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不孕症(TFI)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诊治的100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堵塞部位疏通率和2年内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近端、远端梗阻疏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TFI患者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有效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行输卵管插管及斑马导丝疏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腹腔镜染色通液证实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83例,共103条输卵管阻塞,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行输卵管插管及斑马导丝疏通术,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有无并发症,追踪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103条阻塞输卵管,88条疏通成功,以选择性输卵管插管加压通液术成功疏通57条(55.3%),失败46条(44.7%),46条中再以斑马导丝疏通成功31条(67.4%,31/46),总通畅率为85.4% (88:103).15条输卵管斑马导丝疏通失败.术后全部病例随访1~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21例(25.3%)妊娠:宫内妊娠19例(22.9%),2例自然流产(2.4%),2例输卵管妊娠(2.4%).1条输卵管假道形成,发生率1.0%(1:103).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宫腹腔镜联合行输卵管插管及斑马导丝疏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安全有效,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将麦角新碱应用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的8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联合治疗,41例)和观察组(麦角新碱治疗,42例).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术后,观察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HGB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9.05%)显著低于对照组(41.46%)(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应用麦角新碱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HGB指标下降程度,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三种输卵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9月~2009年9月,我院分别采用不同输卵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193例.其中宫腔镜引导下输卵管插管110例(A组),输卵管介入30例(B组),宫-腹腔镜联合疏通输卵管53例(C组).比较3组治疗后妊娠结局;对其中术后1 a以上未孕的113例病人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观察输卵管梗阻部位与疏通效果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输卵管疏通后不孕的原因.结果:193例病人治疗后宫内妊娠67例、异位妊娠13例、未孕113例,其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不孕率分别是34.7%、6.7%、58.6%;3组比较,C组术后宫内妊娠率最高,明显优于B组(P<0.05).疏通术后输卵管再梗阻发生率为48.7%(94/193),经宫腔镜实施再疏通成功率为56.8%(71/125),近端再疏通成功率显著优于远端(P<0.05).结论:重视对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的术前诊断,选择正确的疏通方法,加强抗感染,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介入治疗取代输卵管治疗性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阻塞的疗效.方法 输卵管性阻塞患者100例,随机分导丝组50例,通液组50例,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完善检查.排除结核,生殖器炎症.导丝组在月经干净3~5天宫腹腔镜下联合COOK导丝治疗,术后抗炎5~7d,造影检查.通液组于月经后3~7d开始,6次为一疗程,每月作一疗程.3个疗程后造影检查,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导丝组通畅41例,占82%.通而不畅7例,占14%.阻塞2例占4%.治疗时间1周.通液组通畅34例占68%.通而不畅7例占14%,阻塞9例,占18%,治疗时间3个月.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性阻塞成功率高,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治疗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卵管复通率及宫内妊娠率分别为92.50%和52.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和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提高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复通率及宫内妊娠率,恢复输卵管蠕动功能以及伞部拾卵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邓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11):1922-1924
目的: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对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92例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治疗,使用患者均于手术3小时前服用600ug米索前列醇,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术前以及术后一月卵泡及卵巢变化、术前3天以及术后第一次来月经时激素水平以及术后2年妊娠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的研究组卵泡个数升高程度以及卵巢体积减少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其他激素水平变化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使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治疗,改善卵巢功能,提高了排卵率和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静  陈雪芳  夏庆莲  吴蓓  于芳  梁威飘 《医学信息》2009,22(7):1297-1299
目的 探讨微创即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衣腹腔镜下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妊娠40例,均有生育要求,分为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组(A组)20例,腹腔镜下保守治疗组(B组)20例.时其术前血HCG水平,包块大小,手术出血量,及术后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3个月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HSG)输卵管通畅率,15个月内再次妊娠情况等进行对比,综合分析.结果 A组较B组在术前对血HCG水平及包块大小的选择、手术出血量有明显差异(P<0.01);而治疗成功率、术后血HCG下降时间、术后3个月HSG输卵管通畅率、术后15个月再次宫内妊娠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作为一种微创、低麻醉风险、高疗效的治疗技术,应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可有效保留患者生育功能,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艳辉 《医学信息》2007,20(11):1033-1034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行输卵管插管疏通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效果。方法2003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经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联合B超检查证实输卵管近端阻塞患者84例,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结果84例患者112条输卵管近端阻塞,52条输卵管远端阻塞(4例曾因宫外孕切除一根输卵管)。术后输卵管通畅79条,疏通率70.54%。29条有输卵管开口粘连的插管失败24条,失败率82.76%,失败率较无输卵管开口粘连者明显增高(P<0.01)。随访经双侧插管疏通成功52例,宫内妊娠21例,宫内妊娠率40.38%;插管侧输卵管妊娠3例,输卵管妊娠率5.77%(3/52),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妊娠率(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对输论卵管近端阻塞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影响输卵管疏通和术后妊娠率的主要因素是输卵管开口有无粘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在宫内妊娠合并妇科良性肿瘤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80例宫内妊娠合并妇科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CO2腹腔镜手术,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无气腹腔镜手术联合保胎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前后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苏醒时间及心肺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pH值比较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碱剩余值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则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均无差异(P>0.05),但对照组术后与麻醉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对照组共发生5例皮下气肿。观察组术后肺顺应性与麻醉前比较无差异(P>0.05),但对照组术后与麻醉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硬膜外麻醉状态下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对宫内妊娠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手术时间短,苏醒时间早,术后保胎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应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根据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4例)与观察组(n=33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予以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以及产妇对护理满意率,同时比较两组护理前、生产时(入产房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情况、水肿与蛋白尿情况、免疫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经护理后血压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子痫发生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水肿与蛋白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察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同时提高产妇对护理满意率,显著改善负面情绪、水肿及蛋白尿等情况,且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手术联合对子宫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外生型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并联合清宫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后子宫内膜恢复程度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情况.结果:研究组阴道流血时间、出血量以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等围术期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残余肌层厚度、瘢痕宽度、瘢痕长度以及瘢痕深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环境领域的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实施手术治疗的疗效更佳,能促进子宫内膜恢复,改善妊娠结局,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析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后抗感染及地诺孕素三联策略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本院就诊的90例EMs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使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后抗感染治疗策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地诺孕素持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症状改善率、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细胞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纤维蛋白原(FIB)、转化生长因子β1(TNF-β1)]表达水平、输卵管通畅率、妊娠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EFI高于对照组(P<0.05),HMGB1、FIB、TN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后抗感染及地诺孕素的三联策略治疗EMs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EFI、输卵管通畅率、妊娠率,纠正HMGB1、FIB、TNF-β1等细胞因子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会阴保护接生手法对足月妊娠无痛自然分娩初产妇产程时间、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无痛自然分娩的63例足月妊娠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接生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会阴保护接生法,28例)和观察组(无会阴保护接生手法,35例).分析对比两组产程时间、会阴损伤程度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会阴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无会阴保护接生手法应用于足月妊娠无痛自然分娩的初产妇,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且对于母婴结局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95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取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血肿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HICH患者相比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更明显,能提高清除血肿率,改善脑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进行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10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4例),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清宫术后的临床疗效、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妊娠物排出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2.26%(P<0.05);观察组住院以及妊娠物排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能够缩短宫内组织排出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完全流产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7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麻醉,观察组行右美托咪定麻醉.分析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以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应激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能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预防应激反应发生,提高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徐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8):1422-1423+1446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透明质酸治疗研究膝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至2019年收治的膝关节炎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50例在其基础上联合透明质酸进行治疗.观察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R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变化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及关节和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ES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至治疗结束后时,逐渐下降,观察组治疗1疗程后、治疗结束后CRP、ESR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均为发生并发症.结论:在膝关节炎的治疗中运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透明质酸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VERSALOK锚钉固定联合关节镜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3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撕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修复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关节镜下常规缝合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关节镜下VERSALOK锚钉固定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疼痛情况、踝功能恢复情况、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 m、6 m时正常行走踝部V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m、6 m、12 m踝功能AOF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疗效优良率97.62%(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85.37%(35/41)(P<0.05).两组均随访12 m,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RSALOK锚钉固定联合关节镜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撕裂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改善,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饮食干预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4例GDM患者(2019年1月到2020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等长抗阻力运动治疗,观察组给予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饮食干预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产前1周血糖指标水平、胰岛功能指标水平、血糖达标率、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结果:产前1周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PG、2hPG、睡前血糖、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前1周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OMAIR、AUCI低于对照组,HOMAβ、ISI高于对照组(P<0.05);产前1周,观察组FPG、2hPG、睡前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饮食干预联合等长抗阻力运动治疗GDM患者可显著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