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福建省清流仁场锰矿位于闽西南坳陷带的中部、次级构造明溪胡坊-永定水下隆起带的西侧。含锰岩系在构造作用下逆冲于二叠系下统文笔声山组地层之上。含锰岩系在矿区为一套硅质岩、粉砂质泥岩的潮坪相沉积。矿体呈层状,产状与含锰岩系地层一致。矿石矿物主要为钡镁锰矿、隐钾锰矿和软锰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类、水云母。矿石呈隐晶一微晶结构,块状、土状构造。矿石类型主要为氧化富锰矿石。矿石成因类型属氧化带含锰灰岩风化锰帽型。原生含锰层位推测为石炭系中上统,属石炭系中统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2.
钦州-防城锰矿带是中国次生氧化锰矿的重要产地之一,其含锰岩系为上泥盆统榴江组含锰硅质岩。锰矿床主要赋存在以腐岩带为主的风化壳中,矿石的主要矿物为软锰矿、锰钡矿、隐钾锰矿、锂硬锰矿、钙锰矿等,与之伴生的其他表生矿物有赤铁矿、针铁矿、石英、高岭石和其他粘土矿物。矿石多呈葡萄状、块状、网脉状构造。与原生含锰硅质岩相比,次生氧化锰矿矿石的品位明显提高,Mn含量平均达到42.6%。矿石化学分析和单矿物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氧化锰矿石中还普遍出现Co、Ni、Cu、Zn等元素的富集,其平均含量分别为0.05%(最高0.40%)、0.09%(最高0.53%)、0.08%(最高0.53%)和1%(最高2.2%);它们主要以类质同象和吸附的形式赋存在锂硬锰矿及隐钾锰矿中。氧化锰矿石和锰氧化物的Mn/Fe比值均较高,一般大于6~10,说明该区化学风化强烈,铁、锰分离显著,有利于形成高品位的优质锰矿。有害杂质元素P主要存在于针铁矿等铁的氧化物中。氧化锰矿的形成和空间分布受气候、构造、含锰岩系及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贵州水城-纳雍地区锰矿是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之上,中-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之下,茅口组第二段锰矿层与硅质岩和含锰灰岩关系密切,通过对该区锰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分析,认为控矿的主要因素为岩相古地理、地层岩性、断裂构造。主要含锰岩系第二段为含锰、微含锰的硅质灰岩、含硅质灰岩、含钙质硅质岩及石灰岩等,第一段局部可见少量零星锰矿体,多无工业价值,根据锰矿富集成矿地质特征,该区找矿标志主要有岩相古地理、地层、岩石及露头。  相似文献   

4.
贵州松桃杨立掌锰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掌锰矿赋矿层位于扬子陆块东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铜仁逆冲带的丰局限浅海盆地中,含矿层位(含锰岩系)为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第一段下部,炭质页岩、粘土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锰矿、钙菱锰矿、锰方解石、锰白云石等,矿体厚度受构造及沉积环境等因素的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岩相古地理、古构造等综合分析,推测该区具...  相似文献   

5.
杨立掌锰矿位于扬子陆块东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铜仁逆冲带的半局限浅海盆地中.含矿层位“含锰岩系”为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第一段.含矿岩性为碳质页岩、粘土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锰矿、钙菱锰矿、锰方解石、锰白云石等,严格受层位、矿系厚度、古构造及沉积环境的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岩相古地理、古构造等综合分析,推...  相似文献   

6.
王军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338-1343
新疆阿克陶县奥尔托喀讷什地区具有巨大的锰矿找矿潜力,并在近年来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目前该锰矿区已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1b+122b+331+332+333)1206.74万吨,矿床平均品位37.82%。锰矿赋存于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C2k)含碳泥质灰岩夹薄层细晶灰岩条带中,该套含锰岩系岩石组合具有滨浅海相沉积物的特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条带状产出,层位稳定,出露长度40km,矿体厚度0.5~22m不等,矿石的矿物主要为菱锰矿,其次软锰矿,少量硅酸锰。矿石主要为微晶结构、细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该锰矿床P/Mn平均值为0.0056,Mn/TFe平均值为14.01,属于中磷富锰矿床。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床的形成可能与晚古生代期间强烈拉张环境下火山活动形成的大量的火山岩以及在弧后拉张拗陷环境海水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矿田早震旦世底板页岩划分为硫碳质黑色页岩相、黑色页岩相和砂质(硅质)页岩相.根据同层位矿体沉积环境、矿石类型、结构构造和矿物种属,划分为碳酸锰矿相、含锰灰岩相和含钙硅质岩相.采用岩类组合法,结合微观标志,划分为合岭洼地、洼地边缘和炭家仑潜丘3个景观单元.指出还原和封闭性好的合岭洼地是深部找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8.
工作区位于中祁连隆起东部临夏盆地的北侧、雾宿山加里东期铜(锰铬)成矿带内。经勘查重新圈定矿体12条,含矿建造为中上奥陶统雾宿山群中上部的变安山岩、安山凝灰岩夹硅质岩建造。矿体的赋矿岩性为雾宿山群第三、第四岩组海相火山沉积岩中的硅质岩、硅质板岩,矿体多呈似层状、长透镜状分布。矿石主要的结构为显微隐晶-显微粒状结构、半自形晶粒状结构、晶粒状球粒状结构,主要的构造为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造,局部地段可见到针状软锰矿,呈相互交织的针状集合体出现,矿石矿物为软锰矿、硬锰矿,次为赤铁矿、磁铁矿。分析认为:矿床类型为产于海相火山沉积岩系中的与硅质岩共存的海相沉积氧化锰矿床。  相似文献   

9.
特大型的广西下雷锰矿床是一个受北东向基底构造控制,与其南部的龙州和西部的那坡地区海底火山作用有关的沉积碳酸锰矿床。含锰地层为上泥盆统三里组。该组岩层为一套有颗石藻深水相生物和竹节石、牙形剌、菊石、介形虫等浮游生物的含炭质和黄铁矿的灰岩—硅质岩、硅质岩—灰岩、泥岩—硅质岩的特殊生物和岩石组合。矿石矿物有菱锰矿、锰方解石、蔷薇辉石、锰铁叶蛇纹石、锰帘石,脉石矿物有绿泥石、阳起石、黑云母、石英和黄铁矿等。菱锰矿的含量大致和蔷薇辉石、锰铁叶蛇纹石等的含量呈正相关。条带(条纹)状和豆鲕状构造是本矿床的主要矿石构造。下雷锰矿床和位于它东南方向、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宁明膨润土矿床矿石中的稀土元素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10.
甘肃徽县大石湾钴锰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云台-迷坝成矿带东段,矿体赋存于上志留统卓乌阔组第4段灰岩夹硅质岩建造、灰岩-硅质岩建造2套含矿建造中。为进一步指导该地区的找矿工作,通过开展大石湾钴锰矿区建造构造专项填图,结合探槽揭露和老硐编录,分析建造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对地质特征、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钴锰矿。研究结果表明,卓乌阔组第4段硅质岩与灰岩接触带(硅钙面)为主要赋矿空间,其次为灰岩-硅质岩建造中层间断裂带。主要控矿构造方向为近EW向;矿床的成矿具有多期次的特点,与多期次的构造运动相对应;加里东晚期是该矿床最主要的初始富集成矿期,印支期是该矿床一个重要的构造期,该期近EW向的挤压逆冲推覆构造对原始沉积层进行叠加改造;燕山期NE向、NNE向压扭性断裂对早期含矿地质体截切错动,并为后期钴锰再次淋滤富集提供了有利空间,为成矿期后构造单元,控制钴锰最终成矿的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11.
滇西鹤庆锰矿沉积—成岩环境分析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鹤庆锰矿是云南新发现的一个优质锰矿床,产于上三叠统松桂组层位中。锰的成矿期为诺利克期,矿床的沉积—构造背景是岛弧向陆一翻的泻湖沉积。锰质来源于海西期玄武岩和中三叠统北衙组中的含锰灰岩或贫矿石。矿体主要由氧化物矿石(软锰矿、水锰矿或硬锰矿)和碳酸盐矿石(菱锰矿、锰方解石)组成,两者具有明显的分带。矿床经历了沉积和成岩两个主要阶段。沉积阶段锰的集中只是初步的,形成工业锰矿床的关键是海底成岩环境中锰的演化过程。锰结核在矿层中的出现就是这种成岩变化的重要标志。根据沉积相和成岩环境分析,本文给出了一个初步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广西下雷氧化锰矿床矿石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下雷锰矿床由原生碳酸锰矿和次生氧化锰矿组成.其中氧化锰矿石的矿物主要有软锰矿、钡锰矿、隐钾锰矿、锂锰矿、钙锰矿、褐锰矿、黑镁铁锰矿等,与之伴生的其他表生矿物主要有赤铁矿、针铁矿、石英、高岭石和蒙脱石.矿石结构主要有交代、隐晶和细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葡萄状、块状、晶洞状、网脉状和条带状构造.与原生碳酸锰矿相比,次生氧化锰矿的矿石品位明显提高,平均在44%以上;Co、Ni、Cu、Zn等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化学分析和单矿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锰矿石和锰氧化物中的w(Mn)/w(TFe)值均较高(一般大于10),说明风化强度大,铁、锰分离显著.与铁的氧化物相比,锰氧化物中Si和P等有害杂质元素的含量要低得多,因此,铁、锰分离是形成优质锰矿的重要条件.氧化锰矿的次生富集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受古气候、构造、含锰地层及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矿石矿物为重晶石,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粘土矿物和石英等。矿石以镶嵌粒状变晶结构,块状和纹层状构造为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由含矿热卤水提供,属热水化学沉积型矿床,文章还提出了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区域地质特征为基础,对位于勉略锰成矿带东段的朱家河地区锰矿床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Mn异常呈不规则条带状沿南东向集中展布于上古生界金家河岩组绢云母石英片岩夹薄层状泥质灰岩中,长990~5 490 m,宽200~1 150 m,异常最大值52 601×10~(-6),平均值5 748×10~(-6)。高值异常区连续性好,强度高,峰值中心明显,且Mn与P、Cu元素有一定的共生组合与成生联系。通过异常查证已圈定出3条碳酸贫锰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绢云母石英片岩夹薄层灰岩中,控制长360~930 m,真厚0.82~1.63 m,锰品位10.39%~24.50%,含矿岩性为含锰石英片岩夹灰岩透镜。根据对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异常查证结果继而总结出了该区地球化学异常含矿性特征规律及找矿标志,以期为进一步扩大寻找优质锰矿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郑辉 《地质找矿论丛》2016,31(3):317-324
观音梁子锰矿赋存于寒武系邱家河组中,是龙门山中段在邱家河组中新发现的工业锰矿床。通过矿区勘探工作及室内观察、测试等手段,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含锰岩系、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研究发现,观音梁子锰矿为典型的沉积型锰矿床,矿体呈层状产于邱家河组三段硅质白云岩中,延伸较稳定,严格受层位的控制;矿石类型为菱锰矿型,主要由菱锰矿、硫锰矿、水锰矿等组成。早寒武世,龙门山地区由于地壳拉张裂陷形成深海盆地,在还原环境下,锰元素与碳酸根直接结合形成碳酸锰矿物,稳定的物源、深海还原环境为锰矿富集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环境。观音梁子锰矿的发现,证实了龙门山北段邱家河组含锰层位的存在,为龙门山中段的锰矿找矿提供了契机,同时显示了寒武系邱家河组具有良好的找锰远景。  相似文献   

16.
陕西宁强县中坝锰矿床形成于扬子地块西北缘伸展裂陷沉积环境内,是近年新发现的锰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内,含锰岩系岩性主要为含碳粉砂质板岩、含碳泥质板岩、硅质岩,夹有灰岩条带和灰岩透镜体,矿石类型为层状、似层状的含锰硅质岩及条纹条带状的含锰灰岩,含锰矿物主要为硬锰矿,可见极少量的菱锰矿。对中坝一带MnⅠ号锰矿体常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中坝锰矿体相对围岩亏损Ti和Al元素,SiO2/Al2O3比值较高,Th含量低,Y/Ho比值高,且含锰岩系的PAAS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富集、Ce负异常、Y正异常的特征,与现代海水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一致,说明海水自生沉积作用对含锰岩系中元素的富集具有重要影响,陆源碎屑物质的影响较小;含锰岩系的Al/(Al+Fe+Mn)、Fe/Ti、(Fe+Mn)/Ti、U/Th、Sr/Ba比值、δEu及SiO2-Al2O3图解、Fe/Ti-Al/(Al+Fe+Mn)图解、Lg (U)-Lg (Th)图解、Fe-Mn-(Cu+Co+Ni)×10图解、La/Yb-REE图解、δEu-Mn图解均表明锰矿沉积为热水沉积和正常海水混合作用的结果。含锰岩系的δCe、V/Cr、V/(V+Cr)、Ni/Co比值、富集U、V、Mo等特征表明锰矿形成于还原-硫化的沉积环境。中坝锰矿的形成机制为在弱碱性、还原、富CO32-的条件下,Mn2+和CO32-结合形成菱锰矿而沉淀。由此总结出中坝锰矿的成矿模式为:在早古生代,富含Fe、Mn多金属的硅质热水溶液沿着刘家坪古火山通道上涌,上涌的热水与海水混合,在弱碱性、还原、富CO32-的条件下,Mn2+和CO32-结合形成菱锰矿而沉淀,形成Fe、Mn硅质岩,且在沉积凹陷处成矿更有利,溶于海水中的Mn同碳酸盐一同沉淀,形成含锰灰岩。  相似文献   

17.
钦杭成矿带是与扬子和华夏两个古老板块结合带相对应的成矿带,也是一条重要的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密集分布带(周永章等,2013;2015)。广西大新县下雷锰矿位于钦杭成矿带的南段,关于它的成因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研究认为,下雷锰矿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因属性。地层方面,锰矿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主产在中上泥盆统的榴江组以及五指山组,后者是海槽、台盆相地层,由一套黑色硅质岩-泥岩岩-灰岩系组成。榴江组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矿石方面,锰矿石发育条带状、条纹状、块状、鲕豆状、结核状构造。鲕豆粒物质系源于海底热水喷流,通过胶体凝聚或在气孔中沉淀形成,基质为热水和正常海水混合作用形成(欧莉华,2013)。矿石矿物中除菱锰矿、钙菱锰矿外,还有石英、锰铁叶蛇纹石、锰帘石、方解石、蔷薇辉石、绢云母、阳起石、锰榴石、重晶石、绿泥石、黄铁矿等,大多数属热液矿物,菱锰矿、钙菱锰矿与热液矿物混在一起。地球化学方面,微量元素中顶底板、夹层和矿层的含量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特征相似,相对于地壳丰度富Co、Ni、Mo、Cs、Ba,贫Sc、V、Cr、Zn、Ga、Sr、Zr、Nb,其中以Ba最富集。同位素方面,碳酸锰矿石δ13CPDB值为-2.83‰~-14.29‰,平均-7.06‰(秦元奎,2010)。矿石和底板、夹层氧同位素略有差别,矿石的δ18OPDB平均-6.80‰,底板和夹层平均-5.98‰。两者与广西木圭上泥盆统热水沉积形成的硅质岩相似。硅酸锰—碳酸锰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CDT比较特殊,在1号矿层平均+32.1‰,2号矿层内为+25.87‰,显示出火山矿床中硫的基本特征(和平贤,2012)。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仪器方法分析含矿的硅质岩矿物微组构和微成分,进一步支持下雷锰矿的热水沉积成因属性。  相似文献   

18.
贵州二叠系茅口组顶部锰矿沉积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遵义、纳雍营盘等地含锰岩系沉积特征及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锰矿体形态主要以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具有角砾状构造、递变层理等,常夹硅质岩和凝灰岩,具有热水喷流沉积构造特征。锰矿层位于玄武岩之下,夹于茅口组灰岩顶部,说明锰矿成矿在玄武岩喷发之前。含锰岩系中的矿物组合有浸染状黄铜矿,黄铁矿,重晶石,天青石,菱锰矿、钙菱锰矿、锰方解石、黄铜矿、蓝铜矿、褐铁矿、绿泥石、石英及其他碳酸盐岩矿物等,这些矿物组合与热水沉积矿物组合类似。对含锰岩系进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碳同位素分析测试表明,含锰岩系富集As、Co、Cu、Cr、Mo、Ni、Pb、U和V等元素,Fe/Ti、(Fe+Mn)/Ti及Al/(Al+Fe+Mn)比值,Fe-Mn-(Cu+Co+Ni)×10三角图解等均显示锰矿属于热水沉积成因。锰矿石碳同位素值δ~(13) C介于+4.17‰~-18.53‰,氧同位素δ~(18) O介于-6.98‰~-10.05‰显示,碳同位素组成具有热水沉积特征。含锰岩系稀土配分曲线与峨眉山玄武岩稀土配分曲线类似,表明锰矿成矿物质来源与峨眉地幔热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该矿床是典型的层状沉积矿床,赋存在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矿层与硅质岩的厚度关系密切,矿石中矿物成分简单,大多数含有机碳及原生微粒状黄铁矿,矿区主要受镍,钴、砷有关的持续高含量的矿介质溶液控制,矿层与顶底围岩的物质来源相同。矿床处于震旦纪至寒武纪同沉积期的深大断裂带古构造成因的斜坡带的中下部位,下寒武统为一套半深海沉积。  相似文献   

20.
西藏羌塘中部独泉沟地区发现青藏高原首例富锰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安波  李才  彭虎  王明 《地质通报》2017,36(6):956-963
独泉沟锰矿是青藏高原发现的首例富锰矿,成矿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Mn平均品位为41.95%,达到了Ⅰ级富锰矿石的品位标准。该锰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于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天泉山组复理石碎屑岩内;矿体地表部分为残坡积,残坡积范围宽20~30m,长约50m。根据产状及结构构造的差异,将研究区锰矿体分为层状锰矿体和脉状锰矿体,二者的矿石矿物皆是硬锰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初步研究认为,独泉沟锰矿是海相热水沉积型锰矿。作为青藏高原地区发现的首例富锰矿,独泉沟锰矿的发现填补了区内锰矿找矿工作的空白,对其成因的研究能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在区域找矿方面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