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据目前研究结果所知,CD4+T细胞家族包括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如Th0、Th1、Th2、Th9、Th17)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如Th3、Tr1)等亚群,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与该细胞家族关系密切.多数研究认为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由Th2介导,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中Th1占优势.近年来关于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Fas 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评价其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仪、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桥本式甲状腺炎 (HT)、Graves病 (GD)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抗原表达情况 ,血浆中sFas水平及甲状腺腺泡细胞Fas抗原及Fas配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HT组甲状腺细胞Fas和FasL表达强度显著高于GD组或正常对照组 (P <0 .0 1)。HT组血浆sFas水平 (2 .0 5ng ml± 0 .5 4ng ml)明显低于正常组 (3.5 9ng ml± 0 .6 8ng ml,P <0 .0 0 1) ,而GD组 (5 .72ng ml± 1.77ng m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HT及GD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抗原阳性细胞数 (79.99%± 16 .0 8% ,6 5 .2 6 %±12 .38%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5 7.2 2 %± 11.5 7% ,P <0 .0 0 1,P <0 .0 5 )。结论 Fas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细胞共刺激分子CD54、CD40和B7—1分子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48例桥本甲状腺炎(HT)、51例Graves病(GD)和50例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NTG)的甲状腺组织中CD54、CD40和B7—1的表达,应用Mias99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3种T细胞共刺激分子CD54、CD40和B7—1在HT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强阳性染色区域主要分布在甲状腺滤泡细胞胞膜和细胞质;在GD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大部分呈弱阳性表达,少数病例在浸润的淋巴细胞区呈强阳性表达;在NTG的甲状腺组织中呈阴性表达。②CD54、CD40和B7—1的阳性颗粒面积、平均吸光度及积分吸光度值比较:HT组明显高于GD组,而GD组明显高于NTG组,3组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T细胞共刺激分子CD54、CD40和B7—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AIT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宇 《医学综述》2000,6(10):444-445
<正>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与效应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一般由活化的细胞产生。根据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可将其分为4大类:①天然免疫的效应因子,如α/β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介素类(interleukin,IL)的IL-1、IL-6等;②淋巴细胞活化、生长与分化的调节因子,如IL-2、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③炎症反应的激活因子:如IFN-γ;④未成熟免  相似文献   

5.
吴美芬  武革 《医学综述》2007,13(1):12-13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可溶性形式即sCTLA-4,是CTLA-4基因转录翻译的产物。近年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的sCTLA-4水平升高,它可能通过影响B7-CD28/CTLA-4共刺激信号,成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作为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与宿主长期共同进化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复杂关系。这些高度多样化、数量庞大的肠道菌群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多种因素所致的肠道菌群数量、相对丰度的改变,均能打破肠道菌群的相对平衡,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参与免疫性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中均有许多新发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T细胞亚群失衡所致的免疫调节异常。因此,肠道菌群与AIT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未来,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对进一步研究AIT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优化治疗策略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Graves病(GD)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组织中细胞凋亡有关的Fas及其配体FasL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as蛋白及FasL在65例GD、47例HT和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Fas在GD和HT的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在正常甲状腺中的表达,且在HT中的表达程度比在GD明显增强。FasL在GD和HT的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在正常甲状腺中的表达,且在HT中的表达程度比在GD明显增强。在GD和HT中Fas与FasL的表达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从正常到GD再到HT,Fas/FasL的表达逐渐增高,说明Fas/FasL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GD和HT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均可表达Fas及其配体FasL,提示甲状腺上皮细胞上Fas和FasL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甲状腺中自身免疫性排斥的主要机制,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Graves病(GD)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组织中细胞凋亡有关的Fas及其配体FasL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as蛋白及FasL在65例GD、47例HT和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as在GD和HT的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在正常甲状腺中的表达,且在HT中的表达程度比在GD明显增强。FasL在GD和HT的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在正常甲状腺中的表达,且在HT中的表达程度比在GD明显增强。在GD和HT中Fas和FasL的表达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从正常到GD再到HT,Fas/FasL的表达逐渐增高,说明Fas/FasL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GD和HT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均可表达Fas及其配体FasL,提示甲状腺上皮细胞上Fas和FasL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甲状腺中自身免疫性排斥的主要机制,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应用 OKT 单克隆抗体检测了76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 GD 与 HT 患者总 T 细胞分别为66.55±5.5%和67.0±4.9%,T_s 细胞分别为20.8±5.3%和17.9±2.2%,与正常对照组(70.0±4.4%,26.8±2.1%)相比均减少,而 GD 与 HT 患者的T_H/T_s 细胞比值明显增高(P<0.01)。本研究发现临床缓解的 GD 患者按其 T_H/T_s 值的高低,可进一步分为二种不同的细胞免疫病理类型,即细胞免疫正常型与细胞免疫异常型。GD 患者血清 T_3,T_4值与 T_H/T_s 值之间存在有正相关关系,本研究证明本病存在有 T 细胞亚群平衡的紊乱。  相似文献   

10.
<正>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是临床多发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约为5%,在甲状腺疾病中占90%,主要分为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和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该病患病人群近年来不断增加,但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原因及内分泌激素共同导致免疫系统失衡、甲状腺产生自身免疫攻击反应而发为本病[1]。自然界的硒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种,无机硒包含亚硒酸钠、硒酸钠,有机硒是硒经过生物作用转化之后并结合氨基酸而成[2]。硒是生物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有抗氧化、抗炎、调控免疫等作用。甲状腺是人体组织中含硒最多的腺体,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代谢,甲状腺功能的维持,AITD 的发生发展均与硒有紧密联系[3-5]。本文对硒元素、硒与甲状腺、硒与AITD 的关系和临床应用予以综述,以期为AITD 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Graves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细胞)表面CCR5和CD30的表达,探讨Th1/Th2细胞失衡在Graves病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89例Graves病患者,将其分为Graves病未治疗组(Graves病组,31例)、Graves病甲巯咪唑治疗组(甲巯咪唑组,30例)和Graves病131Ⅰ治疗组(131Ⅰ组,28例),另选择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组血清甲状腺相关指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CR5及CD30的表达量,以此作为反映Th1/Th2免疫应答强度的指标.结果 Graves病组患者CD30表达量高于对照组,CCR5/CD3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巯咪唑组和131Ⅰ组患者CCR5/CD30高于Graves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D30表达量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呈正相关(r=0.38,P<0.01),CCR5/CD30与TRAb水平呈负相关(r=-0.33,P<0.01),CCR5水平与TRAb水平无相关性(r=-0.14,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Th细胞表面CD30表达明显增加,CCR5/CD30比值降低,提示Th1/Th2细胞失衡参与了Graves病的免疫调节过程;而甲巯咪唑和131Ⅰ治疗能缓解Graves病患者Th1/Th2细胞失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表达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关系。方法分离35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RT-PCR法测定PBMCs培养前后CCR5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CCR5阳性细胞比率。结果治疗前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CR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并与PASI呈正相关(r=0.516,P<0.05)。结论 CCR5可能通过活化与趋化单个核细胞到银屑病皮损而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CD30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D30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分析AS患者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健康对照组24例,患者组CT检查AS患者骶髂关节并分为Ⅰ(11例)、Ⅱ(12例)和Ⅲ级(10例).采用ECD标记抗CD3单抗,PE-Cy5标记抗CD4、CD8单抗以及FITC标记抗CD30单抗作三色流式细胞术;CD3/CD4、CD3/CD8设门,分析CD30在AS患者外周血CD4+T、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比较,CD4+CD30-T细胞在Ⅰ、Ⅱ级AS患者中均明显降低(P<0.05),在Ⅲ级AS患者中则明显升高(P<0.05);CD8+CD30-T细胞在Ⅱ级AS患者明显升高(P<0.05);CD8+CD30+T细胞在AS各级患者中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AS各级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与患者外周免疫功能紊乱及疾病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早、中、晚孕期胎盘因子(PF)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中CD4, CCR5和CXCR4表达的作用,探讨PF在人免疫缺陷病毒-1 (HIV-1)垂直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早、中、晚孕期PF.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分别与相对浓度为25%的早、中、晚孕期PF作用,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中CD4,CCR5和CXCR4表达,以及CD4 T细胞中CCR5 细胞、CXCR4 细胞、CCR5 CXCR4 细胞所占的百分率.结果:各孕期PF均可显著降低PBLs中CCR5的表达,其中早孕期PF的作用明显强于中、晚孕期PF的作用;各孕期PF组CD4 T细胞中CCR5 细胞的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早孕期PF组CD4 T细胞中CCR5 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中、晚孕期PF组;各孕期PF组CD4 T细胞中CCR5 CXCR4 细胞的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早孕期PF组CD4 T细胞中CCR5 CXCR4 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晚孕期PF组.结论:各孕期PF均可显著降低PBLs中CCR5的表达,以及CD4 T细胞中CCR5 细胞和CCR5 CXCR4 细胞的百分率,早孕期PF作用最强,中、晚孕期PF效应相当,PF可能通过抑制R5病毒的入胞而具有抗R5病毒的作用,并可能在阻断HIV-1宫内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CD1s在Graves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CD1s是一种可以识别脂质抗原的特殊分子,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CD1s(CD1a、CD1b、CD1c、CD1d)的表达. 方法:取33例GD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取1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CD1s+表达细胞的百分数,并同时使用微量放射免疫法检测G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FT3、FT4、TSH). 结果:G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CD1a+表达的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CD1b+、CD1c+及CD1d+表达的细胞百分数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c+与FT3、FT4间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部分CD1s在GD患者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这将为我们探究G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5(chemokine receptor5,CCR5)的表达,比较健康人群、HIV急性期患者和HIV慢性期患者之间CCR5表达的差异,明确CCR5表达在正常人和HIV感染者之间的差异,以及CCR5表达与HIV病情进展的关系,以明确CCR5在HIV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意义,并为CCR5拮抗剂在HIV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临床标本依据。方法收集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260例HIV感染者和6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其中急性期感染者98例、慢性期感染者162例,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中PBMC,在显微镜下进行淋巴细胞计数,应用直接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表面CD4分子及CCR5进行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5表达;对流式细胞术所得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结果表明:(1)HIV急性期患者和HIV慢性期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IV慢性期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显著高于HIV急性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项研究表明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5表达的差异与HIV的易感性、疾病进展情况密切相关。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5表达的检测,将对HIV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8null淋巴细胞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6例CA性脑梗死,39例颈动脉正常脑梗死患者,32例健康人外周血CD4+CD28null淋巴细胞数量。用B超检查以上人群颈动脉血管内壁粥样硬化情况。结果脑梗死患者CD4+CD28null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中CA性脑梗死高于颈动脉正常脑梗死组;CA性脑梗死组中,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显著高于颈动脉稳定斑块组和颈动脉IMT增厚组。CA性脑梗死患者的CD4+CD28null细胞表达CD57和CD158h,其中以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表达最高。CD4+CD28null细胞随着脑梗死区体积增大表达增强。结论CA性脑梗死患者CD4+CD28null细胞显著增加,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28-B7 T淋巴细胞活化协同刺激分子在梅毒发病、发展及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60例梅毒患者(早期梅毒患者和血清固定患者各30例)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7(CD80/CD86)及CD4+T淋巴细胞中CD2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固定组和早期梅毒组比较,CD28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及CD86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在血清固定组和早期梅毒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80、CD86及其受体CD28的表达下调,通过影响CD28-B7协同刺激通路,抑制T细胞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活性功能,可能参与了梅毒的发病、发展及转归过程。  相似文献   

19.
章圣辉  韩义香  吴建波 《浙江医学》2006,28(10):800-802
目的 探讨CD28、CTLA-4(CD152)、B7—1(CD80)及B7—2(CD86)共刺激分子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异常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9例AS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CD28和CTLA-4在外周血CD3^+、CD4^+T和CD3^+、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CD80和CD86在CD19^+B细胞上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结果 AS患者CD3^+、CD4^+T和CD3^+、CD8^+T细胞上的CD28和CTLA-4,CD19^+B细胞上CD80和CD86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AS患者血清中2种免疫球蛋白IgG、IgA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AS患者T细胞上表达过量的CD28,与B细胞的B7结合,激活T、B细胞,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同时刺激激活的T细胞表达CTLA-4,使T细胞不能充分表现效应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王宇  张健  张进安  肖婉侠  全瑛  刘琳  王荣 《医学争鸣》2009,30(18):1791-1793
目的:通过检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CD152)和CD40配体(CD40L,CD154)的表达,阐明共刺激分子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Graves病(GD),20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共刺激分子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CTLA-4的百分数在GD患者中升高,在HT患者中降低.GD患者表达CTLA-4百分数与TSAb滴度呈正相关.结论:AITD外周血T淋巴细胞呈现共刺激分子的异常表达,某些分子的表达与自身抗体水平有相关性,提示共刺激分子参与了AITD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