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认为:如果说读者紧承作者的“言者所以明象”而“寻言以观象”,并进而“得像而忘言”的化言为象是一种化实为虚;那么,读者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紧承作者的“象者所以存意”而“寻象以观意”,并进而“得意而忘象’,即使阅读上升到阅读主体与创作主体精神情感交融的境界,这无疑是更高层次的一种化实为虚,亦即所谓“披文以入情”。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看来,由于主体因素的必然介入,读者在阅读中所真实感受到的作品艺术形象,其实是对作者以文本形式表现的作品艺术形象的假定性存在的一种必然超出,此即所谓得象外之象;同样,读者在阅读中所真实体验到的作品审美意蕴,已不止于通常意义上的阅读主体与创作主体的一种对话或交谈,而是更上一层地进入了阅读主体的一种自我体认与理解的境界,此即所谓得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看来,由于主体因素的必然介入,读者在阅读中所真实感受到的作品艺术形象.其实是对作者以文本形式表现的作品艺术形象的假定性存在的一种必然超出,此即所谓得象外之象;同样,读者在阅读中所真实体验到的作品审美意蕴.已不止于通常意义上的阅读主体与创作主体的一种对话或交谈,而是更上一层地进入了阅读主体的一种自我体认与理解的境界,此即所谓得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4.
为摆脱历史叙述所惯用的全知视角,从而避免使叙事陷入呆板机械和拖沓繁冗的境地,作为最早成熟的叙事作品,《左传》开创了化实为虚的叙述手法。这种叙述技巧是一种虚化和空灵的笔墨,它巧妙地利用限知视角来调节叙述色调,从而使某些情节的叙述达到了化难为易、线索清晰的目的;同时,它还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导源于《左传》的叙述技巧被古典小说广泛而成功地继承、师法,也得到许多小说评点家的推崇。  相似文献   

5.
“意”与“象、量关系实际是比兴关系,采用的是比喻与象征的手法,一“意”既可换多“象”,一“象”亦可呈多“意”。意象有四种主要类型(纪实再现型、写景咏怀型、托物寄寓型、变形灵动型),意象的营构手法也多种多样;诗词的锤炼,主要是炼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意境美的探析是在美学的范畴中基于漏窗艺术形式而进行的,以“象”为切入点,由先秦“尚象”传统中对“象”的理论论述为起点,梳理“象”从先秦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转变的系统性理解。运用“立象尽意”“观物取象”“象外之意”到“取之象外”命题的提出,阐述“象”与“意”、“罔”与“境”之间的内在逻辑性,结合漏窗艺术的设计规划,研究发掘在审美观照中“象”“意”“境”三者对“意境美”生成的理论基础,最终生成关于“意境美”的内在性理论途径是“意之所随者”之地的阐述;“意想”景物叠加产生审美模糊上升到意境美的途径而空间场域中物象之间组合形成一种内在相关的空间化,从而形成漏窗艺术的意境审美境域,从而形成漏窗艺术的意境审美。  相似文献   

7.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定型理论出发,将英语阅读看成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过程,探讨定型观念对英语阅读产生的影响。并运用传播学理论中的涵化过程,分析阅读这一交流形式对个人定型观念产生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8.
“意象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①通过意象,作者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物质中;通过意象,我们也可以解读作者的意旨。对于回族作家张承志来说,意象是一种特有的话语方式。他的小说和散文均呈现出浓烈的诗性。与其说作为作家的张承志创造了作品意象,毋宁说意象创造了作为张承志的作家。本文把作家现实经历及文本透露出的主体经验作为“意”,把作品中选取、塑造的具体形象作为“象”,把二者的交合物群看作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意象群落,剖析出群落的形成因素、群落的特性和群落的指涉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被介绍入中国并初步实现“中国化”。其“中国化”的表现在于把显明的“实用”目标暗含于潜隐的功利追求中,以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外衣裹挟对实际行动勇气和方法的渴望。因五四特殊的时代情状和已被“中国化”了的实用主义自身的特点,当时一切意识形态的建构均难免其“实用性”色彩。五四文学主潮“为人生”的启蒙文学,从整体观念的确立到具体操作方法、从自然主义至现实切入文学创作动机到对读者阅读效应的期待,乃至代表作家、流派、现实主义创作的普遍实用化-在作品中表现为整体的寓言化之中。  相似文献   

10.
构造并证明KS方程整体吸引子具有紧分形结构,并且找到它的一个紧的分形局部化逼近序列,进而改进并精细了已有文献关于这方程吸引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寻”的“寻找、寻求”义在先秦就已出现,时间上远远早于“找”,以后使用十分频繁,至今在方言中仍很活跃;经过较长时间的词汇化过程,“寻”在普通话中逐渐变成了一个构词语素,所构成的复合词多出现在书面语中,而相应的口语表达则为“找”所代替。通过几组复合构词的比较,本文探讨了“寻、找”不同的词汇化过程及“寻找”“找寻”的语体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文学本体论往往把文学当作一个固定不变的对象来看待,试图寻找文学某种稳定的本质特征,回答“文学是什么”,把文学的某一属性当作文学的本体,模仿说,表现说,形式说所走的都是这一路子。本文认为,传统文学本体论提问的方式是错误的,不应该追问“文学是什么”,而应该追问“文学如何存在”。从这一角度看,文学就是人类的一种对话方式,是作者和读者以文本为核心进行的心灵交流。这一对话是双向逆反的过程,并且包含了各种复杂的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13.
“意”“象”在早期的古代文论中本是单独的概念,随着文学批评的逐渐丰富发展,二者也不断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它们以不同的内涵对文学现象进行品评,并最终形成“意象”这样一个抽象的文学批评理念,“象”、“意”、“意象”作为一种文学特征和美学现象,影响了整个古代文论。本文即对这三个重要的文学批评理念进行一个追本溯源的简论,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审美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审美时的主体心态,是审美关系得以成立的关键。在中国独特的化土壤上产生的发达的心理美学思想,具有和西方美学明显不同的特点,它主要包括三个理论层面,三大致形成一种由此及彼渐进深入的心灵程序,虚静是体验的发端,“游”是体验的展开,而物化是由此而达到的高峰体验。从虚静的“一”到物化的“一”,不是心理的大循环,而是审美的飞升,在活泼泼的生命运动中“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个由感知、理解到综合、感悟的过程,这四个过程承载了增加知识、锻炼能力、熏陶思想情操三大阅读目的.在这四个过程和三大目的中,“感悟” 和“熏陶思想情操”之间呈基本对应关系.阅读过程的“感悟”,是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阅读主体的一种精神收益,其作用不仅体现在使人增知,更有对阅读主体的思想情趣的潜性影响.如果说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综合是围绕文章本身展开的对作者意图的探求,那么对作品的感悟则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和再创作;如果说对作品的理解与综合体现的是人的能力,那么对作品的感悟则具有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6.
解读是读者对包装设计作品意义的解释与阐述,是一种建构性的主体行为。意义的解读有多种方法,而象征化解读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解读方法之一。象征化解读是指不管作品是否包含象征意义、设计者是否运用了象征手法,消费者都会站在象征角度,用象征的解读方法参与建构作品象征意义的活动。在包装设计作品的理解与阅读过程中,象征化解读是读者即消费者最普遍的解读方法。通过对象征化解读的存在基础、发生机制、解读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象征化解读在包装设计中的相应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文学经典本身具有累积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经典从“原生层”到“次生层”的构建过程,这也是经典自身逐步经典化的过程.根据这个理论,图书馆可建立“次生—原生”的反推式可持续阅读模式,图书馆应通过多种推广方式,调动读者阅读经典的积极性,从“走近”经典到“走进”经典,实现经典阅读的经典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文学语言的生成过程是由意的酝酿,象的构思,言的书写三个阶段构成的,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因“应物”而立“意”,为尽“意”而立“象”,为尽“象”而立“言” 的传达,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立意”,立象,立言的三方面进行审美的发现和审美的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既有审美功能又有意指功能的由“言”,“象”,“意”三层次构成的文学文本的产生,因此,文本结构不是自我封闭的,它是文学语言生成过程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学语言读解过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位读者接触读物时,都有一种自觉不自觉的阅读期待。这是由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驱使的一种心理指向。这种指向使人们面对读物时会因熟悉的召唤或陌生的诱惑而产生一种阅读的冲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是“阅读学”中的名词,课标将它们纳入小语阅读课堂的环节,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阅读理论并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作家总是忠实地反映着自己对于现实社会所取的态度,而且作品与作者的生活、思想是不可分的,所以从作品本身去分析它的主题思想、人物典型、创作方法是最主要的工作。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应既沉浸于作者设置的艺术环境氛围之中,又不完全囿于作者的观点,而传统的“拥薛抑林”或“拥林抑薛”之类解读倾向多少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认知,所以尽可能地科学地评价《红楼梦》及其人物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