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陈旧性颌骨骨折面颌畸形的正颌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与传统的切开复位固定术的比较。方法经口内切口,显露骨折部位,凿开原骨折线,钝性分离周围组织的纤维性粘连,去除增生的骨痂和剪断骨折线的锐利骨尖,复位后钛夹板固定。结果上下颌骨骨折患者16例,经口内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后,均恢复了正常的咀嚼功能及纠正了骨折错位愈合所致面部畸形。结论陈旧性颌骨骨折经正颌外科治疗,能够达到解剖复位,恢复患者功能和纠正面部偏差畸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性牙颌畸形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5例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经正畸科、正颌外科等相关医师共同制定出治疗方案,先行去除牙代偿,调整牙颌曲线等术前正畸,再通过正颌手术纠正上、下颌骨不调,最后再由正畸科医师对患者牙列进行调整和保持.结果:25例患者的面形均有明显改善,获得了良好的咬合关系.患者术前、术后SNB角、ANB角头影测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方法是治疗成人骨性牙颌畸形一种较好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3.
口内进路正颌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颌面畸形是因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和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与颅颌面其他骨骼之间的关系异常,以及随之伴发的牙颌关系及口颌系统功能异常与颌面形态异常。牙颌面畸形不但影响面容美观,造成牙颌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影响儿童全身发育及健康。我院于1990~2004年对44例牙颌面畸形患者采用口内进路正颌全麻手术,手术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正颌外科手术方法 ,矫治颌骨错位愈合后遗留下的牙颌面畸形。方法 :分析畸形的机制后截断颌骨 ,复位后行坚固内固定。结果 :上下颌骨骨折患者 16例 ,经口内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后 ,均恢复了正常的咀嚼功能及纠正了骨折错位愈合所致面部畸形。结论 :外伤后错位愈合的颌骨经正颌手术治疗 ,能够达到解剖复位 ,恢复患者功能和纠正面部偏差畸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沙   《中国医学工程》2013,(4):167-167
目的对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相应的分析探讨。方法对3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行正颌联合正畸矫治手术,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对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3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正颌联合正畸矫治手术后,22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结论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患者临床疗效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十分重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王茜  王涛  宋锦璘  刘珉懿 《重庆医学》2008,37(5):476-477
目的探讨临床牙颌面畸治疗中正畸与正颌手术的共生作用。方法在牙颌面畸形的治疗中制定正畸、正颌共同方案,先行术前正畸矫治,然后行正颌外科手术,术后行必要的正畸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面型及功能得到改善。结论在牙颌面畸形的患者治疗中正畸与正颌手术的共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颌骨畸形的正颌外科矫治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手术矫治颌骨畸形的方法。方法:对8例不同类型的颌骨畸形患者分别采用双颌手术(4例)、上颌单颌手术(1例)、下颌单颌手术(3例)矫治畸形。术式包括上颌骨改良式LeFortⅠ型截骨术、上颌扩展术(腭中缝骨切开术)、下颌骨矢状劈开术、下颌骨根尖下截骨术、颏成形术。结果:术后8例患者的面容和咬合功能均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结论:正颌外科技术矫治颌骨畸形是一种疗效显著、患者满意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郭杰 《中外医疗》2012,31(12):157-157
目的 探讨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9例牙颌面畸形患者行正颌正畸矫治手术前后各方面综合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感染、窒息、血肿、咬肌痉挛等不良后果,术后头面部加压包扎5~7d,平均住院7~10d.术后随访3~6个月,27例患者对术后面部表示满意.结论 精心、有效地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有效保证,可有效提高矫治效果,增加咬合稳定性,预防畸形复发,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于天春 《中外医疗》2013,(12):108-108,110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骨性牙颌畸形病人50例,在正畸正颌医师所研究的治疗方法下,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正畸,包括牙代偿的去除、牙颌曲线的调整;然后进行正颌手术,对上下颌骨不调进行纠正,最后正畸医师调整并保持患者的牙列。结果所有50例患者面形改善明显,咬合关系良好。比较手术前后的SNB角与ANB角的头影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一种良好的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方法,正畸正颌联合法应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0.
高苑  王宇群 《黑龙江医学》2012,(11):847-848
目的探讨加强正颌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确保手术成功的措施。方法通过充分的术前用物准备、术中精准配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确保手术效果。结果对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正颌手术,均进行谨慎的准备和认真的手术配合,外科手术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正颌外科手术技术要求高,需要的特殊器械多,充分的手术前准备及手术中密切熟练的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应智洋  郑杰 《当代医学》2022,28(10):163-165
目的 探究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治疗的41例作为甲组,单纯采用正颌手术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乙组.比较两组SNA角(由鼻根点N至上齿槽座点A连线与前颅底平面SN所构成的角)、SNB角(由鼻根...  相似文献   

12.
正颌手术属于临床牙颌面畸形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了对患者不协调的牙齿及咬合关系进行调整,对错位牙进行矫正,正颌手术在排齐牙列、排除牙颌干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患者接受正颌手术后,虽然可以对颌骨骨骼畸形进行矫正,但是因为术后患者的神经和肌肉组织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平衡,加之上下颌骨的移动也会导致手术切口部位的牵拉,从而会引发术后治疗效果出现反弹。正颌术后颌间牵引对于巩固治疗效果、防止患者术后复发、确保治疗效果非常重要。但是,颌间牵引会对患者的张口能力造成影响,对正常的饮食产生限制,进而导致患者的营养摄入不足,对身体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医护人员应根据每例患者的自身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方式及饮食护理方法,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正畸治疗主要使用直丝弓矫正器,笔遇到2例在牙颌畸形直丝弓固定矫正器使用期,患因外伤致下颌骨骨折后,利用口内牙弓上未被损坏的矫正器做颌间牵引使咬合关系恢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由于遗传、发育、生活不良习惯等多因素原因,人群中存在着颌面骨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置及比例失调,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牙颌面畸形.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容貌美观有了更高的追求,要求进行牙颌面畸形的就诊患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正颌外科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的方法是矫治牙颌面畸形、恢复正常解剖及生理功能和改善面型的有效治疗手段.正颌外科手术一般选择口内进行,手术范围涉及上下颌骨、颌骨及口腔软组织.由于术后需短时间限制张口运动,导致患者语言交流、进食及口腔卫生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麻醉学、外科学以及特殊手术器械的运用,牙颌面畸形的外科矫治取得了快速发展。正颌手术是改善错牙合畸形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因其创伤大且颌面部神经丰富,患者术后常伴有剧烈疼痛。疼痛可导致患者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影响早期康复和功能锻炼。正颌手术术后多合并术区肿胀和张口受限,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方案并不适宜于该类患者,在充分镇痛的基础上,需尽量避免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超声引导颌神经阻滞技术不仅有满意的镇痛效果、术中出血少、促进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还具有阻滞精确、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该文对常见的正颌手术类型、颌神经的走行及支配、传统颌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颌神经阻滞、颌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超声引导颌神经阻滞的研究和操作方法等作一综述,以期为超声引导颌神经阻滞在正颌手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颌畸形同期正颌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88例双颌畸形病人在全麻下同期行上颌骨lefort I型骨切开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双颌正颌术,术后苏醒期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88例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苏醒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双颌畸形全麻下同期行双颌正颌术,术后苏醒期易发生并发症,具有危险性,应严密监测,加强观察及护理,以确保病人安全平稳度过苏醒期。  相似文献   

17.
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正畸和正颌前畸形对于提高矫治效果及稳定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下颌前形患进行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模式的治过程,并与同期29例单纯正颌手术病例比较,观察矫治后凳面外形,咬合关系及疗效稳定性。结果: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治组治疗后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改善率为81.0%(17/21),畸形复发率为4.8%(1/21)单纯正颌手术组咀嚼功能改善率为58.6%(17/29),畸形复发率为10.3%(3/29)。结论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是提高矫治效果,达到颌、He平均及减少畸形复发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矫治成人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23例成年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对短期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截至目前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程序,治疗后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0.3个月),均获得较为满意的面部外形和咬合关系?整个治疗周期为9~16个月,平均13.2个月?结论:“手术优先”正颌正畸作为新策略可以选用于矫治成年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缩短治疗周期,短期临床效果满意,长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完全性唇裂合并齿槽裂的患者,常合并牙颌畸形.由其畸形程度与就诊时间而决定其整复方法。过去对这类伴畸形恒牙已萌出的患者的整复中,一般多为先拔除错位的牙齿,修复突出的牙槽骨,以减小唇裂修复术后的张力和免除创口受移位牙的刺激,然后再进行唇裂修补术,这就造成牙齿缺失.齿槽裂一般为二期修复。对齿槽裂隙的修复方法,不外乎裂隙内骨移植、异体材料埋人及前庭游离瓣覆盖等方法。但对唇裂与齿槽裂合并牙颌畸形的同期手术修复,尚无满意的方法。我院对一例唇裂与齿槽裂合并牙颌畸形的患者进行了一期整复,效果理想,外形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颌畸形同期正颌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88例双颌畸形病人在全麻下同期行上颌骨lefort I型骨切开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双颌正颌术,术后苏醒期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88例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苏醒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双颌畸形全麻下同期行双颌正颌术,术后苏醒期易发生并发症,具有危险性,应严密监测,加强观察及护理,以确保病人安全平稳度过苏醒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