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Ni-MH电池化成方法——反向预充法,即在Ni-MH电池化成中,首先,以小电流对电池进行反向预充电;然后,再按常规方法对电池进行化成,并对Ni-MH电池QNF25及其正负极的充放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反向预充电量与负极配方直接影响反向预充化成的效果,采用反向预充法化成,QNF25的充电内压、倍率放电性能和低温(-35℃)下放电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90次充放电循环后性能未见衰减,循环0.5C放电容量明显提高,自放电性能和高温放电性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以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电池以及电压控制装置为主体的混合能源系统。其中,锂离子电池为车辆主要动力源,超级电容电池为车辆辅助动力源,电压控制装置对母线电压进行控制。在低温环境下,电压控制装置控制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电池相互充电,从而让锂离子电池通过其内阻产生自发热,实现内部升温。该混合能源系统的优势在于,利用锂离子内阻自发热来减少传统PTC加热器等外部加热方式的热损失,能耗更低。同时,在车辆需求瞬间大功率充放电时,利用超级电容电池优异的功率特性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功率进行"削峰填谷"以降低其在大功率充放电时的损耗。  相似文献   

3.
张凤麒 《机电技术》2021,(1):48-52,67
为了更好地制定整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充放电策略,充分发挥动力电池性能,减缓电池衰减;以电动车辆上运用最广泛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镍钴锰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对电池的电压、内阻、倍率性能和静态存储容量衰减特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LFP和NCM两类电池因材料不同,特性差异较大,容易受温度、电量SOC影响,所以在制定充放电策略时...  相似文献   

4.
对Ni-MH电池正负极片修饰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增强电极的导电性,降低电池的内阻,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改善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利用极片修饰技术制备的高功率D型Ni-MH的比功率和循环寿命均有提高。在电解液中,添加微量添加剂nT明显降低电池充电后期的内压,提高电池的充电功率和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5.
2013年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公布了QB/T4428—2012《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产品规格尺寸》行业标准,该标准将从2013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从外形尺寸、标称电压、安装方式、充放电接口等几个方面,对非折叠式电动自行车所使用的外置式锂离子电池产品进行了标准化。QB/T4428—2012的实施是为加大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产品推  相似文献   

6.
基于DSP的电动汽车超级电容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超级电容器系统的电动汽车用控制器。该控制器目的是提高汽车加速性能和回收再生制动能量,辅助电池供电。一个双向DC/DC变换器被用来实现超级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充放电控制。基于DSP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对整个系统的检测与控制策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四轮驱动混合电动车辆稳定性控制逻辑建议采用后马达能量回收制动和一个电液制动器(EHB)。采用一个通常的算法,求得能量回收制动和EHB转矩之间最佳的转矩分布。根据已知输入的所要求的偏转转矩和道路摩擦系数,用该通常算法计算出最佳能量回收制动转矩和最佳的EHB转矩。基于最佳的制动转矩分布,相应驾驶员转向角和车辆速度,用模糊控制算法,车辆稳定控制逻辑建议形成所要求的偏转转矩,去补偿侧滑角和偏转率的误差。对单车道变更机动性用比较固定能量回收制动和最佳能量回收制动,判断车辆稳定性控制逻辑的性能。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到,在满足车辆稳定性的情况下,最佳能量回收制动可以比固定的能量回收制动增大能量回收。  相似文献   

8.
四轮驱动混合电动车辆稳定性控制逻辑建议采用后马达能量回收制动和一个电液制动器(EHB)。采用一个通常的算法,求得能量回收制动和EHB转矩之间最佳的转矩分布。根据已知输入的所要求的偏转转矩和道路摩擦系数,用该通常算法计算出最佳能量回收制动转矩和最佳的EHB转矩。基于最佳的制动转矩分布,相应驾驶员转向角和车辆速度,用模糊控制算法,车辆稳定控制逻辑建议形成所要求的偏转转矩,去补偿侧滑角和偏转率的误差。对单车道变更机动性用比较固定能量回收制动和最佳能量回收制动,判断车辆稳定性控制逻辑的性能。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到,在满足车辆稳定性的情况下,最佳能量回收制动可以比固定的能量回收制动增大能量回收。  相似文献   

9.
基于无级变速器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采用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发动机稳态效率图和电池的充放电内阻曲线为依据,提出基于逻辑门限方法的PHEV能量管理策略,实现混合动力系统不同工作模式间的动态切换。并通过确定不同工作模式中混合动力系统的最佳工作曲线,合理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转矩分配以及CVT的速比。基于ADVISOR仿真平台的仿真研究表明,所提出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在满足车辆动力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消耗,并能将电池组电池荷电状态(SOC)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精确模型和能量衰减模型并建立数据库,电池模型的内部参数采用遗传算法提取并优化。用控制算法来计算电池的使用性能、充放电率以及电池的充电限制状态,以满足未来电动汽车的要求。该模型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电池,可以估测实时的超级电容到电池之间进行互相传递时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升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的准确性,对用户多电源供电储能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控制进行研究。通过设计双向AC/DC变换器实现蓄电池充放电控制,以双向AC/DC变换器一般数学模型为基础,加入同步旋转坐标系构建双向AC/DC变换器dq模型,提升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的准确性;并网运行时,双向AC/DC变换器利用PQ控制策略,完成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功率平衡控制;离网运行时,双向AC/DC变换器利用V/f控制策略,完成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压与频率的平衡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控制蓄电池充放电,提升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功率平衡控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市场上镍氢蓄电池充电器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款基于AVR单片机(Atmega16)的智能快速充电器,并给出了软、硬件设计。该充电器以单片机为核心,运用开关电源技术,采用恒流脉冲充电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充电方法。该装置在保证蓄电池寿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充电速度。  相似文献   

13.
依据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中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电平双向逆变器的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结构及控制原理,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该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实现蓄电池与交流母线间能量的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逻辑门限控制策略,将动力电池和带有理想开关的DC/DC变换器串联,并将串联后的系统与超级电容并联,形成新型复合电源系统,利用低成本小容量超级电容,增大充放电电压,减少系统线路上的能量损耗.同时,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控制策略模型,结合基于ADVISOR2002建立的复合电源纯电动汽车模型,...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铅酸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中存在的谐波污染大、功率因数低、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电流解耦控制算法,通过蓄电池充放电装置主电路原理和参数设计、检测电路设计、控制电路的设计,完成了一套智能铅酸蓄电池充放电管理装置设计,经过充电工况输出侧波形质量数据测试,该系统网侧输出额定电压120 V,网侧的功率因数达到了0.9...  相似文献   

16.
纯电动汽车能量回馈效率特性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高效的能量回馈,可有效延长纯电动车辆续驶里程,而能量回馈效率受到电动机转速、制动转矩、电池组荷电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利用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性能测试试验台,测试分析电动机转速、制动转矩、电池组荷电状态及电池组温度对能量回馈效率的影响规律;讨论电动机温度对能量回馈时最大制动转矩的限制;参考实车测试数据,设定能量回馈效率特性研究工况范围,对不同电动机转速、制动转矩及电池组荷电状态下的能量回馈效率进行测试;基于实测数据构建能量回馈效率预测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参考能量回馈效率模型开发控制策略,实车滑行能量回馈过程中,回收能量相对于原车控制策略提高了4.8%,这表明该模型可为高效能量回馈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超级电容的功率密度高及可大电流充放电等特点,提出并设计了锂电池与超级电容双能源电电混合动力系统,建立了基于交流电力测功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在环综合测试台架。采用70.4V/40A·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与48.6V/165F超级电容模组进行混合,并设计了基于综合测试台架的后向工况测试流程。最后采用UDDS动态工况,完成对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双能源能量管理策略系统的在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混合结构及能量管理策略,锂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均限制在1C范围内,超级电容承担大部分电流波动,保护了锂电池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充放电工作过程中由于热量聚集而导致的温度场非均匀性问题,采用数值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电池内阻温升特性,考虑耦合正负极耳的热影响,建立生热速率的时变内热源模型,获得更加精确的电池温度场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并深入进行温度一致性分析。以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为样本,对电池单体及模块分别进行温升计算和三维温度场分析及相应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充/放电倍率下,放电温升明显大于充电温升,且电池最大温差随着倍率的增大而增大;电池的温升是一个随时间先增大后恒定的非线性变化过程,且随着放电倍率的增大电池温升速率越大;电池模块温度场并非电池单体温度场的简单叠加,且在相同充放电倍率下电池模块的热一致性不如电池单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