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因持续低热、刺激性干咳伴胸痛2周,胸闷气促、呼吸困难2天入院就诊。查体:双侧胸廓对称,无局部隆起,胸部叩诊浊音,双肺呼吸减弱。颈部、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X线胸片:双侧肺野内外带及肺门区可见结节状或块状、边缘清晰的高密度影,双侧中肺野以下可见大片密度均匀、  相似文献   

2.
肺内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研究肺淋巴瘤和肺假性淋巴瘤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8例肺淋巴瘤均行X线胸片、腹部B超或CT检查,其中6例行胸部CT、2例行气管分叉体层和肺内病灶体层检查;2例肺假性淋巴瘤均X线胸片、气管分叉体层及肺内病灶体层检查。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8例肺淋巴瘤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肺结节、肿块,7例病灶边缘呈棉絮状或周围呈磨玻璃样,2例灶内可见支气管气像,1例可见空洞。2例合并有双肺多发斑片,2例合并双肺细网状结构或磨玻璃样变,1例合并双肺多发粟粒结节。2例肺假性淋巴瘤表现为含支气管气像的双肺多发大片浸润实变,无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肺淋巴瘤影像表现多样,结节或肿块型的病灶边缘棉絮状或其周围呈磨玻璃样,多合并肺内斑片、肺间质变。但最终诊断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3.
奴卡氏菌病误诊为肺泡癌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 男 ,39岁。咳嗽、咳痰、胸痛伴有乏力、消瘦 2个月。查体 :体温正常 ,双肺呼吸音粗 ,左额部可触及一硬结节。肺部、头部CT扫描示 :双肺散在大小不等囊状小结节影 ,边界清楚 ,无明显钙化灶 ,周边无明显毛刺 ,以上肺较密集 ,局部可见胸膜凹陷征 ,双肺纹理增粗、增多、紊乱 (图 1) ;左侧额骨骨质破坏 ,局部软组织增厚隆起 ,颅内未见异常 (图2 )。CT初诊 :肺泡癌伴左额部颅骨转移可能。随后患者在外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从支气管分泌物图 1 双肺散在大小不等囊状小结节影 ,边界清楚 ,以上肺较密集 ,局部胸膜粘连增厚 ,双肺纹理增粗、…  相似文献   

4.
欧波  郭姣姣 《西南军医》2004,6(2):89-89
1 病例简介男性5 1岁,1个月前患者无明确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少痰为刺激性干咳,伴低热。无畏寒、恶心、胸闷、胸痛、气促、咯血等不适。胸片示:正位见右侧第三前肋间隙一结节密度增高影,直径约1 5cm ,边缘欠清晰;侧位片示右肺上叶中段。诊断为右上肺结节灶。螺旋CT扫描:右上肺野可见圆形软组织块影,大小约1cm×1cm×2cm左右,无分叶,周围可见异常扭曲增粗血管影,支气管开口未见狭窄,纵隔气管隆突旁淋巴结约10mm。两侧无胸膜反应。HRCT :右肺上叶中段有一球形结节灶,直径约1 7cm大小,密度浅淡而不均匀,周边不光滑并见结节灶边缘向周围肺…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47岁。 8年前体检胸部透视发现左肺结节 ,无自觉症状 ,未予处理。近年来胸部X线检查发现左肺结节渐增大。于 2 0 0 2 - 0 3来我院就诊。体检 :心、肺、腹无阳性体征。胸部正、侧位片示 :左肺近肺门处有一类圆形阴影 ,大小 2 .5cm× 3 .0cm ,边缘清楚 ,有浅分叶 (图 1 )。胸部CT示 :左肺近肺门处可见一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块影 ,边缘清 ,密度不均匀 ,CT值 31HU ,大小 2 .5cm× 3 .1cm ,有分叶 ,纵隔、肺门未见淋巴结肿大 (图 2 )。诊断意见 :左肺良性肿瘤 ,腺瘤可能较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 :左右主支气管及肺叶支气管均未见狭…  相似文献   

6.
CT导引下3 cm以下肺结节切割针活检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切割针活检直径≤3 cm肺结节的价值.方法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肺部病灶直径≤3 cm结节81例,用意大利或美国20 G活检针对病灶至少穿刺取材2次.结果肺结节穿刺准确率达100%,病理证实恶性病灶56例,良性病灶24例;其中结节太小取材少不能定性1例,诊断准确率为98.76%.并发症中发生气胸12例(14.81%)、咯血15例(18.52%),穿刺针通过肺大泡而没有引起气胸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直径≤3 cm肺部结节活检的准确性高且发生并发症较低,可作为肺内3 cm以下孤立性结节灶在临床治疗前病理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周围型肺错构瘤胸片及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1 软骨错构瘤。胸片示右肺中部2cm×2cm结节(箭示),附近有胸膜增厚粘连 图2 同图1病例。CT肺窗示右肺1.7cm×1.6cm结节(箭示),边缘清楚无毛刺,无分叶,无卫星灶,有一血管与之相连,临近叶间胸膜 图3 同图1,2病例。CT纵隔窗示肿块密度不均,可见钙化(箭示) 图4 软骨错构瘤。胸片示右上肺2×2cm的结节(箭示),其间密度不均,并见斑点状钙化 图5 软骨错构瘤。胸片示右下肺1cm×2cm的不规则形态结节,分叶状 图6 同图5病例。CT纵隔窗示肿块内粗大钙化及脂肪密度(箭示),临近胸膜,无卫星灶 图7 软骨错构瘤。胸片示右…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 ,5 9岁。 1周前因体检摄X线胸片发现左肺下野球形病灶入院 (图 1)。既往有糖尿病史 10余年 ,咳嗽、咳痰 5余年。无胸闷、气短、胸痛及发热等症状。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连续 3次痰检未查到抗酸杆菌和瘤细胞。血沉 42mm/ 1h ,血糖 8.5mmol/L。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 :左肺下叶前基底段见一大小约 10mm× 10mm结节影 ,CT值 35HU ,边缘光滑 ,无明显分叶 ,密度均匀 ,病灶胸膜面肺野清晰 ,未见毛刺等改变 ;病灶肺门侧可见一粗大血管影通向该结节 (图 2 )。增强扫描示该结节与粗大血管均有强化 ,CT值 97HU…  相似文献   

9.
肺部诺卡(放线)菌病1960年以来有增多趋势。作者报告21例。年龄30—72岁,男17例,女4例。其中14例接受皮质类固醇、抗炎药物治疗。7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患,2例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球性肾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与Goodpasture综合征各1例,其余7例没有伴存疾病或治疗史。X线上最常见的肺部表现是实变,通常侵及大块肺,不明显局限于特定的肺叶或肺段;还可见不规则肿块或大而不规则结节,孤立不规则肿块、小而不规则结节、广泛分布很小的结节;1例间质性网状影为唯一征象;2例痰及支气管镜检标本证实有诺卡菌,但X线无异常;还可有一侧或双侧胸膜渗液,单侧者与肺内病变同时、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实变或肿块内可见空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多发肺和胸膜结核瘤的影像表现。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5例多发肺结核瘤 (5例X线胸片、1例病灶体层、4例胸部CT)和 4例多发胸膜结核瘤 (4例X线胸片及胸部CT)的影像资料。结果  5例多发肺结核瘤均为直径小于 3cm的类圆形结节 ,结节数 2~ 8枚 ,13枚结节边缘清晰光滑 ,7枚有浅分叶 ,5枚有稀疏长毛刺 ,16枚结节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 ,7枚结节周围可见卫星灶。 4例多发胸膜结核瘤 ,结节数 2~ 8枚 ,除 1枚呈扁平波浪状外其余为类圆形 ,9枚结节边缘清晰光滑 ,9枚结节呈均匀软组织密度 ,2枚可见钙化 ,11枚结节邻近胸膜局限增厚。 9例患者均无陈旧肺结核或胸膜炎征象。结论 多发肺结核瘤的多数结节缺乏特异性 ;多发胸膜结核瘤多呈边缘光滑的类圆形结节。多发胸膜结核瘤可合并肺结核瘤 ,但两者均可无其他胸部结核征象  相似文献   

11.
低曝光剂量对CT检出肺结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剂量扫描对CT检出肺结节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转移瘤 2 6例 ,分别应用 195mAs / 6.5mm(剂量 /层厚 ) ,195mAs/ 3 .2mm ,5 0mAs/ 3 .2mm ,3 0mAs/ 3 .2mm 4种方案扫描肺部 ,统计在不同曝光剂量条件下检出的肺结节的数量、大小、部位。结果  195mAs/ 3 .2mm ,5 0mAs/ 3 .2mm ,3 0mAs/ 3 .2mm组之间的肺结节检出数在总体上无显著差异 ,但按肺结节大小分类分析时 ,随曝光剂量的降低 ,对 <2mm和 5mm的肺结节的检出数有所减少 ,并且低剂量下 ,图像噪声明显增加。虽然 3 0mAs/ 3 .2mm组的图像噪声比 195mAs/ 6.5mm的明显高 ,但对肺结节的检出数明显高于 195mAs/ 6.5mm组。结论 总的来说 ,减低曝光剂量 ,图像噪声增加 ,图像质量下降 ,伪影可以掩盖细小肺结节 ,但在一定范围内适当降低曝光剂量 ,对肺结节的检出数无显著影响。低剂量薄层厚扫描筛查肺结节优于常规剂量常规层厚扫描。  相似文献   

12.
李卉  刘冲  马聪敏  张建军 《放射学实践》2008,23(10):1167-1167
病例资料患者,男,47岁。主因头痛、头胀1个月余,抽搐两次入院。查体:患者精神略差,无昏迷,无二便障碍,无明确阳性体征。MRI示右侧额叶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其内前方可见一稍长T1稍长T2壁结节,结节信号不均匀,并可见小的囊变区,大小约6cm×4.5cm,灶周无水肿,增强病灶壁结节可见明  相似文献   

13.
肺囊虫病的X线、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肺囊虫病的X线、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肺囊虫病的X线胸片和3例CT胸部的表现.结果: X线胸片和CT表现为两肺多发、散在分布的类圆形结节状阴影,直径约3.0~12.0mm,边缘较清楚,有的结节密度不均,中心密度较周边低,形成高密度环状影,有的结节内或环壁可见点状钙化,有的结节密度浅淡均匀,病灶间无融合征象,无胸膜反应,无胸腔积液,无肺门、纵隔肿大淋巴结.6例均合并皮肤、肌肉囊虫病,5例合并脑囊虫病.结论: 肺囊虫病虽少见,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密切结合临床,注意合并其他部位囊虫病,诊断本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肺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CT表现.方法 11例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8例加HRCT扫描.11例均经病理确诊为PLCH.结果 11例PLCH的主要CT表现为囊腔和结节.2例仅表现为囊腔,1例仅表现为结节且多数结节伴空洞;余8例为囊腔与结节影合并存在,其中4例以囊腔为主要表现,无一例以结节影为主,2例出现间质性改变.病变的分布:1例仅有囊腔且位于左上肺;10例上、中、下肺均可见,其中2例以下肺及肋膈角区明显;3例以上叶和下叶背段明显,中叶及舌叶病变相对较轻;8例肋膈角区相对较轻.结论 PLCH的CT表现有一定的规律和特征,熟悉这些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3年4月经穿刺病理确诊的14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患者均行CT平扫,CT表现为双肺多发病灶6例,左肺病变2例,右肺病变6例,病灶分布以下肺外周和胸膜下为主;多发结节病变9例,实变影2例,实变伴结节3例。14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均成功,穿刺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于临床不易确诊的肺隐球菌病,选择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滋病(MDS)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结果 13例患者X线胸片中5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7例呈网织纹理,4例见胸腔积液,4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3例见粟粒病变,3例见结节状肿块影,2例呈磨玻璃密度影(GGO),2例见肺气囊,内含结节的空洞、胸膜增厚、心包积液及局限性气胸各1例.13例患者HRCT发现7例见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见小叶间隔增厚,6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5例见粟粒病变(其中1例可见胸膜下小结节),4例见胸腔积液,3例见结节状肿块影,可见GGO、多发肺气囊及树芽征各2例,空洞(内含结节的空洞)、胸膜增厚、局段支气管扩张、心包积液及局限性气胸各1例.结论 AIDS合并肺毛霉菌病常见的胸部影像表现为:肺粟粒病变、纵隔淋巴结增大、网织纹理(小叶间隔增厚)、肺内多发的浸润性病灶、胸腔积液及结节状肿块影.  相似文献   

17.
肺错构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肺错构瘤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1999年~2001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错构瘤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胸片检查9例,CT扫描6例,其中平扫3例,增强扫描3例。结果:主气管病变1例,中央形病变2例,周围型病变12例。右肺结节11例,左肺结节3例。病灶内钙化3例,有钙化和脂肪2例,均匀密度无钙化及脂肪10例。病变直径1~5cm。病变直径<3cmll例,占73.3%。光滑圆形孤立结节11例,浅分叶及不规则形状4例。3例行CT增强扫描均无明显强化。本组肺措构瘤中33.3%(5/15)为典型措构角影像学表现:小结节直径<3cm,边缘光滑,病灶内可见钙化和/或脂肪。非典型表现为66.7%(10/15),包括大结节、浅分叶和不规则结节,结节均匀密度及位于主气管内。结论:爆米花样钙化和脂肪密度为肺错构瘤的典型征象。CT检查有助于鉴别非典型表现和肺内孤立性结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及与其临床、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确诊的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22例中2例合并肺癌,5例同时有肺外累及.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12例、喘憋7例、发热4例、胸痛2例、咯血2例、盗汗2例,有2例患者无明显症状.22例的主要表现可分为2型,实变型16例(16/22,73%),肿块/结节型7例(7/22,32%).病灶密度均匀15例(15/22,68%),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可见血管造影征;病灶边缘均可见晕征,空气支气管征19例(19/22,86%),伴支气管扩张15例(15/22,68%).其它表现包括肺内多发小结节14例(64%),磨玻璃影11例(50%),树芽征4例(18%),胸腔积液9例(41%),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6例(27%).合并肺癌者CT表现为肺内单发肿块伴周围明显间质性浸润.结论: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加强认识,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8例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38例患儿中胸片检查正常4例,肺部可见片影15例,结节影17例,分布于中下肺野中外带,空洞7例。胸部CT表现:肺实变28例,表现为弥漫的、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实变影,呈现贴近胸膜的宽基底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改变,实变边缘模糊可见"晕征";两肺单发或多发3~10mm的结节影19例,结节周围有"晕征",结节内有含气透亮影9例;肺内出现单或多发空洞15例,空洞内有网格状高密度影9例,空洞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薄壁含气空腔,多无张力,其中3例于空洞内可见霉菌球样肺段或肺叶;气管和支气管受侵4例,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增粗、破环、扭曲变形,管腔狭窄闭塞,气管支气管所支配的肺组织出现不张和肺气肿;CT增强扫描,实变肺组织和肺内结节不强化,周围可见扭曲变形的小血管强化。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检出率较低,早期诊断困难,易导致延误治疗,儿童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囊虫病的X线、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肺囊虫病的X线胸片和3例CT胸部的表现。结果:X线胸片和CT表现为两肺多发,散在分布的类圆形结节状阴影,直径约3.0-12.0mm,边缘较清楚,有的结节密度不均,中心密度较周边低,形成高密度环状影,有的结节内或环壁可见点状钙化,有的结节密度浅淡均匀,病灶间无融合征象,无胸膜反应,无胸腔积液、无肺门,纵隔肿大淋巴结。6例均合并皮肤,肌肉囊虫病,5例合并脑囊虫病,结论:肺囊虫病虽少见,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密切结合临床,注意合并其他部位囊虫病,诊断本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