRNA后细胞活力增高51.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凋亡的特异酶caspase-12,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抑小鼠原代肝细胞凋亡的发生,内质网应激在肝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与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药物联合处理MDA-MB-231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药物的生长抑制效应;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测定MDA-MB-231 细胞bcl-2家族蛋白表达.结果:75 μg/ml的西妥昔单抗与10 μmol/L的吉西他滨联合作用于MDA-MB-231细胞的48 h 存活率为48.53%;75 μg/ml的西妥昔单抗与2 μmol/L的吉西他滨联合用药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为 45.7%,较单用吉西他滨的凋亡率16.5%明显提高(P〈0.01);单用吉西他滨可以使蛋白 bcl-2 表达下调,合用后较单用下调更加明显.结论:西妥昔单抗与吉西他滨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细胞有抑制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两者联合表现为相加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调控机制有关。方法给予乳鼠心肌细胞高低两种浓度(500、100μmol/L)和不同时间(0、4、8、12、24h)过氧化氢(H2O2)刺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RS标志蛋白p-PERK和CHOP的表达变化。进一步采用ERS抑制剂化学伴侣PBA(4-phenylbutyric acid)抑制心肌细胞ERS,Western blot检测p-JNK、p-PERK和CHOP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aspase-12和Caspase-3的活性。结果①低浓度H2O2可显著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高浓度H2O2则导致心肌细胞发生坏死;100μmol/L H2O2刺激心肌细胞8h时其凋亡率最高。②心肌细胞发生凋亡时ERS标志蛋白p-PERK和CHOP表达显著增高。③ERS抑制剂PBA预处理心肌细胞,可有效抑制H2O2诱导的p-PERK、CHOP表达及Caspase-3、Caspase-12活性的上调,与单纯H2O2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浓度H2O2可通过促发ERS整合调控机制介导心肌细胞凋亡。这一结果将从ERS整合调控细胞应激的角度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