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藏族民居的发展在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造技术等方面较为成熟,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整理与总结了云南藏族民居建造材料及工具的准备、房屋选址、地基制作、墙体砌筑、梁柱楼面制作以及修缮维护的工序及做法。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做法及建议,为探索云南藏族民居建造及修缮标准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云南拥有丰富多彩、多民族文化融合并存的历史文化,对于各民族不同形式的传统民族建筑民居的研究,云南省起步晚,并且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和不足。介绍了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自然条件,通过分析迪庆藏族自治州民居聚落模式,总结其建筑形式及其特色,探索云南民族建筑的特点,对于地域民族建筑传承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单军  铁雷 《住区》2011,(6):116-122
本文以建筑是自足的独立系统这一基本的"内部"研究理念为出发点,引入了民族建筑空间图式的概念。这一概念所反映的是一个民族在认知空间时潜意识中所具有的独特视角和空间架构。借由此概念,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云南藏族民居中的空间图式从平面布局、"虚""实"观念以及屋顶形式和结构等方面与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认为,云南...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建坛镇红坡村的“闪片房”,和东旺乡跃进村的“土掌碉房”为例,分析了高寒坝区和干热河谷两种不同地域环境中的,藏族民居中应对外部自然地区条件,结合民族性元素所采用的生态低技术策略。研究要点包括地域环境对策、建筑技术方式和空间秩序体系三个方面。通过对比分析两个民居案例的外部地区环境、建筑材料、结构体系、空间形态、宗教核心和装饰艺术等要素,文章最后总结出:云南藏族民居根据所处地域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适宜技术,以满足实用、经济、集约、高效美观的需求,在村落、建筑和空间各层面都体现出当代广大建筑所需要采用的生态低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藏族传统民居的简介,特别是其建材利用的优劣分析,试图寻求其更新过程中的建材支撑。  相似文献   

6.
7.
吴新华 《城市风》2003,(5):44-45
  相似文献   

8.
~~道孚藏族民居@翟东风  相似文献   

9.
草家 《住宅产业》2012,(7):83-88
藏式民居丰富多彩。拉萨有石墙围成的碉房,林芝有圆木做墙的木屋,昌都有实木筑起的土楼,那曲有生土夯垒的平房……而川藏线上的藏民居,更是风格多样,富于变化。有依山而建的、也有平地拔起的;有土木结构的、也有石木结构的;有一层平房的、也有多层楼房的。走进林芝界内,但见清一色的蓝色屋顶,原来是内地援建的彩钢瓦。虽与林芝满眼的绿色相映成趣,但却再也寻不到藏民居原始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新都桥镇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西部,为康巴藏区的核心地区及交通枢纽,其民居构造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基于新都桥现存古民居进行实地测绘,考查新都桥藏族民居的构造特征,从民居的承重结构、维护结构与装饰装修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其构造特征与当地自然气候以及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甘孜藏族民居的全面研究以及更新保护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地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地,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创造出了特有的建筑文化。本文试图从地理气候、地域文化、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深入分析九寨沟地区藏族村寨,试图从中发现九寨沟地区藏族民居独特的布局、取材、空间、结构形态,并将九寨沟地区藏寨的变迁与此地的民族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了解九寨沟地区传统藏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李旻昊 《古建园林技术》2014,(125):62-64转27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地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地,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创造出了特有的建筑文化。本文试图从地理气候、地域文化、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深入分析九寨沟地区藏族村寨,试图从中发现九寨沟地区藏族民居独特的布局、取材、空间、结构形态,并将九寨沟地区藏寨的变迁与此地的民族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了解九寨沟地区传统藏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藏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且勇敢、豪迈、粗扩而又热情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川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近4000m,那里山岭连绵,雪峰重叠,著名的长江、黄河以及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河流,都发源和流经这里。藏族民居的典型传统形式为碉房,《后汉书·西南灾列传》中就有"累石为屋"的记载,由此可知藏族碉房,自东汉以来就已经形成,并相继成为崇尚凝重、沉稳和崇  相似文献   

14.
藏族,具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民居建筑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作者从建筑结构、平面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介绍了川西马尔康县、金川县的藏族民居,对借鉴、继承、发扬传统民居的优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上:阿埙自治州某分散方形三、四层楼的 民居外观左中:道字郊区某宅外观左下:甘孜自治州逐层放大的内天井(三、 四、五层一角)右下:阿坝自治州属尔康查白寨莱宅外观 (逐层挑出楼、廊、厕所及晒台)(本页照片均山叶启懿供稿)四川藏族民居实录  相似文献   

16.
《重庆建筑》2015,(1):19-19
<正>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  相似文献   

17.
杨大禹 《华中建筑》1998,16(4):120-122
民居建筑本身并不仅中材料简单围合构成的空间,它综合了各地方,各民族与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其所构成的形式也不是由某一因素单方面决定,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以云南中甸民居为例,分析其独特的空间文化特征,并通过这一物质实体体验人们地环境的认同和适应。  相似文献   

18.
19.
2002年8月,我等一行人去玉树州调查测绘桑周寺及藏娘佛塔,为申报国保单位准备材料,从玉树州府至桑周寺要6小时车程,在该寺活佛的倍同下,清晨出发,小车沿着通天河北岸峻峭崖壁上蜿蜒崎岖的小路谨慎行驶,从车窗向下望上,深不可测的谷底,通天河发出遥远而低沉的吼声,汹涌的河水急剧地翻卷着白  相似文献   

20.
阿坝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角,就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总面积83,200余平方公里,人口约50余万。这里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西北部为高原草地,地处高寒,除有少数农区外,大部分为牧区。牧民一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近年来才开始定居。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地带,森林密布,雪山绵连,海拔800~5,000米,属于农区。年平均气温为12.7℃。历代藏族人民在此耕耘生息,建造了许多住宅,遗留下丰富的建筑遗产。1962年我们调查了这一带的藏族民居,获得许多宝贵的资料,学习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