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吴湜  胡付品  蒋晓飞  朱德妹  刘云  秦琴  王敏  陈思佳  王传清  何磊燕  应春妹  高晶  方毅  张景皓  庄亦晖  陈祝俊  周春妹  黄声雷  胡海清  刘耀婷  汤瑾  吴琼  刘庆中  汤荣  张泓  王春  孙康德  虞中敏  瞿跃红  周华敏  潘秋辉  黄卫春  孙景勇  谢潋滟  李丽  周敏  张灏旻  秦娟秀  卫颖珏  杨海慧  刘瑛  陈峰  李志兰  别立翰  胡骏  胡晓波  乔昀  赵琳  王海英  王蒋君  张雯雁  叶杨芹  袁应华  刘妍  侯伟伟  江涟  李娜  邢晓宇  李妮娅  刘淮玉  郭建  钟霓  奚卫  赵新宇  杨乐园  尹利娟  余方友  高荣樑  蔡金凤  曹宇硕  陈君灏  张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1,(1)
目的监测上海地区2019年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上海市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19年CLSI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9年1-12月监测网内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共119 31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1%(34 756/119 318),革兰阴性菌占70.9%(84 562/119 31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3.4%、83.2%和76.6%。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MSSE和其他MSCNS)。MRSA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和利福平的耐药率低,分别为5.2%和3.0%,MRSE对利福平耐药率低(7.6%),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但对利奈唑胺耐药率达1.7%;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分别为0.4%和0.2%。2019年儿童和成人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株(PSSP)分别占96.8%和96.9%,检出率较2018年有所上升,中介和耐药株(PISP和PRSP)的检出率则有所下降。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较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20.0%(除克雷伯菌属外)。此外,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3.4%和63.1%,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30.0%和26.1%。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上海市三级医院的耐药形势仍然严峻,需各相关部门协作以遏制耐药细菌流行播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地区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河南省109所医院(34所三级医院中包含2所儿童医院,75所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8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8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82201株,其中革兰阳性细菌21016株,占25.6%;革兰阴性细菌61185株,占74.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SCN)的检出率分别为36.1%和55.7%,三级医院MRSA和MRSCN的检出率(41.7%和66.9%)均高于二级医院(31.0%和37.8%)。葡萄球菌属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除高浓度庆大霉素外)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杆菌科细菌(除肺炎克雷伯菌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1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2.8%和24.2%。三级医院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15.0%)高于二级医院(9.4%)。结论河南省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一步采取更加有效的感控措施,控制耐药株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3.
胡付品  郭燕  朱德妹  汪复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王爱敏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芳  郑红艳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0,(3):233-243
目的监测国内主要地区医疗机构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36所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9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249 7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0%,革兰阴性菌占71.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假中间葡萄球菌和施氏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1.4%、82.4%和78.3%。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MRCNS)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MSSE和MSCNS)。MRSA中有92.6%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MRSE中有89.0%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2019年儿童和成人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PSSP(95.2%和95.3%)所占比例较2018年有所上升,PISP和PRSP的检出率有所下降。除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27.6%外,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10%。2005-2019年15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呈持续上升趋势(3.0%和2.9%对25.3%和26.8%)。此外,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3.6%和75.1%;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27.5%和23.5%。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为应对严峻的全国细菌耐药形势,需各相关部门协作以遏制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2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irby-Bauer(K-B)法对3 445株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2年版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2年该院共收集临床非重复分离菌3 44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882株,占54.6%,革兰阳性菌1 563株,占45.4%。细菌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细菌(17.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16.1%)、肺炎链球菌(11.9%)、肺炎克雷伯菌(9.8%)、流感嗜血杆菌(7.9%)、鲍曼不动杆菌(6.7%)。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9.4%和89.5%。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株(PSSP)占59.5%、青霉素中介株(PISP)和青霉素耐药株(PRSP)分别为20.7%和19.8%。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2%和46.6%。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均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分别为64.0%和73.2%。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6.6%。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25%以上。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株检出率为27.4%。结论多重耐药细菌(MDR)和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AB)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东省立医院2013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除葡萄球菌属采用VITEK2 Compact测定其药物敏感性外,其余菌株均采用纸片扩散法。参照CLSI 2013版折点判读结果,使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共收集非重复临床分离菌4 48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4.19%,革兰阳性菌占25.81%。呼吸道标本所占比率最高(37.66%),其次为尿液(21.55%)和无菌体液标本(18.38%)。分离菌中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4.56%)、铜绿假单胞菌(11.71%)、肺炎克雷伯菌(11.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10.51%)和鲍曼不动杆菌(5.8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比率分别为59.22%和34.06%。产ESBL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菌株高。出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1.2%和10.1%。鲍曼不动杆菌除对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31.2%和23.4%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40%以上。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的检出率为27.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屎肠球菌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肺炎链球菌主要来源于儿科病房(56.41%),均为非脑膜炎菌株,儿童分离株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所占比例高于成人分离株。结论细菌耐药性呈增高趋势,应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除葡萄球菌属采用Pheonix 100测定其药物敏感性外,其余菌株均采用纸片扩散法,参照CLSI 2011年版判读结果,使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共收集非重复临床分离菌5 3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1.2%,革兰阳性菌占38.8%。呼吸道标本所占比率最高(37.0%),其次为尿液(12.8%)和血液(12.4%)。分离菌中排在前6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葡菌,分别为18.8%、12.1%、11.8%、9.1%、7.5%和7.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产ESBLs阳性率分别为56.2%、30.4%、24.0%和17.4%。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菌株高。肠杆菌科细菌中出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0.0%和15.3%。鲍曼不动杆菌除对米诺环素耐药率为17.7%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9%以上。MRSA和MRSCN的检出率分别为43.4%和78.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屎肠球菌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儿童肺炎链球菌中PRSP占76.0%,较成人菌株明显为高。其他溶血性链球菌除红霉素、克林霉素外,对多数抗菌药物均较为敏感。结论细菌耐药性呈增多趋势,应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6-2018年11所医院儿童血培养阳性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根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要求,对血培养阳性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2018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自血培养中共分离得病原菌1407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141株,占64.9%;革兰阴性菌4937株,占35.1%,前五位分离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克雷伯菌属和肠球菌属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6%和81.4%。除四环素外,粪肠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仅为1.6%,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4%和21.5%。结论儿童血培养分离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MRSA仍然是革兰阳性菌感染中的主要问题。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逐年增加,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以遏制此类菌株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2010年我国12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0年6-12月9个城市12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1 181株非重复革兰阳性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计算不同病原菌对常用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苯唑西林菌株分别占40.6%(191/470)和79.6%(187/236);不同标本苯唑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22.2%~72.7%。在ICU患者中,MRSA的检出率为71.4%,高于MRSA在住院患者中的比率。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葡菌;替加环素对金葡菌的MIC值范围为0.032~0.5 mg/L。在肠球菌属中发现10株屎肠球菌和2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分别为98.3%和100%。按青霉素非脑膜炎株折点判读,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株(PRSP)的比率为6.0%(14/232),其中5岁以下儿童中PRSP的比率为13.8%(9/65),65岁以上的老人中PRSP的发生率为5.1%(3/59);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结论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在ICU患者中较门诊和住院患者高,MRSA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和各种分泌物和脓液标本。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在我国发生率低。PRSP在5岁以下儿童中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对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该院临床分离的4 854株非重复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仪器法、部分抗菌药物补充E试验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 854株非重复细菌中,革兰阳性细菌占48.3%,革兰阴性细菌占51.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6.8%,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菌属、肺炎链球菌。标本主要来自呼吸道(39.4%)、血液(22.1%)和尿液(10.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分别占各自菌种的26.7%、83.1%和80.5%,检出3株表皮葡萄球菌和1株松鼠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属中检出2株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和2株利奈唑胺中介屎肠球菌。脑脊液中分离出13株肺炎链球菌,其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 8株,占61.5%;非脑脊液标本分离出350株肺炎链球菌,其中PRSP和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分别占2.6%和25.7%。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70.0%、69.9%和26.1%。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中碳青霉烯类耐药株(CRE、CRAB、CRPAE)分别占27.1%、71.0%和21.0%。535株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71.2%,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69.2%。结论临床分离的常见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应重视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3标准判断结果,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2~2013年医院共分离病原菌2 7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986株(占72.4%),革兰阳性菌675株(占24.6%),真菌83株(占3.0%)。排列前三位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694株(25.3%)、肺炎克雷伯菌303株(11.0%)和铜绿假单胞菌266株(9.7%);排列前三位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4株(6.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6株(5.3%)和屎肠球菌119株(4.3%),以呼吸道、尿路、血液感染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5.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检出率为(84.6%),MRSA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耐药率均大于90.0%,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率小于5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7%,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5.2%和39.9%,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0%和6.3%,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50.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抗假单胞菌活性的药物的耐药率小于40.0%。结论 2012~2013年医院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产酶等机制导致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MRSA和MRSCN检出率上升,给临床抗感染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陕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结果2018年该院临床共分离出非重复菌株800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4.0%(1919/8001),革兰阴性菌占76.0%(6082/8001)。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2.6%和69.4%。MRCNS中有2株(0.7%)对利奈唑胺耐药,其余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全敏感。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各占38.8%和56.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粪肠球菌,而屎肠球菌对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0.6%和0.5%;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2.2%,屎肠球菌无耐药株。对头孢曲松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7.1%、61.4%和65.4%。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均为1.2%,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为57.7%和58.1%,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为41.6%和34.3%。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0.4%和2.7%,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相对较低(18.9%~48.4%),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81.7%~95.7%)。结论该院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的抗菌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继续加强耐药性监测并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 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国内主要地区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K-B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CLSI 2010年版判断结果.结果 2010年1-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菌共4785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568株,占28.4%,革兰阴性菌34282株,占71.6%.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平均为51.7%和71.6%.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RSA中分别有73.9%,63.2%的菌株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磷霉素呈现敏感;MRCVS中分别有87.8%、68.7%的菌株对利福平、磷毒素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但首次出现少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中介株,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根据表型推测多数为VanA型耐药.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组中PSSP较2009年略有降低,PRSP的检出率有所上升.部分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分别平均为56.2%和43.6%.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株对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6%.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6.8%)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7.1%和58.3%.与2009年相比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泛耐药株数显著增多.结论 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进行细菌体外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共分离9 106株非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 549株,占28.0%,革兰阴性菌6 557株,占72.0%。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3.8%和71.6%。MRSA和MRCNS对绝大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94.0%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MRCNS中有76.4%的菌株对四环素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四环素除外)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检出1株利奈唑胺耐药株,屎肠球菌检出5株万古〖JP2〗霉素耐药株。除肺炎克雷伯菌外,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耐药率低于6%。mCIM试验显示CR-KPN 99.17%产碳青霉烯酶。结论 临床分离菌耐药率呈增长性趋势,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JP〗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15,自引:4,他引:115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联合国内主要地区较有代表性的9所医院(7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 2006年版判断结果。结果2006年1月至12月各医院共33945株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1.8%,革兰阴性菌68.2%。558株肺炎链球菌中成人株(202株)中PSSP、PISP、PRSP分别为92.1%、5.4%和2.5%;儿童株(356株)中分别为11.8%、68.5%和19.7%。流感嗜血杆菌产酶率25%,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平均占58.4%和76.3%,但2所儿童医院的MRSA仅占12.4%和3.8%。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51%和77%,发现12株对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已证实其中11株属VanA型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1.7%、45.2%和18.1%,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高度敏感,平均耐药率低于1%。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上述2种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均〉30%。多数医院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尤其革兰阴性杆菌中出现的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应引起各医院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茵在医院内播散和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的11 721株非重复细菌, 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6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 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1 721株非重复细菌中, 10种最常见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6.3%)、肺炎克雷伯菌(11.4%)、铜绿假单胞菌(9.3%)、鲍曼不动杆菌(9.0%)、金黄色葡萄球菌(7.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3%)、粪肠球菌(6.1%)、屎肠球菌(3.9%)、B群链球菌(3.4%)、阴沟肠杆菌(3.3%)。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2.7%, 革兰阳性菌占37.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 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7.0%和68.9%。MRSA和MRCNS菌株对β内酰胺类和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 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ve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 MSCNS)菌株。仍有93.9%的MRSA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MRCNS中有85.0%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除氯霉素外)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β溶血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为97.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0.7%(969/1913)、33.9%(488/1439)和32.1%(59/18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高度敏感, 总耐药率≤ 7.3%。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6.5%(87/1331), 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8.0%和16.6%。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6.7%和74.4%, 对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 分别为9.3%和26.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3%和18.5%, 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8.2%)。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4.8%(260/1049)和3.1%(34/1095)。  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仍较高, 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1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30635株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0635株临床分离株中革兰阳性菌占34.7%,革兰阴性菌占65.3%。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65.6%和82.2%。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成人患者和儿童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1.8%和28.0%,青霉素不敏感株的检出率分别为18.2%(PISP18.2%和PRSP0)和72.0%(PISP51.4%和PRSP20.1%)。发现3株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2株为wanA基因、1株为wanB基因。未发现VRSA或VISA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9.8%、44.3%和11.5%。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动杆菌属的抗菌活性最强。结论MRSA和MRCNS仍然是目前革兰阳性菌中主要的问题;未发现VISA和VRSA,但发现了3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出现少数铜绿假单胞菌(3.41%)和鲍曼不动杆菌(6.47%)泛耐药株。对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