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消化道淋巴组织丰富,容易发生恶性淋巴瘤,在结外性淋巴瘤中以消化道为最多,虽然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但生物学行为有特殊性,预后较好。由于内镜的普及和影像学的发展,早期淋巴瘤的病例越来越多,并且随着各种细胞标记及单克隆抗体的广泛应用,既往病理上认为是假性淋巴瘤的病例,现在认为是真性淋巴瘤,并提出了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相似文献   

2.
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颁布的WHO淋巴肿瘤新分类中认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U)是来源于胸腺后T淋巴细胞的一大类恶性肿瘤。这是一类排除性疾病,它包括除特指的外周T细胞以外的所有不能分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即诊断前需除外T/NK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等。本病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低,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而在我国及亚洲国家发病率较高,约占T细胞NHL的50%,占NHL的15%。目前,对PTCL-U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有限,认识不足,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将我院2001年7月至2004年6月的23例PTCL—U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异质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根据其病理形态学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根据其免疫组化又分为B细胞型或T细胞型;淋巴瘤的临床过程呈惰性或侵袭性,其治疗反应及预后与病理类型和分期有关。初治淋巴瘤患者多对放疗或化疗敏感,但初治缓解患者10%~60%出现早期或晚期复发,还有少数患者采用一线标准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4.
早期认为Epstein-Barr病毒(EBV)是一种嗜B细胞性病毒,是B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LPD)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Burkitt淋巴瘤等的重要发病因素。近年来发现EBV也可感染T细胞、NK细胞,EBV相关性T/NK细胞性LPD包括慢性活化EBV感染、EBV相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的幽门螺杆菌(HP),探讨HP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关系。方法:收集26例胃MALT淋巴瘤,20例淋巴性胃炎与30例轻度浅表性胃炎的胃粘膜组织病理石蜡切片行0.25%甲苯胺蓝染色,显微镜检查HP,结果:胃MALT淋巴瘤组,淋巴细胞性胃炎组及轻度浅表性胃炎组的HP感染率分别为88.48%,65.00%,43.33%,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与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建议在对胃MALT淋巴瘤行化疗的同时行根除HP治疗。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被认为是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的一个危险因素,其 Hp致恶变的机理还不清楚,这是目前研究的焦点。现将我院经胃镜活检胃粘膜组织发现淋巴滤泡增生 ( lymphoid follicle proliferation,LFP )病例与 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胃粘膜 LFP是否是胃 MALT淋巴瘤的早期病变。  一、材料和方法  本组病例 460例,均为 1997年因上腹症状接受胃镜检查而行 Hp检测患者。男 259例,女 201例,年龄 16~ 78岁。所有病例检查前未使用过抗生素。常规胃镜操作,在…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淋巴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含有十分丰富的淋巴组织,其所拥有的淋巴细胞较任何免疫器官都多,这种淋巴组织称为获得性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包括派伊尔士淋巴集结、同有膜内淋巴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就淋巴瘤而言,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占结外淋巴瘤的30%~60%,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为多,极少数为霍奇金病。其中绝大部分是MALT来源。  相似文献   

8.
1 概述 1983年英国学者Isaacson和Wright首先提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这一概念,1994年的Real分类将其正式纳入淋巴瘤分类。MALT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学定义为发生于黏膜和腺体等组织,具有边缘区B细胞分化和表型的低度恶性的结外B细胞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10%,可发生于胃肠道、肺、胸腺、乳腺、腮腺、泪腺、结膜等多处解剖部位,其中胃是最常见、研究得最透彻的,它代表了MALT淋巴瘤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了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收集39例PGML与22例淋巴性胃炎、32例Hp无关疾病的胃粘膜作病例对照研究;Hp感染的确定采用改良的Giemsa染色;PGML的分类结合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GML组Hp检出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的63.64%及53.13%(P<0.005)。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来源的淋巴瘤占92.31%,Hp检出率达86.11%,瘤周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淋巴滤泡检出率分别为84.62%及56.41%。组织学检测的初步结论为:胃B细胞MALT淋巴瘤与Hp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0.
胃良性淋巴组织增生──附4例报告王子强,贾国风(东风汽车公司中心医院内科十堰442000)胃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是一种胃的炎症性病变,是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基础上发生的淋巴组织非肿瘤性增生,常发生溃疡或肿块伴溃疡,故术前多误诊为癌或恶性淋巴瘤。本病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