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的研究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和病因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根据体质量指数将2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胰岛素抵抗与糖耐量受损不完全一致. (2)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0 05),且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月经周期更长.(3)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睾酮水平正相关,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负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肥胖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患病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睡眠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德宏州中医医院收治的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为正常育龄期不孕患者,观察组为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状况、生命质量和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结果:正常育龄期不孕患者的睡眠质量(97.00%)高于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睡眠质量(71.00%),2组有较大的差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精神信仰、总体生命质量的评分均低于正常育龄期不孕患者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比较后,发现正常育龄期不孕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SAS、SDS评分低,2组患者的数据差异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育龄期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差,生命质量较低,常伴有焦虑抑郁的情况,可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病变,是临床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1]。该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持续性不排卵或排卵稀少,还包括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等~[2]。目前临床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3]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患者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关系密切。临床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属于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胰岛素抵抗、肥胖、高雄性激素等~([1-2])。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引起无排卵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患者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遗传因素或代谢等相关~([4-5])。本研究分析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促排卵效果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具有种族差异,决定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关系也存在种族差异。目的:分析藏族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其体质量指数和血脂、血糖的关系。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西藏军区总医院内二科。对象:于2005-04/2006-04在西藏军区总医院内二科和妇科住院的藏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6名,年龄25~42岁,平均(32±5)岁。对照组36例,年龄24~35岁,平均(30±5)岁,为同时期同科住院的藏族非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方法:采静脉血检测激素水平、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声检查卵巢。采集病史,记录一般情况,所有病例均接受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禁食12h采静脉血检测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标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mIU/L)×空腹血糖(mmol/L)/22.5。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组与对照组观察对象的血压、体质量指数、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主要观察指标:多囊卵巢综合征组与对照组观察对象血压、体质量指数、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36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36名对照观察对象全部完成实验,中途无脱落。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t=3.4265,2.4484,2.2125,P<0.05~0.01)。②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t=2.1049,t=2.3047,2.4000,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t=4.8000,P<0.01)。③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服糖后2h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t=7.8095,12.3650,2.7899,P<0.01)。结论:藏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呈现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聚集,如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等。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生率较高,兼具有生殖机能异常与代谢障碍表现[1-2]。在此病诊断上,现今国际通常以“鹿特丹”标准为参考:①雄激素水平过高;②无排卵或慢性排卵;③B超诊断显示多囊样改变。这些诊断的基础均是大多数代谢性疾病的两个常见诱发因素[3]:胰岛素抵抗(IR)和慢性炎症。虽然未在官方诊断标准范围内,然而不断有新的研究证实,IR和与之有关的高胰岛素血症为PCOS女性代谢困难的两大缺陷[4-7],肠道菌群紊乱则会导致IR,判定PCOS同肠道菌群存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育龄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问卷调查新疆部分地区2 867名育龄妇女,对检出的217例(汉族126例、维族9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与同期166名正常妇女(对照组)比较其临床特征及激素水平.结果:(1)多囊卵巢综合征总体以及维族、汉族发生率分别为7.569%,8.675%,6.931%,以≤35岁育龄妇女多见.(2)与对照组相比多囊卵巢综合征组肥胖、多毛、痤疮及黑棘皮症的发生均高于对照组(P<0.05),体质量指数、腰臀比高于对照组(P<0.05).(3)多囊卵巢综合征组及对照组组内比较,维族高雄激素表现较汉族多见(P<0.05),尤其是多毛评分.(4)多囊卵巢综合征组肥胖患者的雌二醇、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睾酮、游离雄激素指数较非肥胖者高(P<0.05),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低密度脂蛋白低于非肥胖患者(P<0.05).结论:≤35岁育龄妇女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群体;且维族在高雄激素、多毛方面表现较汉族突出,可能与种族差异有关;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患者存在糖代谢和脂肪代谢方面的改变,应重视其胰岛素抵抗及肥胖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蔡金英 《天津护理》2007,15(3):144-14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及长期无排卵为特征,临床表现有月经紊乱、闭经、不孕、痤疮、多毛或肥胖等。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约为5%~10%,青春期少女中的PCOS发病率目前尚无确切数据,但很多研究认为PCOS可能始发于青春期并延续至成年,所以改善青春期PCOS的内分泌紊乱和代谢异常及做好相关的护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典型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月经异常、不孕、多毛、痤疮、肥胖、脱发、卵巢多囊性改变等,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IR)密切相关[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脂肪在肝脏的沉积、伴或不伴炎症及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综合征,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  相似文献   

10.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被认为是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之一,在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高达6%~15%~([1~2]),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PCOS的主要特征为排卵障碍,雄激素过多和多囊卵巢形态,且PCOS妇女出现代谢功能障碍及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概率也增加,包括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达英-35,治疗组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1个月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比、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泌乳素、睾酮)及胰岛素抵抗变化。结果:对照组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比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比治疗后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黄体生成素、睾酮、胰岛素抵抗治疗后均下降(P<0.05),治疗组胰岛素抵抗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的特点及其相关影响。方法对48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与20名健康女性进行比较研究。按体重指数分为Ⅰ组(正常非肥胖组).Ⅱ组(正常肥胖组),Ⅲ组(综合征非肥胖组),Ⅳ组(综合征肥胖组)。比较体重指数、腰臀围比、OGTT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血脂、血压、肝功、肾功、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空腹胰岛紊值、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Ⅲ组与Ⅰ、Ⅳ组。Ⅳ组与Ⅱ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空腹血糖、收缩压、TG、TC值Ⅲ组与Ⅳ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DL、HDL值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体重指数、腰臀围比、空腹胰岛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胰岛紊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异常的基本特征,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占育龄期妇女5%~10%,且近来患病率增加,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多起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为多态的综合征。1935年Stein—Leventha首次归纳其证候群为闭经,多毛,肥胖,不孕和双侧卵巢囊性增大,古又被称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1990年后国外学者注意到PCOS远期产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子宫内膜癌等数倍于正常人嗍。它的核心病理表现为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以及由此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等。中医药治疗本病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就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何谓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 (主要为骨骼肌、肝脏和脂肪组织 )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 ,导致生理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 ,此时胰岛B细胞不得不代偿性分泌胰岛素增多 ,来克服胰岛素抵抗 ,维持正常的生理效应。由于长期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所引发的一系列密切相关的临床异常如糖耐量低减(IGT)或 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微量蛋白尿、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凝血症等统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又被称为代谢综合征或“X”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产生有…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与炎症、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胆红素是机体内衰老红细胞破坏降解的终产物, 除可用于评估肝功能损害以及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之外, 还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等作用。研究发现人体内低水平胆红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较低, 而胆红素的抗炎、抗氧化性特点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排卵障碍、不孕和肥胖等,占育龄妇女的5%~21%。现代观点认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证明,PCOS存在慢性炎症反应的机制,不同研究的结果不一。本组旨在了解PCOS患者体内CRP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以内分泌紊乱为主、多种代谢异常导致的常见病,是育龄期女性高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发病率约为5%-10%[1]。PCOS以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同时伴随持续不排卵、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变等严重的慢性并发症。PCOS导致的代谢紊乱不仅局限在育龄期,甚至贯穿女性的一生,严重威胁女性的身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先兆流产的病因。方法选择在门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经治疗后妊娠有先兆流产现象的孕妇30例作为观察组(A组);在门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经治疗后妊娠,无流产现象的孕妇30例(B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伴胰岛素抵抗,经治疗后妊娠,有流产现象的孕妇30例(C组);及随机抽取同期自然受孕的先兆流产孕妇30例(D组)作为对照组,抽血查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50g糖筛查、性激素结合球蛋白、雄激素、孕酮、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等检查。计算体重指数、游离睾酮、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在体重指数方面,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先兆流产患者体形偏肥胖,差异有显著性(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A组(7.43±2.11))与B组(2.46±0.16)、C组(2.64±1.94)、D组(2.03±0.04)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游离睾酮A组(1.38±0.91)与B组(1.04±0.78)、D组(0.78±0.49)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组(1.20±0.76)与B组、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先兆流产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引起的高雄激素血症、肥胖、黄体功能不足等。  相似文献   

19.
胡美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555-355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polycystic ovary,PCO)、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导致不孕的最常见的原因,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均有一定进展,现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先兆流产的病因.方法 在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中,抽取治疗后妊娠无流产症状的孕妇38例(正常组)、治疗后妊娠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38例(对照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伴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再抽取治疗后妊娠有流产症状的孕妇38例(研究组)、同期自然妊娠先兆流产的孕妇38例(实验组).测定其空腹胰岛素、血糖、50 g糖筛查、雄激素等,统计孕妇的体质量指数、游离睾酮、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方面.结果 空腹血糖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指数,对照组与正常组、研究组、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正常组=14.551、t研究组=10.345、t实验组=16.040,P<0.05),正常组、研究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体质量过度、高雄激素血症以及黄体功能不全等,是引发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先兆流产的主要病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