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脏反位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分为两种类型:部分内脏反位和全内脏反位。全内脏反位是指心、肺、肝、脾等胸腹腔内不成对的器官位于它应在位置的对侧,临床上十分少见,医学上将这类人形象的称为“镜面人”。有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而“镜面人”合并糖尿病,则更为罕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单心室镜面右位心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俊平 《陕西医学杂志》1994,23(12):749-750
<正> 单心室镜面右位心合并全脏器倒置是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单心室、右位心心电图已有报道,但单心室镜面右位心合开全脏器倒置心电图国内尚无报道,现将我院经心脏彩超、X线造影诊断单心室镜面右位心1例心电图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 患者男,10岁,出生后发现唇、四肢紫绀,心脏杂音9年入院。有明显的活动后心慌、气短、乏力。右侧胸壁下部隆起,杵状指,发育差,心界有下扩大,胸骨右缘第3~4肋间闻及Ⅲ级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在婴幼儿期发病率较高,然两腔心合并永存动脉干,左肺三叶畸形,全腹腔脏器反位复杂畸形较为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 患儿,男、2月,第一胎足月顺产,  相似文献   

4.
内脏器官反位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有部分内脏反位和全内脏反位两种类型.全内脏反位是一种极为少见的人体内脏解剖变异,系指心、肺、横膈、肝、脾、胃、肠等全部内脏的位置呈180度反位,似正常人的镜面像,又称镜像人.全内脏反位伴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更为罕见.作者于2011年6月收诊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的救治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文献报道多脏器功能不全合并肾衰竭的死亡率为60%~80%[1],我们成功抢救了1例6个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镜面人”,又称“镜子人”或“镜像人”,即全内脏反位(situs inversus viscerum,SIV),其内脏位置与正常相反,恰好如同常人在镜子中的影像一样,是十分少见的先天性畸形,“镜面人”合并外科疾病需要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在临床上更为罕见。现将本院1例全内脏反位行腹腔镜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正确认识婴儿捂热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方法:收治婴儿捂热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86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婴儿捂热综合征,早期易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且多为原发性MODS,更易发生脑损害,预后差,死亡率及伤残率均较高.结论:婴儿捂热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尽早干预,采取综合治疗原则,积极有效脏器功能支持外,应注意早期脑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8.
医学上内脏转位分为全内脏转位(约占86%)及部分脏器转位(约占14%),部分转位以"右位心"多见,发病率为1:6 000~1:20 000 [1-3].全内脏转位合并急性阑尾炎及右侧附件畸胎瘤属临床极为罕见病例,对于术前明确诊断造成很大困难[4-6],我院近期发现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肝脏异位临床非常少见,临床统计发生率约0.01%,常常同时存在脾脏异位,这种情况多属肝脾换位,较多见于肝脾转位,肝脏位于左上腹部,脾脏位于右上腹部,还可合并右位心,甚至全内脏反位。间位结肠则是肠发育过程中的异常,这种变异也相对较多。肝脏异常同时合并翻转畸形临床罕见,检索文献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最近遇见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右位心合并法四、左心发育不良及全内脏反位一例河海大学医院施昌玲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全内脏反位中图法分类R541.1患者男,30岁。进行性紫绀,活动后气急,呼吸困难近30年,加重伴咳嗽,咯带血块痰3天。患者出生后即有口唇发绀、气急,哭闹时加剧,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