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寒冷地区城市道路交叉口条件与交通事故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地处寒冷地区的哈尔滨市近5年发生在交叉口的1000多起交通事故现场图进行了分析,将事故发生地点与道路交通条件相结合,建立了寒冷地区城市道路交叉口条件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提出了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根据城市道路交叉口处的道路、交通条件及交通事故情况,利用综合影响系数法,建立交通事故的综合影响系数λ,通过初步验证,该方法是可信的,具有反映交叉口交通安全水平的功能,可用来预测某交叉口事故的未来值.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规划、设计、管理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表现性评价过程的质性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此评价模式下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一是构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将模糊性语言描述加以数量化,从而可利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二是设计模糊评价算法,使得模糊综合评判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高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扩散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创新扩散环境之间是一种典型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技术创新扩散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效果.在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环境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评判原理对技术创新扩散环境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技术创新扩散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根据模糊综合评判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及评判模型,用VB6.0开发了课程模糊综合评判软件系统.该系统包含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评判结果的输出、数据查询以及报表生成、打印等功能.研究意在开发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教育评价体系中新的应用领域,并将评价过程编制成计算机软件.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城市道路中人、车冲突的状况,基于交通流理论研究了一套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指标,作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的依据和准则,并利用该指标对西安市道路一些平面交叉口处安全度作了实例分析,安全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灰色关联度模型及其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评判法对水泥厂周围大气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距离模型综合评判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模糊距离模型综合评价法所得结果不能反映部分测点大气质量的差异,而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评价法则能够反映.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评判法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是一种简便、实用并且更为准确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严寒地区居室热环境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模糊集合理论对哈尔滨市冬季居室热环境与居民热舒适现场调查结果进行了模糊统计分析,建立了居室热环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所建立的模糊模式识别系统,可对人体热感觉进行模糊模式识别.对居室热环境进行了热舒适性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原则,满足80%居民热中性的温度范围是18-24℃.对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准确度较高、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FMEA和模糊综合评判的船舶安全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综合安全评估过程中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表格涉及的评价因素多、模糊概念多以致评价不够精确的缺陷,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加以改进.以高速客轮综合安全评估为例,选择喷水推进器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FMEA方法,制作出专家调查表格,表格回收汇总后,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模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喷水推进器液压系统安全可靠.评估过程中,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FMEA方法进行补充,使高速客滚船FMEA综合安全评估过程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网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道路网评价是一个新课题,本文以系统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交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模糊数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道路网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城市道路网综合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四种模型及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北京市的道路网进行了实例评价。最后,笔者对该课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进行分析 ,选择一系列影响交叉口交通的技术、经济、环境等指标 ,通过层次分析法 (AHP)建立了交叉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将这些影响指标进行综合量化 ,获得交叉口服务能力的综合量化指标。最后本文以北京某一交叉口为例 ,通过该法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具有模糊性与随机性的特点,应用模糊集合论中的程度分析法进行道路安全性评价,能够克服评价过程中难以确定客观、有效的数学评价方法和主观评价精确度低等问题。针对具有多指标、多层次特性的复杂道路安全性评价问题,本文通过程度分析与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安全性评价结论并确定了影响道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阐明小城镇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目的和建立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乡镇的特点,从广义上界定了乡镇区域水环境质量的内涵,构架了由镇域规模、经济收入、交通区位、水环境现状及发展规划5个领域、12个分项、33个单项评价因子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许昌市为例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计算数学模式以及评价结果综合评级方法,为许昌地区建立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奠定了筛选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涵盖了乡镇区域水环境的主要方面,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乡镇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3.
高等级公路路侧景观对交通安全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将专家咨询和模糊一致矩阵评价方法相结合,建立了高等级公路全线路侧景观对交通安全影响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吉林省“安二”公路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道路服务水平低、市民出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相关向量机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路况预测模型. 利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作为参数寻优算法,优化组合核相关向量机. 基于Spark并行化参数寻优算法,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 提出基于Spark并行化的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优化组合核相关向量机(SPGAPSO-CKRVM). 使用SPGAPSO-CKRVM对车流量和车速进行预测,利用预测结果计算3个交通路况评价参数:平均车速、路段饱和度和交通流密度. 将3个参数输入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通过熵值法确定高峰时段和平常时段的各指标权重系数,将路况划分为6个等级. 使用加拿大Whitemud Drive公路的真实数据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扩展性,路况预测准确率达到90.28%.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区域路网交通状态分析是实施区域交通管理和交通诱导的基础。为实现对区域路网拥挤状况的有效刻画,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定量评价方法。以路段平均行程时间为描述交通拥挤的参数,将路网中所包含的各个路段作为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立了各个路段对区域拥挤的影响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域路网拥挤状况进行了评估。在济南市实际路网结构下,通过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和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算法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客观、有效地刻画城市区域道路的交通拥挤状况。  相似文献   

16.
将模糊评价方法引入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评价中。用系统层次分析法确定质量要素的权重值,对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别采用数理统计法和专家估测法确定其模糊隶属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客观评价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层次模糊决策模型在公路交通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公路交通网的评价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属性的特点,而且各个属性值很难确定。解决这类问题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因此,本文采用层次模糊决策模型来解决此问题。首先根据各个评价指标两两比较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判断矩阵,然后利用模糊理论进行一致性判定,最后进行排序计算,所得结果即可作为评价系统决策的依据。本文选用公路交通网评价系统的子系统经济评价为例进行分析计算,最终得出:争取公路晋级和减少公路拥挤是公路交通网获取经济效益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驾驶行为模型化是道路交通系统分析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定量分析驾驶差错状态恢复行为的特性,依据对驾驶差错状态的识别和改正行为的测度,建立了驾驶恢复度模型;结合对驾驶行为的测试数据与主观判断,运用改进的决策树求得了驾驶差错状态的恢复概率.该研究结果有利于对道路交通系统中驾驶行为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9.
驾驶模拟系统是进行各项交通研究的有效手段和工具.详细描述了基于驾驶模拟器和Quest3D自行开发的驾驶模拟系统体系结构,着重介绍了其视觉呈现、听觉混成、体感模拟等模块组成的人机界面的设计,并采用综合分析法对系统人机界面的真实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本文实现的驾驶模拟系统所建立的虚拟驾驶环境符合真实环境,其真实性能满足相关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首先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和各交通控制指标的特点选取评价指标,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模型对区域交通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模型进行了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