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熟白芥子不同配比三伏灸协定处方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皮肤反应观察。方法将9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生熟白芥子1∶1)、B组(生熟1∶2)、C组(熟白芥子),每组31例,最终完成研究共88例,A组28例,B组30例,C组30例。各组均取双侧定喘、肺俞、心俞、厥阴俞穴,于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1次,共3次。观察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改变,ACT评分、FEV1、PEF、EOS及皮肤反应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B组、C组有效率分别为78.60%(22/28)、96.67%(29/30)、13.33%(4/30),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中医症候积分,支气管哮喘ACT评分,肺功能参数FEV1、PEF,血清EOS优于A组、C组(P0.05)。治疗后,3组皮肤过敏反应评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熟白芥子不同配比三伏灸协定处均能改善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但随生白芥子比例增加,皮肤反应逐渐加重,起泡比例增加,但并非皮肤反应越强疗效越显著。生、熟白芥子1∶2配比三伏灸协定处方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中医相关症状同时,对ACT评分、FEV1、PEF、EOS均有改善作用,且皮肤反应轻,起泡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生白芥子组、生炒各半组、炒白芥子组,每组30例。生白芥子组贴敷药物为生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2∶2∶1∶1),生炒各半组为生白芥子、炒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1∶1∶2∶1∶1),炒白芥子组为炒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2∶2∶1∶1)。各组均取天突、膻中、定喘、风门、肺俞等穴于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1次,共3次。观察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皮肤反应评分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噬酸粒细胞计数(EOS)的变化。结果生白芥子组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3、14、11、2例,生炒各半组分别为1、14、12、3例,炒白芥子组分别为1、10、11、8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白芥子组、生炒各半组、炒白芥子组皮肤反应总积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E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炒白芥子组血清IgG较生白芥子组低(P0.05)。结论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均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及免疫功能,且随着生白芥子比例的增加患者皮肤反应逐渐加重,而皮肤反应的强弱程度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白芥子炒制程度对穴位贴敷后患者皮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白芥子炒制程度对穴位贴敷后患者皮肤的影响。方法将同一生产批号的生白芥子分为3组,A组炒制成焦黄色,B组炒制成深黄色,C组将生白芥子炒制成略黄色。50例冬病夏治的哮喘患者头伏在膈俞穴上贴敷A组药物,中伏在心俞穴上贴敷B组药物,末伏在肺俞穴上贴敷C组药物。观察3组患者穴位贴敷后的皮肤反应。结果 A组患者贴敷处皮肤微红或不红,温热感不明显;B组患者贴敷处皮肤产生温热感适度,无或略有少量针尖样水泡,肤色鲜红无肿;C组患者贴敷处皮肤灼热、灼痛感明显,肤色潮红,伴有较多水泡。结论白芥子炒制成深黄色能有效减少药物对皮肤的过度刺激,且未明显影响药物对腧穴的刺激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后不同皮肤反应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 7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在夏季三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共治疗3次。根据贴敷后的不同皮肤反应程度分为A组(皮肤无反应)24例、B组(皮肤红斑)30例和C组(皮肤发泡)25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各项评分及血清Ig E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3.3%,B组为86.7%,C组为88.0%,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血清Ig E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治疗后血清Ig E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血清Ig E水平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后皮肤反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有关,皮肤发泡在改善血清Ig E水平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皮肤反应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 E、Ig A、Ig M、Ig G)和嗜酸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于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一次,共3次。根据穴位贴敷后皮肤反应评分情况分为A、B、C、D 4组,A组43例,B组42例,C组39例,D组40例。检测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清Ig E、Ig A、Ig M、Ig G水平和血EOS计数。结果:除A组外,B、C、D 3组治疗前后各种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EO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各种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EOS均无显著差异(P>0.05),C组除血EOS有显著差异外(P<0.05),各种免疫球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0.05),D组血清除Ig M及血EOS有显著差异外(P<0.05),Ig E、Ig A、Ig G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有皮肤反应比无皮肤反应更能有效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而出现皮肤反应后,随皮肤反应增强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仅有轻度影响。因此适度皮肤反应即可有效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三伏灸贴发泡大小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三组均接受三伏灸贴治疗,A组贴敷1 h,穴位出现红晕或小水泡(直径≤1 cm);B组贴敷3 h,穴位出现中水泡(1 cm直径≤3 cm);C组贴敷5 h,穴位出现大水泡(直径3 cm)。观察三组治疗前和治疗1 a后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和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PEF和FEV1)组间相互比较,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水泡组疗效优于小水泡组,大水泡组疗效优于中水泡组。结论:三伏灸贴发泡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疗效,且水泡越大,疗效越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效果。方法:将15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成A组(穴位贴敷)50例、B组(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联合穴位贴敷)50例、C组(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50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三组患儿治疗前后、随访时FeNO分值及疗效。结果:三组治疗后及随访时FeNO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三种治疗方法均有效(P0.05),B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时FeNO分值均较A、C两组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78.0%,B组总有效率为92.0%,C组总有效率为72.0%,B组临床疗效优于A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糖皮质吸入治疗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气道高反应,降低FeNO分值,使哮喘缓解期患儿预后更好,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自清代张璐·《张氏医通》创制白芥子涂法治疗哮病以来,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沿用至今。其方由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汁、麝香组成,《本草经疏》:"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令涎壅塞者殊效。"穴位贴敷药物多选择辛香走窜、药性威猛的药物,关鹏等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临床文献101篇,统计涉及中药65味,其中白芥子使用频次为100次,使用率最高。近现代医家多在张氏白芥子涂法基础上对穴位贴敷的药物、剂型、方法等加以改进,并取得了确切疗效。现将白芥子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白芥子贴治疗支气管哮喘1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2000年起应用白芥子贴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1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所出现的不同皮肤反应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于三伏天穴位贴敷,选天突、膻中、定喘、肺俞、心俞、膈俞等穴,每伏贴敷1次,共3次。根据穴位贴敷后所表现的皮肤反应评分情况分为无反应组43例、轻反应组42例、中反应组39例、重反应组40例。观察各组治疗后1年内的哮喘评分、哮鸣音评分、发作次数,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各组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咳喘评分、哮鸣音评分、哮喘发作次数均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后咳喘评分、哮鸣音评分及哮喘发作次数组间比较,无反应组、轻反应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差于中反应组、重反应组(P0.05,P0.01),中反应组与重反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反应组疗效差于其它3组(P0.01),轻反应组疗效差于中反应组、重反应组(P0.05),中反应组与重反应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发作情况,有皮肤反应疗效优于无皮肤反应,随着皮肤反应的增强,疗效也有明显提高,但当皮肤反应达到一定程度,疗效不再随皮肤反应增强而增加,中度皮肤反应即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中医综治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等。结果:中医综治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4.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中医综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程度和肺通气功能指标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咳嗽、咳痰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提高肺部通气功能,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将3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即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结果:观察组控显率为74.68%、总有效率为91.56%,对照组控显率为38.00%、总有效率为62.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并且费用低廉、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膏剂穴位外敷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药膏剂外敷,对照组30例,口服酮替酚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膏剂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明显、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冷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冷哮)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其中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EV1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FEV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刘萍 《中医临床研究》2013,(16):111-112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并给予全面,周到的护理。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改善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有效预防和减少发作次数,方法简便,效果显著,科学细致的护理在治疗中占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定哮平喘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人,治疗组使用定哮平喘液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患者都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者消失,淋巴细胞的绝对值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增加,补体C有明显的下降。结论:定哮平喘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的临床效果明显,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定喘方内服、清痰平喘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5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吸氧、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组65例定喘方(白果、麻黄、款冬花、杏仁、桑白皮、半夏各9g,苏子、黄芩各6g,甘草3g),水煎200mL,1次/d。清痰平喘贴(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冰片),剂量比例为1:1:0.5:0.5:0.1,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混合粉碎,加冰片、生姜汁调和,再加凡士林,做直径2cm,厚0.5cm药饼;取穴(肺俞、肾俞、脾俞、定喘穴),贴药时间以局部发红为佳,1~2h/次,1次/d;西医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8例,显效3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2%。对照组临床控制15例,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3.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喘方内服、清痰平喘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于龙 《光明中医》2016,(20):2926-2928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肺功能、哮喘控制测试表(ACT)和生活质量评分(SGRQ)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舒利迭组,B组穴位贴敷+舒利迭组,C组苓桂术甘汤组。A组:采用舒利迭50/250日二次吸入。B组:穴位贴敷联合舒利迭,于夏天的一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进行穴位贴敷。C组:苓桂术甘汤口服,于夏天的一伏第一天开始,直至三伏结束。观察当年三九天的肺功能,哮喘控制测试表(ACT)、生活质量评分(SGRQ)。结果研究显示三组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提高,说明三组都能够提高肺功能,而且疗效相当。ACT评分其中B组、C组均优于A组,B组C组ACT评分相当,说明B组、C组的治疗效果优于A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B组、C组均优于A组,B组、C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相当,说明B组、C组的治疗效果优于A组。结论 B组、C组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A组,而且C组价格优廉,操作方便,患者的依从性好,能够有效的缓解哮喘患者的冬季发作次数,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远道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把80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远道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和单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胸围呼吸差,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胸围呼吸差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长(P<0.01)。观察组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远道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