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有限元法可以有效的模拟出边坡的应力及位移分布,极限平衡法可以得出相对准确的边坡最小安全系数,通过将两种方法有效的结合,可以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以唐山某白云石矿露天采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法以及极限平衡法模拟了该采场边坡在正常工况、洪水(降雨)工况以及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下,岩质边坡各个计算断面抗滑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要求的抗滑安全系数,表明该边坡在正常工况下可以安全运行;在洪水(降雨)工况以及地震工况下,岩质边坡各个计算断面抗滑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要求的抗滑安全系数,但边坡B—B′断面在这两种工况下抗滑安全系数偏小,表明该岩质边坡B—B′断面在洪水(降雨)作用以及地震作用下安全储备不高;综合分析3种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建议对该边坡B—B′断面所在位置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确保该露天采场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某弃土场的稳定性,文章通过现场勘查,了解弃渣场的现状,进行地质类比法和参数反演法得出弃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运用Geo Studio文章软件对弃土体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分析正常工况和非常工况(暴雨工况、地震工况)条件下弃土体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目前堆放状态下,该弃土场边坡在正常工况和非常工况条件下,计算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标准,边坡均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姜波 《山西建筑》2012,38(27):241-242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黄河大堤边坡稳定问题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分别计算了临河堤坡未迎水和河床水位达到堤顶两种工况下的堤坡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第一种工况下安全系数Fs=1.963>1,堤坡安全稳定,第二种工况下安全系数Fs=1.395>1,安全系数有所减小,但堤坡仍然是安全的,由此可知黄河大堤的边坡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以南票某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传递系数法,对天然状态下、暴雨状态下和地震状态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定性安全系数为1.470;在暴雨工况下安全系数为1.293,在地震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与天然工况下的相差很小,该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由于严格Janbu法存在安全系数计算结果不易收敛的问题,为了使得结果收敛,使用B-样条函数对条间力矩进行插值计算。通过采用改进的严格Janbu法等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和考虑地震作用的拟静力法,对龙江特大桥腾冲岸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分别计算了腾冲岸边坡在自然工况和地震工况条件下以及不同滑移面的安全系数。计算表明,在自然工况下,边坡是稳定的,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1.192~1.321之间。在地震工况下,边坡存在失稳风险,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0.984~1.088之间。  相似文献   

6.
结合岩土力学极限平衡法的基本理论与管道屈服强度,提出边坡管道安全度评价方法。通过计算边坡结构面位置、最大土压力和管道最大承压能力,得出边坡管道安全度P,依据P值大小判断边坡安全性。采用上述方法对坂澜大道双阀室东边坡和Z145号桩边坡展开评价分析,认为应该优先治理坂澜大道双阀室东边坡。  相似文献   

7.
某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小军 《土工基础》2010,24(5):20-22,50
以某公路挖填活动诱发的边坡稳定问题为研究对象。根据自然状态、自然+地震、饱水、饱水+地震四种计算工况,利用极限平衡法,分恢复地形、没开挖公路自然地形两种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其不满足自然条件下安全系数大于1.3、地震作用和降雨条件下安全系数大于1.1的工程稳定性要求。为深入认识坡体的稳定性和工程治理措施的提出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某二级公路上方需要修建廉租房小区,必须研究该拟建廉租房小区对于公路南侧边坡稳定问题的影响。在此设计了自然和饱水状态下的不同坡高的安全系数计算工况,发现坡高大于10m,则不满足工程稳定的要求。根据设计中坡顶作用不同荷载和荷载作用点距离坡顶距离不同,发现建筑物采用浅基础方案时,荷载不能大于150kPa,否则可能失稳;同时荷载作用点距离坡顶大于8m时,荷载作用对坡体稳定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油气长输管道线路长,经过或跨越的场地条件复杂,不同区段的管道遭受的地震作用也不一样,如采用一致地震动输入对其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则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别。本文考虑多点地震输入对油气长输管道进行动力分析,采用时程分析法对典型油气长输管道在多点地震激励及一致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地震输入方法计算的动力响应存在较大差异,管道地震响应当分析时应考虑多点地震激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油气阀室的接地网是保护阀室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的重要设施,随着我国西气东输的发展,油气管道越来越多,管道阀室接地腐蚀情况越来越严重。本研究对4个油气管道阀室的接地网进行了调研,发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为了探明造成接地网腐蚀的主要原因,测量了这些阀室的地网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接地体极化电位以及土壤理化参数。研究发现这些阀室的土壤微生物腐蚀属于微弱等级,也排除了自然环境引起接地体严重腐蚀的可能性。最后,通过分析这4个阀室的排流情况和接地扁钢的腐蚀特征,提出直流电流腐蚀是造成接地网腐蚀的主要原因。这些阀室距最近的直流接地极在60 km以上,计算得到的镀锌扁钢年腐蚀损失质量并不大,但当直流输电线路单极——大地运行时,如果直流腐蚀电流集中在接地扁钢的局部点位置,依然会造成接地扁钢的断裂,使得油气阀室的接地网失效。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阀室接地网的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清洁取暖政策鼓励余热利用,越来越多的长距离余热供暖项目建成投产,长输管道减阻是关系到此类项目运行经济性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长距离输热管道为研究对象,研究减阻防腐涂层在输热管道中的减阻性能。通过计算和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对已使用防腐减阻涂层的长输案例及未使用防腐减阻长输案例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和验证,采用经典流体力学圆管流动理论进行计算,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际工程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管线进行防腐减阻涂层处理后,同等条件下经防腐减阻涂层处理后的管道阻力下降明显,实际长输管线案例中,管径DN1400的管道运行第一年,温度在70℃~130℃条件下管线阻力减小38.7%,额定流量15000m3/h工况下阻力减小32.9%;常规运行情况下输配能耗减少约39%,额定流量15000m3/h工况下输配能耗减小约33%。  相似文献   

12.
许家文  侯晋杰  赵星 《建筑》2020,(14):75-76
通过对某变电站站外边坡的实际情况建立模型,计算在一般工况下和地震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分别计算出边坡的滑动安全系数与相关规范进行比对,最终对边坡的实际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以甘肃省某高边坡为例,基于有限元计算软件分别对未支护和支护后该高边坡在各级边坡分步开挖、暴雨和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加固前该高边坡在第五、四、三、二、一级边坡开挖时,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尤其是在暴雨作用下,该高边坡处于失稳状态。加固后,该高边坡安全系数较加固前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第二级边坡支护完成后,整个边坡受力体系得到明显改善,后续第一级边坡开挖、暴雨和车辆荷载作用下安全系数相对于未支护计算结果相对增量均位于50%以上,且各工况下,该高边坡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位移计算结果与安全系数一致,相较于加固前计算结果,加固后合位移和x方向位移(顺坡方向)分别减少76.3%和85.5%。  相似文献   

14.
《土工基础》2017,(6):693-696
基于某水电站近坝库岸边坡滑坡体的工程地质调查,分析了该滑坡体失稳的成因机理,采用反算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确定其物理力学参数,基于剩余推力法计算了滑坡体在不同工况与物理力学参数组合下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最后对库岸滑坡体的治理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利用加拿大研发的Geo-Slope软件中Slope/W模块和Rocscience软件中Slide模块对水富市粮油仓库的填方边坡典型断面建立了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天然和地震两种工况下安全系数,并对其做出了稳定分析,为该边坡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同时希望对其他相关工程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大黑山—马塘输天然气管道项目主体工程完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起于文山市薄竹镇大黑山,止于马塘工业园区,全长44km,是文山州建成的首条天然气长输管道。该天然气管道是中缅天然气管道红河支线的下游管道。全线设置阀室2座,末站1座,年设计输气量2.59亿m~3。工程于2018年6月开工建设,主体工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山区水库边坡的稳定性,以拟建红河特大桥的岸坡为例,采用不同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岸坡在自然、暴雨、水库水位变化、地震等不同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以及库区排水过程,陡坡的安全系数均大于1,正常情况不出现滑动,处于欠稳定状态。但是地震、暴雨、以及地震和暴雨耦合工况均出现安全系数小于1。而且,暴雨工况比小震工况影响更显著,水位下降也会显著降低边坡安全性。正常工况下边坡潜在滑动体主要出现在边坡中部的上覆土区域,而在小震以上级别地震时边坡潜在滑动体范围扩散显著,甚至延伸到坡底范围。由于拟建桥梁位于边坡中部附近,建议对中部区域上覆土进行挖除或者进行加固,此外建议库区水不宜快速排泄,同时加强对坡体长期稳定性监测,保障桥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岩质高边坡的滑坡失稳的典型破坏形式,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这一数值分析方法,结合某高速公路岩质高边坡工程实例,建立计算模型,深入研究边坡岩体的结构面参数与边坡变形的相互关系,分析不同工况下边坡块体的极限内摩擦角和稳定安全系数,进而评价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与边坡稳定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深圳某边坡顺层滑坡的工程背景,结合边坡工程原设计、运营工况初步讨论了导致滑坡的因素。基于极限平衡原理,采用Geo-Slope/w软件反算了顺层滑坡层间软弱带的抗剪强度参数,并分别对边坡饱和状态、锚索失效状态以及同时考虑饱和与锚索失效状态的三种工况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层间软弱带在饱和工况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显著降低,同时在饱和与锚索失效工况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小于1.0,即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成果较好地阐释了本次滑坡事故的原因,为该滑坡的后期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同类型顺层滑坡的成因机制分析和防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强度折减安全系数的边坡岩土侧压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边坡岩土侧压力计算方法进行讨论,指出《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边坡岩土侧压力计算方法没有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建立直接联系。传递系数法中的滑坡推力计算安全系数并不是支挡后边坡要达到的稳定安全系数。提出基于强度折减安全系数的岩土侧压力计算新方法,计算时将滑面强度除以一个折减系数,然后再根据力的平衡关系直接计算支挡结构承担的相应荷载。按照此方法,支挡后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就正好等于侧向岩土压力计算时的强度折减系数。由此得出的岩土侧压力计算安全系数就是指边坡治理后要达到的稳定系数,算例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