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传统佛寺与道观之选址布局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辞  王青 《华中建筑》2006,24(5):131-134
该文论述了佛寺和道观在选址时不同的宗教教义和思想对它的作用,以及在布局方面两者的异同,并演绎了中国传统民居及宫殿等建筑对两者布局形式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娜 《华中建筑》2006,24(11):172-173,182
《洛阳伽蓝记》详尽记载了北魏时期洛阳佛寺.该文据此对我国佛寺园林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北魏洛阳城市佛寺园林的形制特征、文化特质以及对后世寺庙园林的历史影响进行了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3.
“特色街道”是指城市中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代表性街道,它能承载和传递城市的意象和特征。从这个意义而言,御堂筋大街与巴黎的香格丽谢大街一样,是大贩市的象征。御堂筋大街宽44m,建于1937年,是大版市的一条主要干道。大街由北向南贯穿市中心,长度4.4km。沿街种植的银杏树和高度相同的建筑物,构成了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线,获得许多市民的喜爱。这条大街也是全日本最著名的商业中心之一。在御堂筋大街建成6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随着1994年关西国际机场开放带来的大饭城市的加速国际化,御堂筋大街面临更新改造,以提高其文化…  相似文献   

4.
佛寺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类型,自西汉末年传入,与中国文化交融,演化成中国式的佛教建筑.文中通过阐述佛教在我国及四川的发展概况,以成都市现存佛教寺院为例,总结了川西清代佛教建筑的总体布局,为今后修复或新建类似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宗教建筑主要是以物质形态来表达宗教观念和宗教情感,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对当地的民族社会文化及日常生活一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构成了民族文化和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文章从历史、文化及建筑技艺等多种角度进行论述,以期获得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在云南的产生、发展演变、建筑特色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宁钰涯 《山西建筑》2023,(11):25-27
高升堂(天神庙)坐北向南,由主院及西侧偏院组成,保存明、清古建筑十六座。主要介绍了高升堂的整体格局,以及它的建筑形制和建筑特点,提供了一个研究泽州地区明代、清代,这一地域营造建筑的实例,对研究山西晋东南地区的古建筑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佛寺和道观在选址时不同的宗教教义和思想对它的作用,以及在布局方面两者的异同,并演绎了中国传统民居及宫殿等建筑对两者布局形式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文物建筑环境和新建筑的融合已成为国内外建筑行业研究的重点,而该问题也已经成为城市建筑发展的趋势.推动新旧建筑物的有效结合必然成为建筑学者争论的主要话题.根据上述分析,针对我国文物建筑环境与新建筑结合的相关问题,从而找出新建筑在文物建筑环境中的具体构造方法以及空间肌理上的设计手法.本文以中大“永芳...  相似文献   

9.
巴蜀地区摩崖佛殿建筑结构及构造特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摩崖佛寺是指石窟寺发展的晚期,直接在天然崖壁上雕凿佛像而不开洞窟(即摩崖造像),并依山靠崖修建木构建筑而形成的佛教寺庙。 石窟寺最早产生于印度,是在山崖上开凿洞窟进行宗教活动的处所。古印度石窟寺主要有毗诃罗窟和支提窟两种空间型制。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受到了中国本土文化和木构建筑体系的影响。加之宗教内容的不  相似文献   

10.
李俊 《安徽消防》2000,(6):41-41
中国皖南徽派古民居建筑上有很多独特的科学防火措施,历经千载,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究其古老的民居防火手法,就单体建筑上防火措施而言,其基本的做法主要是“木结构不外露。”徽州山多地少,建筑十分拥挤,而且古代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木材发生火灾且往往火烧连营,有时延烧几十家、几百家甚至几千家,为解决这一矛盾,徽人在采取了封火墙进行防火分隔措施之后,更进一步从建筑外部采用不燃材料对木结构进行全方位保护,以期达到邻里失火不会相互殃及。  相似文献   

11.
古建筑尺度研究之于个案营造技艺、营建历史, 群案匠作示踪,度量衡史和科技史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对于创建纪年明确,集辽代大木、辽代彩塑、辽代壁藏于一体的薄伽教藏殿而言,其尺度研究意义尤为凸显,然现有研究中关乎尺度者仍有诸多空白可补。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和前人测绘成果,试对该殿之大木、主尊佛像、平棊和藻井架构、壁藏的基本尺度设计进行解读,并提出七点尺度假说。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唐晚期木构佛光寺东大殿部分构件表面留存的加工痕迹进行取样、记录,结合传统匠人的专业知识对加工工具种类、形制及使用特点进行推测。其中有数处锛、斧痕迹与当代工艺有比较大不同,结合工具史相关研究成果及日本流传下来的形制相对古老的锛斧样式,分析当时的工具形制特点。  相似文献   

13.
禅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灵体验。在设计领域,"禅"可以被理解成一种与拜物主义相对的、以荡涤心灵为目的的高尚品格。本文从卫浴产品的初期选择、空间布局以及装饰隐喻三方面入手,讨论了卫浴空间中禅意的营造方法与原则,并对禅风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唐晚期木构佛光寺东大殿部分构件表面留存的加工痕迹进行取样、记录,结合传统匠人的专业知识对加工工具种类、形制及使用特点进行推测.其中有数处锛、斧痕迹与当代工艺有比较大不同,结合工具史相关研究成果及日本流传下来的形制相对古老的锛斧样式,分析当时的工具形制特点.  相似文献   

15.
巴蜀地区拥有全国范围内最丰富的摩崖造像和摩崖建筑遗存。从空间本质上阐述了摩崖佛殿的空间形制的历史沿革及其分类,并结合大量实例,从视线、尺度、光线及空间的内外流动等方面剖析了巴蜀地区摩崖佛殿建筑的空间特色及其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16.
杨晓龙 《华中建筑》2005,23(3):171-172
新加坡普觉禅寺宏船老和尚纪念堂是近年完工的一座较有创意的现代佛教建筑,其精细而有创意的细部设计构思是整体设计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筑师成熟的设计方法的体现。作者在现场考察并访问设计人后撰写此文,介绍纪念堂的细部设计,希望其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建筑设计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作者在天台庵佛殿拆解修缮工地调查见闻,并参考8枚木构件的碳十四年代(加树轮校正),考证三处题记所载历代修建时间,并详述大木构架、朱白彩画、屋面脊饰与勾头、砖墙、铁鏂的修缮改易痕迹及其年代,据此管窥其旧貌变化.可知五代后唐建造或重修佛殿时,使用了零星盛、中唐旧木构件,四枚大角梁斜置,内檐转角处用角袱,主粱上用驼峰、蜀柱以承托平粱,屋面檐口用莲花纹、兽面纹勾头;金元添置黄绿琉璃脊兽;明末清初修缮将大角梁改斜置为平置、增高翼角起翘,并撤去内檐角袱,改用短柱承托平粱,并在外檐增砌青砖厚墙、内檐梁架刷饰青绿彩画,檐口破旧勾头被易以新制龙纹勾头,使佛殿金元旧貌无存.  相似文献   

18.
本案位于湖南长沙市梅岭苑小区,其主题为"空间因果",是设计师赵益平对佛学"因果"关系的再次探索。去年他首次尝试以此为理念处理空间,并获得了成功,其作品"空间因果之一"获得了2006年"欧神诺杯"首届室内设计邀请赛银奖。转眼一年了,佛学"因果"关系的精神开拓了处理空间的多种新思路,并逐一体现于本案中。"空间因果"源于佛学,佛学中的"因果律"认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4)
王国维认为在《人间词话》提出的"境界"说的概念触及了艺术创作及欣赏的本质,而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兴趣"及"神韵"等概念不过是"道其面目",对此,国内学界对此看法颇多。实际上,"境界"说更多的来源于西学话语体系,和"兴趣"、"神韵"等中国传统文论概念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文化鸿沟,其间并不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以塔/浮图为中心的佛教寺院原型传入中国之后,经过“舍宅为寺”的汉化发展过程,在南北朝的后期进入了形态发展的高峰。以永宁寺和日本法隆寺等几个寺庙作为这一时期形态配置的例证看来,由于对佛像崇拜的宗教需求,金堂的地位日益重要,寺院开始将金堂与塔的位置,作或左右、或前后地并置。这种形态学上的多样发展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在金堂的地位日渐巩固后,才确立了在中轴线上以山门、金堂和法堂为主体建筑的寺庙配置。从初唐开始,塔的重要性进一步降低,配置上开始将塔列入别院;同时,汉化的建筑元素如钟楼和楼阁也配合着中轴线的组成逐渐成为寺院配置的重要组成。这一系列佛寺配置的演变过程,也反映了这段时期各种佛教思想的产生与变迁以及寺院使用模式的本土化,从而导致的建筑形制的改变。   本文试图从形态发展的角度,就中国及东亚的实例与文献记载,包括敦煌壁画、《洛阳伽蓝记》及《法苑珠林》等诸多文献中出现的佛寺描绘,以及近年来永宁寺,青龙寺等考古资料的发现,将文字记载、考古发掘与现存的实例进行图面的排比,作为寺院形态演化的推测。这个图面排比的研究,以时间为主轴探讨从东汉至南北朝一路到晚唐和五代,佛教寺院配置的可能形式发展轨迹;并就金堂、法堂、寺塔与大殿或楼阁等的形制关系,提出一些初步的观察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