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杭州市半山街道成人重点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其知晓、治疗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1月对杭州市半山街道3个社区315名成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糖尿病、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0.01%、24.38%,各年龄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38.56%,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高血压的标化知晓率分别为55.56%、58.15%,其中高血压的青年组人群知晓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P0.01);血脂异常的标化知晓率为10.41%,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标化治疗率分别为18.91%、43.40%、0.44%。糖尿病、高血压标化患病率、标化知晓率及标化治疗率男、女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山街道重点慢性病患病率较高而知晓率和治疗率较低,应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天津市北辰区社区老年人腰围平均水平,超重、肥胖及向心性肥胖检出率的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1-2013年天津市北辰区果园新村街及双街镇≥60岁社区居民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社区老年人3年间向心性肥胖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超重及肥胖.超重的标化检出率呈逐年降低趋势(x2趋势=7.99,P =0.005);肥胖的标化检出率于2012年有所下降,于2013年呈大幅度提高(x2=186.39,P<0.001);向心性肥胖的标化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28.84,P<0.001).2011-2013年男性腰围平均水平均高于女性,男性向心性肥胖的标化检出率均低于女性(均有P <0.05);3年间各年龄组人群的腰围平均水平均有所增长,60~岁年龄组增长幅度最大.各年龄组人群向心性肥胖的标化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均有P <0.05),于65~岁年龄组达到最大值.结论 3年间天津市北辰区社区老年人的腰围平均水平、肥胖以及向心性肥胖的检出率升高,因此应加强老年人群肥胖的防制工作,降低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成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控制现状,为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7—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房山区4 835名年龄为18~79岁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用SAS 9.3软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使用2010年全国的人口构成进行标化患病率的计算。结果北京市房山区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5.13%、10.99%、39.65%、20.50%、27.37%、36.31%和20.88%。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重、血脂异常和中心性肥胖是房山区成年人重要的健康问题,男性患病情况更为严峻;40岁以下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偏低,应根据人群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南省成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和控制现状,为慢性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8年海南省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资料,共调查3689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常见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Mantel-Haenszel趋势性χ2检验。结果海南省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的患病粗率分别为31.15%、20.22%、43.13%和8.35%,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8.88%、12.78%、36.60%和8.54%。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46.99%)高于女性(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居民血脂异常、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46.21%、10.66%)高于农村(分别为41.64%、7.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2.30%、35.34%和10.97%,且女性均高于男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城市控制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3.99%、21.58%和5.90%,其中,知晓率、治疗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11.50%、6.03%和4.40%,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海南省成人常见慢性病患病水平较高,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偏低,应加强宣传,对40岁以下中青年、男性和农村居民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北京市西城区2001-2007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抽样方法。结果高血压3次调查患病率分别为2001年19.5%、2004年19.4%、2007年22.4%,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001年5.2%、2004年7.5%、2007年9.1%,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001年12.6%、2004年15.3%、2007年14.2%,3次患病率经统计学卡方检验均呈上升趋势。3次调查男女慢病患病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结论北京西城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现较高水平,并有明显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泰兴市城市居民超重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标准,于2013年采用多阶段简单整群抽样法,对泰兴市城区1 971名≥18岁、居住时间≥5年的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并体检。结果泰兴市≥18岁城市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为17.86%,标化患病率为15.02%,男性为22.30%,女性为14.29%,随年龄的增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城市居民超重、肥胖率分别为34.55%、8.37%,男性均高于女性;中心性肥胖率为46.42%,男性(58.25%)高于女性(36.9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均与高血压患病有关。结论泰兴市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情况密切相关,控制体重对防控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保山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8-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保山市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8 500人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人口学因素、自然地理特征、吸烟、饮酒、身体活动、静态行为和饮食习惯等,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并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测定。采用SPSS 16.0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保山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9%,男性(36.5%)高于女性(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海拔降低及交通便利程度提升、年龄的增加和文化程度的提升,血脂异常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果摄入充足者、畜肉类摄入充足和过量者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摄入不足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态行为时间≥6 h、睡眠时间7 h、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病患病人群的患病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BMI水平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45~60岁(OR=1.238)、畜肉类摄入充足和过量(OR值分别为1.223、1.248)、超重和肥胖(OR值分别为2.842、3.448)、糖尿病(OR=2.094)和慢性病患病(OR=1.949)是血脂异常患病的危险因素,而居住在半山区和山区(OR值分别为0.828、0.835)、女性(OR=0.824)和中高等水平身体活动(OR值分别为0.797、0.703)是保护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保山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建议重点加强坝区居民、男性、45~60岁、畜肉摄入过量、超重和肥胖、糖尿病和慢性病患病等人群的血脂异常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泸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情况,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6年泸州市全民预防保健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数据,分析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情况。结果泸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5.52%,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患病率为15.94%,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9.72%,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体检结果显示泸州市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率均较高,因此,泸州市开展全民预防保健工作加强对全人群的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对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老年慢性病患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五莲县自然人群血压、血糖、血脂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清自然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为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在五莲县抽取部分15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结果]调查2 140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8.90%,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P〈0.01),标化患病率为28.30%;糖尿病患病率为3.40%,标化患病率为2.28%;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1.68%,标化患病率为27.08%。[结论]五莲县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高于全国水平,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0.
四川西昌市城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城市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现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于2008年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2 037名西昌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2 037名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149例,患病率为7.31%,标化率为9.22%;男性和女性分别患病74例和75例,患病率分别为7.12%,7.51%,标化率分别为8.74%,9.63%;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间患病率无明显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居民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112,2.268,2.114,1.487,1.801。结论西昌市城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低于2007-2008年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15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岁及以上常住户口居民共40 053人,血糖检测6 319人,通过入户询问和体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粗患病率为10.71%(标化患病率为7.22%),男性粗患病率为12.21%(标化患病率为8.03%),女性粗患病率为9.62%(标化患病率为6.71%),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质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中心性肥胖、高血脂是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单纯性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海珠区15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随着时间推移继续快速上升,应加强健康教育,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注意饮食,控制肥胖、血脂异常和预防高血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统管理等措施,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巴南区城乡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调查18岁及以上居民600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00%,标化患病率为8.85%。其中,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00%和8.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女性高于男性(χ2=3.99,P0.05);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均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腰围、高血压、血脂异常影响,而饮酒和体质指数与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腰围和血脂异常为糖尿病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为保护因素。结论巴南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尤其对高年龄、肥胖、血脂异常等高危人群采取主动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眉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慢性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工作方案,采用询问、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开展监测。结果眉县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41.83%,标化患病率20.62%。一、二、三级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1.17%、8.83%、4.50%、17.33%。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P〈0.01)。即往有92人被诊断为高血压,诊断病例中有64.13%(59人)近2周服用降压药,仅有14.13%(13人)血压控制至正常值;糖尿病患病率4.83%,标化患病率2.05%。空腹血糖受损率和糖耐量降低率分别为3.67%和7.53%。即往有16人被医生诊断过糖尿病,43.75%(7人)监测时血糖控制。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人群超重率30.67%,肥胖率9.17%,标化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20.11%、4.85%;血脂异常呈现"一高一低"即"高"甘油三酯(24.67%)和"低"高密度脂蛋白(58.00%),血脂异常标化率41.18%。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率为4.67%,标化率为1.89%,升高者为既往或现症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被调查人群吸烟率25.50%,男性吸烟率55.51%。结论眉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高、控制率低,高血脂、肥胖、膳食结构不合理是该县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1991年天津市高血压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统一标准、方法,对天津市城乡居民20555人进行了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校正应答率88.15%.结果:①确诊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0.73%,城乡标化率分别为11.35%和10.07%,市区高于农村,患病率骤升年龄在45~岁组.②性别标化率,男10.35%,女11.06%,女性略高.③与1959年、1979年调查数据比较,患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同时对高血压有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2年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天津市抽取的8 968名≥18周岁成年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8.88%,标化患病率为26.70%;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63%,高于女性的19.98%(χ2=223.5,P=0.000);18~29、30~39、40~49、50~59、60~69和≥70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17.55%、24.49%、31.33%、37.40%、32.35%和28.36%,血脂异常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χ2趋势=105.4,P=0.000);天津市成年居民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1.53±1.23)、(4.91±1.10)、(1.43±0.37)和(2.86±0.80)mmol/L;天津市成年居民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5.16%、8.95%、6.50%和12.61%,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4.05%、7.42%、5.36%和12.6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和高TG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和体重过轻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和高TG血症的保护因素;女性、年龄≥3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高TC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年龄≥40岁、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是天津市成年居民高LDL-C血症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低HDL-C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和体重过轻是天津市成年居民低HDL-C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低,但性别、年龄差异较大;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和血尿酸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1997-2009年深圳市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时间变化趋势,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深圳市1997年和2009年两次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分析危险因素改变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并对危险因素归因危险度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9年,深圳市成年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由13.23%上升至1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1),相对于1997年,人群45~50岁、60~70岁年龄段患病明显升高。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饮酒和吸烟的暴露率分别由30.66%、21.64%、16.84%、4.20%、7.72%和15.42%上升到38.05%、41.12%、36.30%、5.20%、21.40%和16.47%。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饮酒和吸烟为深圳市居民高血压患病增高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归因于行为危险因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高血压危险因素效应随时间的变化有升高趋势,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糖尿病、饮酒和吸烟为高血压升高持续稳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8—2020年湘潭市2所高校教职员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及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湘潭市2所高校教职员工2018—2020年健康体检的部分数据(血压、血糖、血脂)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2所高校教职员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控制率、共患率及其趋势。结果 14 062名受检者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33.2%、9.8%、35.0%,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分别为12.2%、9.0%。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2 654.010,χ2=1 074.664,P<0.05),其控制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χ2=2 654.010,χ2=1 074.664,P<0.05),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均<0.05);2018—2020年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控制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劳动力人口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水平,为提高劳动力人口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8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18~59岁的19 314名劳动力人口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北京市劳动力人口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54.6%、50.0%、31.6%、31.5%、7.5%,男性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x2值分别为394.292、669.805、376.568、589.845、90.583,P<0.01),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升高(趋势x2值分别为1 384.641、l 652.408、2 140.382、779.054、766.485,P<0.01).郊区超重肥胖、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城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334、12.045,P<0.01),城区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郊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265、46.478,P<0.01).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率分别为34.4%、47.8%、12.9%,控制率分别为14.3%、27.2%、0,城区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高于郊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800、5.703,P<0.01).结论 超重肥胖是劳动力人口的主要健康问题,主要慢性病治疗和控制情况不乐观,郊区情势严重.应尽早在工作场所开展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超重、肥胖患病现状及其与几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其关系,促进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2005年8月,在济南市历城区抽取部分15岁以上城乡居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5 134人,标化超重率为30.89%,男性、女性分别为33.07%、28.75%(P<0.05),城区、农村分别为34.07%、29.29%(P<0.01);标化肥胖率为10.34%,男性、女性分别为10.10%、10.49%(P>0.05),城区、农村分别为13.29%、8.93%(P<0.01).调查并检测6 084人,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骨关节病患病率分别为29.60%、5.72%、1.33%、12.54%.检测2 137人,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9.41%、32.57%、15.11%.肥胖和超重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骨关节病、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P<0.01),RR值分别为2.91、2.25、2.36、2.79、1.65、8.98.[结论]历城区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处于全国大城市水平,超重、肥胖具有患多种慢性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成年人主要慢性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北京市成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方法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08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8~79岁的22 206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30.3%,6.1%,36.2%,19.1%,51.5%和34.2%;其中男性分别为38.8%,8.2%,42.5%,22.5%,62.8%和42.9%,女性分别为27.9%,5.7%,34.7%,18.4%,47.9%和30.4%,男性各慢性病患病率均高于女性;郊区高血压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34.8%和23.0%,已高于城区的31.6%和18.7%;50岁男性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50~60岁糖尿病、肥胖、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则女性高于男性;男性的发病高峰在青壮年期,女性在绝经期。结论肥胖和血脂异常已成为北京市成年人重要健康问题;郊区的慢性病患病水平已接近或超过城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