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守伟 《福建地质》2011,30(2):170-176
通过龙岩市框架网和C级GPS控制网的建立,探讨在山地、丘陵和高差相对较大地区,解决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以及分析了龙岩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精度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区域重力调查高精度测地工作的要求,实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通过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二次精化方法及开发的软件,将GPS大地高转换到正常高。采用实测26个水准点外检核精度,全区软件转换精度为±5.57 cm,完全满足重力测量中高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大地测量学的发展,要求能够精确推得大地水准面高(N),为此,在阐述顾及扰动重力垂直梯度的大地水准面与似大地水准面(ξ)之差的公式基础上,对它们在三种模型上进行了数值计算和检核。结果表明,该公式的精度是相当高的,由此可以将正常高化算为正高(海拔高)。  相似文献   

4.
Ananga  N 牛雪峰 《世界地质》1997,16(1):97-100
在日本Port岛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了椭球面高的测量工作。通过GPS获取的椭球面高hGPS以及水准测量获得的正高hLcvcling测试了GPS和重力测量在工作区获得正高的能力.以便后来评价海平面的起伏。该重力测量成果是覆盖0.1°×0.1°范围内的6241个空间重力异常点,重力异常值面△g从日本重力数据库搜集,选择的区域由天文经纬度表示,即:34.651°≤≤34.661°,135.212°≤λ≤135.227°,那里有足够数据用于评价大地水准面差距△N。尽管在I’ort岛某些工作区内稀少的重力数据覆盖也能获得小于或等于10×10-6m精度的结果,但是这样的精度仍然不足以用于高精度的应用,比如海水面形态的确定等。应用不同的地球重力位模型(OSU89A,OSU89B,GPM2F)对全部重力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在电算化时代的研究室是可行的。当使用OSU89A作为参照模型时,重力测量所得△N的变化范围由-2.2~16.7cm.它们与△NGPS/Lcvcling进行了适当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区域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是GPS测量常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确定大地水准面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力法、GPS水准几何法及组合法,其中组合法因其精度和可靠性都较高,常用于计算高精度区域大地水准面。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模型是组合法确定区域大地水准面的关键。在我国,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精度和分辨率均高于此前的所有模型,研究基于该模型的组合法大地水准面精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以吉林大学兴城教学实习基地物探实验区为例,基于实测重力数据、EGM2008重力场模型和GPS水准数据,采用组合法精化了区域大地水准面,比较了组合法大地水准面模型和无重力实测数据的几何法大地水准面模型的精度差异,分析了该方法在物探测量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实验区组合法大地水准面模型精度最高达到1.2 cm,并且误差分布区间较小,总体上精度和可靠性高于对比的几何方法,并且组合法和几何法获取的两种大地水准面模型均能满足大比例尺物探测量要求。EGM2008模型精度较高,故平坦地区使用组合法时,高密度的实测重力数据可能带来高频扰动,有可能降低EGM2008重力场模型本身的精度,所以重力数据采集过程中要顾及重力点的密度和空间分布。本文方法更适用于地形复杂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作为GPS/重力边值问题理论及方法的应用,在对GPS/重力方法确定(似)大地水准面的原理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N区的600个GPS/重力数据和48个高精度GPS水准数据,计算出该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通过拟合法和系统差直接改正法进行的精度分析表明,应用GPS/重力数据结合水准方法确定的该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达到厘米级精度。  相似文献   

7.
赵胜英  尤正平  李颖 《吉林地质》2010,29(3):128-129
GPS拟合的原理和拟合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GPS高程拟合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往往利用GPS数据来确定大地高,但大地高不同于正常高,为此,利用多项式拟合与地球重力场模型相结合的数学方法,使GPS所测大地高通过这些数学模型直接转换为具有厘米精度的正常高,将该方法得到的正常高与单独利用多项式拟合和地球重力场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其差值的标准差为±38 cm。  相似文献   

9.
小区域GPS高程拟合方法精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多项式拟合与地球重力场模型相结合的数学方法,由小区域少量的GPS与水准重合点,将GPS测得的大地高直接转换为具有厘米量级正常高的实现方法作了讨论,将该方法得到的正常高与单独利用多项式拟合和地球重力场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其差值的标准差为±2.8 cm。  相似文献   

10.
区域重力调查中,GPS高程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重力测量成果的精度.用国内最新研制的测绘科技成果--CQG2000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对GPS测得的大地高程进行改算,可得到较高精度的正常高成果.方法应用于青海三江流域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手持GPS定位精度及其在物化探测网布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手持式GPS性能进行了系统测试,并介绍了坐标系转换过程中内置参数的求解方法,通过系统参数校正,能使其定位精度远远大于其标称(10~15 m)值,可以满足中大比例尺物化探测网布设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后差分技术提高手持GPS的定位精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手持GPS定位仪的二进制输出记录中提取出厘米级的高分辨率位置数据,并使用多次平均值测量、位置后差分校正的方法,使轻便、价廉的手持GPS定位仪平面定位误差从数米降低到1 m左右,达到亚米级精度.  相似文献   

13.
GPS RTK技术在像控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利成  邓炳发 《安徽地质》2006,16(2):137-139
简要介绍RTK在像控测量中的应用;重点结合合肥测区的实际,根据实践和检测的数据,对RTK GPS的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形模型数据获取方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中给出了利用航空物探测量导航设备(GPS)获取DTM数据方法,并结合实际地区系统地分析了DTM数据误差来源,探讨了提高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已于2012年12月27日正式对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为了探讨BDS/GPS融合观测数据用于高精度地面沉降监测的效果和精度情况,利用5台兼容BDS和GPS系统信号的GNSS接收机,对西安市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中的9个监测点进行了复测.通过对连续观测10h以上4个时段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独采用GPS观测数据进行基线解算而言,融合了BDS和GPS观测数据基线结果的内符合精度大大提高,水平方向的平均中误差从5mm改善至3mm,垂直方向的平均中误差从17mm 改善至12mm; 同时,监测结果的外符合精度也大大增强,X、Y、Z方向的平均中误差分别从6mm、15mm、10mm改善至1.5mm、8mm、5mm.这说明融合了BDS观测数据的BDS/GPS静态相对定位可以明显提高高精度地面沉降监测结果的内外符合精度.  相似文献   

16.
刘家祥 《安徽地质》2009,19(4):305-307
全面介绍合肥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GPS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外业施测、基线向量解算、控制网平差及精度分析等。  相似文献   

17.
罗海燕  杨元兴 《湖南地质》2002,21(2):133-136,142
通过对广州市GPS控制风的精心设计,科学实施,解决了当前应用GPS控制测量中较多且较难的技术问题,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广州市GPS控制网的设计采用先进规范、分级布网、混连式网形等特色及基线文件的统一转换、方差协方差阵的平衡、超大网平差、多坐标系统的平差等技术突破和达到的实际效果,对大型控制网布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两种目前比较常用的可控源音频磁大地电流法(CSAMT)的正演计算方法,即简化积分法和二次插值法之间计算结果差异较大。为了正确地评价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精度,本文提出了利用直接积分进行,CSAMT一维正演的算法,即通过将任意角度频率测深 ̄[1]正演结果沿发射源方向直接进行数值积分,得到有限长度发射源的CSAMT正演结果。大量计算和精度评价发现,在这些算法中,简化积分法和本文提出的直接积分法计算结果吻合很好,是精度较高的算法,而二次插值法与前两种算法结果差别较大,是精度较低的算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某厂二种常规方法获得的成果与GPS网分别用广播星历(随机商用软件)、精密星历(精密软件)处理采集数据获得成果对比,研究GPS定位技术建立精密控制网和广播星历(随机软件)误差对相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系统地探讨了导航型GPS观测参数测定的简易方法,并通过绝对定位精确度和相对定位精确度试验研究,发现导航型GPS定位中参数测定占主导地位,认为设置正确的观测参数是提高导航型GPS单点定位精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